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多日离别终相聚-《反贼》

  孟旭等人从小路一路狂奔到了四方台,当即便求见了四方台明面上的主家左宇。

  左宇听他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之后,有些将信将疑地看着孟旭道:“你意思是说有个高手冒充我,路上又杀了几个人,而且直奔四方台来,意图不轨?”

  之前双方冲突中,孟家也派人来解释过,不过他们人生地不熟,陈登峰又领兵在外,他们不敢轻易相信,只能将人手收缩起来,免得再受到什么损失。

  此时这位自称是孟家三公子的人来报信,这让左宇有些疑窦丛生,他将目光投向了叶飞繁,叶飞繁看懂了目光中的疑问,仔细地想了想道:“此事也不难取证,对方就算是实力高强,但左右也不过是孤身一人,若真的是心怀叵测之辈,当场拿下便是。”

  说着他又转头望向孟旭道:“只是三公子还请暂在四方台住下。”

  看到对方脸色微变,叶飞繁又解释道:“若是三公子在返程的路上被此人袭击,那传到孟将军耳中又是怎样一番情况呢?”

  孟旭恍然大悟,他们一行人来四方台有不少人都看到过,若是自己此时出事,四方台的人嫌疑是最大的,于是他拱了拱手说道:“那就有劳各位为我等安排住处了。”

  左宇笑道:“应当如此,还请三公子暂且住下,等我们擒下此人再护送三公子回城。”

  孟旭笑着点头,随后叶飞繁又说道:“此事还是要通知到民团,万一此人身后还有大股敌人,便要让他们做好支援的准备。”

  孟旭知道这四方台和燕郡的一支民团关系极佳,对方甚至因为前番诸事将驻地搬到了白狼水北边,只为了能照应四方台。

  他心中有些好奇地问道:“不知道这民团与诸位是什么关系?”

  左宇和叶飞繁对视了一眼,漫不经心地说道:“我们是旧相识了,这种小忙他们还是不会拒绝的。”

  孟旭听出来他话中的戒备,心中也是明白,边军中民团是不允许有农庄的,不然你既有武力又能生产粮食,那和武装割据有什么区别呢。

  说到底民团是半军半民,本质上更偏向于边军的仆从军,遇到战事都是要跟随边军出战的,只是其军饷来自各家团佐,算是个在不削减战斗力的情况下尽量节约边军军费的政策。

  不过这种情况也有空子可钻,有人自己当了团佐,再找些人来购置农庄,旁人也说不得什么,这种情况在各大边军中十分常见。

  于是孟旭又换了个话题和他们聊了起来,越聊他越觉得这四方台的人有些不凡,不管是谈吐还是见识都不是等闲的农庄主所能具备的。

  农庄之外,李不争在路上晃晃悠悠地走了半天,又找人打听了一下方位,眼看夕阳西下,他这才看到四方台的影子,看到这里正和旁人描述的一致,也不再慢悠悠地了,直接上马带着马群在荒野上朝着四方台狂奔。

  “铛铛铛!”

  坞堡的高墙上早有人看到远处一股烟尘快速朝着这边移动,连忙敲响了示警的铜柝,清脆的声音瞬间传遍了整个坞堡。

  坞堡的大门和几处侧门陆续关上,堡内的青壮也拿着武器上了高墙——他们本来就是士兵出身,堡中又不缺武器,所以可以迅速地投入战斗。

  孟陲的亲兵当日就是吃了这种亏,原本以为不过是些农夫,谁曾想拿起武器就成了精兵。

  堡内正在和孟旭寒暄的左宇等人也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跟 孟旭告了声罪便出门朝着大门走去,孟旭也知道外面有状况,也跟着走了过去。

  他们来到农庄之后,除了修缮原本的高墙外,还在坞堡的四个角都各建起一座箭楼,平时可以作为了望塔观察远处,战时便可以居高临下地射杀敌人。

  左宇快速地爬上一处箭楼,就看到不远处的烟尘,看上去得有数十骑的样子,隐约看到人影,只是烟尘笼罩,看不清面目。

  “投掷手上墙,小心戒备!”左宇转头朝下面下令道,随后一队背着五根短矛的投手爬上了高墙,抽出一根短矛在手,随时准备投出。

  其实堡内是有弓箭手的,不过眼下孟旭等人就在堡内,这种远程兵力还是不要显露出来的好。

  很快李不争也发现自己弄出来的声势太大了,引起了堡内的误会,连忙在距离四方台不到百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他这一停烟尘顿时落定,孟旭不知道什么时候跟着爬到了箭楼上,看到他的身影顿时大喊道:“是他,就是他。”

  左宇回头深深地看了孟旭一眼,转头对下面说道:“开门!”

  说着他连爬带跳地从梯子上下来,便准备出门迎接,只有孟旭站在箭楼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看到从坞堡内走出来的那些身影,李不争咧开嘴笑了起来,这一番折腾终于又团聚在一起了。

  在门口好一番团聚,许久之后李不争才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坞堡,看着他们其乐融融的样子,孟旭才知道自己搞了个大乌龙,脸上有些赫然。

  刚才左宇也将此事告诉了李不争,毕竟孟旭好心前来报信,虽然是一场误会,但总归要承这个情。

  所以李不争主动上前打招呼道:“三公子咱们又见面了。”

  孟旭勉强地笑了笑道:“见过兄台,没想到兄台真的和这四方台有关联。”

  李不争连忙解释道:“这四方台实际上是在下的产业,只是当时我在南方,短时间无法赶到,只能将农庄挂在我这兄弟名下。”

  这个解释孟旭是可以接受的,这种事情也不是多稀罕,营州很多的农庄都是挂名在别人名下的。

  于是他连忙问道:“见了两次面,咱们也算是熟悉了,李兄。。。”突然他呆住了,好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追问道:“兄台姓李,叫李不争?”

  他先前在燕郡城外遇到李不争自报家门,当时未放在心上,后来先入为主地认为其心怀不轨,报的名字一定是假名,也未仔细琢磨,此时再回想起来顿时便是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