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他方唱罢我初登-《反贼》

  齐先竹心中是真的发怒了,他冷眼看了一下李头儿,呵斥道:“你先回营,这边需得他们自己选出将军,你不可兼并,否则打起仗来大伙都要担心损失过大被人给吞了。

  这样下去,你我早晚得押去洛京凌迟了。”

  李头儿则是叫屈:“但是我昨天也是损失惨重啊,现在只剩下四千多人,还有许多伤兵,也不能再继续作战了。”

  齐先竹心中愤怒更甚,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随后指着镇三山说道:“那镇三山部就划给你吧,不要再啰嗦了。”

  镇三山已经投靠了李头儿,就算是留在这里也无法和其他头目和平相处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得闹出点事情,还不如划过去省事。

  “好好!”李头儿喜出望外连忙满口答应,镇三山部下也有七八百人,多少也能弥补点自己的损失。

  等到李头儿带着人离开之后,齐先竹看着一众头目气没打一处来,他冷声问道:“你们选出来谁当这个将军没?”

  众头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没有人说话,也不怪他们没有推选出人来,昨日一场大败之后只剩下了九个头目,兵力最强的就是镇三山,每个人都不能形成压倒性的优势,相互之间谁又不服谁,所以就这么争吵了半夜。

  “你们也不要争了。”齐先竹一皱眉道,他回手拉出来一人。

  这人正是原桐柏县的县尉高明,他跟着齐先竹去了虹县,一直在处理大小事务,有时候也会献计,俨然成为了齐先竹的贴身谋士。

  “高明,你就做这一路将军。”齐先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高明感觉到自己有些口干舌燥,没想到这么一个位置竟然落在了自己地头上。

  他在齐先竹的这个造反团队里属于爹妈不疼、姥姥不爱的地位,他本身就是俘虏出身被迫入了伙,所以一直不被其他人信任,甚至有仇恨官府的还会迁怒到他身上。

  也就是齐先竹需要他的才能,才会礼贤下士,他也一直在兢兢业业地做事,却不曾想会出任一路将军。

  看到众头目颇有不服,就连齐鹏都有些不喜,齐先竹又解释道:“高明身怀大才,不是你们这些泥腿子能比的。

  有他担任将军,再去打仗我才能放心,而不是像昨天一样,你们那仗打的跟一群鸭子踱步似得。”

  言下之意就是齐先竹对兵败的事情极为不满,怒气勃发之下,众人背后都是一寒。

  过了一会才有一个头目壮着胆子嗫嚅着说道:“可是我们损失惨重,高明...高将军又孤身一人,手下弟兄们恐怕会不服啊。”

  环视了一下众人,其余几名头目眼神虽然躲闪,但仍然是有些坚定,这意味就很明显了:高明可以当将军,但得拿些好处来。

  齐先竹暗自叹了口气,他转头对齐鹏说道:“明日划出两千人,交给高明带领,回头你再重新补充。”

  说着他看了眼众头目说道:“明日我让辎重营分给你们一些竹枪和木盾,这样总行了吧。”

  眼下平天军草创,各种装备短缺,齐先竹采纳了李不争给他地建议,利用俘获的工匠打造枪头,装在竹竿上就成了一杆竹枪,虽然依旧简陋,但比那些农具、工具要适合作战得多。

  至于木盾则是将圆木锯成一个个的圆饼,钉上把手就是一个简单的木盾,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众头目相互看了一眼,都觉得这种条件还可以,便纷纷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一早,高明就带着从齐鹏麾下划拨出来的两千人马来到营地上任,成为了新的一路将军。

  对此其余几路将军都没有什么异议,除了李头儿因为没能吞并到自己麾下感到有些可惜发了几句牢骚,但没有人附和,大家心中都在鄙视他——打仗的时候自己先跑路,后面又想着吞并友军。

  要知道,那偶老二可是为了支援你李头儿才战死的!

  高明一上任并未急于大立威信,他知道这些头目都对自己不服气,只是碍于齐先竹的压力才同意他做这个将军的。

  所以他从后勤弄来了两头猪——他之前就在处理军中的大小事宜,后勤的管理也是他来负责,想弄来两头猪还是很轻松的。

  让火头军把猪洗剥干净之后做成肉汤,分给营中的士兵,每人虽然分得不多,但好歹是吃上了荤腥,各个对他感恩戴德。虽然这种感激不能算作是对他的效忠,但至少底层的士兵对他没有什么抵触心理了,心中对这个将军也慢慢有了印象。

  镇三山跟着李头儿走了之后,全营只剩下了八个头目,经过之前的大战,所有人都损失惨重,有的人手下只剩了两三百人,但是高明并未因此而对其轻视。

  这两日营地里也收拢了不少散兵,他们的头目战死,军中也是一片混乱,接下来不知该何去何从,心中都在惴惴不安。

  高明干脆将这些散兵全部编进头目们的麾下,保证每个人手下至少有六百人,再加上他手上的两千人,勉强是将这一军的架子给撑起来了。

  高明并未采用官兵的那种将军-偏将-校尉-统领的层级领导,而是直接将八个头目任命为八个校尉,配合自己手下的两个校尉,对外称作十校尉。

  这些校尉们见他非但没有动自己地人马,反而还大方地给予补充,也是心生感激,对高明的抵触又淡了几分。

  到了这一步之后,高明又对各个头目麾下的士兵进行整编,这种整编并不是将其打乱重整——那种有吞并的嫌疑。

  他是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分出更加明细的兵种,比如说按兵器长度分成长杆兵、短刃兵。

  还针对臂力较大的士兵专门组建了投掷兵,投掷物就是用木头削成的梭镖,虽然枪头不够锋利,但近距离掷出,还是有一定的杀伤力。

  就这样过了两天,军中的风气都变了个样,单从士卒训练的样子上看,很难相信他们前些天刚遭到惨败连主将都战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