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试验田破土 理事会启航-《穿成炮灰后我靠烤串称霸古代》

  星落谷的清晨,带着雨后的清新气息 —— 花田中的 28 株星光共生花仍在温和绽放,花瓣上的水珠折射着晨光,像是镶嵌了细碎的钻石。距离《四界共生协作新规划备忘录》签署已过去一周,今天是两个关键节点的启动日:一是共生试验田的破土仪式,二是四界共生理事会的首次线上会议。四界伙伴们早早聚集在星落谷东侧的空地前,这里将成为跨域作物种植的首个实践基地,也将见证四界技术融合的新起点。

  “小光斑,帮忙确认试验田的边界标记!” 灵汐手持试验田设计图纸,图纸上用四色线条清晰划分出不同功能区:玄门负责的 “本源养分区”、天蛊的 “星光调控区”、幽冥的 “魂息防护区”、妖域的 “生机培育区”,中央则是四界联合培育的 “共生核心区”。小光斑叼着一卷星光绳,按照图纸标注的坐标,在空地四周钉下银色的界桩,每钉完一根,就用翅膀轻触界桩顶部的星光水晶,水晶立刻亮起淡白光,为边界标记增添了清晰的辨识度。

  星芽和点点带着天蛊技术团队,正在调试试验田的 “智能星光系统”。他们在试验田四角安装了升级版的星光反射塔,塔身上的聚光镜能 360 度旋转,不仅能聚集自然星光,还能在阴天释放储备的星光能量。“根据星落谷的星光数据,我们将反射塔的基础强度设定为 3.5 倍,核心区可按需提升至 4.0 倍,完全能满足跨域作物的生长需求!” 点点指着塔旁的控制面板,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星光强度、能量储备等参数,小光斑凑过去用爪子轻轻点了下 “测试键”,反射塔立刻释放出柔和的银白光,均匀覆盖了整个试验田区域,引得众人点头称赞。

  阿澈和绒绒的工作则围绕 “魂息防护网的田间适配” 展开。与花田的整体防护不同,试验田的防护网需要按功能区调整魂息浓度:本源养分区需保持较低浓度(80%),避免影响玄门养分剂的吸收;生机培育区则需提升至 95%,增强作物的抗杂菌能力。绒绒带着幽冥弟子,在试验田边界埋下可调节魂息石柱,石柱间用特制的魂息丝连接,丝线上的 “浓度调节珠” 能通过理事会的远程系统实时调控。“我们还在核心区加装了‘魂息监测探头’,每平方米一个,确保能精准捕捉作物周围的魂息变化!” 阿澈蹲下身,展示着埋在土壤中的微型探头,探头顶部的淡紫指示灯缓慢闪烁,显示处于正常待机状态,小光斑也好奇地用翅膀轻碰探头,指示灯瞬间亮起,像是在回应它的互动。

  阿苗和芽芽的 “生机基础建设” 则充满自然巧思。他们在试验田边缘种植了一圈 “生机防护藤”,藤苗经过混合能量浸泡,生长速度比普通藤苗快 2 倍,一周内就能形成绿色的防护墙;同时,在每个功能区的田垄间,埋入了妖域特制的 “生机导管”,导管由中空的生机藤制成,能将试验田中央的 “生机泉” 水分与养分,均匀输送到每一株作物根部。“我们还准备了‘生机应急包’!” 芽芽打开一个藤编箱子,里面装满了稀释的生机精华液、生根粉和防虫剂,“一旦作物出现生长异常,能第一时间进行干预,确保试验田的成活率。” 小光斑帮忙整理应急包,将不同试剂按类别摆放整齐,翅膀偶尔轻拍箱子边缘,像是在检查是否稳固。

  上午 10 点,共生试验田的破土仪式正式开始。四界代表共同手持一把由四界材料混合打造的 “共生铲”:铲头由天蛊星光金属锻造,铲柄是妖域生机藤编织,铲身上镶嵌着玄门本源水晶与幽冥魂息石。灵汐、星芽、阿澈、阿苗四人合力,将铲子插入试验田中央的土壤中,随着第一铲土被扬起,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这一铲不仅是泥土的翻动,更是四界技术融合、作物共生的首次实践。小光斑飞到扬起的土堆旁,用翅膀轻轻扇动,像是在为试验田送上 “能量祝福”,随后又叼来一株迷你的星光共生花幼苗,放在破土处,象征着试验田与花田的 “共生传承”。

