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普士钢铁洪流的冲击下,最先崩溃的,是那些由部落武装组成的部队。他们构成了突厥斯坦军队数量上的主体,也是这个国家军事思想落后的最直观体现。
在北线平原的一片开阔地带,卡西姆部落的酋长,老将巴图尔,正准备率领他的五千名骑兵,对突入防线的德普士装甲部队发起一次反冲锋。巴图尔是一位在部落间享有盛誉的勇士,他的一生都在马背上度过,弯刀上的缺口记录着他无数次的胜利。他坚信,骑兵的速度和勇气,是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法宝,是突厥斯坦勇士精神的象征。
他环视着自己的部下,这些都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草原之子。他们身着传统的皮甲,头戴狼皮帽,手中紧握着雪亮的弯刀和长长的骑枪。他们的战马,是经过千挑万选的良驹,神骏非凡。在他们的观念里,战争,就是一场勇气与荣耀的对决。
“勇士们!”巴图尔拔出他那柄祖传的、镶嵌着绿松石的弯刀,高高举起,他的声音洪亮如钟,“对面的,是一群躲在铁罐头里的懦夫!他们亵渎了我们的土地!用你们的马蹄,去踏碎他们的阵线!用你们的弯刀,去砍下他们的头颅!为了苏丹!为了草原!冲锋!”
“乌拉!”五千名骑兵同时发出了震天的呐喊,这声音仿佛能让天地为之变色。他们催动战马,排成密集的冲锋队形,如同一股汹涌的潮水,向着远处正在行进中的德普士摩托化步兵营发起了决死冲锋。大地在马蹄下颤抖,烟尘滚滚,气势如虹。
然而,他们面对的,不再是百年前那些手持滑膛枪的步兵方阵。
德普士摩托化步兵营的指挥官,一位冷静的少校,通过望远镜看到了这壮观但又无比荒谬的一幕。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的天,他们是在冲锋?”他身边的副官喃喃道。
“命令所有车辆,立刻停车,构筑环形防线!”少校没有丝毫犹豫,迅速下达了命令,“重机枪、迫击炮,自由开火!告诉他们,不要节省弹药!给这些活在过去的勇士们,上一堂现代战争的入门课!”
德普士的半履带装甲车和卡车迅速停下,围成一个简易的防御圈。车上的MG-34通用机枪被迅速架好,黑洞洞的枪口指向了冲锋而来的骑兵。步兵们跳下车,熟练地在车辆的掩护下,建立起射击阵地。几门81毫米迫击炮,也被迅速架设起来。
当骑兵冲锋的距离进入一千五百米时,德普士的迫击炮首先开火了。炮弹带着尖啸声,准确地落入密集的骑兵队形中。每一次爆炸,都会掀起一团血雾,数名骑兵和他们的战马被炸得支离破碎。
冲锋的势头,第一次被打乱了。但草原的勇士们没有退缩,他们在军官的呼喝下,冒着炮火继续前进。
距离八百米。德普主力的通用机枪,这种被誉为“电锯”的武器,开始了它恐怖的表演。每分钟超过九百发的射速,让这些机枪喷吐出的,已经不是一颗颗子弹,而是一道道由金属和死亡构成的火鞭。密集的弹雨,如同无形的巨网,罩向了冲锋的骑兵。
一瞬间,惨不忍睹的屠杀开始了。冲在最前面的骑兵,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壁,成排成排地倒下。子弹轻易地撕裂了他们的皮甲和血肉之躯,战马在悲鸣中轰然倒地,将背上的主人重重地摔在地上。后续的骑兵,被倒下的同伴绊倒,阵型瞬间大乱。
战马的悲鸣,战士临死前的惨叫,军官绝望的呼喊,与机枪刺耳的咆哮声和迫击炮的爆炸声,交织成一曲地狱的交响乐。曾经气势如虹的冲锋,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屠杀。
