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狗儿认为可以大军直插临淮,若是临淮守备不足,便直接攻城,若是临淮早有准备便驻兵临淮城北,大张声势以调动徐城守军回援,这时候再派一支偏师渡过运河袭击徐城。
二人意见出现分歧,互相说服不了对方,只能让快马传书下邳,让李不争进行决断。
李不争将文书给左宇和邓大眼看了之后,感叹道:“石头还是勇猛有余,但是谋略不足啊,若不是大功不能不赏,他现在还不能独领一军,还是让他多听听汤狗儿的话吧。”
左宇笑道:“他入伙前不过是运河边上的一名纤夫,哪里有机会学习,我让人送他一卷兵书,让他找个教书先生,每天教他读书写字吧。
不过,他们的名字也该改一改了,都是些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军了,还叫什么大眼、石头、狗儿的,传出去多难听。”
他这话一说出来,邓大眼也跟着笑了,李不争笑了两声解释道:“眼下我们造反还未站稳脚跟,未来如何还不清楚,还是莫要先改名字,等等再说。”
他想的是万一没有抗住朝廷的围剿,再次逃亡到时候再换个名字也不会把人搞混。
“可以先把名字给定下来嘛,免得到时候改太仓促。”邓大眼热切地说道,他对此也有些想法,毕竟他的名字听起来像是瞪大眼。
“哈哈,看来大眼也嫌弃自己的名字了,我明日就跟叶先生说,此事就交给他来办了,毕竟他是文曲星下凡,学问最高。”李不争哈哈大笑,随后让信使把回信和兵书都送往宿预。
听到汤狗儿给他读信的蒋石头哭笑不得,他上下打量着手中的兵书,还是苦笑道:“看来是要找个读书先生了,不然连信都看不懂还是要你来读才行。”
汤狗儿笑道:“石头哥不用担心,识字很简单的,不出仨月你就能自己看信了。”
蒋石头把兵书往背包里一塞说道:“但愿我能如此聪慧,走吧,按照你的想法去打临淮。”
随着军令下达,大军即刻启程,这次再出征丙字军的模样大变,自从狄丘冶被李不争拿下后,这些甲乙丙三军及本阵全部被换装一遍。
刀、枪、剑、戟、马槊等长短兵刃,斧、锤、破甲锥等破甲钝器,盾牌、铁甲等防御物品,甚至连强弩都配备上了,除了训练上稍有不足外,跟朝廷正规军没什么区别。
二人率兵三千从泥墩湖北侧的狭窄小路渡过运河,这里湖泊纵横、芦苇茂密,即便大军行在其中也看不清踪迹,要不是军中有出身此地的渔民带路,恐怕大军自己就会迷失在其中。
任强则是率军千人,从北边大路越过早已经干涸的运河河道,准备等徐城守军去救援临淮时趁机袭城。
“将军,前面就是三十里驿了,这里距离徐城和临淮都是三十里,又叫做半途驿。”很快大军走到了芦苇荡的边缘,向导指着芦苇丛外若隐若现的驿站说道。
蒋石头被芦苇荡中的蚊子咬的心烦意乱地,他听到已经要走出湖群之后立刻松了口气,对汤狗儿说道:“总算是走出来了,就按照之前说好的那样,你带一千人在这路上设伏,我带两千人攻临淮。”
汤狗儿点了点头,点出一千人冲向三十里驿,他刚带人冲到三十里驿,就看到三十里驿附近也有一支军队在休息。
这支军队打着是泗州军旗号,正三五成群地瘫坐在驿站周围的荫凉地里,因为天气炎热衣甲都脱在了一旁。
他们看到丙字军也是吓了一跳,过了一会才有人凄厉地喊道:“敌袭!是反贼!”
汤狗儿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迟疑,要趁着敌人不备继续突袭才行,于是他抽出腰刀喊道:“杀散他们!”
