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廊庙?再度起锐兵-《反贼》

  “那就只能调回荆襄的禁军了。”毕景安无奈地叹气道。

  此时荆襄的禁军还在和白莲教纠缠不清,由于战事不断,曲伍仍未被撤职查办,还是名义上的禁军主帅,只是兵权由黄永所掌控。

  若是这支禁军调回洛京,那曲伍肯定要被去职问罪,太子的声望又会进一步受到打击。

  老皇帝沉吟片刻道:“不,凉州和荆襄的兵马不动。

  另外派遣一万禁军去东海道,军费由内帑支出。”

  群臣听到这话立刻来了精神:“陛下不知这路兵马谁能担任主帅呢?”——皇帝用自己的钱养兵,那大家当然赞同,剩下的重点就是谁来带兵出征了。

  曲伍的论罪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是他上下其手倒卖物资赚了大钱的消息在群臣中可是流传甚广,不少人都认为这是个肥差——替曲伍倒卖物资的就是晋王的人,肯定不会替他保密,说到底这还是个给太子抹黑的好机会。

  老皇帝看了眼众臣,没有让他们推荐,而是直接任命道:“就让娄天纵当这个主帅吧。”

  颖桥伯娄天纵也是宿将,刚赋闲在家没有几年,领军能力倒也没什么问题。

  只是此人乃是晋王一脉的人,老皇帝这是要挺晋王了?

  群臣心中思绪万千,老皇帝却是觉得上次去荆襄平叛的主帅是太子的人,那这次平叛主帅应当轮到晋王的人了吧,万一...万一有下次再让崇王或者其他什么王的人上,这才显得朕对诸子一碗水端平。

  他倒是没有想过,自己先是敲打了毕景安,又把兵部从太子手中夺走交给晋王,眼下又让晋王的人统兵,这一系列动作下来会让人产生很大的误会。

  产生误会的人有太子、晋王、群臣。

  太子一腔愤懑,但又不敢直接出言反对,生怕激怒了父皇再被申饬。

  还有那晋王一脉的人心中惊喜,想着等下要去跟殿下报喜,顺便找颖桥伯聊聊,看看能不能也做点什么生意——这也是晋王没有想到的,他为了给太子抹黑,挑唆曲伍倒卖物资,却没曾想自家的人却看着也会眼红,说不得也要效仿一下。

  一般这个时候应当是毕景安出言反驳劝老皇帝不要有溺幼弃长之举,但他刚被敲打得体无完肤,自己的相位都还在摇摇晃晃呢,哪敢再和皇帝对着干?

  太子一脉的人心情沉重,而且有些惴惴不安,他们原本站队太子只是为了能够安稳地度过新旧交接,毕竟太子继位他们至少还能再多富贵一代人。

  但若是老皇帝决意易储,那新帝继位,太子一党必被杀得人头滚滚。

  想到这里,不少人眼底已经泛起了凶光。

  老皇帝没有理会众人的各异心思,而是直接下旨道:“娄天纵为镇东将军,率领一万禁军,统领豫、许、陈、宋、颖、亳、徐、泗八州州兵,镇压东海道一众反贼。”

  过了一会他又补充道:“让彭城卫也归于娄天纵统领。”

  他想起荆襄的时候曲伍和襄阳卫的不对付,导致蔡同鑫未能及时肃清残贼,使得白莲教又死灰复燃,到现在还折腾地禁军不能回转,于是便上了道保险,免得东海道也发生这种事。

  毕景安仔细想了想觉得不妥,于是劝道:“彭城卫驻地就在徐州,此时估计已经跟叛军交战,可以不明旨颁发,只给娄天纵一道手谕,让其可以节制蒋易书,免得前线进退失据。”

  老皇帝想了一下,点点头道:“有些道理,就按你说的办。”

  徐州。

  蒋易书,彭城卫现任统帅。

  他从自家父亲手中接过这个位置才五六年时间,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毕竟家学渊博,自小又在军中摸爬滚打,对于军略还是颇有心得。

  所以在齐先竹造反之后,蒋易书第一时间召回所有休假的官兵,并且让彭城卫接管了徐州的防御,顺利拿到了徐州兵马的指挥权。

  只是他没想到徐州境内的劳役竟然也响应叛乱,使得反贼沿着运河攻略极为顺畅,卫军还未来得及南下,?县、符离二城便已经丢掉。

  不过那二城丢也有丢的好处,可以让整个徐州的兵力收缩在北部,不然即使分兵南下,他还真的没有信心能保住在运河两岸的这两座小县城。

  彭城卫和襄阳卫的配置是一样的,都是五千步卒和一千骑兵,在承平已久的腹地足以镇压周边的各种动乱。

  不过眼下叛乱的主力是修缮运河的劳役,足足十几万的青壮劳力,加上朝廷为了修缮运河,在运河上各个节点囤积了大量粮食。

  如今叛军有人有粮,除了在兵甲方面不足外,反倒是朝廷一方看上去像是占了下风。

  蒋易书收拢徐州兵权之后发现北部四县勉强有战斗力的兵马只有一千人不到,他勃然大怒,直接将徐州刺史府的一众官员全部下狱,只留了一个长史来调配民生。

  他一面将徐州官员的罪状送往洛京,一面招募青壮填充州兵缺口。

  就在他准备以相山、丁公山、任山、吕梁山组成防线死守徐州北部的时候,一封文书用快马送了过来。

  这封文书来自泗州刺史府,内容是检举下邳县果毅校尉和那自称齐先竹的反贼头目是一伙的。

  原来齐先竹刚起事时情况较乱,朝廷一时间还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随着这几日的发酵,周边衙门都明白了事情原委。

  泗州治河衙门一个治河监丞自称是齐先竹,高喊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运河天下反”的谶语,带着一帮劳役造反了。

  这人官位是怎么来的,大家心知肚明,泗州司马江天翰也不敢隐瞒,连忙跟刺史说起此事。

  刺史一听这是从自家手上卖出去的官身,一时间也顾不得暴露卖官鬻爵的罪行,连忙让江天翰整理一下还有没有别的问题。

  然后江天翰就想起这是自己老乡推荐来的人,一次性买了三个官身,治河监丞和都水监丞都反了,只有这果毅校尉没反,但谁知道是不是在等最佳造反时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