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泊舟淮水下盱眙-《反贼》

  临淮。

  丙字军此时也准备渡淮了,相比较于慕容天辰他们,蒋石头可要幸运得多了。

  首先临淮属于淮河上重要的水运节点,丙字军在这里缴获了大量的船只。

  其次临淮和徐城都未经过大规模战事的破坏,而且李不争也未从这两地调运过粮草,所以丙字军不管是粮草还是军械都比较充足,所以不过是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便已经将渡河作战的各项事宜准备完毕了。

  蒋石头和汤狗儿各领一部共计五千余人,乘坐千余艘船只,行到河中央时便一分为二朝着盱眙城东西两边而去。

  由于慕容天辰他们已经奇袭了濠州,所以淮河南岸的众多城池都在警惕,当他们的船行驶到一半时,官兵早已得到消息出城列阵迎敌了。

  盱眙的守军知道自己人数较少,所以准备先打城东的贼军,毕竟东边是楚州,如果有援兵也需要从这里经过。

  至于说从西边渡河的贼军,就让城中临时拉来的青壮依仗着城墙防守,反正敌人也才两三千,等官兵们收拾完东边的贼兵再回援也来得及。

  从城东渡河的是汤狗儿,当他看到在渡口严阵以待的官军之后差点笑出声来,吩咐手下道:“往东边玄山村去。”

  官兵在渡口列好阵势等着对登陆的贼兵迎头痛击,却看到船只并未靠岸,而是在河中心转了个弯往下游去了。

  官兵校尉摸了摸额头,想不明白贼兵是去哪了,难道是打淮阴去了?

  又等了好一会,见汤狗儿还没有带人回转,校尉大手一挥道:“不管了,咱们先回城!”

  官兵们一脸轻松地收了阵势,开开心心地往盱眙县城赶去,守城总比野战要轻松许多。

  玄山村是淮河边上的一个渔村,曾经是淮河边上的古渡口,地形也便于船只紧急停靠。

  汤狗儿很快便带着大军在这里登陆,让船只自行回转北岸,他则是一路急行军,朝着盱眙城方向追去。

  官兵还在大路上慢悠悠地行军,便被汤狗儿从后面追上,面对着贼兵从背后的突然袭击,官兵还没有坚持多久就全面崩溃,朝着盱眙没命狂奔。

  汤狗儿则是一路紧追不舍,很快便来到了盱眙城下,蒋石头早已经在城下列阵准备攻城,见到一股溃兵从城东而来,哪里有坐视不管的道理。

  他分出一半人马监视着盱眙县城,防止有官兵出城突袭,自己则是带兵从前面兜住溃兵去向,溃兵见前有堵截后有追敌,顿时没了主意,在一些负隅顽抗者被杀之后,这些官兵直接投降了。

  城中绝大多数官兵在城外不远处投降,让盱眙城中再无守城的决心,在扭捏了一阵之后,城门被人打开,一众县官带着仅剩的百余名官兵出来请降。

  拿下盱眙之后蒋石头一面向李不争报捷,一面跟汤狗儿商量下一步的作战目标。

  此时县衙里挂着两幅地图,一幅是渡河前影子收集到的情报,另一幅则是从盱眙县衙中缴获的舆图。

  汤狗儿指着地图道:“我不赞成去打淮阴,这里只有一条狭窄的陆路,左边是淮水,右边是大湖白水塘,路上还有洪泽这一重镇,地势狭窄大军根本施展不开。

  若是在此地浪费过多的时间,那咱们突袭盱眙的战果就浪费了。”

  说着他一指南边道:“我还是觉得去打滁州比较好,打下来这里就能轻易地将淮南道截成两段,让官兵首尾不能相顾,到时候让徐成从海州南下,直接鲸吞楚州、扬州。”

  他的话中透露着极大的野心,官兵屡战屡败,几乎没有一合之敌,让他觉得官兵不过如此,凭着手上数千兵马就敢想着吞并一道的战果。

  但是蒋石头非但没有反驳,还觉得汤狗儿说得没毛病,他丙字军装备精良、士卒敢战,如何不能切断江南道!

