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支巡检之所以能出现在这里,也是李不争做的手脚。
他在跟陈秋一起喝酒的时候提了一嘴:“家中有人往寿州采买货物的时候听到涂山中隐隐有喊杀声,不知道是不是有叛贼。”
陈秋嘲笑他:“冯兄的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这里是江淮,再说了齐先竹已经死了,都被朝廷下令挫骨扬灰了,哪里还有什么叛贼。”
李不争放下酒杯长叹一声道:“别怪我胆小,那齐贼起事的时候也是毫无征兆,一夜之间就从大山中涌出无数贼人,实在是可怕啊。”
他继续劝道:“不如陈兄派人去那边巡逻一番,万一真的有个什么动静也能提前预警,免得大过年的出了事,刺史还会怪罪叔父。”
陈秋一想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于是回去跟自家父亲说了一下,陈司兵也觉得有些道理,就派出巡检在城外巡逻——原本定的是城西三十里,只是巡检偷懒,就挨着十里铺周边,闲暇时候还能去喝点酒。
巡检这么一跑,十里铺首当其冲地遭了殃,乱民在白莲教兵的带领下将这里洗劫一空,并且打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白莲教的旗号。
巡检一路疾跑,来到濠水旁,这里有一座浮桥供人过往,巡检也是个人物,他见白莲教的人没有追来,也慢慢镇定下来,先是派人去城里报信,然后带着手下收集起西岸的船只全部转移到东岸,又把浮桥一把火给烧了。
等到冲天星带着人赶到濠水西岸的时候浮桥上的大火烧的正旺,这群乱贼顿时傻了眼,这既没有船也没有桥,该怎么过河啊?
论起造反他比齐先竹要差上不少个量级,别说造浮桥了,他手下连个能扎木排的木匠都没有,只能望着三十多米宽的河水干着急。
这个时候在岸边已经远远地能看到从钟离城中开出的兵马了,之所以这些士兵反应如此迅速还是要感谢陈司兵。
陈司兵在派出巡检之后隐隐地觉得有些不够保险,万一真的有事情发生,单靠巡检来示警也撑不了多久啊。
于是他下令让一部分州兵回营等待,理由是分发年节礼。
这年节礼在州兵中也确实存在,不过每年都不一定发——看陈司兵的贪婪程度,要是今年贪得少些,那就能发一点。
今年发的就挺多的,陈司兵觉得空穴来风必有蹊跷,正好去年没发年节礼,今年多发点有助于获得士卒的拥戴,免得打起来士兵们出工不出力,更有甚者趁火打个劫就得不偿失了。
结果士卒刚领完年节礼,报信的人就来了:“有叛贼打着白莲教的旗帜,眼下被堵在浮桥边上了。”
陈司兵没想到自家儿子的消息竟然是真的,后怕的同时连忙下令:“出城平叛,每人赏钱一千!”
重赏之下,州兵们兴高采烈地出城迎战,陈司兵则是匆匆赶往刺史府,向钟刺史禀告此事。
刺史府还没有休沐,此时正在整理全年文书,进行封印。
钟刺史得到消息双手一摊道:“得,这个年是别想过了。”
说着他对陈司兵说道:“盖我刺史印,调集兵马出城平叛。让信使出城联络各县,询问情况,看其境内是否有其他叛贼活动。”
随着刺史命令下达,各营中兵马开始出城,陈登峰也带着早有准备的部下混出了城,直奔东北方的凤阳渡。
李不争早就在凤阳渡口等着,赶着春节在即这里空旷无人,只有二十艘沙船静静地在岸边等着。
和船上的人接上头之后,李不争便让左宇等人上船,船上的人也没有反对,反正这会是在岸边,各人的兵刃都是藏在船舱里,等到河中才会发动,所以也不担心会被发现。
等了没一会,突然有位于高处的水手喊道:“有官兵!”
