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苏梓陌向皇上提出暂留圣都-《重生之我在大唐舞枪弄炮》

  次日清晨,冬日的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勉强驱散了些许寒意,将圣都从沉睡中唤醒。苏梓陌在仙宿客栈顶层的房间内悠悠转醒。他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感觉昨夜的疲惫和心绪不宁被充足的睡眠驱散了不少。

  他熟练地将那套轻薄却功能强大的“守卫者作战服”贴身穿好,启动了恒温模式,确保自己在这严寒天气里依旧能保持最佳状态。外面再套上一件看起来与季节格格不入的青色常服。迅速洗漱收拾完毕后,他打开房门,沿着空旷安静的楼梯,下到了一楼大厅。

  时辰尚早,大厅里只有零星几个早起的客人在用茶。掌柜的正站在柜台后核对账目,眼角的余光瞥见苏梓陌下来,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脸上堆起热情而恭敬的笑容,快步迎了上来。

  “苏平向男,您起来了!昨夜休息得可好?”掌柜的关切地问道,随即很自然地接着说:“我这就命人去后厨,为您准备早饭,很快就好!”

  苏梓陌摆了摆手,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和一丝急切:“多谢掌柜的挂心。不过,今日时辰确实不早了,我还需尽快入宫,为小皇子进行最后一次诊治,这早饭……就暂且免了吧,正事要紧。”

  掌柜的一听是关乎皇家子嗣健康的大事,脸上立刻露出理解的神色,不敢再多劝,连忙点头拱手行礼道:“是是是,是小老儿考虑不周了!正事要紧,正事要紧!那小老儿就不耽搁苏平向男了,祝苏平向男此番入宫,医治小皇子一切顺利,马到功成!”

  苏梓陌也客气地拱手回礼:“苏某就借掌柜的吉言了。时辰不早,我这便出发了。”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迈步走出了客栈大门。外面的寒气扑面而来,但对他毫无影响。他的步伐略显急促,显示出对宫中事务的重视,但整体姿态依旧从容,保持着朝廷官员应有的气度。

  不一会儿,他便来到了巍峨的皇宫朱雀门前。把守宫门的禁卫军士兵远远就看到他那身标志性的“清凉”打扮,以及那张已经混熟了的脸。这次,甚至没等苏梓陌主动出示腰牌,为首的队正便带着几名士兵恭敬地行了一个军礼,声音洪亮地说道:

  “恭迎苏平向男!”

  态度比以往更加恭敬,显然太上皇寿宴上苏梓陌的出色表现和受到的恩宠,已经传遍了宫廷内外。

  苏梓陌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对着守卫们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脚下却未做任何停留,径直穿过宫门,沿着熟悉的宫道,快步向着皇上日常处理政务的御书房方向走去。

  行走在庄严恢宏的皇宫之内,苏梓陌能明显感觉到周围目光的变化。许多路过的低阶太监和宫女,在认出他后,都会停下脚步,恭敬地侧身行礼,口中低唤:“见过苏平向男。” 眼神中除了以往的敬畏,更多了几分好奇和……或许是源于太上皇寿宴上那惊艳表现的钦佩?

  苏梓陌也没有丝毫架子,无论是谁行礼,他都微微颔首示意,脚步却不停歇。片刻之后,他便再次来到了那象征着帝国权力核心的御书房外。

  如同往常一样,守在御书房外当值的小太监见到他,立刻小跑着进去通传。没过多久,那扇厚重的门帘再次被掀开,大太监吴公公那张熟悉的笑脸出现在门口。

  “苏平向男,陛下宣您进去呢。” 吴公公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恭敬。

  “有劳吴公公。” 苏梓陌道了声谢,跟着吴公公第二次踏入了这间温暖而充满压迫感的房间。

  御书房内,炭火依旧烧得很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龙涎香。皇上正端坐在龙案之后,眉头微蹙,神情专注地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朱笔不时落下,勾勒出决定帝国命运的线条。

  苏梓陌上前几步,来到龙案前,依足礼数,抱拳躬身,声音清朗地说道:“微臣苏梓陌,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听到声音,从繁重的政务中抬起头,看到是苏梓陌,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他放下手中的朱笔,身体向后靠了靠,目光落在苏梓陌身上,开口道:“苏小子,来了。今日便是朕那小皇子最后一次治疗之日了。之前你可是信誓旦旦地向朕保证过,今日服完这最后一次药,便可彻底痊愈,再无后患。”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期待,也带着一丝属于帝王的审视:“既然如此,今日朕便随你一同前往小皇子寝宫。朕要亲眼看着你为他服下这最后一剂药。若小皇子果真能恢复康健,活蹦乱跳,那么按照昨日的约定,明日一早,你便可动身返回晋城了。”

