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藻林初探与迷雾再起-《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

  清晨,薄雾如纱,轻覆在东源村宁静的海面上。

  林凡站在“海丰号”的驾驶舱里,深吸了一口带着咸腥味的海风,目光扫过虚拟屏幕上显示的信息。

  【今日气运等级:白银】

  【当前气运值:49.8】

  “白银运气,顺风顺水,不错。”

  林凡嘴角微扬,对这个开局很满意。

  气运值距离50点大关只差临门一脚,他有预感,今天或许就是突破之时。

  “凡哥,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阿明穿着一身利落的防水服,走上驾驶舱,脸上带着跃跃欲试的兴奋。

  经过台风“海神”的洗礼和后续一系列高强度训练,这个曾经的毛头小子,如今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和干练。

  “好,出发,目标‘破碎礁区’,黑金藻林!”林凡下令。

  “海丰号”发出一声低沉的汽笛,破开平静的海面,向着远海驶去。

  阳光刺破云层,在海面上洒下粼粼金光。

  航行途中,林凡将阿明、小玲以及深海作业突击队的五名核心成员召集到甲板上。

  “这次我们的任务,是对黑金藻林进行首次系统性科学采样和环境数据收集。”

  林凡的声音清晰而平稳,“阿明,你带队下潜,负责安全和所有水下样本的采集。小玲,你在船上,负责接收、记录所有传回的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和备份。”

  “明白,凡哥!”阿明和小玲异口同声。

  “突击队的各位,严格按照训练时的规程操作。”

  林凡目光扫过队员们年轻而坚定的面孔,“重点采集不同部位的黑金藻样本、它们附着基质的沉积物,还有,如果能找到,采集几个黑金珍珠贝。记住,每一份样本都要标注精确的GpS定位、水深、水温。我们要的不仅是东西,更是数据。”

  “是,老板!”队员们齐声应答,气势十足。

  林凡看着他们,心中欣慰。

  这支他倾注心血打造的队伍,正在迅速成长,成为他探索海洋最可靠的臂膀。

  约莫两个小时后,“海丰号”抵达了目标海域。

  这里的海水的颜色明显比近海更深,呈现出一种墨蓝的色泽,远处嶙峋的礁石如同怪兽的利齿,提醒着人们此处的危险。

  海况良好,风平浪静,正是下潜的好时机。

  “检查装备!”阿明一声令下,队员们最后一遍检查潜水服、气瓶、通讯器和各种采样工具。

  “下水!”

  噗通,噗通!阿明和两名经验最丰富的队员如同鱼儿般潜入水中,身影迅速消失在幽蓝的海水里。

  驾驶舱内,林凡和小玲紧盯着几个屏幕。

  一个是连接着阿明头盔摄像头的第一视角,另外两个则来自遥控水下机器人(RoV)传回的高清画面。

  “通讯清晰,画面稳定。”

  小玲快速操作着控制台,“数据链路正常。”

  “好。”林凡点点头,将注意力集中在RoV传回的画面上。

  水下世界的光景缓缓展开,即使不是第一次见,依然让人心潮澎湃。

  一片片茂密的、呈现出深邃黑金色的藻类,如同海底的森林,随着暗流缓缓摇曳。它们的叶片比普通海藻更厚实,在透过海水的阳光照射下,偶尔会反射出金属般的光泽,神秘而美丽。

  各种色彩斑斓的小鱼在藻林间穿梭,一些奇特的甲壳类生物附着在藻茎和下方的礁石上。

  “发现目标藻林,开始环境参数记录。水温17.2摄氏度,水深38.5米……”

  小玲一边看着数据,一边轻声汇报。

  “收到。阿明,你们可以开始采样了。”林凡对着通讯器说道。

  “明白!”

  水下的阿明打了个手势,三人立刻分散开,但彼此保持在视线范围内。

  他们动作娴熟而小心,使用特制的非金属采样钳和样本袋,从藻林的边缘、中部和核心区域分别采集藻体样本,同时用沉积物采集器刮取附着基质的泥沙。

  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训练成果显着。

  “凡哥,你看这个!”

  阿明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通过通讯器传来,他的摄像头对准了一处礁石缝隙。

  那里,几只贝壳呈现出深邃的黑色,表面却隐隐流动着暗金色的纹路,与周围的黑金藻仿佛融为一体。

  “黑金珍珠贝!”林凡精神一振,“小心采集,尽量不要惊扰它们。”

  “放心吧!”

  阿明小心翼翼地靠近,动作轻柔地将那几只黑金珍珠贝连同附着的一小块礁石一起采下,放入特制的保温样本箱中。

  RoV则在林凡的操控下,对这片藻林进行更大范围的精细扫描,补充着海底地形图的细节。

  然而,就在勘探任务看似顺利收尾时,意外发生了。

  一股潜藏的、未曾被气象模型完全预测到的暗流突然袭来,水下的能见度瞬间降低,藻林剧烈晃动,细小的杂物被卷起。

  “注意!有暗流!抓住固定物!”

