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一台空调?-《回城不让进家门,我带爹妈成首富》

  程树说了这个消息,严华忙点头。

  “刚好四位司机师傅,再从厂里选出来优秀工人去学驾照。得未雨绸缪。”

  “还有新店人员的招聘,是不是要分出个主管来?”

  “咱们销售部也得筹建起来。”

  “生产线还得招工人。”

  “生产线不是节约人手吗?怎么还要工人?”

  “有了生产线,产量提高,其他琐碎的事情也提高了呀。活鸡屠宰是不是要人手,礼盒打包……”

  有了严华开头,其他主管也参与进来讨论。

  这些程树就只是听着,毕竟她没有参与到烧鸡厂具体的管理事务中,没有发言权。

  等大家补充差不多,程树说:“招聘事情,就由严厂长负责。活鸡的事情,我想找方俊负责。毕竟他对这一流程熟悉。”

  严华想了想:“他的养殖厂有多少规模?”

  “三千只左右吧。”

  刚开始只有三百只,但方俊知道程树这边一直缺活鸡,摸索一番后,加到了三千只。

  烧鸡厂一天的出货量就得上千只,方俊这些活鸡远远达不到供应需求。

  “行,我派人跟他一块。”

  严华皱眉,想找出跟方俊一起出去的人可真不容易。

  张建峰最合适。

  他懂养殖,人又灵活。

  可厂里的事情怎么办?

  程树这个厂长最合适,可她马上要开学了……

  严华都不能正视开学这两个字了,一想到这两个字,就想到人家程树只是个高一的学生……

  严华站起来:“这几天我就发布招工信息,争取筛选一批人才!”

  程树安排完人员,回到家天都快黑了。

  程永昌说:“你赶紧收拾东西,咱们明天一大早就走。”

  “什么啊?”

  程树莫名。

  “你阿姨要回娘家了,第一次见面,都得去一趟吧?后面你想去就去,不去也没事。”程永昌说。

  原本没打算回去,去年他们刚回来,李芸给娘家送了信。

  明明在同一省,火车两小时就到,却没有任何人过来看她,还写信告诉她弟弟有了二胎,家里住房紧张……

  今年收到李芸寄的东西,才打来电话,让李芸他们回去。

  李芸心软,就答应了。

  何况她还想回去看看教她厨艺的师父。

  程树两眼发直:“你干脆把我劈一半得了。”

  “后天就回来了。”

  程树说:“我还有一堆事儿你!”

  “一台空调。”

  “啥?”

  程永昌神秘笑笑:“你烧鸡店里要是有台空调,那多拉风?你乖乖去,别在李家闹事,我就想办法弄一台空调去你们店里。冬天能制热,夏天能制冷!”

  程树扭头就走。

  “我去收拾行李,我是那种乱发脾气的人吗?”

  收拾完行李,程树又吭哧吭哧做了两张卷子才睡。

  第二天大早,就齐整的到了火车站。

  大年初四,车站人还不算多,但是吴金巧等已经上班,一部分摊位开起了来。

  她们今早没做饭,这时候去买一些玉米鸡蛋吃。

  程树远远看见曾建国宗地两个吸溜着鼻子,守在摊位前。摊位前放着爆竹玩具。

  “这么早出摊啊?”

  曾建国说:“烟花爆竹不就得现在卖?”

  等年过完了谁还买?

  “怎么没见其他人?”

  平时跟曾建国在一块的小弟一个都没来。

  曾卫国指着另一边摊位:“他们在哪儿呢,我哥跟他们闹掰了。”

  曾建国瞪他,“就你多嘴。他们要卖衣服,我不懂,就没跟着一块。”

  不过是看吴金巧摊位的衣服火爆,不愿意卖玩具了。

  孟山虎一向是有想法的。

  但曾建国知足,觉得现在就挺不错。

  他们眼光实在不行,卖衣服说不定得亏。

  曾建国就没参加。

  孟山虎挺不高兴,两人吵了一架,就此散伙。

  李芸家里也有不少亲戚小孩儿,程树拿了一盒小兵人,还有从吴金巧那摊位上拿的手链,到时候让他们自己分。

  坐上火车,程树写了一张卷子,没多久就到了临武市。

  “不用多说家里情况,我就只说我摆摊。”李芸开口。

  这是她和程永昌商量过的。

  李芸自己靠饭店挣钱,贴补娘家大家都没有意见。

  但她自己却似乎不愿意让娘家知道自己挣钱。

  程树就更没有意见了。

  只要李家人不惹她,待上一天就走。

  他们提着年货,倒了两辆车,才来到临武县的焦化厂家属院。

  李家只有李耀一个儿子。

  也早已经结婚生子。

  跟着父母挤在焦化厂小两室的房子里,在这年代,都算住房宽裕的了。

  不过李家女儿多。

  李芸回来,其他女儿也都过来。将小两室挤得满满登登。

  李家四个孩子,孙辈十来个,程树一一打过招呼,压根没记住人。

  她在李家待遇,就跟程棉在程家待遇一样。都知道她不是亲生的,也根本没人在意。

  她没记住人家,人家也没记住她。

  程树自己拿出试卷,找了个板凳坐着,拼命挤时间做作业。

  程棉没多久也挤过来,抱着程树胳膊。

  程家最受欢迎的是在空调厂当干部的程永昌,最受欢迎的孩子当然是程柏。

  程棉亲爸死的早,大家也就是问问情况,然后就围着程柏夸了。

  程棉早就习惯这种场景,跟这些血亲亲近不起来。

  “你这个头花好好看。”

  李芸大姐家的女儿凑过来,盯着程棉头顶的头花说。

  她们没穿新衣服,但程棉头花是广府买的,省城都没这个款式。

  粉色泡泡纱做成花骨朵状,一朵就要一块五。

  今早李芸给她把头发盘在头顶,再绑上头花,格外引人注目。

  程棉扭头给她看头花,两人挨到一块说话。

  过一会儿,又有两个小姑娘过来。

  有个小姑娘想动手摘程棉头花,被程棉啪的打了一下手。

  那小姑娘一嘟嘴,却没说什么。

  谁知被她妈妈看到,立刻扭头对李芸说:“二姐,你这小女儿凶得很哦。果然是在乡下养大的。”

  说话的是李芸小妹李薇。

  她性格向来尖刻,李芸也习惯了:“凶点好,不受欺负。”

  李薇没想到二姐会这么说,扭头跟大姐李萍说:“果然是下乡久了,人都变厉害了。”

  李萍不想争执,对李芸笑道:“还记得教你厨艺那个大师傅不?他今年刚退休,天天在楼下下棋呢!”

  李芸听了一喜,正要说话,李薇抢着说:“什么退休,分明就是被辞退了。哪有退休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