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天子击鼓,白马向北-《暴君和妖后求生指南》

  吴承禄高高站立在监斩台上,意气风发。

  试问,古往今来,有哪个太监能做到像他这般,于万众瞩目中斩首一个王爷。

  这可比他当日获封锦衣卫指挥使时,还要风光,还要气势如虹。

  在这一刻 ,他仿佛看到了普通人登临绝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绝巅风景。

  先前拦路的四名锦衣卫冲上去,看似搀扶,实则强硬的把萧太后拖到一边。

  身材肥硕的刽子手大踏步走上行刑台,扎好马步,从徒弟手里接过叠好的红绸,认认真真系在头上。

  随后,躬身,行礼,请刀。

  小徒弟在一旁看的认真,脸却有些白。

  三叩首之后,刽子手伸出双手捧起供奉在神台上那柄锈迹斑斑的环首大刀。

  提起早备在一旁的酒坛,仰头狂饮一气。片刻,放下酒坛,嘴里含一口酒,‘噗’的一声,喷在大刀之上。

  与此同时,小徒弟抱着另一坛酒到了陈知微身前。

  “王爷,喝下这口酒,来生还做人。”

  陈知微眼珠子轻轻转了一下,死气沉沉的看向小徒弟,喉结滚动,仿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喉咙中硬挤出一句不似人声的话来:

  “来世,我不要做人了。”

  小徒弟愣了一下,没敢多说,只把酒往他嘴边递。

  烈酒入喉,呛的陈知微连连咳嗽。

  酒液顺着两颊流淌而下,把那身明显才刚换上,干干净净的囚服打湿了好大一片。

  刽子手在环首刀上喷好酒,见小徒弟还有没轻没重的灌酒。

  不由斥道:“滚,那可是忘忧酿,你想让他醉死不成。”

  小徒弟手一抖,抱回酒坛,嗫嚅道:“我想王爷醉了,不是能少受些罪嘛。”

  “啊,哈哈哈...”陈知微伸长肘子,用力咽下最后一口酒,嘶声大笑起来。

  刽子手上前一步,直接用刀割断他绑在柱子上的头发。

  顿时,陈知微使披头散发的垂下头去,露出一片白的发光的后脖颈。

  刽子手迈着八字步,走到陈知微身侧,高高举起了环首大刀。

  锈迹斑斑之下,闪烁着点点寒光。

  小徒弟站在几步开外,兴奋与恐惧交织之下,浑身颤抖。

  今晨师父带着他请出宝刀时就跟他说过:

  “今天是为师的封刀之行,也是这把刀的天命之数。”

  贤王头颅将是它斩下的第九十九颗人头。

  “呔,今日,是国法斩你。”

  刽子手大喝一声,锈迹斑驳的环首刀掠过一道夺目的寒光,带着破风声,轰然斩下。

  噗!

  喀!

  鲜血飙射,一颗大好头颅咕噜噜滚落在行刑台上。

  停止滚动时,刚好侧脸对着台下,乱发中,那双眼睛还转了两圈,随后才归于死寂。

  四周的百姓发出一阵惊呼,纷纷倒退,人群瞬间嘈杂起来。

  萧太后愣了一下,才猛地挣脱锦衣卫的‘搀扶’,哭天抢地的冲上去,扑在行刑台边。

  隔着咫尺空间,望着陈知微的脑袋痛哭起来。

  “呜~~我的儿啊,你死的...冤啊。”

  陈夙宵站在龙辇上,没去管萧太后嚎丧,而是侧过头戏谑的看着徐砚霜:

  “你不是要亲自用他的血,祭镇北军龙旗吗?再不过去,他的血都要流干了。”