老将巴图尔,身先士卒,他的身上已经中了两枪,鲜血染红了他的白色战袍。但他依然死死地抓住缰绳,挥舞着弯刀,试图冲破那道死亡的火线。他看到自己的族人,那些昨天还在和他一起喝酒唱歌的年轻人,一个个倒在血泊中。他们的勇气,他们的武艺,在这冰冷的钢铁风暴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冲过去!冲……”他的吼声,被一颗迎面而来的子弹打断。子弹击中了他的额头,他脸上的表情,永远地凝固在了那一刻的愤怒与不甘之中。他的身体,从马背上无力地滑落,重重地摔在被鲜血浸透的草地上。
主将阵亡,彻底摧毁了骑兵们最后的斗志。幸存者们彻底丧失了勇气,他们发出一声声惊恐的尖叫,调转马头,扔下武器,向着来时的方向四散奔逃。但德普士的机枪并没有放过他们,追着他们的后背,不断地收割着生命。
短短十几分钟的战斗,就结束了。草原上,留下了数千具人和马的尸体,鲜血将青草染成了深红色。几匹失去主人的战马,在尸体间徘徊着,发出阵阵哀鸣。德普士军队,仅仅付出了几名士兵被流弹擦伤的微不足道的代价。
德普士的少校放下望远镜,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深深的、近乎怜悯的复杂情绪。他点燃一支烟,对身边的副官说:“记录下来,敌军以古代骑兵战术,对我营发起冲锋,被我方火力完全摧毁。通知部队,清理战场,继续前进。我们的时间不多。”
这场惨烈的屠杀,只是整个战场的一个缩影。在突厥斯坦西部防线的各个地段,无数类似的悲剧正在上演。他们世代相传的、引以为傲的骑兵冲锋战术,在德普士帝国的机枪、迫击炮和坦克面前,被证明是一场代价高昂的自杀。
这个消息,如同瘟疫般,在那些部落武装中迅速传开。对德普士装甲部队的恐惧,深深地植入了每一个士兵的心中。许多部落首领,在目睹了这场技术代差带来的屠杀后,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开始带着自己的部队,悄悄地脱离战线,返回自己的领地。突厥斯坦的防线,从内部开始瓦解了。这曲骑兵的最后悲歌,也宣告了一个旧时代的彻底终结。
在北线平原的一片开阔地带,卡西姆部落的酋长,老将巴图尔,正准备率领他的五千名骑兵,对突入防线的德普士装甲部队发起一次反冲锋。巴图尔是一位在部落间享有盛誉的勇士,他的一生都在马背上度过,弯刀上的缺口记录着他无数次的胜利。他坚信,骑兵的速度和勇气,是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法宝,是突厥斯坦勇士精神的象征。
他环视着自己的部下,这些都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草原之子。他们身着传统的皮甲,头戴狼皮帽,手中紧握着雪亮的弯刀和长长的骑枪。他们的战马,是经过千挑万选的良驹,神骏非凡。在他们的观念里,战争,就是一场勇气与荣耀的对决。
“勇士们!”巴图尔拔出他那柄祖传的、镶嵌着绿松石的弯刀,高高举起,他的声音洪亮如钟,“对面的,是一群躲在铁罐头里的懦夫!他们亵渎了我们的土地!用你们的马蹄,去踏碎他们的阵线!用你们的弯刀,去砍下他们的头颅!为了苏丹!为了草原!冲锋!”
“乌拉!”五千名骑兵同时发出了震天的呐喊,这声音仿佛能让天地为之变色。他们催动战马,排成密集的冲锋队形,如同一股汹涌的潮水,向着远处正在行进中的德普士摩托化步兵营发起了决死冲锋。大地在马蹄下颤抖,烟尘滚滚,气势如虹。
然而,他们面对的,不再是百年前那些手持滑膛枪的步兵方阵。
德普士摩托化步兵营的指挥官,一位冷静的少校,通过望远镜看到了这壮观但又无比荒谬的一幕。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的天,他们是在冲锋?”他身边的副官喃喃道。
“命令所有车辆,立刻停车,构筑环形防线!”少校没有丝毫犹豫,迅速下达了命令,“重机枪、迫击炮,自由开火!告诉他们,不要节省弹药!给这些活在过去的勇士们,上一堂现代战争的入门课!”
