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道仿佛没有尽头,只有无尽的石阶向下延伸,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苔藓和尘土的气息。火折子的光芒微弱地摇曳着,勉强照亮脚下湿滑的青石。
玄静道长的呼吸略显粗重,道袍上的血迹在昏暗光线下呈现出深褐色。她脚步依旧沉稳,但陆小串能感觉到她身体的微微颤抖。
“道长,您的伤……”
“无妨,皮外伤。”玄静道长打断他,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集中精神,留意脚下和前方。”
两人沉默地前行了不知多久,前方终于传来隐约的水声,空气也变得清新了些。阶梯尽头,一道天然形成的岩缝出现在眼前,外面是轰隆作响的水幕——正是一条瀑布的后方。
透过水幕望出去,外面已是天色微明,细雨绵绵,将山峦笼罩在一片朦胧的烟雨之中。
“此地不宜久留。”玄静道长仔细聆听了片刻外面的动静,低声道,“缇骑搜查不到我们,定会扩大范围。我们必须尽快与十七他们汇合,然后离开泰山地界。”
他们小心翼翼地钻出瀑布,冰冷的山水瞬间浸透了衣衫。两人沿着人迹罕至的山涧向下游跋涉,尽量避开可能有人烟的道路。
幸运的是,在约定的一处隐蔽山谷中,他们找到了正在焦急等待的十七、颜山长和丫丫。
“道长!陆兄弟!”十七见到他们,明显松了口气,但看到玄静道长身上的血迹和陆小串空荡荡的腰间(原本挂辣椒罐的位置),脸色又沉了下来,“情况如何?”
“解决了尾巴,但身份恐怕已经暴露。”玄静道长言简意赅,“此地不能再待。我们必须分头行动,目标,江南。”
“江南?”陆小串一怔。
“不错。”颜山长接过话,他看起来比之前憔悴了许多,但眼神依旧睿智,“刘瑾的势力在北方根深蒂固,尤其京师和山东一带,眼线遍布。唯有江南,文风鼎盛,商贾云集,势力盘根错节,反而便于我们隐藏。而且……”
他看了一眼正在十七身边,小口吃着干粮的丫丫,压低声音:“江南林家,与前朝皇室乃是远支宗亲,虽已式微,但或有故旧之情可借力。”
计划迅速商定。由熟悉江湖路线的十七,带着陆小串和丫丫,扮作投亲的兄妹,走相对安全但也更耗时的漕运水路南下。而受伤的玄静道长和目标较大的颜山长,则另走陆路,吸引可能的追兵视线,并先行一步联络江南的青鸾司暗桩。
分别时,丫丫紧紧抱着陆小串的脖子,眼圈红红地看着玄静道长和颜山长:“道长爷爷,颜爷爷,你们要快点来找我们。”
玄静道长冰冷的神色柔和了一瞬,轻轻摸了摸丫丫的头:“殿下放心,老身随后便到。”她看向陆小串,眼神意味深长,“陆居士,殿下的安危,就托付给你了。江南并非净土,遇事多思量,可寻‘听雨楼’。”
……
数日后,乔装打扮的陆小串三人,登上了南下的漕船。丫丫被陆小串用药草略微改变了发色和肤色,看上去像个寻常的农家小妹。十七则扮作沉默寡言的护卫。
漕船沿着京杭大运河缓缓南下,两岸风光逐渐由北方的雄浑转为江南的秀美。稻田、鱼塘、桑林、白墙黛瓦的水乡小镇……一切都与陆小串记忆中前世的江南水乡渐渐重叠,却又带着这个时代特有的古意。
丫丫起初还有些害怕,但孩子的天性让她很快被船外新奇的景色吸引,扒在船舷边看得目不转睛。
“哥,那些方方的水塘是做什么的?”
“那是养鱼的池塘。”
“那些高高的树呢?”
“是桑树,用来喂蚕,蚕吐的丝可以做成丫丫穿的衣服。”
陆小串耐心地回答着,心中却不敢有丝毫放松。他牢记着玄静道长的警告,江南并非净土。刘瑾的触角未必伸不到这里,更何况还有那个神秘的“内鬼”尚未揪出。
船行至扬州码头,需要停靠补给一日。十七决定下船采买些必需品,并设法打听消息。
陆小串带着丫丫留在船上,叮嘱她无论如何不要离开船舱。丫丫乖巧地点头,玩着陆小串用芦苇给她编的小蚂蚱。
傍晚时分,十七回来了,眉头紧锁。
“情况不太妙。”他压低声音对陆小串说,“码头上多了不少生面孔,虽然扮作力夫商贩,但举止神态不像寻常百姓。而且,我隐约听到有人在打听‘带小女孩的北地来人’。”
陆小串心中一沉:“消息走漏得这么快?”
“恐怕我们离开泰山时就被盯上了,或者……”十七的眼神锐利,“有我们不知道的传讯渠道。”
当晚,漕船继续南行。夜色中的运河格外宁静,只有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陆小串却毫无睡意,他坐在丫丫床边,看着妹妹熟睡的脸庞,心中充满了忧虑。
江南,这片想象中的温柔富贵乡,恐怕等待他们的并非风和日丽,而是另一场隐藏在烟雨迷蒙下的腥风血雨。那个玄静道长提到的“听雨楼”,又会是敌是友?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那里只剩下辣椒罐碎裂后,他勉强收起的一小包辣椒籽和少许粉末。这最后的“赤炎心”余烬,还能护佑他们走多远?
