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雨夜杭州
钦差的马队没有走运河水路,那已是是非之地。他们沿着官道,穿越河北、山东,一路南下。春雨时断时续,道路泥泞不堪,但队伍的行进速度却丝毫没有减缓。林雪一马当先,素白的披风已被泥水染上斑驳的痕迹,她却恍若未觉,清冷的目光始终望着前方,仿佛要穿透这连绵的雨幕,看清江南的真相。
沿途所见,已让众人心情沉重。越往南,流民越多,他们拖家带口,面黄肌瘦,眼神麻木,沿着官道向北蹒跚而行,口中念叨着倭寇的凶残、白莲教的“神迹”以及官府的无力。运河两岸,确实可见部分河段淤塞,漕船搁浅,衣衫褴褛的民夫在官吏的皮鞭下艰难清淤,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顾清风派出随行的东宫侍卫,化装成行商或流民,提前潜入前方城镇打探消息。带回的情报零碎却指向明确:倭寇在沿海地区神出鬼没,与一些熟悉地形的海盗勾结,行动越发猖獗;白莲教在宿州站稳脚跟后,正四处派出使者,蛊惑人心,势力如同瘟疫般向周边蔓延;而运河沿线,除了天灾导致的淤塞,确实有多股来历不明的“水匪”在活动,他们似乎并不以劫掠普通商船为主,更像是在有目的地破坏漕运节点,袭击官船。
“对方编织了一张大网,”顾清风在一处临时歇脚的驿站中,对林雪低声道,“倭寇乱其外,白莲惑其内,水匪断其脉。三者看似独立,实则互为犄角,相互策应。我们若分兵应对,必被其拖垮。”
林雪看着桌上粗糙的东南地图,指尖划过海岸线、宿州以及运河主干,眼神冰冷:“所以他们希望我们分兵。那我们偏要合兵一处,直捣其必救之所!”
韩奎灌了一口烈酒,抹了把嘴:“娘娘,您就说先打哪个?老子的大刀早就饥渴难耐了!”
林雪目光最终定格在地图上一个位置——**杭州**。
“杭州,东南都会,漕运枢纽,亦是通往沿海抗倭前线与宿州白莲匪巢的必经之路。”林雪沉声道,“此地鱼龙混杂,消息灵通,莲尊教在此定然经营最深。我们先至杭州,稳住此地,方能以此为根基,厘清乱局,寻其要害,再图各个击破!”
目标既定,马队再次启程,速度更快。
十数日后,风雨兼程的钦差队伍,终于抵达了杭州地界。然而,迎接他们的,并非想象中封疆大吏的恭敬迎候,而是更加阴郁的天空,以及一股弥漫在湿润空气中、若有若无的紧张与……敌意。
杭州城门守卫盘查得异常严格,甚至有些苛刻,对这支明显带有军伍气息、却打着钦差旗号的队伍也反复查验文书,拖延了近半个时辰才放行。入得城来,街道上行人匆匆,商铺虽大多开着,却少见往昔江南繁华地的喧嚣,一种压抑的气氛笼罩着全城。
更令人心生警惕的是,直到队伍抵达浙江巡抚衙门前的官驿,那位本该在此迎候的浙江巡抚潘汝桢,却并未现身,只派了一名态度不卑不亢、眼神却略显闪烁的布政使前来接待,言称潘巡抚正在沿海督师剿倭,无法亲迎,请钦差大人暂且歇息,待其回府再行拜见。
“好个潘汝桢!”韩奎独眼一瞪,就要发作,“钦差驾到,竟敢托词不见?我看他心里有鬼!”
