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的清晨,天空呈现出一种近乎透明的蔚蓝,几缕薄纱般的卷云高高悬挂,预示着这将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稳定而和缓的东南风拂过海面,带来远方海洋的气息。海浪是那种有节奏的、长长的涌浪,推动着海水轻轻拍打着沙滩,仿佛在为他们的远行奏响舒缓的序曲。
山洞里,气氛肃穆而凝重。三人最后一次清点了木筏上的物资:用树皮绳索牢牢捆绑在筏身中央的淡水罐和食物筐;放置在防水棕榈叶包裹里的燧石工具和武器;那张简陋但寄托着动力的鹿皮棕榈叶风帆;以及那几个系在筏边的救命浮球。
张西龙拿起一小块用炭笔写着求救信息的木板,郑重地将其塞进一个密封的竹筒里,同样固定在木筏上。做完这一切,他目光扫过这个庇护了他们数月之久的山洞,那粗糙的岩壁、地面铺着的干草、角落里堆放的备用柴火……一切都充满了生活的痕迹。
走吧。张西龙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
三人合力,将沉重的木筏从沙滩推入齐膝深的海水中。冰凉的海水浸湿了他们的裤腿,却冷却不了他们胸中沸腾的热血。
爬上木筏,各就各位。张西龙站在筏尾,负责操控那只简陋的尾舵和观察方向。大壮和赵小山则拿起用硬木削成的船桨,坐在筏身两侧。
解缆!升帆!张西龙低喝一声。
赵小山迅速解开系在一块礁石上的最后一道藤蔓缆绳。大壮则用力拉起风帆,并用绳索将其固定。东南风立刻鼓满了帆面,给予木筏一个持续的向前推力。
划桨!张西龙调整着尾舵,让木筏的航向对准他心中计算了无数遍的西北方向。
大壮和赵小山奋力划动船桨,木筏开始缓缓加速,驶离了那片承载了他们太多记忆的海湾。
岸边的树林、熟悉的礁石、那个如同家园般的山洞,在视野中逐渐变小、模糊。三人都沉默着,回头凝望,直到那座给予他们苦难也给予他们新生的岛屿,彻底变成海平线上的一个模糊绿点,最终消失不见。
四周,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在阳光下闪烁着亿万片碎金的蔚蓝海洋。
航行的最初几天,出乎意料的顺利。天气持续晴好,风向稳定,海浪平缓。木筏结构坚固,捆绑的藤蔓在海水浸泡后愈发紧缩,没有出现任何松动的迹象。
他们实行了严格的值班制度。张西龙负责最关键的白天导航和夜间守望,大壮和赵小山轮流划桨和休息。导航完全依靠最原始的方法:白天观察太阳的方位,确保航向大致正确;夜晚则依靠北极星和北斗七星来校准方向。张西龙不敢有丝毫大意,他知道,在这茫茫大海上,一旦偏离航向,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饮水 rationing 被严格执行。每人每天限量饮用,用竹筒小心计量。食物也按计划分配,主要以耐储存的肉干和鱼干为主,偶尔用钓线(用树皮纤维搓成)钓上来的海鱼作为补充和改善伙食。
平静的背后,危机四伏。
孤独感是第一个无形的敌人。放眼望去,360度皆是海天一色,看不到任何陆地、船只甚至飞鸟的影子。这种绝对的、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忘的孤独,足以侵蚀最坚强的意志。为了对抗这种情绪,张西龙会在值守时,低声给休息的两人讲述山海屯的趣事,描绘家乡的美食,畅想回去后的生活,用共同的记忆和期盼凝聚人心。
体力的消耗是巨大的。即使有风帆助力,划桨依旧是最主要的动力来源。大壮和赵小山的掌心早已磨出了厚茧,手臂酸痛不堪,但没有人抱怨。他们知道,每划动一桨,就离家近了一步。
第五天下午,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原本湛蓝的天空边缘,出现了一线模糊的灰白色云带。风力似乎在悄无声息地增强,海浪也变得不再那么温顺,开始出现一些杂乱的波峰。
张西龙的心提了起来。他密切观察着云层的变化和风向。那灰白色的云带正在缓慢但坚定地扩张、变厚,颜色也逐渐转向铅灰色。
情况不对,张西龙神色凝重地对刚刚轮换休息的大壮和赵小山说道,风力和海浪都在增强,云层也在变厚变低。我们可能遇到天气变化了。
那咋办?赵小山看着远处那堵仿佛在不断逼近的灰色云墙,声音带着紧张。
做好应对大风浪的准备!张西龙果断下令,大壮,检查所有物资的捆绑,特别是淡水和食物,再用藤蔓加固一遍!小山,把帆降下一半,减小受风面积!把所有工具和武器都收到筏身中央固定好!