  徐砚霜闻言,猛然回过神来。

  大仇得报,满面潮红从怀里掏出早就备好的龙旗,飞身跃向行刑台。

  陈知微的无头尸体,软趴趴的垂吊在木桩上,脖颈间喷射的血箭已经停歇,转而滴滴嗒嗒往下落。

  徐砚霜蹲下身,拿着龙旗去接从陈知微腔子里流出来的血。

  鲜血在旗子上晕染开来,片刻便浸透了一大片,红的发黑。

  突然,徐砚霜似有所感,一扭头,与萧太后四目相对。

  察觉到她满眼怨毒,却少见悲伤。

  徐砚霜顿觉寒意横生,自脚底而起,转眼便至天灵。

  “徐砚霜,你好狠的心呐。我儿哪里对不起你了,你要这样对他。”萧太后咬牙切齿。

  徐砚霜身躯微颤,随即便释然了。她的恨来自于此,便无甚可怕。

  仔细叠好收起龙旗,徐砚霜起身便走,却突然跓足回头,吸了一下鼻子,轻声说道:

  “太后娘娘,节哀!”

  萧太后闻言,嘶声狂笑起来,指着徐砚霜,叫骂不休:“姓徐的小贱人,你与姓陈的,都会不得好死。”

  “哀家说的,你们不得好死!”

  陈夙宵站在龙辇上,朝锦衣卫一挥手,道:“太后娘娘悲伤过度,得了失心疯。来人啊,送太后娘娘回宫,好生看护!”

  “是!”

  萧太后在被拖走的路上依旧狂骂不止,锦衣卫无奈,只得寻了驾马车,然后在她嘴里塞了块破布。强行推上马车,打马飞奔回宫。

  徐砚霜心事重重,刚回到龙辇前,便突闻一声,声震云霄的号角声。

  一如昨日,紧随而至便是振奋人心的鼓声。

  号角与战鼓交错鸣响,自有一种让人热血澎湃之感。

  吹角与擂鼓的军士似乎有些较劲,各自几个来回,声音一回高过一回。

  如此一来,帝都上空无形的阴云被一扫而空。

  太阳,也陡然热烈起来。

  陈夙宵站在龙辇上,环视四周,高声道:“今日,你们的皇后,已身着甲胄,替朕,替你们,北上拒敌!”

  “她是一个女子,此刻却肩负着整个国家的安危。她将直面北狄的豺狼之师,去收拾逆贼留下的烂摊子,去用血与火,洗刷这片土地蒙受的耻辱!”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朕,在这里,以此贼之血,为皇后祭旗,壮行!”

  “朕无法亲临战阵,与皇后并肩杀敌。但朕向你们发誓,朕将与你们一同,做皇后最坚实的后盾!”

  “朕将倾尽国力,支持北疆之战!朕,在帝都,等她的捷报,等我们陈国儿郎的凯歌!”

  说着,陈夙宵低头看向下方的徐砚霜,从袖袋里取出早就准备好的镇北军虎符。

  其上,似乎还残留着徐寅的温度。

  “皇后,接着。”

  陈夙宵把虎符拖向她的同时,飞身而起,直扑几不远处架着号角与战鼓的战车。

  伸手夺过鼓手手里的鼓槌,狠狠的敲响的战鼓。

  咚!

  蕴含着他内劲的一捶,战鼓鸣响,声震全城。

  “此战,必胜!”

  “天佑陈国!”

  咚!咚咚!咚咚咚!

  陈夙宵遥望着徐砚霜,卖力的擂鼓。

  徐砚霜回望着他,眼里蕴满各种情绪。

  不管如何,此刻他亲自擂鼓送行,绝对是真心实意。

  寒露牵来一匹白马,在万众瞩目中,徐砚霜飞身上马,展开染血的龙旗。

  “驾!”

  白马如电,龙旗飘扬,数十骑跟在她的身后,一同狂奔离去。

  与此同时,陈夙宵擂鼓也到了高潮,鼓点如狂风骤雨,如惊雷问世。

  直到再也看不见徐砚霜的队伍,鼓声才渐渐终结。

  咚咚咚!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