  破土仪式结束后,四界伙伴们马不停蹄地切换到 “四界共生理事会首次线上会议” 模式。大家回到共生亭,通过共生记忆玉连接四界的理事代表 —— 玄门的 5 名代表来自本源研究、作物培育等领域,天蛊的代表擅长星光技术与数据分析,幽冥的代表专注于魂息防护与生态平衡,妖域的代表则精通生机培育与土壤改良。灵汐作为会议主持人,首先明确了理事会的运作规则:“每月 15 日召开线上会议,遇紧急事项可临时召集;设立技术、协调、宣传三个专项小组,分别负责试验田技术攻关、跨域资源调配、共生理念推广。”

  会议的首个议题,是确定试验田的 “首批跨域作物清单”。玄门代表提议种植 “本源小麦”,这种小麦对养分需求较低,且能吸收环境中的本源能量,适合作为基础作物;天蛊代表推荐 “星光水稻”,水稻的生长周期与星光强度高度相关,能充分发挥天蛊的星光调控技术优势;幽冥代表建议搭配 “魂息油菜”,油菜能释放微量魂息,既能改善土壤环境,又能为后续作物提供天然防护;妖域代表则提出种植 “生机蔬菜”,如生机生菜、生机番茄,生长周期短,能快速验证生机培育技术的效果。经过半小时的讨论,理事会最终确定了 “2 种主粮 1 种油料 2 种蔬菜” 的首批种植清单,由四界技术团队共同制定培育方案。

  第二个议题聚焦 “试验田的资源调配机制”。星芽作为技术小组组长,提出建立 “四界资源共享库”:天蛊提供星光能量储备与智能调控设备,妖域供应生机藤苗与生机精华,玄门调配本源养分剂,幽冥负责魂息防护材料的生产。“所有资源的调用需通过理事会协调小组审核,确保按需分配,避免浪费。” 星芽展示了资源库的线上登记系统,各界可实时查看资源库存与申请进度,小光斑凑到记忆玉屏幕前,看着屏幕上滚动的资源清单,翅膀轻轻点了下 “生机藤苗” 的条目,像是在 “预申请” 后续所需的材料。

  会议的最后一个议题,是讨论 “试验田的成果推广计划”。阿澈作为宣传小组组长,提议在试验田周边搭建 “透明观察廊”,允许四界民众通过预约进入观察,同时通过共生记忆玉直播作物生长过程;阿苗则建议每月发布 “试验田生长报告”,用图文与视频形式展示作物生长数据、技术应用效果,让更多人了解跨域共生的实践价值。“我们还可以在试验田成熟后,举办‘共生作物品鉴会’,让四界人民亲身感受跨域作物的风味,增强对共生理念的认同。” 灵汐补充道,这一提议得到了所有理事的一致赞同。

  下午 3 点,四界共生理事会首次线上会议圆满结束,会议形成了 3 份正式文件:《共生试验田首批作物培育方案》《四界资源共享库管理办法》《试验田成果推广工作计划》,并通过共生记忆玉同步给四界所有理事与技术团队。此时的试验田,已有部分技术设备安装到位:星光反射塔开始试运行,魂息防护网的基础框架已搭建完成,生机导管也铺设了近一半,一幅跨域共生的实践图景正逐步展开。

  夕阳西下时,四界伙伴们站在试验田旁,看着忙碌的技术团队与初具雏形的设施,心中满是成就感。灵汐望着试验田中央的破土处,又看向远处仍在绽放的星光花田,轻声说道:“从花田到试验田,从技术探索到作物共生,我们正在一步一步把‘跨域共生’的理念变成现实。” 星芽点头回应:“未来或许会遇到技术难题、资源调配的挑战,但只要理事会高效运作,四界同心协作,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夜幕降临,试验田的星光反射塔亮起柔和的银白光,魂息防护网的淡紫微光在夜色中若隐若现,生机防护藤的叶片在月光下泛着嫩绿光泽。小光斑趴在灵汐肩头,目光在试验田与花田之间来回切换,翅膀偶尔轻轻颤动,像是在期待着首批作物破土而出的那一天。灵汐知道,试验田的建设与理事会的运作,只是四界共生长效发展的开始,未来还有无数的技术细节需要打磨、无数的协作机制需要完善,但看着眼前充满希望的场景,她心中充满信心 —— 当首批跨域作物成熟时,不仅会为四界人民带来新的食物选择,更会证明跨域共生的可行性,为更多领域的协作开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