德普士的半履带装甲车和卡车迅速停下,围成一个简易的防御圈。车上的MG-34通用机枪被迅速架好,黑洞洞的枪口指向了冲锋而来的骑兵。步兵们跳下车,熟练地在车辆的掩护下,建立起射击阵地。几门81毫米迫击炮,也被迅速架设起来。
当骑兵冲锋的距离进入一千五百米时,德普士的迫击炮首先开火了。炮弹带着尖啸声,准确地落入密集的骑兵队形中。每一次爆炸,都会掀起一团血雾,数名骑兵和他们的战马被炸得支离破碎。
冲锋的势头,第一次被打乱了。但草原的勇士们没有退缩,他们在军官的呼喝下,冒着炮火继续前进。
距离八百米。德普主力的通用机枪,这种被誉为“电锯”的武器,开始了它恐怖的表演。每分钟超过九百发的射速,让这些机枪喷吐出的,已经不是一颗颗子弹,而是一道道由金属和死亡构成的火鞭。密集的弹雨,如同无形的巨网,罩向了冲锋的骑兵。
一瞬间,惨不忍睹的屠杀开始了。冲在最前面的骑兵,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壁,成排成排地倒下。子弹轻易地撕裂了他们的皮甲和血肉之躯,战马在悲鸣中轰然倒地,将背上的主人重重地摔在地上。后续的骑兵,被倒下的同伴绊倒,阵型瞬间大乱。
战马的悲鸣,战士临死前的惨叫,军官绝望的呼喊,与机枪刺耳的咆哮声和迫击炮的爆炸声,交织成一曲地狱的交响乐。曾经气势如虹的冲锋,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屠杀。
老将巴图尔,身先士卒,他的身上已经中了两枪,鲜血染红了他的白色战袍。但他依然死死地抓住缰绳,挥舞着弯刀,试图冲破那道死亡的火线。他看到自己的族人,那些昨天还在和他一起喝酒唱歌的年轻人,一个个倒在血泊中。他们的勇气,他们的武艺,在这冰冷的钢铁风暴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冲过去!冲……”他的吼声,被一颗迎面而来的子弹打断。子弹击中了他的额头,他脸上的表情,永远地凝固在了那一刻的愤怒与不甘之中。他的身体,从马背上无力地滑落,重重地摔在被鲜血浸透的草地上。
主将阵亡,彻底摧毁了骑兵们最后的斗志。幸存者们彻底丧失了勇气,他们发出一声声惊恐的尖叫,调转马头,扔下武器,向着来时的方向四散奔逃。但德普士的机枪并没有放过他们,追着他们的后背,不断地收割着生命。
短短十几分钟的战斗,就结束了。草原上,留下了数千具人和马的尸体,鲜血将青草染成了深红色。几匹失去主人的战马,在尸体间徘徊着,发出阵阵哀鸣。德普士军队,仅仅付出了几名士兵被流弹擦伤的微不足道的代价。
德普士的少校放下望远镜,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深深的、近乎怜悯的复杂情绪。他点燃一支烟,对身边的副官说:“记录下来,敌军以古代骑兵战术,对我营发起冲锋,被我方火力完全摧毁。通知部队,清理战场,继续前进。我们的时间不多。”
这场惨烈的屠杀,只是整个战场的一个缩影。在突厥斯坦西部防线的各个地段,无数类似的悲剧正在上演。他们世代相传的、引以为傲的骑兵冲锋战术,在德普士帝国的机枪、迫击炮和坦克面前,被证明是一场代价高昂的自杀。
这个消息,如同瘟疫般,在那些部落武装中迅速传开。对德普士装甲部队的恐惧,深深地植入了每一个士兵的心中。许多部落首领,在目睹了这场技术代差带来的屠杀后,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开始带着自己的部队,悄悄地脱离战线,返回自己的领地。突厥斯坦的防线,从内部开始瓦解了。这曲骑兵的最后悲歌,也宣告了一个旧时代的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