两人立刻行动起来,不敢有丝毫怠慢。张西龙则紧紧把住尾舵,努力维持着航向,同时死死盯着那片正在迫近的乌云。
天色迅速暗了下来,仿佛提前进入了黄昏。风越来越大,发出呜呜的呼啸声,推动着海浪层层叠叠地涌来,浪头开始泛起白沫。木筏的颠簸明显加剧,如同一个醉汉,在越来越狂暴的浪涛间起伏摇晃。
抓紧筏身!用绳子把腰和木筏连起来!张西龙大声吼道,率先用准备好的藤蔓绳索将自己拦腰系在了一根主梁上。大壮和赵小山也赶紧照做。
就在这时,第一滴冰冷的雨点砸落下来,紧接着,暴雨如同天河倾泻,密集地砸在海面上、木筏上和他们身上,瞬间就将三人淋得透湿。能见度急剧下降,四周变得一片混沌,只有震耳欲聋的风声、雨声和浪涛声。
真正的考验,降临了!
狂风卷着巨浪,如同一座座移动的小山,从四面八方朝着这叶小小的扁舟猛扑过来!
左舷巨浪!抓紧!张西龙嘶声呐喊,拼命扳动尾舵,试图让木筏以某个角度迎向浪头,减少正面冲击。
轰——!!!
一个巨大的浪头结结实实地拍在木筏左侧,成千上万吨的海水狠狠砸下!整个木筏发出令人心悸的呻吟,猛地向右侧倾斜,筏身一侧甚至没入了水中!系着安全绳的三人都被甩得腾空而起,又重重摔在湿滑的筏身上,咸涩的海水呛得他们连连咳嗽。
还不等他们喘过气,又一个浪头从右后方袭来,木筏被推上浪尖,瞬间失重,然后又猛地向下坠落,砸进波谷,溅起冲天的浪花!
木筏在风浪中疯狂地颠簸、旋转,仿佛随时都会散架。张西龙双臂青筋暴起,死死抱住尾舵,试图在混沌中维持一丝方向,但大自然的力量在此刻显得如此渺小。大壮和赵小山只能死死抓住筏身上的捆绑点,将身体紧贴木筏,忍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海水冲刷和剧烈晃动。
西龙哥!固定淡水的绳子……好像松了一根!赵小山在风雨中断断续续地喊道,声音充满了惊恐。淡水是他们活下去的根本!
张西龙心里一沉,但他此刻根本无法分身。大壮!你去!抓紧时间加固!他朝着离物资更近的大壮吼道。
大壮咬着牙,顶着狂风暴雨,匍匐着爬向筏身中央,摸索着那根有些松动的藤蔓,用尽全身力气将其重新拉紧、打死结。就在他完成加固,准备爬回原位时,一个特别巨大的浪头毫无征兆地从侧面袭来!
小心!张西龙和赵小山同时惊呼!
木筏猛地向另一侧倾斜,大壮身体瞬间失控,被甩了出去!幸亏他腰间的安全绳还连着木筏,整个人如同一个沉重的秤砣,被吊在筏身外侧,在狂暴的海浪中沉浮!
大壮!张西龙目眦欲裂!
山洞里,气氛肃穆而凝重。三人最后一次清点了木筏上的物资:用树皮绳索牢牢捆绑在筏身中央的淡水罐和食物筐;放置在防水棕榈叶包裹里的燧石工具和武器;那张简陋但寄托着动力的鹿皮棕榈叶风帆;以及那几个系在筏边的救命浮球。
张西龙拿起一小块用炭笔写着求救信息的木板,郑重地将其塞进一个密封的竹筒里,同样固定在木筏上。做完这一切,他目光扫过这个庇护了他们数月之久的山洞,那粗糙的岩壁、地面铺着的干草、角落里堆放的备用柴火……一切都充满了生活的痕迹。
走吧。张西龙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
三人合力,将沉重的木筏从沙滩推入齐膝深的海水中。冰凉的海水浸湿了他们的裤腿,却冷却不了他们胸中沸腾的热血。
爬上木筏,各就各位。张西龙站在筏尾,负责操控那只简陋的尾舵和观察方向。大壮和赵小山则拿起用硬木削成的船桨,坐在筏身两侧。
解缆!升帆!张西龙低喝一声。
赵小山迅速解开系在一块礁石上的最后一道藤蔓缆绳。大壮则用力拉起风帆,并用绳索将其固定。东南风立刻鼓满了帆面,给予木筏一个持续的向前推力。
划桨!张西龙调整着尾舵,让木筏的航向对准他心中计算了无数遍的西北方向。
大壮和赵小山奋力划动船桨,木筏开始缓缓加速,驶离了那片承载了他们太多记忆的海湾。
岸边的树林、熟悉的礁石、那个如同家园般的山洞,在视野中逐渐变小、模糊。三人都沉默着,回头凝望,直到那座给予他们苦难也给予他们新生的岛屿,彻底变成海平线上的一个模糊绿点,最终消失不见。
四周,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在阳光下闪烁着亿万片碎金的蔚蓝海洋。
航行的最初几天,出乎意料的顺利。天气持续晴好,风向稳定,海浪平缓。木筏结构坚固,捆绑的藤蔓在海水浸泡后愈发紧缩,没有出现任何松动的迹象。