  “好!我来亲自带军南下永阳,势必短时间内拿下滁州!”蒋石头一拍案几,斗志昂扬地说道。

  汤狗儿却是笑着对他说道:“还是我去吧,盱眙初定需要你来主持大局,更何况要防范的不止是官兵,还有那边。”

  说着他朝着招义方向一努嘴。

  由于许义升是李不争留下地一颗暗子,所以这几人都不知道他的身份,只有左宇等寥寥数人知道这是自己人。

  蒋石头默然的点了点头,他说道:“那你把任强也带上,你好有个帮手。”

  汤狗儿欣然同意,他指着地图上的一处说道:“可以让任强在都梁山上扎营,为我守好后路,若是我攻打滁州失利,他也可以接应我撤退。”

  蒋石头笑着说道:“未虑胜先虑败,你倒是一如既往地细心,你这次准备带多少兵马?”

  “就三千人吧,你留两千人守城,这盱眙才是我们的退路,要是丢了连淮北都回不去。”汤狗儿想了想说道。

  “你带三千去滁州吧,我再分给任强八百人,让他守好都梁山,免得你再分兵给他,平白削弱了攻城能力。”蒋石头觉得自己守城要不了这么多的人手,于是又给汤狗儿加强了一波。

  汤狗儿也没有推辞,又跟他商量好相互之间的配合后,便各自点兵休整。

  次日一早,汤狗儿和任强便带兵出城,朝着滁州方向赶去,途径城南十余里的都梁山时,汤狗儿专程上山勘察了一番,指着一处缓坡道:“你可以在此处扎营,这里位于山峰南坡,北坡陡峭无法攀爬,能够避免被敌人绕后偷袭。

  而且山顶有清泉水,也没有断水之忧,只要在东边那座山头设下岗哨,便能防止敌人突袭。”

  任强点头答应下来,带着兵马在山上扎营,汤狗儿将大半的粮草都放置在营中,士兵只随身带着五天的粮草。

  他同任强约定好三天后送一次粮草,若是汤狗儿攻下永阳,那后续便不再送粮,若是没有攻下,那他还有足够的粮草能够撤军。

  而此时盱眙失守的消息也传到了江都,南宫茂在黜置使府中对着地图发呆,此时地图上钟离、招义、盱眙三城已用朱砂涂成红色,看上去极为刺眼。

  “明公!”一名将领走到门前,对南宫茂行礼道。

  “进来吧。”

  南宫茂回过来神,招呼着将领进房,这位是淮南道中郎将谷傲玉,算是他的头号心腹。

  “傲玉啊,我刚得到消息盱眙也被贼军所陷,眼下这三地连成一片,淮河天险名存实亡啊。”南宫茂指着地图痛心疾首地跟他说道。

  谷傲玉一边看着地图一边嘟哝道:“明公准备让我如何去做直接吩咐便是,何必故弄玄虚来考教我。”

  “哈哈。”南宫茂大笑道:“你不愧是陈登峰的同门师兄,竟然能看出来我的想法。”

  谷傲玉说道:“若是我师弟在,让他提一支劲旅,只要一个冲锋便可以将贼军打崩。

  明公可能不知道吧,前两日师弟来信了,他出塞作战,大败契丹偏师,拔擢为偏将的军报已经送往兵部了,只要兵部盖上章,他就是正儿八经的边军偏将了。”

  “哦?”南宫茂心中一震,他没想到陈登峰不过是去了边军数月时间,便已经可以升任偏将了,果然有本事的人总是会出头的。

  不过此时明显不适合讨论陈登峰的事情,尤其此人还准备拱黜置使大人家的白菜。

  “傲玉,我准备让你统兵八千收复这三城,可有信心?”南宫茂问道。

  谷傲玉仔细思索了一番说道:“这三城看似连在一起,实则地势上支离破碎,我只能保证收复盱眙。

  不过若是有人能从濠州北上牵制贼兵,我倒是敢渡河打一打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