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未来舰队,集结!-《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

  李扬借着整理衣领的间隙,不动声色地扫视着喧闹的主宴会厅。

  杨密那抹亮色的身影正在不远处与几位投资人谈笑风生。

  那双含笑的眼眸却时不时地飘向李扬所在的方向。

  “紫逸,跟我来。”

  李扬低声对身旁的王紫逸说道,随即转身向宴会厅的侧门走去。

  他提前离场的计划很完美,却没能察觉到在他离开后,一个纤细的身影也悄然跟了出来。

  当李扬推开那间预定的小宴会厅门时,八双年轻而充满期待的眼睛齐刷刷地望向他。

  这些都是他精心挑选的“未来之星”,但是记忆里的名字只能挑选到八名,和之前预想的十名,少了两位。

  在2008年这个中国电影开始多元化发展的年份,这些年轻人大多还在为梦想挣扎。

  “各位,欢迎来到……”李扬的话说到一半,突然顿住了。

  门缝里,杨幂俏皮地探进头来:“李导,需要人帮忙端茶倒水吗?”

  不等李扬回应,她已经轻盈地闪身而入,顺手从服务生手中接过了茶壶。

  王紫逸目瞪口呆,李扬则无奈地叹了口气。

  在这个节骨眼上,杨蜜参合进来,算什么事。

  紫逸再三请杨蜜出去。

  她总能找到理由不肯出去。

  就赖着。

  李扬做的事,也不算什么机蜜。

  又见众人在等着,为免尴尬,李扬只得妥协。

  “请坐吧,杨小姐。”

  会议开始,李扬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年轻导演。

  他深知,在2008年的中国电影界,青年导演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市场被大片垄断,投资难以获取,才华难以施展。

  “文牧野,”李扬首先看向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略显腼腆的年轻人。

  “你现在应该还在长春拍短片吧?”

  “你的镜头里有一种难得的真诚和悲悯。”

  “如果给你机会,你会用电影关照现实,让商业与艺术完美融合。”

  文牧野惊讶地抬起头。

  他确实刚从长春来到北京,正在为第一部纪录片寻找投资。

  “杨宇(饺子),”李扬看向另一位略显稚嫩的年轻人,“你放弃医学专业投身动画的勇气令人钦佩。”

  “我知道,你一直想用最现代的方式,讲述中国的自己神话故事,我非常看好。”

  杨宇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他确实刚从医学院毕业,正顶着家人的反对投身动画行业。

  李扬继续精准地点评着在座的每一位导演:

  “郭帆,你身上有一种对宏大叙事的执着和对科学细节的严谨。”

  “我最近收购了刘慈欣老师的科幻Ip,我们一起推开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好不好?”

  “陈思诚,我一直觉得,你有希望成为国内的‘王晶’,想不想打造你自己的陈思诚电影宇宙?”

  “路阳,我知道你对武侠世界有自己的诠释和理解,我这边正好有个本子,会让你眼前一亮的。”

  “饶晓志,你的话剧背景会让你在电影叙事上独树一帜。”

  “申奥,你的广告导演经历会让你在视觉语言上更加精准,我有个本子,下次做我的副导演吧。”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杨幂斟茶时瓷器碰撞的轻微声响。

  这些年轻导演们震惊地发现,李扬不仅了解他们当下的困境,更看到了他们自己都尚未完全清晰的潜力。

  虽然他们不知道李扬为何对这些如此了解,不仅了解他们当下的情况,还知道他们梦想的方向。

  但,都说的好准啊。

  这些东西明明只有自己清楚,他是怎么知道的?

  只有一种解释,李扬对他们是真花了功夫了解。

  6亿大导这样花时间精力去了解一个新人,这诚意,足够了。

  “我知道,在座的各位现在都面临着各种困难。”

  李扬环视着这些未来的电影大师,语气诚恳。

  “有个叫赵春良的年轻导演,为了拍《校园黑帮》,正在为15万的资金发愁;

  艾水水虽然被称为‘亚洲最年轻的女导演’,但也只能在商业与艺术间艰难平衡。”

  “2008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李扬继续分析。

  “虽然去年电影业的总产值,已经突破40亿,但大部分资源都被大片垄断。”

  “青年导演想要脱颖而出,难如登天。”

  他停顿了一下,让在座的年轻人消化这个残酷的现实。

  “但是,”李扬话锋一转。

  “这也正是青锋影业存在的意义。”

  “我们不仅要拍电影,更要建立一个能够让才华得以施展的平台。”

  李扬详细阐述了他的计划。

  “我们将建立阶梯式的项目开发机制。”

  “新人导演可以从短片和微电影起步,逐步发展到中型成本电影,最终驾驭大制作。”

  “我这边有很多计划,你们可以先给我当副导,或拿小项目练手。”

  “我脑子里有很多故事,我一个人肯定拍不完,最后,都会交给你们来拍。”

  李扬继续说道。

  “比如文牧野,你可以先从现实主义题材的中等成本电影开始;

  郭帆,《流浪地球》之后,我会让你独立带队;

  杨宇,你将获得足够的资源来打造中国的动画电影。”

  “我愿意加入青锋影业。”文牧野第一个表态,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算我一个。”郭帆紧接着说,“李导,您看到了我自己都没看清的未来。”

  紧接着,除了徐峥之外的所有人都表达了加入的意愿。

  这个结果在李扬预料之中。

  在2008年,这些未来的大导演还只是怀才不遇的年轻人,青锋影业和他们刚刚创造的历史,无疑是最佳选择。

  徐峥不同,他现在已经算是成名演员,虽然也有导演梦,但给别人打工,他不愿意。

  徐峥缓缓站起身,脸上挂着标志性的温和笑容。

  “李导,感谢您的赏识。不过我现在还有一些其他的计划,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合作。”

  李扬微笑着点头,心中却明了:

  如果说陈思诚是热爱通过拍电影挣钱,那徐峥就是电影能挣钱所以拍电影。

  这两者看似相似,实则有着本质区别。

  作为圈内有名的精明人,徐峥显然在有自己的想法。

  而李扬,也没有挽留。

  对不起了,徐导,《泰囧》我可能让别人来拍了,他们应该会很乐意的吧。

  当签约事宜大致敲定,年轻导演们陆续离开后,小宴会厅里只剩下李扬、王紫逸和一直在旁安静斟茶的杨密。

  “今天谢谢你。”李扬对杨密说道,语气中带着送客的意味。

  然而杨密并没有离开的意思。

  她放下茶壶,直视着李扬的眼睛,语气前所未有的坚定:

  “李导,我也要加入青锋影业。”

  李扬愣住了。

  突然想起了前世那个为了独立,签下巨额对赌协议的女子,真是个性格坚定的姑娘啊。

  他看着眼前的她,突然意识到,今晚的一切“偶遇”和“巧合”,或许都是为了这一刻的铺垫。

  窗外,北京城的灯火如星河般璀璨。

  这是一个平凡的夜晚。

  而杨密那双坚定的眼眸,正企盼着,企盼一个故事的开始。

  李扬望着这些满怀激情离开的年轻导演,想起了另一个时空中他们的成就。

  在那个世界里,他们每个人都走了不少弯路,都曾在梦想与现实的夹缝中挣扎。

  而现在,有了青锋影业这个平台,他们定能更早的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