刚才还在和李不争寒暄的船主突然脸色一变,面色不虞地看着他说道:“朋友,我们是铁手行的人,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他以为李不争等人是官府丢出来的钩子,为了钓一些歹徒上钩。
李不争笑道:“放心,没有搞错。”
他说着抽出随身带着的血杀,看着那诡异的刀身,船上众人乖乖地没有反抗。
其他的船上则有人想要反抗,但都被镇压了下来,不多时便没了动静。
很快陈登峰就带着士兵来到岸边,在他的指挥下纷纷登船顺便控制了船上的所有人。
在众军士的挟持下,这二十艘沙船缓缓地离开了岸边,向着河中心驶去。
看到船身离岸,陈登峰心情大好,郑重地对李不争拱手道:“多谢冯兄出手相助。”
李不争悄悄地用人物卡试了一下,他的忠诚度已经到了83点,看来只要再加把劲就能收到麾下。
他也是心情大好,拍着陈登峰的肩膀说道:“陈兄这下就能顺利到达平卢军,名扬天下指日可待。”
陈登峰闻言也是大喜,又觉得过于张扬连忙摆手示意谬赞了,两人又聊了几句,他无意间看到李不争腰间挂着地血杀,奇道:“冯兄竟然还会武艺?”
李不争笑道:“行走天下哪能没有武艺傍身?”
陈登峰顿时起了兴趣:“冯兄可否赐教?”
随后他看了下船舱笑着说道:“当是在靠岸之后。”
“固所愿不敢请耳。”李不争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他也想称量一下这个新朋友的身手。
船队沿着淮河往下游行驶,用了两天时间进入到涣水,随后在?县的一个渡口靠了岸。
“这些人如何处理?”陈登峰指着被看守在一起的船员,询问着李不争。
这两天船员们的底细都被扒了个一清二楚,这就是伙兼职水贼的船队,不知道做了多少回无本买卖了。
李不争看了看这些吓得像鹌鹑一样的船员,淡淡地说道:“算了,放他们一条生路吧,这次他们虽然被逼无奈,但好歹送你们过了河,日后再遇到作恶杀了也不迟。”
陈登峰笑道:“随你,不过今日往后他们再杀人都要算到你的头上了。”
他在跟陈秋一起喝酒的时候提了一嘴:“家中有人往寿州采买货物的时候听到涂山中隐隐有喊杀声,不知道是不是有叛贼。”
陈秋嘲笑他:“冯兄的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这里是江淮,再说了齐先竹已经死了,都被朝廷下令挫骨扬灰了,哪里还有什么叛贼。”
李不争放下酒杯长叹一声道:“别怪我胆小,那齐贼起事的时候也是毫无征兆,一夜之间就从大山中涌出无数贼人,实在是可怕啊。”
他继续劝道:“不如陈兄派人去那边巡逻一番,万一真的有个什么动静也能提前预警,免得大过年的出了事,刺史还会怪罪叔父。”
陈秋一想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于是回去跟自家父亲说了一下,陈司兵也觉得有些道理,就派出巡检在城外巡逻——原本定的是城西三十里,只是巡检偷懒,就挨着十里铺周边,闲暇时候还能去喝点酒。
巡检这么一跑,十里铺首当其冲地遭了殃,乱民在白莲教兵的带领下将这里洗劫一空,并且打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白莲教的旗号。
巡检一路疾跑,来到濠水旁,这里有一座浮桥供人过往,巡检也是个人物,他见白莲教的人没有追来,也慢慢镇定下来,先是派人去城里报信,然后带着手下收集起西岸的船只全部转移到东岸,又把浮桥一把火给烧了。
等到冲天星带着人赶到濠水西岸的时候浮桥上的大火烧的正旺,这群乱贼顿时傻了眼,这既没有船也没有桥,该怎么过河啊?
