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州。
已经被改名为宋京的宋城城外,旌旗猎猎,长枪如林,十数万人笔直地站立在田野里。
最前面的高台上,齐先竹亲手宰杀了一头黄牛,用牛头祭告天地。
他转过身来看着台下雄立着的十几万大军,心中澎湃不已,他举起血酒向着士兵们敬了三下,然后均匀地洒落在地上。
随后高台边上十名赤裸着上身的壮汉奋力地吹响了巨大的号角,有人将齐先竹的话大声地传向军中:“出征!”
十一月初,大平皇帝驾崩,崇王继位,为老皇帝上谥号曰:愍,是为大平愍孝皇帝,算是一个平谥,对此以黄泽端为首的勋贵们并未反对,他们只是在积极推动着各个国公的加封。
这次兵谏,也可以说是造反,四位侯爷自然是功不可没,全部升为国公。
黄泽端自然是晋国公,管莱为齐国公,李山海做楚国公,宋振山得了个燕国公。
这四大国公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勋贵之中的领袖,他们把持了朝政,重新恢复了五军都督府的地位,剥夺了兵部的一切军事事务权,使其以后只有后勤、验功的职能了。
与此同时黄泽端也履行了对李不弃的承诺,特地让新帝下旨,加封李晖为平虏大将军,濮、曹、郓三州总管,总揽三州军政事务,并且将诸王卫队和京中的禁军一起,一共凑了八千人给他。
李晖被这从天而降的任命惊得不知所措,后来才知道这是自己大儿子争取来的,这让他心中又羞愤又感动。
羞愤的是自己蹉跎半生,最后还要自家儿子帮忙才弄到一个差事,感动得是三个儿子中终于有一个能为自家出力的了。
于是在接到圣旨的第二天,李晖便带着全家老小,领着这东拼西凑、人心惶惶的大军前往东海道。
而洛京中也是暗波流动,文官对勋贵们的专政表示强烈不满,尤其是他们有弑君嫌疑的情况下,大批文官偷偷地向新皇效忠,并且表示愿意帮陛下总揽大权。
而新皇则是苦涩得表示,军权都在人家勋贵手中,自己手上只有潜邸时候的一千二百人的卫队,兵不如人家多,将没有人家强,还是先缓一缓吧。
于是文官之中就觉得勋贵专权,欺辱圣上,导致皇帝政令不出皇宫,勋贵的罪状上便又多了一条。
而天下的地方官也对老皇帝的死提出了疑问,虽然接了新帝的诏书,但拒绝接受洛京的任命。
平西侯停下了在凉州道的攻势,上书皇帝准备收拢兵力返回洛京,黄泽端连忙通过新帝下旨,不许其回京,只是催促之前抽调的两万人快点返回。
而原本在追剿白莲教的黄永所部禁军,此时也在黄永的带领下拒绝接受朝廷的诏书,他们占据了岳州、朗州以及澧州的部分城池,垄断了当地的军政大权,似乎要在这里割据一般。
正是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情况下,齐先竹决定趁着老皇帝驾崩之际御驾亲征,他召回了正在攻打开封的高明,在宋州聚兵十三万,其中战兵九万,辅兵及民夫四万,准备先破开封随后长驱直入洛京,一举覆灭大平王朝。
天下大势风起云涌,无数人都将目光投到了东海道的西部,此时一如前朝末年一样,前朝一战被灭,随后便是群雄并起。
但此时李不争的目光并未关注到焦点的中心,随着最后一批愿意去营州的士兵送走之后,他也要准备前往辽东了。
不过去辽东之前,他还是要再去一趟黑手盗,现在叫做淮海水师了。
如今要分开在外的部下只有两股,一股便是沂州军,最后筛选完毕后,只有一千五百余人,不过有大山作为回旋的余地,还有冯实在一边扶持,应当问题不大。
而对于水军来说,他们孤悬海外只能依托郁洲岛为基地,一些粮食补给还需要从登莱水师那里进行采购,实在是要仰人鼻息。
袁煊亲自驾船将李不争接到了郁洲岛上,这段时间江淮水师日子过得极好,他们和登莱水师同流合污之后便腾出来时间去收拾朱国。
朐山的宋军被他时不时地骚扰整的不胜其烦,抽冷子偷袭一下又让其损失惨重,最后朱国只能放弃了港口,将朐山城往天棚山方向迁移,在原本港口的位置上筑起了一道城墙,以此来应对海上的敌人。
见朐山占不到多少便宜之后,袁煊又开始派船去袭击涟水,一战将之前接受齐先竹封赏的县令章健擒杀,将涟水百姓掳走之后又将空城丢给了得到消息赶来的淮南道军队,气的南宫茂去信大骂袁煊,不过他还是接受了袁煊的让功,特地派人送去了一些粮草表示感谢。
毕竟若是涟水在淮南道军队的手中,贼兵就不能直接渡淮偷袭楚州,这样就能给南宫茂争取到调集军队的时间。
此时郁洲岛上已经有居民十余万了,除了东海县原本的百姓,大部分都是袁煊从朐山、涟水等地掳来的。
这些百姓见岛上有不少荒地可以用来开荒,袁煊也许诺开出来的田地属于自己,水师永不加税,这些百姓也就不走了,安心地留在岛上垦荒。
毕竟岸上战乱纷纷,说不定哪天就被过往的军队借头颅一用,充作军功了。
李不争惊喜地笑着对袁煊说道:“你们在这郁洲岛上不声不响地做着好大事啊,这人口都快赶上一个州了”
袁煊笑着回答道:“郁洲岛上本身就有不少百姓,我们又从朐山、涟水迁来一些人,和登莱水师合作之后又有些人躲避战乱来到这里,所幸郁洲岛不依靠土地产粮,我们随便去抢一艘船就足够吃几天的了。
若是哪天粮食不够了,大不了将那些买旗子的银子换成粮食,能把整个郁洲岛铺满。”
李不争知道现在淮海水师的模式已经基本摆脱了依靠土地产粮的阶段,只要船队战无不胜,那这郁洲岛上就不用担心物资短缺的问题。
于是他点了点头道:“郁洲岛和水师的发展你来拿主意,我就不多插手了,之前我跟你写信说过的,那些人物色的怎么样了?”