他们本就是要攻占驿站在附近设伏的,所以坚甲在身,利刃在手,对上前面这些衣甲不整的散兵哪有惧怕的可能。
这些官兵在他们眼中就是战功的代名词,加上汤狗儿身先士卒,这些士兵们纷纷嗷嗷叫地往前冲。
很快官兵不敌被杀得四散而逃,蒋石头也看到这边的战事,带着手下从另一侧包抄过来,将溃兵赶了回来。
这场遭遇战发生的很突然,持续时间也很短,剩下的时间都是花费在抓俘虏上了。
等蒋石头过来汇合时,汤狗儿的亲卫们已经审讯过俘虏的泗州兵军官了。
“怎么回事?”蒋石头对这场战斗一头雾水,于是问向汤狗儿。
汤狗儿笑道:“这些人是临淮的守军,今天中午收到徐城的求援信,说是有人要打徐城请求支援,于是临淮就抽调了两千余名守军前往徐城,半路天热在三十里驿休息,谁知道却遇到了我们。”
其实这也是阴差阳错,任强带着偏师在前往徐城的路上时,遇到了些游走在徐城附近的义军。
这些义军既不属于齐先竹部,也不是李不争的人,只是一些自发的义军没有门路投靠各处势力,只能十几二十人成群地在各处游荡,偶尔劫掠一下商队。
在听说任强要去打徐城的时候,这些人纷纷靠上来表示要投效,任强也满不在乎地将他们收入军中。
等到了徐城他这支队伍已经膨胀到了七八千人,不过除了他本军外,能战的青壮只有七八百人。
但数千人的规模那是好大一团人群了,所以徐城早早就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刚经历过慕容天辰和许义升轮番攻打的徐城就以为是贼兵去而复返,于是便派人向临淮求援。
蒋石头听后目瞪口呆,随即反应过来这是个机会,临淮守军已经有两千余人被击溃了,防御如今最为空虚,是夺取临淮的最佳时机。
果然汤狗儿下一句话就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临淮如今只有守军五六百人,石头哥快趁着守军防备不急抓紧攻城,说不定今日就能破城!”
蒋石头大喜,清点出两千人,又抓着几个俘虏指路,朝着临淮急行军而去。
二人意见出现分歧,互相说服不了对方,只能让快马传书下邳,让李不争进行决断。
李不争将文书给左宇和邓大眼看了之后,感叹道:“石头还是勇猛有余,但是谋略不足啊,若不是大功不能不赏,他现在还不能独领一军,还是让他多听听汤狗儿的话吧。”
左宇笑道:“他入伙前不过是运河边上的一名纤夫,哪里有机会学习,我让人送他一卷兵书,让他找个教书先生,每天教他读书写字吧。
不过,他们的名字也该改一改了,都是些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军了,还叫什么大眼、石头、狗儿的,传出去多难听。”
他这话一说出来,邓大眼也跟着笑了,李不争笑了两声解释道:“眼下我们造反还未站稳脚跟,未来如何还不清楚,还是莫要先改名字,等等再说。”
他想的是万一没有抗住朝廷的围剿,再次逃亡到时候再换个名字也不会把人搞混。
“可以先把名字给定下来嘛,免得到时候改太仓促。”邓大眼热切地说道,他对此也有些想法,毕竟他的名字听起来像是瞪大眼。
“哈哈,看来大眼也嫌弃自己的名字了,我明日就跟叶先生说,此事就交给他来办了,毕竟他是文曲星下凡,学问最高。”李不争哈哈大笑,随后让信使把回信和兵书都送往宿预。
听到汤狗儿给他读信的蒋石头哭笑不得,他上下打量着手中的兵书,还是苦笑道:“看来是要找个读书先生了,不然连信都看不懂还是要你来读才行。”
汤狗儿笑道:“石头哥不用担心,识字很简单的,不出仨月你就能自己看信了。”
蒋石头把兵书往背包里一塞说道:“但愿我能如此聪慧,走吧,按照你的想法去打临淮。”
