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分兵策略-《东南亚军阀混战》

  洞穴深处的潮湿气息混杂着伤员的血腥味和草药苦涩,构成一种令人窒息的绝望。政府军清剿部队的搜索似乎永无止境,那该死的引擎轰鸣和偶尔响起的零星枪声,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丛林之魂”游击队:他们是被追猎的猎物。

  陆小龙靠坐在冰冷的岩壁上,目光扫过蜷缩在角落里的队员们。一张张年轻却布满疲惫与恐惧的脸上,写着连续逃亡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透支。药品几乎耗尽,重伤员林倩(他的妻子)虽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依旧虚弱,需要人照料。粮食也所剩无几,每个人都在半饥半饱中硬撑。

  “队长,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阿强,这位从SNLA时期就跟随陆小龙的老兵,忍不住压低声音抱怨,“我们像被赶的兔子,只知道跑。兄弟们快撑不住了,伤员更经不起折腾。”

  他的话代表了大多数队员的心声。集中行动目标太大,政府军的搜索网正在不断收拢,每一次转移都险象环生,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陆小龙没有立刻回答。他摊开那张已被摸得发毛的简陋地图,手指在代表他们目前藏身区域和周边山林的地方缓缓移动。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回忆着岩坎教官当年的教导,结合自己无数次丛林亡命的经验。

  “我们不能一直被动挨打。”陆小龙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政府军想一口吞掉我们,我们就不能聚在一起让他们吞。”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围拢过来的几名核心骨干——阿强、负责通讯的小刀、以及一名新提拔的掸族小队长老烟。

  “我们必须分兵。”

  “分兵?”小刀愣了一下,“队长,我们本来人就少,再分开,不是更容易被他们各个击破吗?”

  “聚在一起,目标明显,补给消耗集中,一旦被咬住就是死路一条。”陆小龙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分开,化整为零。像水银一样泻入这片林子,让他们抓不住主力,找不到方向。”

  他详细阐述了他的计划:

  分组: 将目前仅存的六十余名还能行动的队员(含轻伤员)分成四个小组。

  A组(尖刀组): 由陆小龙亲自带领,成员包括阿强和另外七名最精锐、最忠诚且丛林经验最丰富的队员。他们负责携带最好的武器和仅存的少量高能量食物,作为机动核心,主动吸引和挑衅清剿部队,制造混乱和假象。

  b组(伤员组): 由老烟负责,带领十名队员,专门护卫和照料包括林倩在内的五名无法快速行动的重伤员。他们的任务是利用丛林深处最隐蔽的洞穴或河谷地带,建立秘密休养点,尽可能隐藏,保存有生力量。

  c组(侦察骚扰组): 由小刀带领十五名机灵、脚程快的队员。他们化整为零,两人或三人一队,广泛散布在较大区域,负责侦察敌情、传递消息、设置简易陷阱、偷袭落单的政府军士兵,不断骚扰敌军,让其不得安宁,无法判断游击队主力位置。

  d组(后勤组): 由一名沉稳的老兵带领剩余队员,负责在相对安全的区域尝试狩猎、采集,并寻找更稳定的水源,尽可能为其他小组,尤其是伤员组提供食物支持。

  信号与联络: 约定好几套简单的联络方式。

  声信号: 特定种类的鸟叫模仿(如布谷鸟叫三短一长代表安全,鹰啸代表危险)、敲击空心树干的不同节奏。

  光信号: 在特定高地点燃特定数量的篝火(仅限紧急且安全时使用)。

  地标信号: 在约定好的大树岔路口、巨石下放置特定摆放的树枝、石块,指示方向和简单信息。

  定期汇合点: 设定几个极其隐蔽的备用汇合点,约定每五天在其中一个点尝试短暂碰头,交换情报,但绝不长时间停留。

  策略核心: “我们的目标不是打赢,是活下去,耗死他们!”陆小龙眼神冰冷,“政府军家大业大,但也是要吃饭要耗补给的。他们不可能永远在这深山老林里跟我们耗下去。我们要像蚂蟥,叮在他们身上,让他们流血,让他们烦躁,让他们觉得得不偿失!”

  “A组是诱饵,更是铁砧,吸引敌人重锤;c组是蚊子,无处不在,叮得他们满身包;b组是我们的根,必须保住;d组是我们的胃,不能断粮!”

  计划提出,骨干们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分兵意味着风险分散,但也意味着力量分散,任何一组被敌人咬住,都可能万劫不复。

  “干了!”阿强第一个表态,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眼中冒出凶光,“总比窝囊囊被堵死强!队长,我跟你走,去会会那帮龟孙子!”

  老烟重重磕了磕烟斗:“放心吧队长,只要我老烟还有一口气,肯定把伤员弟兄们照顾好,藏得严严实实!”

  小刀也深吸一口气:“侦察交给我!保证让那些政府军睡觉都睁着一只眼!”