李不争说的是让袁煊物色一些忠实可靠有能力的部下,等他过来给几张人物卡。
现在李不争手上积攒的人物卡有不少,紫色的都已经有六张了,蓝色的甚至已经突破了二十张,不能再像土拨鼠一样攒着了,得将其化作实力才行。
于是袁煊说道:“我和曾洪、彭浩一起挑选出来了二十人,有的是原本海贼团中的兄弟,有的则是新加入的骨干,我知道您有慧眼识人的能力,正好帮我看一下这些人是否可靠。”
李不争笑道:“看来你是趁我来的这段时间,将水师里的问题一并解决掉啊。”
袁煊毫不客气地说道:“那是当然,若不是船队每天进进出出地,一去就是半个多月,我都想让您把所有人都过一遍了。”
“哈哈,你这是把我当生。。豪强家的驴使唤啊。”李不争笑着打趣两句,随后便来到水师驻地,让袁煊把人带出来。
二十名高矮胖瘦服饰各异的男子站在堂前,李不争蒙着面坐在椅子上,心中突然怀念起穿越前的一些场景,那种挥手大喊:“换一批!”的豪迈,恐怕这辈子都不一定再能享受到了。
摇摇头把脑海中那些荒诞的想法甩走,李不争开始用人物卡挨个地来查验起来。
已经被改名为宋京的宋城城外,旌旗猎猎,长枪如林,十数万人笔直地站立在田野里。
最前面的高台上,齐先竹亲手宰杀了一头黄牛,用牛头祭告天地。
他转过身来看着台下雄立着的十几万大军,心中澎湃不已,他举起血酒向着士兵们敬了三下,然后均匀地洒落在地上。
随后高台边上十名赤裸着上身的壮汉奋力地吹响了巨大的号角,有人将齐先竹的话大声地传向军中:“出征!”
十一月初,大平皇帝驾崩,崇王继位,为老皇帝上谥号曰:愍,是为大平愍孝皇帝,算是一个平谥,对此以黄泽端为首的勋贵们并未反对,他们只是在积极推动着各个国公的加封。
这次兵谏,也可以说是造反,四位侯爷自然是功不可没,全部升为国公。
黄泽端自然是晋国公,管莱为齐国公,李山海做楚国公,宋振山得了个燕国公。
这四大国公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勋贵之中的领袖,他们把持了朝政,重新恢复了五军都督府的地位,剥夺了兵部的一切军事事务权,使其以后只有后勤、验功的职能了。
与此同时黄泽端也履行了对李不弃的承诺,特地让新帝下旨,加封李晖为平虏大将军,濮、曹、郓三州总管,总揽三州军政事务,并且将诸王卫队和京中的禁军一起,一共凑了八千人给他。
李晖被这从天而降的任命惊得不知所措,后来才知道这是自己大儿子争取来的,这让他心中又羞愤又感动。
羞愤的是自己蹉跎半生,最后还要自家儿子帮忙才弄到一个差事,感动得是三个儿子中终于有一个能为自家出力的了。
于是在接到圣旨的第二天,李晖便带着全家老小,领着这东拼西凑、人心惶惶的大军前往东海道。
而洛京中也是暗波流动,文官对勋贵们的专政表示强烈不满,尤其是他们有弑君嫌疑的情况下,大批文官偷偷地向新皇效忠,并且表示愿意帮陛下总揽大权。
而新皇则是苦涩得表示,军权都在人家勋贵手中,自己手上只有潜邸时候的一千二百人的卫队,兵不如人家多,将没有人家强,还是先缓一缓吧。
于是文官之中就觉得勋贵专权,欺辱圣上,导致皇帝政令不出皇宫,勋贵的罪状上便又多了一条。
而天下的地方官也对老皇帝的死提出了疑问,虽然接了新帝的诏书,但拒绝接受洛京的任命。
平西侯停下了在凉州道的攻势,上书皇帝准备收拢兵力返回洛京,黄泽端连忙通过新帝下旨,不许其回京,只是催促之前抽调的两万人快点返回。
而原本在追剿白莲教的黄永所部禁军,此时也在黄永的带领下拒绝接受朝廷的诏书,他们占据了岳州、朗州以及澧州的部分城池,垄断了当地的军政大权,似乎要在这里割据一般。
正是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情况下,齐先竹决定趁着老皇帝驾崩之际御驾亲征,他召回了正在攻打开封的高明,在宋州聚兵十三万,其中战兵九万,辅兵及民夫四万,准备先破开封随后长驱直入洛京,一举覆灭大平王朝。