船窗外,细雨又悄然落下,敲打着船舷,也敲打着陆小串紧绷的心弦。前路茫茫,危机四伏,他只能紧紧握住身边唯一的温暖——妹妹的小手,在这陌生的时代与地域,继续挣扎求存。
玄静道长的呼吸略显粗重,道袍上的血迹在昏暗光线下呈现出深褐色。她脚步依旧沉稳,但陆小串能感觉到她身体的微微颤抖。
“道长,您的伤……”
“无妨,皮外伤。”玄静道长打断他,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集中精神,留意脚下和前方。”
两人沉默地前行了不知多久,前方终于传来隐约的水声,空气也变得清新了些。阶梯尽头,一道天然形成的岩缝出现在眼前,外面是轰隆作响的水幕——正是一条瀑布的后方。
透过水幕望出去,外面已是天色微明,细雨绵绵,将山峦笼罩在一片朦胧的烟雨之中。
“此地不宜久留。”玄静道长仔细聆听了片刻外面的动静,低声道,“缇骑搜查不到我们,定会扩大范围。我们必须尽快与十七他们汇合,然后离开泰山地界。”
他们小心翼翼地钻出瀑布,冰冷的山水瞬间浸透了衣衫。两人沿着人迹罕至的山涧向下游跋涉,尽量避开可能有人烟的道路。
幸运的是,在约定的一处隐蔽山谷中,他们找到了正在焦急等待的十七、颜山长和丫丫。
“道长!陆兄弟!”十七见到他们,明显松了口气,但看到玄静道长身上的血迹和陆小串空荡荡的腰间(原本挂辣椒罐的位置),脸色又沉了下来,“情况如何?”
“解决了尾巴,但身份恐怕已经暴露。”玄静道长言简意赅,“此地不能再待。我们必须分头行动,目标,江南。”
“江南?”陆小串一怔。
“不错。”颜山长接过话,他看起来比之前憔悴了许多,但眼神依旧睿智,“刘瑾的势力在北方根深蒂固,尤其京师和山东一带,眼线遍布。唯有江南,文风鼎盛,商贾云集,势力盘根错节,反而便于我们隐藏。而且……”
他看了一眼正在十七身边,小口吃着干粮的丫丫,压低声音:“江南林家,与前朝皇室乃是远支宗亲,虽已式微,但或有故旧之情可借力。”
计划迅速商定。由熟悉江湖路线的十七,带着陆小串和丫丫,扮作投亲的兄妹,走相对安全但也更耗时的漕运水路南下。而受伤的玄静道长和目标较大的颜山长,则另走陆路,吸引可能的追兵视线,并先行一步联络江南的青鸾司暗桩。
分别时,丫丫紧紧抱着陆小串的脖子,眼圈红红地看着玄静道长和颜山长:“道长爷爷,颜爷爷,你们要快点来找我们。”
玄静道长冰冷的神色柔和了一瞬,轻轻摸了摸丫丫的头:“殿下放心,老身随后便到。”她看向陆小串,眼神意味深长,“陆居士,殿下的安危,就托付给你了。江南并非净土,遇事多思量,可寻‘听雨楼’。”
……
数日后,乔装打扮的陆小串三人,登上了南下的漕船。丫丫被陆小串用药草略微改变了发色和肤色,看上去像个寻常的农家小妹。十七则扮作沉默寡言的护卫。
漕船沿着京杭大运河缓缓南下,两岸风光逐渐由北方的雄浑转为江南的秀美。稻田、鱼塘、桑林、白墙黛瓦的水乡小镇……一切都与陆小串记忆中前世的江南水乡渐渐重叠,却又带着这个时代特有的古意。
丫丫起初还有些害怕,但孩子的天性让她很快被船外新奇的景色吸引,扒在船舷边看得目不转睛。
“哥,那些方方的水塘是做什么的?”
“那是养鱼的池塘。”
“那些高高的树呢?”
“是桑树,用来喂蚕,蚕吐的丝可以做成丫丫穿的衣服。”
陆小串耐心地回答着,心中却不敢有丝毫放松。他牢记着玄静道长的警告,江南并非净土。刘瑾的触角未必伸不到这里,更何况还有那个神秘的“内鬼”尚未揪出。
船行至扬州码头,需要停靠补给一日。十七决定下船采买些必需品,并设法打听消息。
陆小串带着丫丫留在船上,叮嘱她无论如何不要离开船舱。丫丫乖巧地点头,玩着陆小串用芦苇给她编的小蚂蚱。
傍晚时分,十七回来了,眉头紧锁。
“情况不太妙。”他压低声音对陆小串说,“码头上多了不少生面孔,虽然扮作力夫商贩,但举止神态不像寻常百姓。而且,我隐约听到有人在打听‘带小女孩的北地来人’。”
陆小串心中一沉:“消息走漏得这么快?”
“恐怕我们离开泰山时就被盯上了,或者……”十七的眼神锐利,“有我们不知道的传讯渠道。”
当晚,漕船继续南行。夜色中的运河格外宁静,只有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陆小串却毫无睡意,他坐在丫丫床边,看着妹妹熟睡的脸庞,心中充满了忧虑。
江南,这片想象中的温柔富贵乡,恐怕等待他们的并非风和日丽,而是另一场隐藏在烟雨迷蒙下的腥风血雨。那个玄静道长提到的“听雨楼”,又会是敌是友?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那里只剩下辣椒罐碎裂后,他勉强收起的一小包辣椒籽和少许粉末。这最后的“赤炎心”余烬,还能护佑他们走多远?
船窗外,细雨又悄然落下,敲打着船舷,也敲打着陆小串紧绷的心弦。前路茫茫,危机四伏,他只能紧紧握住身边唯一的温暖——妹妹的小手,在这陌生的时代与地域,继续挣扎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