顾清风按住他,对林雪低声道:“看来这杭州城,水比我们想的还要深。潘汝桢此举,要么是确实被倭寇拖住,要么……就是刻意怠慢,甚至可能已与莲尊教有所勾连。”
林雪面无表情,只是淡淡地对那布政使道:“既如此,本宫便在此驿馆等候潘巡抚。一应地方政务文书,即刻送来。另外,传本宫令,杭州府及周边卫所将领,明日辰时,来此议事。”
她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那布政使躬身应下,眼神却更加复杂。
入驻驿馆,看似安顿下来,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较量,从踏入杭州城的这一刻,才刚刚开始。
是夜,春雨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敲打着驿馆的窗棂。
林雪并未休息,她在灯下翻阅着顾清风派人搜集来的、关于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的官员档案、近期邸报以及一些民间风闻。烛火映照着她清丽而沉静的侧脸。
顾清风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低声道:“娘娘,驿馆四周,多了不少‘眼睛’。有官府的探子,也有些……来历不明的人物。”
林雪头也未抬:“意料之中。让他们看便是。韩奎呢?”
“老韩憋得慌,带着几个兄弟去街上酒肆打探消息了,说是听听民间怎么说。”
林雪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忽然,她眉头微微一蹙,体内《冰心诀》内力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仿佛被什么东西触动了的感应。那感觉转瞬即逝,却带着一种阴冷的邪异。
几乎同时——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猛地从驿馆前院方向传来!紧接着是砖石垮塌、木料断裂的刺耳噪音,以及一片惊恐的尖叫和怒喝声!
“保护钦差!!”顾清风脸色剧变,长剑瞬间出鞘,护在林雪身前。
林雪猛地站起,眼中寒光一闪!来了!对方的下马威,或者说,试探与刺杀,竟然来得如此之快,如此肆无忌惮!
她身形一动,已如一道白影掠出房门。顾清风紧随其后。
来到前院,只见原本用作门房和马厩的一排厢房,已然化作一片废墟,火光与烟尘弥漫!显然是被人用威力巨大的火药爆破所致!留守的十几名禁军士兵倒在血泊中,生死不知。而废墟周围,数十名蒙面黑衣人,手持利刃,正与闻声赶来的其他禁军侍卫激烈厮杀!这些黑衣人武功路数狠辣刁钻,配合默契,绝非普通匪类!
更让人心惊的是,在驿馆四周的围墙上、邻近的屋顶上,不知何时也出现了数十名弓箭手,冰冷的箭簇在雨夜中闪烁着寒光,对准了驿馆核心区域!
“放箭!”一个沙哑的声音厉声喝道。
“咻咻咻——!”
密集的箭雨如同飞蝗般倾泻而下,覆盖了整个前院!
“结阵!盾牌!”禁军将领嘶声怒吼,残存的侍卫们迅速靠拢,举起随身携带的圆盾,组成防御阵型,叮叮当当的箭矢撞击声不绝于耳!
但仍有动作稍慢的士兵被箭矢射中,惨叫着倒地。
“他娘的!敢在老子面前杀人!”韩奎的怒吼声如同炸雷般从驿馆外传来!只见他如同蛮牛般撞开驿馆侧门,浑身酒气,却杀气冲天,手中厚背砍刀挥舞如轮,瞬间将两名试图从侧面潜入的黑衣人劈成了四段!“兄弟们!跟老子杀光这些藏头露尾的鼠辈!”
他带来的几名东宫好手也纷纷加入战团,从侧翼冲击黑衣人的阵型。
顾清风剑光如龙,护在林雪身边,格开数支射来的冷箭,低声道:“娘娘,此地危险,先进屋!”
林雪却站在原地,雨水打湿了她的发梢和衣襟,她却恍若未觉。她的目光,穿透混乱的厮杀与弥漫的烟尘,冷冷地扫过那些屋顶上的弓箭手,最终,落在驿馆外远处、一座高耸的佛塔顶层。
那里,似乎有一道极其模糊的白影,在雨夜中一闪而逝。
白袍人……他果然在杭州!而且,如此迫不及待地出手了!
林雪眼中冰蓝之色骤盛!她没有选择退避,而是缓缓抬起了右手。体内那经过血脉觉醒、愈发精纯古老的玄冰之力,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凝聚!
周围的温度,以她为中心,开始急剧下降!连那淅沥的雨水,落在她周身三尺之内,都瞬间凝结成了细小的冰粒!
“既然来了,那就……都留下吧。”
她轻声自语,带着凛冬般的杀意。
下一刻,她并指如剑,对着前方那片肆虐的箭雨与黑衣人最密集的区域,凌空一划!