他们实行了严格的值班制度。张西龙负责最关键的白天导航和夜间守望,大壮和赵小山轮流划桨和休息。导航完全依靠最原始的方法:白天观察太阳的方位,确保航向大致正确;夜晚则依靠北极星和北斗七星来校准方向。张西龙不敢有丝毫大意,他知道,在这茫茫大海上,一旦偏离航向,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饮水 rationing 被严格执行。每人每天限量饮用,用竹筒小心计量。食物也按计划分配,主要以耐储存的肉干和鱼干为主,偶尔用钓线(用树皮纤维搓成)钓上来的海鱼作为补充和改善伙食。
平静的背后,危机四伏。
孤独感是第一个无形的敌人。放眼望去,360度皆是海天一色,看不到任何陆地、船只甚至飞鸟的影子。这种绝对的、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忘的孤独,足以侵蚀最坚强的意志。为了对抗这种情绪,张西龙会在值守时,低声给休息的两人讲述山海屯的趣事,描绘家乡的美食,畅想回去后的生活,用共同的记忆和期盼凝聚人心。
体力的消耗是巨大的。即使有风帆助力,划桨依旧是最主要的动力来源。大壮和赵小山的掌心早已磨出了厚茧,手臂酸痛不堪,但没有人抱怨。他们知道,每划动一桨,就离家近了一步。
第五天下午,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原本湛蓝的天空边缘,出现了一线模糊的灰白色云带。风力似乎在悄无声息地增强,海浪也变得不再那么温顺,开始出现一些杂乱的波峰。
张西龙的心提了起来。他密切观察着云层的变化和风向。那灰白色的云带正在缓慢但坚定地扩张、变厚,颜色也逐渐转向铅灰色。
情况不对,张西龙神色凝重地对刚刚轮换休息的大壮和赵小山说道,风力和海浪都在增强,云层也在变厚变低。我们可能遇到天气变化了。
那咋办?赵小山看着远处那堵仿佛在不断逼近的灰色云墙,声音带着紧张。
做好应对大风浪的准备!张西龙果断下令,大壮,检查所有物资的捆绑,特别是淡水和食物,再用藤蔓加固一遍!小山,把帆降下一半,减小受风面积!把所有工具和武器都收到筏身中央固定好!
两人立刻行动起来,不敢有丝毫怠慢。张西龙则紧紧把住尾舵,努力维持着航向,同时死死盯着那片正在迫近的乌云。
天色迅速暗了下来,仿佛提前进入了黄昏。风越来越大,发出呜呜的呼啸声,推动着海浪层层叠叠地涌来,浪头开始泛起白沫。木筏的颠簸明显加剧,如同一个醉汉,在越来越狂暴的浪涛间起伏摇晃。
抓紧筏身!用绳子把腰和木筏连起来!张西龙大声吼道,率先用准备好的藤蔓绳索将自己拦腰系在了一根主梁上。大壮和赵小山也赶紧照做。
就在这时,第一滴冰冷的雨点砸落下来,紧接着,暴雨如同天河倾泻,密集地砸在海面上、木筏上和他们身上,瞬间就将三人淋得透湿。能见度急剧下降,四周变得一片混沌,只有震耳欲聋的风声、雨声和浪涛声。
真正的考验,降临了!
狂风卷着巨浪,如同一座座移动的小山,从四面八方朝着这叶小小的扁舟猛扑过来!
左舷巨浪!抓紧!张西龙嘶声呐喊,拼命扳动尾舵,试图让木筏以某个角度迎向浪头,减少正面冲击。
轰——!!!
一个巨大的浪头结结实实地拍在木筏左侧,成千上万吨的海水狠狠砸下!整个木筏发出令人心悸的呻吟,猛地向右侧倾斜,筏身一侧甚至没入了水中!系着安全绳的三人都被甩得腾空而起,又重重摔在湿滑的筏身上,咸涩的海水呛得他们连连咳嗽。
还不等他们喘过气,又一个浪头从右后方袭来,木筏被推上浪尖,瞬间失重,然后又猛地向下坠落,砸进波谷,溅起冲天的浪花!
木筏在风浪中疯狂地颠簸、旋转,仿佛随时都会散架。张西龙双臂青筋暴起,死死抱住尾舵,试图在混沌中维持一丝方向,但大自然的力量在此刻显得如此渺小。大壮和赵小山只能死死抓住筏身上的捆绑点,将身体紧贴木筏,忍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海水冲刷和剧烈晃动。
西龙哥!固定淡水的绳子……好像松了一根!赵小山在风雨中断断续续地喊道,声音充满了惊恐。淡水是他们活下去的根本!
张西龙心里一沉,但他此刻根本无法分身。大壮!你去!抓紧时间加固!他朝着离物资更近的大壮吼道。
大壮咬着牙,顶着狂风暴雨,匍匐着爬向筏身中央,摸索着那根有些松动的藤蔓,用尽全身力气将其重新拉紧、打死结。就在他完成加固,准备爬回原位时,一个特别巨大的浪头毫无征兆地从侧面袭来!
小心!张西龙和赵小山同时惊呼!
木筏猛地向另一侧倾斜,大壮身体瞬间失控,被甩了出去!幸亏他腰间的安全绳还连着木筏,整个人如同一个沉重的秤砣,被吊在筏身外侧,在狂暴的海浪中沉浮!
大壮!张西龙目眦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