  决心已定,立刻行动。队员们默默整理着少得可怜的行装,将有限的食物和药品重新分配。分别的时刻,气氛凝重而悲壮。没有人知道,这一别后,是否还能再见。

  陆小龙走到林倩身边,蹲下身。林倩虚弱地抓住他的手,眼中满是担忧:“小龙……你一定要小心。”

  “放心。”陆小龙用力回握了一下,声音低沉却坚定,“保护好自己。等我回来。”他没有过多儿女情长,此刻任何软弱的情绪都是奢侈。他起身,最后看了一眼伤员组藏身的洞穴,毅然转身。

  “A组,出发!”

  陆小龙带领他的九人尖刀组,如同一支淬毒的匕首,主动滑出藏身地,并非向更深的山林隐匿,而是朝着最近一次听到政府军动静的方向潜行而去。

  他们的行动迅捷而诡秘,利用一切地形掩护。陆小龙的丛林本能发挥到极致,他能通过一片被踩断的草叶、一缕尚未散尽的汽车尾气、甚至空气中微弱的汗味和烟草味,精准地判断出敌军巡逻队的规模和方向。

  “左侧,三百米,一个小队,十人左右,正在休息。”陆小龙打了个手势,全员立刻伏低,如同融入地面的岩石。

  “阿强,带两个人,从右翼绕过去,制造点动静,吸引他们注意力。其他人,跟我埋伏在左翼这片灌木后。”

  命令被无声地执行。几分钟后,右翼传来几声突兀的、像是有人摔倒磕碰岩石的声响,还夹杂着一声压抑的“哎哟”。

  正在休息的政府军巡逻队立刻警觉,带队士官骂骂咧咧地派了五个人过去查看。

  就在剩下的五人注意力被吸引的瞬间,陆小龙如同猎豹般从灌木丛中暴起!手中加装了消音器的手枪“噗噗”两响,两名敌军应声倒地。其他队员同时开火,瞬间将剩余三人解决。

  战斗在十几秒内开始并结束。

  “快!打扫战场,拿上武器弹药和干粮!把尸体拖进灌木丛!”陆小龙语速极快。

  队员们迅速行动,从尸体上搜刮着宝贵的补给。陆小龙则走到那个带队士官的尸体旁,拿起他的对讲机。

  里面正好传来询问:“山猫三号,山猫三号,刚才什么动静?over。”

  陆小龙拿起对讲机,用一种带着口音却刻意模仿的焦急语气,含糊不清地快速说道:“…遭遇…遭遇小股敌人袭击…请求支援…我们在…(他报了一个偏离他们实际位置和b、d组隐藏方向的反方向坐标)…over!” 说完,他狠狠将对讲机砸在岩石上,摔得粉碎。

  “走!”

  A组带着缴获,迅速消失在山林另一侧。

  不久后,政府军的直升机轰鸣着飞向陆小龙提供的假坐标区域,大批地面部队也开始向那个方向调动。清剿指挥部的注意力被成功地吸引了过去。

  而这,仅仅是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陆小龙带领的A组如同幽灵般在丛林中外线游走。他们时而隐蔽潜行,避开大军;时而主动出击,偷袭落单的巡逻队或补给点;时而故意暴露行踪,将追兵引向陡峭的悬崖或沼泽地,利用地形摆脱追击。

  他们人数虽少,但个个都是精锐,行动如风,下手狠辣。陆小龙的指挥更是神出鬼没,总能料敌先机。政府军被这支“主力”搞得疲于奔命,怒火中烧,却连他们的影子都摸不着,反而不断损兵折将,消耗着宝贵的物资和士气。

  与此同时,c组的骚扰也起到了效果。不断有政府军士兵踩中简易陷阱被竹签刺穿脚掌,哨兵在夜间被不知从哪里飞来的冷箭射杀,小型补给车队频频遇袭,虽然损失不大,但那种无孔不入的威胁感极大地折磨着政府军士兵的神经。

  b组在老烟的带领下,成功找到了一个地下溶洞,将伤员安置其中,洞口用藤蔓巧妙伪装,极其隐蔽。

  d组也发挥出色,设下的套索和陷阱捕捉到一些野物,采集到可食用的野果和块茎,艰难地维持着最低限度的补给。

  分兵策略,在经历了最初的忐忑后,初步显现出了它的威力。“丛林之魂”就像一颗水银,散入巨大的森林海绵中,看似消失了,却无处不在,让庞大的政府军清剿部队空有重拳,却无处着力,反而被不断放血。

  然而,陆小龙深知,危险从未远离。他带领的A组作为最活跃的诱饵,承受的压力最大。一次,他们险些被一支精通山林作战的政府军特种分队合围,靠着陆小龙提前察觉不对,命令队员跳入一条湍急的溪流顺流而下数公里,才侥幸逃脱。

  他站在溪流中,看着疲惫不堪却眼神依旧锐利的队员们,知道这场猫鼠游戏远未结束。他们成功拖住了敌人,但自己也游走在生死边缘。分兵,是一场豪赌,而赌注,是所有队员的生命。

  “休息十分钟,然后继续转移。”陆小龙抹去脸上的水珠,目光投向密林深处,那里,新的挑战和机遇并存。他与敌人的周旋,进入了更微妙、更危险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