“玄冰域,启!”
钦差的马队没有走运河水路,那已是是非之地。他们沿着官道,穿越河北、山东,一路南下。春雨时断时续,道路泥泞不堪,但队伍的行进速度却丝毫没有减缓。林雪一马当先,素白的披风已被泥水染上斑驳的痕迹,她却恍若未觉,清冷的目光始终望着前方,仿佛要穿透这连绵的雨幕,看清江南的真相。
沿途所见,已让众人心情沉重。越往南,流民越多,他们拖家带口,面黄肌瘦,眼神麻木,沿着官道向北蹒跚而行,口中念叨着倭寇的凶残、白莲教的“神迹”以及官府的无力。运河两岸,确实可见部分河段淤塞,漕船搁浅,衣衫褴褛的民夫在官吏的皮鞭下艰难清淤,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顾清风派出随行的东宫侍卫,化装成行商或流民,提前潜入前方城镇打探消息。带回的情报零碎却指向明确:倭寇在沿海地区神出鬼没,与一些熟悉地形的海盗勾结,行动越发猖獗;白莲教在宿州站稳脚跟后,正四处派出使者,蛊惑人心,势力如同瘟疫般向周边蔓延;而运河沿线,除了天灾导致的淤塞,确实有多股来历不明的“水匪”在活动,他们似乎并不以劫掠普通商船为主,更像是在有目的地破坏漕运节点,袭击官船。
“对方编织了一张大网,”顾清风在一处临时歇脚的驿站中,对林雪低声道,“倭寇乱其外,白莲惑其内,水匪断其脉。三者看似独立,实则互为犄角,相互策应。我们若分兵应对,必被其拖垮。”
林雪看着桌上粗糙的东南地图,指尖划过海岸线、宿州以及运河主干,眼神冰冷:“所以他们希望我们分兵。那我们偏要合兵一处,直捣其必救之所!”
韩奎灌了一口烈酒,抹了把嘴:“娘娘,您就说先打哪个?老子的大刀早就饥渴难耐了!”
林雪目光最终定格在地图上一个位置——**杭州**。
“杭州,东南都会,漕运枢纽,亦是通往沿海抗倭前线与宿州白莲匪巢的必经之路。”林雪沉声道,“此地鱼龙混杂,消息灵通,莲尊教在此定然经营最深。我们先至杭州,稳住此地,方能以此为根基,厘清乱局,寻其要害,再图各个击破!”
目标既定,马队再次启程,速度更快。
十数日后,风雨兼程的钦差队伍,终于抵达了杭州地界。然而,迎接他们的,并非想象中封疆大吏的恭敬迎候,而是更加阴郁的天空,以及一股弥漫在湿润空气中、若有若无的紧张与……敌意。
杭州城门守卫盘查得异常严格,甚至有些苛刻,对这支明显带有军伍气息、却打着钦差旗号的队伍也反复查验文书,拖延了近半个时辰才放行。入得城来,街道上行人匆匆,商铺虽大多开着,却少见往昔江南繁华地的喧嚣,一种压抑的气氛笼罩着全城。
更令人心生警惕的是,直到队伍抵达浙江巡抚衙门前的官驿,那位本该在此迎候的浙江巡抚潘汝桢,却并未现身,只派了一名态度不卑不亢、眼神却略显闪烁的布政使前来接待,言称潘巡抚正在沿海督师剿倭,无法亲迎,请钦差大人暂且歇息,待其回府再行拜见。
“好个潘汝桢!”韩奎独眼一瞪,就要发作,“钦差驾到,竟敢托词不见?我看他心里有鬼!”
顾清风按住他,对林雪低声道:“看来这杭州城,水比我们想的还要深。潘汝桢此举,要么是确实被倭寇拖住,要么……就是刻意怠慢,甚至可能已与莲尊教有所勾连。”
林雪面无表情,只是淡淡地对那布政使道:“既如此,本宫便在此驿馆等候潘巡抚。一应地方政务文书,即刻送来。另外,传本宫令,杭州府及周边卫所将领,明日辰时,来此议事。”
她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那布政使躬身应下,眼神却更加复杂。
入驻驿馆,看似安顿下来,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较量,从踏入杭州城的这一刻,才刚刚开始。
是夜,春雨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敲打着驿馆的窗棂。
林雪并未休息,她在灯下翻阅着顾清风派人搜集来的、关于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的官员档案、近期邸报以及一些民间风闻。烛火映照着她清丽而沉静的侧脸。
顾清风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低声道:“娘娘,驿馆四周,多了不少‘眼睛’。有官府的探子,也有些……来历不明的人物。”
林雪头也未抬:“意料之中。让他们看便是。韩奎呢?”
