第171章 你可别乱来!-《第一百二十四次跨时空信息传递实》

  京城大学数学英才班专家组笔试面试。

  本来2011年度英才班这种特殊班级的招生计划已经结束。

  不过在李明仁的前后奔走下,还是给李夏找来了一个面试机会。

  一屋子的光明顶,让陪着李夏前来面试的宋宁感觉到了浓浓的智商压力。

  “是不是我考过了就能跟你一块上大学了?”

  李夏的话让宋宁心头一颤。

  他昨天晚上还特意了解了一下这个能破格直接招收初中生读大学的特殊班级。

  听说还是响应了当年老科学家的号召,采用的是初中,本科,研究生这种疯狂缩短的教学衔接培养模式。

  要想参与招生计划,要么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

  要么就是数学成绩优异,每年招收20-30人。

  本来李夏还不能参与笔试,不过有协和医院心理科与人大附小的举荐,再加上她舅舅李明仁前后通气,才特意给了这次机会。

  “京城大学的成人教育分为业余线上教育夜校和脱产教育。

  理论上来说,小宋也是京城大学的学生。

  小夏如果笔试面试通过后,她的所有课程你都能跟着旁听。”

  宋宁听着一旁李明仁的解释,有些紧张的咽了一口口水。

  “小夏这么小,适合上大学么?”

  “这个数学英才班里面的孩子年级都不大,普遍在13-15岁左右,大不了小夏几岁。

  医院那边也说,在同龄段高强度学习竞争环境下,可能会对小夏这种病会有很大的帮助。

  到时候只要不住校,每天放学回家就行。”

  面对一个月十万的月薪和李夏清澈的目光宋宁咬牙点了点头。

  “行!

  我的专业课都是自学,如果小夏通过了,我陪着她一起上课!”

  李夏的笔试面试是在学校一间预留的办公室内举行的。

  因为年龄和临时安排的原因,笔试和面试一块进行。

  只是等李夏却生生走进场地后,招生专家委员会看着李夏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也太年轻了?”

  “刚满十一周岁你说呢?”

  “真的有协和那边说的这么神么?

  他们学医的,懂数学么?”

  “附小那边数学组的人用微积分考量过。

  不定积分的整个计算过程不足三分钟就解答出来了。”

  “微积分这么简单的题目能和我们英才班招生比么?

  那不是随便一个大学生都能做出来?”

  专家组的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让门口的宋宁下意识缩了缩脖子,难道自己读了一个假大学?

  “咳咳,考核现在开始,请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解答出黑板上的问题。”

  看着窗外宋宁露出的笑脸,李夏迟疑半天还是拿起了身前的纸笔,在众人瞩目下埋头苦算,单薄稚嫩的身影,让窗外的宋宁无端端有些心疼起来。

  “我能进去陪着她么?你们放心,我不会帮忙作弊的。”

  宋宁的话将专家组给逗笑了。

  “你是她什么人,今年多大?”

  “二十,我是她。。叔叔。。”

  “那你进来吧,孩子是有点太小了。”

  搬个凳子坐在李夏的旁边,这时候宋宁才发现李夏承受的精神压力好像比想象中要大一些,整个人都在轻微颤抖。

  “有我在,我会保护你的。”

  轻声的一句安慰让李夏下意识握着宋宁的手,慢慢的身体的颤抖好像也平复了下来。

  规定的120分钟答卷时间,左右不过半个小时李夏就完成了解答。

  只是等答案送上专家组案头的时候,众人傻眼了。

  “解呢?”

  “在下面。。”

  “我不是说答案,解题过程呢?”

  “没有过程。。”

  “没有过程你怎么知道答案的?”

  “就想一想它就出现了。”

  李夏的话让专家组的目光有些惊异的对视了一眼。

  “这个学生是材料学院行政规划处主任送来的?

  之前在也在北大任教过?”

  “呐,人就在门口呢。”

  不知道谁的一声提醒让人眉头一皱,众人下意识看向门口的李明仁。

  “歪门邪道!”

  专家组的一位成员起身将黑板上的三道题目擦去,又写了一道上去。

  “总有些家长看着自己的孩子比较聪明,有市状元省状元之姿,就不自量力的想着来学数学。

  我不管是谁泄露了题目。

  今天如果这道题没有解出来,我们英才班是不会在收人的!”

  扫视了一眼门口脸色发黑的李明仁,出题的人将手中的马克笔一丢又负气坐了回去。

  “这个有点超纲了把?

  这不是去年大学生奥数竞赛的扩朴组合问题?

  这个能解出来,都可以尝试进行扩朴学上的研究了。”

  出题的专家没有说话而是瞥了开口专家组成员。

  “怎么你有意见?”

  一声冷眼将对方的脸憋的通红。

  “怎么着你怀疑我泄露题目?”

  “不值得怀疑么?

  三道初试题,就是孩子天分较高,对几何,微分方程,代数上都有涉及。

  但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可能脑子一想就能解出答案。”

  话音落下,李夏捡起了滚到她脚下的马克笔,直接在黑板上写了起来。

  dimV=dim nuLL t dim range t

  一旁的宋宁见状连忙小心拉了拉李夏的衣角。

  “小夏小夏,你写错了,这个是数学题,不是英语!”

  笔触收尾,李夏拿着马克笔扭头想了想。

  “应该没有写错。。”

  众人见状有些茫然的将目光看向出题的专家组成员。

  前后等了十几分钟,出题的专家看了看自己算出的答案,又看了看小夏忍不住一个激灵。

  “你是怎么解出来的?

  里面的条件和参数都是我临时改的!”

  “就看着题目的时候,答案就自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