论起造反他比齐先竹要差上不少个量级,别说造浮桥了,他手下连个能扎木排的木匠都没有,只能望着三十多米宽的河水干着急。
这个时候在岸边已经远远地能看到从钟离城中开出的兵马了,之所以这些士兵反应如此迅速还是要感谢陈司兵。
陈司兵在派出巡检之后隐隐地觉得有些不够保险,万一真的有事情发生,单靠巡检来示警也撑不了多久啊。
于是他下令让一部分州兵回营等待,理由是分发年节礼。
这年节礼在州兵中也确实存在,不过每年都不一定发——看陈司兵的贪婪程度,要是今年贪得少些,那就能发一点。
今年发的就挺多的,陈司兵觉得空穴来风必有蹊跷,正好去年没发年节礼,今年多发点有助于获得士卒的拥戴,免得打起来士兵们出工不出力,更有甚者趁火打个劫就得不偿失了。
结果士卒刚领完年节礼,报信的人就来了:“有叛贼打着白莲教的旗帜,眼下被堵在浮桥边上了。”
陈司兵没想到自家儿子的消息竟然是真的,后怕的同时连忙下令:“出城平叛,每人赏钱一千!”
重赏之下,州兵们兴高采烈地出城迎战,陈司兵则是匆匆赶往刺史府,向钟刺史禀告此事。
刺史府还没有休沐,此时正在整理全年文书,进行封印。
钟刺史得到消息双手一摊道:“得,这个年是别想过了。”
说着他对陈司兵说道:“盖我刺史印,调集兵马出城平叛。让信使出城联络各县,询问情况,看其境内是否有其他叛贼活动。”
随着刺史命令下达,各营中兵马开始出城,陈登峰也带着早有准备的部下混出了城,直奔东北方的凤阳渡。
李不争早就在凤阳渡口等着,赶着春节在即这里空旷无人,只有二十艘沙船静静地在岸边等着。
和船上的人接上头之后,李不争便让左宇等人上船,船上的人也没有反对,反正这会是在岸边,各人的兵刃都是藏在船舱里,等到河中才会发动,所以也不担心会被发现。
等了没一会,突然有位于高处的水手喊道:“有官兵!”
刚才还在和李不争寒暄的船主突然脸色一变,面色不虞地看着他说道:“朋友,我们是铁手行的人,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他以为李不争等人是官府丢出来的钩子,为了钓一些歹徒上钩。
李不争笑道:“放心,没有搞错。”
他说着抽出随身带着的血杀,看着那诡异的刀身,船上众人乖乖地没有反抗。
其他的船上则有人想要反抗,但都被镇压了下来,不多时便没了动静。
很快陈登峰就带着士兵来到岸边,在他的指挥下纷纷登船顺便控制了船上的所有人。
在众军士的挟持下,这二十艘沙船缓缓地离开了岸边,向着河中心驶去。
看到船身离岸,陈登峰心情大好,郑重地对李不争拱手道:“多谢冯兄出手相助。”
李不争悄悄地用人物卡试了一下,他的忠诚度已经到了83点,看来只要再加把劲就能收到麾下。
他也是心情大好,拍着陈登峰的肩膀说道:“陈兄这下就能顺利到达平卢军,名扬天下指日可待。”
陈登峰闻言也是大喜,又觉得过于张扬连忙摆手示意谬赞了,两人又聊了几句,他无意间看到李不争腰间挂着地血杀,奇道:“冯兄竟然还会武艺?”
李不争笑道:“行走天下哪能没有武艺傍身?”
陈登峰顿时起了兴趣:“冯兄可否赐教?”
随后他看了下船舱笑着说道:“当是在靠岸之后。”
“固所愿不敢请耳。”李不争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他也想称量一下这个新朋友的身手。
船队沿着淮河往下游行驶,用了两天时间进入到涣水,随后在?县的一个渡口靠了岸。
“这些人如何处理?”陈登峰指着被看守在一起的船员,询问着李不争。
这两天船员们的底细都被扒了个一清二楚,这就是伙兼职水贼的船队,不知道做了多少回无本买卖了。
李不争看了看这些吓得像鹌鹑一样的船员,淡淡地说道:“算了,放他们一条生路吧,这次他们虽然被逼无奈,但好歹送你们过了河,日后再遇到作恶杀了也不迟。”
陈登峰笑道:“随你,不过今日往后他们再杀人都要算到你的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