“老韩憋得慌,带着几个兄弟去街上酒肆打探消息了,说是听听民间怎么说。”
林雪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忽然,她眉头微微一蹙,体内《冰心诀》内力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仿佛被什么东西触动了的感应。那感觉转瞬即逝,却带着一种阴冷的邪异。
几乎同时——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猛地从驿馆前院方向传来!紧接着是砖石垮塌、木料断裂的刺耳噪音,以及一片惊恐的尖叫和怒喝声!
“保护钦差!!”顾清风脸色剧变,长剑瞬间出鞘,护在林雪身前。
林雪猛地站起,眼中寒光一闪!来了!对方的下马威,或者说,试探与刺杀,竟然来得如此之快,如此肆无忌惮!
她身形一动,已如一道白影掠出房门。顾清风紧随其后。
来到前院,只见原本用作门房和马厩的一排厢房,已然化作一片废墟,火光与烟尘弥漫!显然是被人用威力巨大的火药爆破所致!留守的十几名禁军士兵倒在血泊中,生死不知。而废墟周围,数十名蒙面黑衣人,手持利刃,正与闻声赶来的其他禁军侍卫激烈厮杀!这些黑衣人武功路数狠辣刁钻,配合默契,绝非普通匪类!
更让人心惊的是,在驿馆四周的围墙上、邻近的屋顶上,不知何时也出现了数十名弓箭手,冰冷的箭簇在雨夜中闪烁着寒光,对准了驿馆核心区域!
“放箭!”一个沙哑的声音厉声喝道。
“咻咻咻——!”
密集的箭雨如同飞蝗般倾泻而下,覆盖了整个前院!
“结阵!盾牌!”禁军将领嘶声怒吼,残存的侍卫们迅速靠拢,举起随身携带的圆盾,组成防御阵型,叮叮当当的箭矢撞击声不绝于耳!
但仍有动作稍慢的士兵被箭矢射中,惨叫着倒地。
“他娘的!敢在老子面前杀人!”韩奎的怒吼声如同炸雷般从驿馆外传来!只见他如同蛮牛般撞开驿馆侧门,浑身酒气,却杀气冲天,手中厚背砍刀挥舞如轮,瞬间将两名试图从侧面潜入的黑衣人劈成了四段!“兄弟们!跟老子杀光这些藏头露尾的鼠辈!”
他带来的几名东宫好手也纷纷加入战团,从侧翼冲击黑衣人的阵型。
顾清风剑光如龙,护在林雪身边,格开数支射来的冷箭,低声道:“娘娘,此地危险,先进屋!”
林雪却站在原地,雨水打湿了她的发梢和衣襟,她却恍若未觉。她的目光,穿透混乱的厮杀与弥漫的烟尘,冷冷地扫过那些屋顶上的弓箭手,最终,落在驿馆外远处、一座高耸的佛塔顶层。
那里,似乎有一道极其模糊的白影,在雨夜中一闪而逝。
白袍人……他果然在杭州!而且,如此迫不及待地出手了!
林雪眼中冰蓝之色骤盛!她没有选择退避,而是缓缓抬起了右手。体内那经过血脉觉醒、愈发精纯古老的玄冰之力,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凝聚!
周围的温度,以她为中心,开始急剧下降!连那淅沥的雨水,落在她周身三尺之内,都瞬间凝结成了细小的冰粒!
“既然来了,那就……都留下吧。”
她轻声自语,带着凛冬般的杀意。
下一刻,她并指如剑,对着前方那片肆虐的箭雨与黑衣人最密集的区域,凌空一划!
“玄冰域,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