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百里灾荒-《八百铁骑,镇万界》

  眼见护卫没能拦下一人,江浩然走下马车,不顾郜星津的提醒挡在一个看起来比较干净的人面前。

  白悲誉自镇里面流浪出来后,一路向着南方而去。

  沿途所过之处全部都是荒芜,不是干旱就是蝗虫过境。

  所有的庄稼全部毁于一旦,

  想要寻找一口吃喝都没有,走到现在全凭着最后的一股毅力撑着。

  忽然间一个影子挡在身前,反应迟钝的他径直撞了上去。

  护卫见状当即就要推开对方,

  阻止护卫的行为,江浩然看得出眼前的人是因为长时间没有营养补充精神有些涣散。

  白悲誉抬头看去,眼前白白净净的年轻人让他的眼神逐渐聚焦。

  “你...你是?”

  嘶哑的声音听起来异常的难受。

  原本想要拿出车里的东西让对方吃一些,可环视一圈周围数百流民,心中还是默默放弃这个打算。

  “你们护卫好马车”

  “是”

  留下两人在身边,其他人全部回到马车旁,警惕的盯着路过的流民。

  或许是看到护卫持刀,路过的流民看了一眼后便缓慢离开。

  “大哥”

  “你们这是什么情况?”

  白悲誉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走的寥寥无几的人,没有说话,直勾勾的盯着江浩然。

  明白他的意思,

  示意对方和自己在一旁稍微等候一下。

  等那些流民走后,让护卫从车上拿来吃喝。

  看到近在咫尺的东西,白悲誉止不住的咽着不存在的口水,手已经不自觉的伸出去。

  江浩然躲过对方伸过来的手,仅仅是将水袋递过去。

  接过水袋的白悲誉没多想,大口大口的喝着,喝的有些急中途呛了好几次。

  待到白悲誉缓的差不多了,江浩然这才开口。

  “大哥”

  “你们这是什么情况?”

  白悲誉没回答反而问出一个问题

  “你们是从南面来的?”

  “对”

  “那里没有灾荒吧!”

  “没有”

  只言片语中江浩然已经猜到和粮食短缺有问题。

  闻言白悲誉释然不少,他害怕自己继续走下去还是没有丝毫希望,现在有了希望整个人精神不少。

  思考了一会儿,他才讲述其大概得情况。

  白悲誉是裕民县齐家镇的府衙的一个小官吏,半年前不知道为何?

  流经裕民县的一条大河水量在快速减少,刚开始人们还以为是每年的干涸期来了,都在家中积极的筹备渔网准备抓鱼捞虾。

  刚开始情况挺正常,可随着每年固定的干涸期结束后,大河的水还没有涨上来,反而是露出了河床。

  县令意识到不对劲,派人顺着大河上游一路巡查过去。

  谁料上游的几个县也都没有水源,

  几个县令意识到可能是大旱来临,第一时间封锁这个消息,对外则是宣布是因为最上游因为暂时修建水坝暂时截流。

  虽然百姓对这个说法有些不满,但也做不了什么。

  只能希望尽早能放水,毕竟大河两岸的麦田已经临近灌溉期,需要大量的用水。

  时间一天天过去,几个县的县令不仅没想办法,反而发现不仅是他们几个县,周围不属于同一条大河的县城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缺水。

  大旱的消息终究是没能瞒住,

  汴州府一半的区域全部大旱,至于为何藩王府没收到这个消息。

  自然是汴州付一众官员的隐瞒,就连督察府的府主也不例外,隐瞒上报。

  原因无外乎他们刚上任汴州府就出现这种情况,岂不是意味着老天爷对他们都不满。

  宣涛阁作为府主,全然不顾百姓死活,趁此机会大肆暗中抨击藩王府的官制改革。

  后果自然可想而知,

  愤怒的百姓冲进府衙要求撤掉这些官员,迫于压力新上任的三位部长全部被宣涛阁羁押,杀了他们,宣涛阁可没有那个胆子。

  .....

  “你的意思是说现在汴州府已经形成百里灾荒的困境”

  “同时府内各级府衙陷入瘫痪?”

  白悲誉狼吞虎咽的吃着东西,一边点头。

  “对...咳咳”

  “就是...就是这样”

  江浩然感觉自己的肺都快气炸了,自己本以为官制改革会有所效果,没想到,没想到为了所谓的平安,隐瞒上报。

  让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传出去让那些看自己笑话的人会怎样抨击?

  送走白悲誉后,江浩然已经没有心情继续游玩,回到车上前命令护卫司调动所有人马先行前往汴州府。

  同时让于正诚好好事思考怎么解释这件事?

  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衣不果腹,这就是他所谓的玄机司已经遍布整个淮州?

  赶往汴州府城的路上郜星津大气都不敢出,

  一路驾着马车疾驰,聂楠瑄看着江浩然出去一趟整个人散发着生人勿进的表情,

  就知道有什么事惹的他生气了。

  “江哥”

  “发生什么了?”

  江浩然狠起来连自己都骂。

  “我没想到淮州王会这么废物?”

  .....

  早朝上,本着无事的态度,江问天准备例行询问结束后就准备退朝。

  “众位爱卿”

  “有事就说没事就退朝吧”

  “皇主”

  “臣有事”

  监察御史丁霸鹰站了出来。

  “皇主”

  “臣负责地方情况巡查前几日路经淮州汴州府时”

  “发现一个问题”

  淮州按理来说已经成为江浩然的封地,不管其中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不是起兵叛乱,江问天都没有理由插手。

  如今又被监察御史提出来,让他有些意外。

  “丁霸鹰你可知淮州已是淮州王的封地”

  “臣知晓”

  他哪能不知道?

  大商皇朝疆域辽阔,按理来说他一个监察御史临时出去巡查,根本不可能巡查到淮州,

  路过淮州更不可能了。

  江问天倒想看看这位监察御史有什么事,亦是受了谁的指示。

  “说”

  “臣发现汴州府境内发生天灾”

  “百里大旱”

  “几十万百姓衣不果腹”

  朝堂上顿时轩然大波,大旱,不管放在哪朝都是了不得的事情。

  江问天也忍不住色变。

  “具体是怎么回事?”

  “臣...臣不敢说”

  “说”

  “朕恕你无罪”

  .....

  在郜星津没有休息的前提下,马车进入汴州府的地界。

  站在马车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干涸荒芜的景象,

  “星津”

  “去最近的一个县城”

  “看一下干涸的河床”

  “是”

  距离最近的属于裕民县了,进入裕民县后,街道上散发着丝丝恶臭,探出头一看,立马拉住想要看一下的聂楠瑄。

  “你不要看了”

  “不然到时候什么也吃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