  阿明临危不乱,第一时间通过通讯器大喊,同时一把抓住身边一块凸起的坚固礁石。

  另外两名队员反应迅速,也立刻就近固定住身体。

  三人在动荡的水流中稳住了身形,虽然有些狼狈,但无人受伤,装备也完好无损。

  驾驶舱里,林凡和小玲都捏了把汗。

  “报告情况!”林凡沉声道。

  “没事,凡哥!小场面,hold住了!”

  阿明的声音依旧带着年轻人的冲劲,但更多的是镇定,“就是刚才晃得有点晕。”

  林凡松了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很好,团队的应急能力经受住了考验。

  “继续作业,扩大扫描范围,注意藻林边缘区域。”

  林凡下令,心中却隐隐觉得,这片神秘的藻林,或许还隐藏着更多秘密。

  RoV按照指令,向着藻林外围,一处异常高大的礁石背后绕去。

  当画面传回时,林凡和小玲几乎同时屏住了呼吸。

  在那巨大礁石的背光面,一个极其规整的、方形的凹陷赫然出现在屏幕上!

  凹陷的内壁异常光滑,绝非自然风化所能形成,明显是人工开凿的痕迹,只是岁月在上面留下了无数蚀刻的印记,如今里面空空如也。

  “这……这是……”小玲捂住了嘴,眼中满是惊愕。

  林凡的心跳也漏了一拍。

  在这远离海岸、人迹罕至的危险礁区,发现非自然的痕迹,这意味着什么?

  “阿明,你们在当前位置附近仔细搜索,注意安全!RoV,聚焦该区域,放大画面!”

  林凡立刻下令,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水下的阿明接到指令,立刻和队员们在凹陷处周围仔细搜寻。

  很快,一名眼尖的队员在凹陷下方的缝隙里,发现了几片黑色的木片,以及少许黑色的砂砾状残留物。

  那木片的材质,与之前林凡在沉船遗物中找到的那个小木匣极其相似,但腐朽程度似乎要轻一些。

  而那黑色砂砾,更是与之前发现的残留物一模一样!

  “采集所有可疑物品,包括凹陷处的岩屑!”林凡命令道,心中的疑云越来越浓。

  样本被小心地收集起来。

  RoV对周围进行了更彻底的扫描,但除了这个诡异的方形凹陷和那些残留物,再没有发现其他明显的人造物或现代痕迹。

  这个发现,让成功的喜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阴影。

  勘探队安全返回“海丰号”。

  虽然经历了暗流的小插曲和意外的发现,但总体任务圆满完成。

  带回来的不仅有满满几大箱极具研究价值的黑金藻、沉积物和珍贵的黑金珍珠贝样本,还有那可能指向未知历史的物证。

  返航途中,小玲迫不及待地在船舱临时搭建的简易实验台上进行初步观察。

  “凡哥,基本可以确认,新采集的黑色残留物成分和之前的一样,是一种混合了特殊矿物和有机质的复杂物质。”

  小玲汇报着,眉头微蹙,“那些木片也是同种材质,年代似乎比木匣要晚一些。”

  林凡站在驾驶舱,看着前方平静的海面,脑海中却不断回放着那个方形凹陷的图像。

  那绝不是渔民随手凿的,更像是一个……某种仪式的基座?或者曾经放置过什么重要物品的龛位?

  是谁?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要在如此危险偏僻的海底,留下这样的痕迹?

  随着“海丰号”靠岸,样本被妥善转移至冷库和实验室,系统提示音终于在林凡脑海中响起。

  【叮!成功完成对未知生态区“黑金藻林”的系统性勘探,获得重要生物样本与历史遗物。气运值 1.5。】

  【当前气运值:51.3!】

  突破了!

  林凡心中一阵激动,安排好几人后续的工作后,便立刻回到了自己那间堆满了书籍和图纸的“研发角”。

  关上门,他迫不及待地唤出系统界面。

  在【辅助功能】区域,一个原本灰色不可选的图标此刻正微微发光——【初级信息过滤与关联提示】(需气运值50.0)。

  “兑换!”

  【消耗气运值50.0,成功解锁辅助功能:初级信息过滤与关联提示。】

  没有惊天动地的变化,但林凡感觉自己的思维似乎与系统多了一层更紧密的联系。

  他尝试着将意识聚焦于那些困扰他的谜团碎片:

  “黑色残留物(成分\/照片)”、“冷门灯语(视频记录)”、“礁石凹陷图像”、“网络异常探询关键词”……

  他将这些信息在脑海中一一“提交”给新功能。

  短暂的沉默,系统界面仿佛有无形的数据流在飞速闪烁、比对、分析。

  几秒钟后,界面中央,一个词汇被高亮显示出来,如同黑暗中点燃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