  苏梓陌闻言,并没有立刻接话关于返回晋城的事情,而是话锋一转,恭敬地说道:“陛下,在前往医治小皇子之前,微臣……有一事想向陛下禀奏。”

  “哦?” 皇上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诧异,随即饶有兴趣地看着他,“有什么事?苏小子,你尽管说来听听。” 他很好奇,这个总是能给他带来“惊喜”的年轻人,此刻又有什么新想法。

  苏梓陌清了清嗓子,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才开口说道:“回陛下,是关于微臣返回晋城之事。微臣……经过昨夜深思熟虑,想暂时推迟返回晋城的行程,希望……能继续留在圣都一段时间。”

  此言一出,御书房内顿时安静了一下。连侍立在一旁的吴公公,眼观鼻、鼻观心的姿态都微微一动,显然也有些意外。

  皇上更是愣住了,脸上写满了疑惑和好奇。他身体微微前倾,盯着苏梓陌,仿佛要从他脸上看出花来:“苏小子,你这话倒是让朕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昨日朕再三挽留,许你在圣都城外另建基地,享京畿繁华与便利,你却执意要回那偏远之地,说什么要铲除‘天皇军团’,护卫边民。为何仅仅过了一夜,你就突然改变了主意,又要留在圣都了?”

  他心中念头飞转,一个最合理的猜测浮现出来,带着几分了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故意问道:“莫非……是舍不得朕这圣都的繁华?还是……因为某位让你牵挂的人?”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分明指向了某位公主殿下。

  苏梓陌早就料到皇上会有此一问,心中早已准备好了说辞。他脸上露出郑重其事的神色,语气诚恳地回答道:“陛下明鉴,微臣绝非出尔反尔、贪图安逸之人。微臣请求留下,实是因为心有牵挂,放不下手头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事务。”

  他稍微停顿,加重了语气:“陛下,如今那冬日种植计划,虽说前期建造和试种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但用于实验的三顷良田之上,尚有大量温室未曾完工!而且,温室内已经种下的土豆等作物,目前只是长势良好,距离最终的丰收,还有最关键的一段路要走。这其中涉及的温度控制、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等,诸多细节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

  他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向皇上审视的眼神:“此计划由微臣一手提出,其中的关窍、潜在的难题,微臣最为清楚。若此时贸然离开,将后续事宜完全交由他人,万一因为某个细节处理不当,导致前功尽弃,岂非辜负了陛下的信任,也愧对为此辛苦付出的工匠和农户?此计划关乎未来大唐冬季的粮草储备,乃至边境将士的饮食保障,乃是国之要事!微臣思前想后,觉得还是应当留在圣都,亲眼看到温室全部建成,亲眼见证第一批反季节作物丰收入库,将此事彻底落实、形成可推广的章程之后,再行离开,方能安心!还请陛下允准!”

  这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掷地有声,完全是从国家利益和实务角度出发,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皇上听完,脸上的疑惑和调侃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赞赏和认同。他缓缓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苏小子,你所言……确实在理。这温室种植计划是你提出,其中的诸多关窍,也确非旁人短时间内能够完全掌握。由你来负责到底,直至成功,确实是最稳妥的选择。”

  不过,在他心中,却另有一番思量:‘苏小子啊苏小子,你这番理由说得冠冕堂皇,朕也挑不出错处。但朕总觉得,你执意留下,恐怕不止是为了这些温室和庄稼……多半,还是放心不下朕那宝贝女儿雨曦吧?也罢,年轻人脸皮薄,朕就不点破了。’

  苏梓陌见皇上认可了自己的理由,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连忙趁热打铁道:“陛下圣明!既然如此,那微臣就暂且留在圣都,专心将此间事务处理妥当。”

  他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提醒道:“陛下,时辰似乎也不早了,您看……我们是否现在便动身,前往小皇子寝宫?为小皇子进行这最后一次的医治,确保万无一失?”

  皇上闻言,也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想到幼子的病情即将彻底根治,他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和期待,朗声道:“好!吴公公!”

  “老奴在!”吴公公立刻躬身应道。

  “起驾!朕要与苏小子一同前往,亲眼见证皇儿康复!”皇上站起身,语气中带着难得的轻松和愉悦。

  “是!陛下!”吴公公高声领命,随即快步走到御书房门口,用他那特有的尖细嗓音长声宣告:

  “陛下起驾——!”

  声音在宫殿间回荡。很快,一列规整的仪仗便准备就绪。皇上在前,苏梓陌稍稍落后半步跟随,在一众太监宫女的簇拥下,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御书房,向着后宫小皇子所居的寝宫方向迤逦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