随着军令下达,大军即刻启程,这次再出征丙字军的模样大变,自从狄丘冶被李不争拿下后,这些甲乙丙三军及本阵全部被换装一遍。
刀、枪、剑、戟、马槊等长短兵刃,斧、锤、破甲锥等破甲钝器,盾牌、铁甲等防御物品,甚至连强弩都配备上了,除了训练上稍有不足外,跟朝廷正规军没什么区别。
二人率兵三千从泥墩湖北侧的狭窄小路渡过运河,这里湖泊纵横、芦苇茂密,即便大军行在其中也看不清踪迹,要不是军中有出身此地的渔民带路,恐怕大军自己就会迷失在其中。
任强则是率军千人,从北边大路越过早已经干涸的运河河道,准备等徐城守军去救援临淮时趁机袭城。
“将军,前面就是三十里驿了,这里距离徐城和临淮都是三十里,又叫做半途驿。”很快大军走到了芦苇荡的边缘,向导指着芦苇丛外若隐若现的驿站说道。
蒋石头被芦苇荡中的蚊子咬的心烦意乱地,他听到已经要走出湖群之后立刻松了口气,对汤狗儿说道:“总算是走出来了,就按照之前说好的那样,你带一千人在这路上设伏,我带两千人攻临淮。”
汤狗儿点了点头,点出一千人冲向三十里驿,他刚带人冲到三十里驿,就看到三十里驿附近也有一支军队在休息。
这支军队打着是泗州军旗号,正三五成群地瘫坐在驿站周围的荫凉地里,因为天气炎热衣甲都脱在了一旁。
他们看到丙字军也是吓了一跳,过了一会才有人凄厉地喊道:“敌袭!是反贼!”
汤狗儿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迟疑,要趁着敌人不备继续突袭才行,于是他抽出腰刀喊道:“杀散他们!”
他们本就是要攻占驿站在附近设伏的,所以坚甲在身,利刃在手,对上前面这些衣甲不整的散兵哪有惧怕的可能。
这些官兵在他们眼中就是战功的代名词,加上汤狗儿身先士卒,这些士兵们纷纷嗷嗷叫地往前冲。
很快官兵不敌被杀得四散而逃,蒋石头也看到这边的战事,带着手下从另一侧包抄过来,将溃兵赶了回来。
这场遭遇战发生的很突然,持续时间也很短,剩下的时间都是花费在抓俘虏上了。
等蒋石头过来汇合时,汤狗儿的亲卫们已经审讯过俘虏的泗州兵军官了。
“怎么回事?”蒋石头对这场战斗一头雾水,于是问向汤狗儿。
汤狗儿笑道:“这些人是临淮的守军,今天中午收到徐城的求援信,说是有人要打徐城请求支援,于是临淮就抽调了两千余名守军前往徐城,半路天热在三十里驿休息,谁知道却遇到了我们。”
其实这也是阴差阳错,任强带着偏师在前往徐城的路上时,遇到了些游走在徐城附近的义军。
这些义军既不属于齐先竹部,也不是李不争的人,只是一些自发的义军没有门路投靠各处势力,只能十几二十人成群地在各处游荡,偶尔劫掠一下商队。
在听说任强要去打徐城的时候,这些人纷纷靠上来表示要投效,任强也满不在乎地将他们收入军中。
等到了徐城他这支队伍已经膨胀到了七八千人,不过除了他本军外,能战的青壮只有七八百人。
但数千人的规模那是好大一团人群了,所以徐城早早就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刚经历过慕容天辰和许义升轮番攻打的徐城就以为是贼兵去而复返,于是便派人向临淮求援。
蒋石头听后目瞪口呆,随即反应过来这是个机会,临淮守军已经有两千余人被击溃了,防御如今最为空虚,是夺取临淮的最佳时机。
果然汤狗儿下一句话就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临淮如今只有守军五六百人,石头哥快趁着守军防备不急抓紧攻城,说不定今日就能破城!”
蒋石头大喜,清点出两千人,又抓着几个俘虏指路,朝着临淮急行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