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攻守相作各逞兵-《反贼》

  父子二人研究到了深夜,这才回各自的营帐睡去。

  次日一早,娄天纵便指挥大军出营在距离彭城五里处列阵,随军匠作快速地将早已准备好的配件组装起来。

  朝廷大军的物资充足,匠作们一口气组建了二十辆井阑,这种对拥有护城河的城池效果最佳。

  其余的攻城器械,例如冲车、木幔车等都无法直接冲到城下,需得先靠人命去填平一整段河道才行。

  除此之外官军还准备了三具古代战争之神投石车,这种投石车还是最基础的杠杆式投石车,需要几十个人同时用力才能将石块抛出,从材料到使用场地都有很大的限制。

  而且由于其本身过于笨重,对抛掷物的形状、大小十分依赖等因素,所以官军使用的情况不是很多。

  等到所有的攻城器械都准备完毕,官兵便摆开了阵势,一群民夫和辅兵抬着装满了泥土的竹筐冲向护城河,城上贼兵弓箭手从城垛之间探出头来,张弓搭箭准备朝下射击。

  就在这时候三枚石弹呼啸着砸了过来,那三部投石机开始发射了,十几名壮汉一起奋力拉动绳子,将兜框中的石弹投了出去。

  砰!

  三枚石弹一枚砸在了城墙上,一枚落在了城中,只有一枚正中城头,将一个城垛砸的碎裂开来,四散的碎石将周围的贼兵砸得头破血流。

  “是投石机!”曹坚面色一变,他是知道这投石车的威力的,虽然使用起来有诸多不便,但对城墙的杀伤力是不容小觑的。

  如果放任投石机这么砸,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算是洛京那种天下坚城也会被砸出缺口来。

  没过多久又是三枚石弹砸来,这一次只有一枚石弹落进了护城河,其他两枚都砸在了外墙上。

  虽然没有命中城头,但是石弹那巨大的动能还是震得城头一颤,许多贼兵脸色都变得苍白,他们可以想象到这石弹直接砸在人身上,恐怕不止青一块紫一块。

  看到守军士气下落,曹坚心中叹气,估计是没有办法阻止官兵填平护城河了,于是他下命令道:“各部下到城墙下面,等敌军攻城,届时他们的投石车将无用武之地。”

  贼兵们忙不迭地退到城墙下面,只在城头上每隔一段安置了人手用来观察敌情。

  投石车不断地发射,娄天纵准备了好几支队伍,他们轮流拉拽绳子,一队力竭另一队立刻补上,保证让石弹可以不断对城头的贼兵造成压制。

  期间也有意外出现,一枚石弹落在了正在填充护城河的人群中,有三名民夫当场被砸成一团烂肉,很是引起了不小的骚乱,不过随后便被执法队弹压了下去。

  娄天纵看着投石车对城墙造成的损害,忍不住地感叹:“若是有数十辆投石车昼夜不停地投掷,不出两日这城墙就得垮塌。”

  说着他又看了看那些石弹,叹气道:“只可惜这石弹实在是不容易制造,这投石车也不可久用。”

  这石弹需要开采巨石,然后由石匠打磨成大致的球形,才能保证每次发射落点都相差不大,全军的匠作努力了一昼夜也不过弄出来三十多枚石弹,这一会功夫就去了一半了。

  不过填河的工作并未持续多久,不多时城墙边上的一段护城河就被填平,辅兵们还细心地在上面铺了层木板,方便士兵们踩踏冲锋。

  之所以选择填平城墙这一段的河道,而不是更难防守的城门,是因为娄天纵知道彭城南门设有瓮城,即便是攻破外面的城门也无法直接攻进城中,反而会因为瓮城而遭遇伏击。

  等填河的民夫与辅兵退回来之后,投石机最后发射了一轮石弹,便停止了发射,很快大股官兵推着满载弓箭手的井阑缓缓地逼近城墙。

  其后便是一队队官兵,盾牌手在前,队中有两人抬着竹梯,后面还有弓箭手压阵。

  他们就是准备从井阑之间缝隙中冲到城边依靠长梯登城的先登队,盾牌手用来遮挡守军的箭矢、礌石,弓箭手用来攒射,防止贼兵推倒长梯。

  其实匠作们还可以制作出云梯来,可以掩护士兵到城下后再往上爬,只是云梯更加地笨重,效果反倒不如长梯和井阑的搭配。

  娄天纵一上来便投入了最为精锐的禁军,想要一鼓作气直接攻破南城,官兵们呐喊着冲到了护城河边,井阑停靠在河道边,上面的弓箭手开始对城头攒射。

  贼兵在投石车停止射击后便登上了城头,此时的城头已经被砸得一片狼藉,不少地方变得坑坑洼洼地无从下脚,原本准备好的守城器械不少也被砸坏。

  不过曹坚早有准备,命令贼兵从城下又搬上来一批梭镖,这些是曾洪提供的想法,由狄丘冶打造的。

  这些梭镖通体长约半米,镖头用生铁打造,装在短竹竿上,野外作战或许作用不大,但守城所用却是恰到好处。

  即便井阑上的弓箭手对城头进行压制,贼兵们还是在盾牌的掩护下掷出了不少的梭镖。

  他们根本不带瞄准的,反正就是对着城墙外掷出便是,反正城下都是官兵,敌人会自己接住梭镖的。

  一时间官兵竟然损失不小,有的甚至被梭镖透过盾牌攮死,连梯子都没有几具搭上了城墙。

  但是贼兵也是颇有损失,盾牌虽然能够挡住大部分的箭矢,但还是有不少箭矢落在了贼兵身上,许多人掷出梭镖后就没能躲开,这种近距离攒射穿透力强,不少人被箭镞透体而亡。

  对于这些井阑曹坚也很快想出了办法,彭城城头共有四具床弩,不过分别放置在四门,他已经命令麾下将床弩搬到这段城墙上来。

  很快床弩就被安置在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每具床弩都由十几名盾牌手遮挡,防止操作人员被射杀。

  “射!”四具床弩瞄准了两具井阑,四根攻城凿被猛地射出,半米宽的铲面带着巨大的动能射在了井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