天下大势风起云涌,无数人都将目光投到了东海道的西部,此时一如前朝末年一样,前朝一战被灭,随后便是群雄并起。
但此时李不争的目光并未关注到焦点的中心,随着最后一批愿意去营州的士兵送走之后,他也要准备前往辽东了。
不过去辽东之前,他还是要再去一趟黑手盗,现在叫做淮海水师了。
如今要分开在外的部下只有两股,一股便是沂州军,最后筛选完毕后,只有一千五百余人,不过有大山作为回旋的余地,还有冯实在一边扶持,应当问题不大。
而对于水军来说,他们孤悬海外只能依托郁洲岛为基地,一些粮食补给还需要从登莱水师那里进行采购,实在是要仰人鼻息。
袁煊亲自驾船将李不争接到了郁洲岛上,这段时间江淮水师日子过得极好,他们和登莱水师同流合污之后便腾出来时间去收拾朱国。
朐山的宋军被他时不时地骚扰整的不胜其烦,抽冷子偷袭一下又让其损失惨重,最后朱国只能放弃了港口,将朐山城往天棚山方向迁移,在原本港口的位置上筑起了一道城墙,以此来应对海上的敌人。
见朐山占不到多少便宜之后,袁煊又开始派船去袭击涟水,一战将之前接受齐先竹封赏的县令章健擒杀,将涟水百姓掳走之后又将空城丢给了得到消息赶来的淮南道军队,气的南宫茂去信大骂袁煊,不过他还是接受了袁煊的让功,特地派人送去了一些粮草表示感谢。
毕竟若是涟水在淮南道军队的手中,贼兵就不能直接渡淮偷袭楚州,这样就能给南宫茂争取到调集军队的时间。
此时郁洲岛上已经有居民十余万了,除了东海县原本的百姓,大部分都是袁煊从朐山、涟水等地掳来的。
这些百姓见岛上有不少荒地可以用来开荒,袁煊也许诺开出来的田地属于自己,水师永不加税,这些百姓也就不走了,安心地留在岛上垦荒。
毕竟岸上战乱纷纷,说不定哪天就被过往的军队借头颅一用,充作军功了。
李不争惊喜地笑着对袁煊说道:“你们在这郁洲岛上不声不响地做着好大事啊,这人口都快赶上一个州了”
袁煊笑着回答道:“郁洲岛上本身就有不少百姓,我们又从朐山、涟水迁来一些人,和登莱水师合作之后又有些人躲避战乱来到这里,所幸郁洲岛不依靠土地产粮,我们随便去抢一艘船就足够吃几天的了。
若是哪天粮食不够了,大不了将那些买旗子的银子换成粮食,能把整个郁洲岛铺满。”
李不争知道现在淮海水师的模式已经基本摆脱了依靠土地产粮的阶段,只要船队战无不胜,那这郁洲岛上就不用担心物资短缺的问题。
于是他点了点头道:“郁洲岛和水师的发展你来拿主意,我就不多插手了,之前我跟你写信说过的,那些人物色的怎么样了?”
李不争说的是让袁煊物色一些忠实可靠有能力的部下,等他过来给几张人物卡。
现在李不争手上积攒的人物卡有不少,紫色的都已经有六张了,蓝色的甚至已经突破了二十张,不能再像土拨鼠一样攒着了,得将其化作实力才行。
于是袁煊说道:“我和曾洪、彭浩一起挑选出来了二十人,有的是原本海贼团中的兄弟,有的则是新加入的骨干,我知道您有慧眼识人的能力,正好帮我看一下这些人是否可靠。”
李不争笑道:“看来你是趁我来的这段时间,将水师里的问题一并解决掉啊。”
袁煊毫不客气地说道:“那是当然,若不是船队每天进进出出地,一去就是半个多月,我都想让您把所有人都过一遍了。”
“哈哈,你这是把我当生。。豪强家的驴使唤啊。”李不争笑着打趣两句,随后便来到水师驻地,让袁煊把人带出来。
二十名高矮胖瘦服饰各异的男子站在堂前,李不争蒙着面坐在椅子上,心中突然怀念起穿越前的一些场景,那种挥手大喊:“换一批!”的豪迈,恐怕这辈子都不一定再能享受到了。
摇摇头把脑海中那些荒诞的想法甩走,李不争开始用人物卡挨个地来查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