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玉玺盖印,盖断了大周脊梁-《父皇,我真是大孝子,您咋吓晕了》

  若如此。

  那他周乾今日的“宁死不屈”,又算什么?

  一个笑话?

  一个彻头彻尾,愚蠢至极的笑话!!!

  他所谓的帝王尊严,所谓的马革裹尸,在楚休这个怪物的绝对力量和诡辩逻辑面前,一文不值。

  老丞相马承泽看着周乾那瞬间失去所有神采的脸,心中警铃大作,发出一声悲呼道:

  “陛下!不能答应啊!”

  兵部尚书张尧从昏厥中被同僚掐醒,顾不得擦拭嘴角的血迹,挣扎着起身,声嘶力竭地喊道:

  “陛下!臣等愿与您共赴国难,死战到底!”

  他们看着自己的君王,眼中是最后的,悲壮的期盼。

  期盼他能像往日那般,如一个杀伐果决,铁血手腕的帝王那样,选择玉碎,而非瓦全。

  然而。

  周乾抬起头,那双浑浊的,布满了血丝的眼睛,缓缓扫过他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

  他看到了他们脸上的悲愤,看到了他们眼中的决绝。

  可他,也看到了自己。

  一个坐在龙椅上,却连自己性命都无法掌控的,可怜虫。

  他那双浑浊的,布满了血丝的眼睛。

  只是死死地,死死地盯着楚休那张挂着纯净笑容的脸。

  那笑容,在他看来,比深渊恶鬼的狞笑,还要恐怖百倍。

  他输了。

  在绝对的,不讲道理的暴力面前。

  他所有的帝王心术,所有的谋略,都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楚休没有催促。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带着那份恰到好处的耐心与关切。

  等待着这位“叔父”做出最终的,明智的决定。

  时间,在御书房内,仿佛凝固了。

  每一息,都像是一把钝刀,在切割着马承泽等人的神经。

  终于。

  周乾那双死寂无神的眸子,看向了御案的一角。

  他的目标,不是那柄象征着他赫赫武功的佩剑。

  而是静静摆放在御案一角,那方由整块和田玉雕琢而成,代表着大周至高无上权力的……传国玉玺。

  “陛下……不可啊!”

  马承泽发出一声绝望的哀鸣,快步上前。

  他伸出手,想要抓住周乾的龙袍,却被周乾甩开了,一个踉跄,差点到底。

  周乾缓缓地,伸出了手。

  那只曾经指挥千军万马,曾经批阅无数奏折,曾经决定亿万人生死的手。

  此刻,却抖得像风中残叶,拿起了那方沉重的玉玺。

  玉玺入手冰凉,那重量,却仿佛要将他的骨头都压断。

  仿佛握住的,是整个大周王朝正在下坠的国运。

  他侧首,看着那份被楚休重新摆放在御案中央的,染着他心头血的“和平盟约”。

  【赔款】

  【割地】

  【罪己】

  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在嘲笑着他的无能。

  上面的每一朵血梅,都在诉说着他的屈辱。

  周乾的喉咙里,发出一阵“嗬嗬”的,如同破旧风箱般的声响。

  他举起了玉玺,手臂在空中停滞了一瞬,再次看向了楚休。

  楚休依旧站在那里,脸上挂着温和的,鼓励的笑容。

  仿佛在说:

  叔父,快一点,您看,大家都等着呢。

  四位大周重臣,齐齐跪倒在地,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喊。

  “陛下!”

  “陛下三思啊!”

  周乾充耳不闻。

  他的眼中,映着那份降表,也映着楚休那张纯良无辜的脸。

  下一瞬。

  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将那方代表着他一生荣耀与骄傲的传国玉玺,重重地,狠狠地,砸了下去!

  “咚!”

  沉重的玉玺,与那份薄薄的卷轴,与坚硬的御案,发出了剧烈的碰撞。

  声音不大。

  却像一道九天惊雷,在御书房内每一个大周臣子的心中,轰然炸响!

  对他们来说,这声音更像是一个伟大王朝的脊梁,被硬生生砸断的,骨裂之声!

  那份“盟约”,那份降表,被盖上了一个鲜红的,狰狞的,代表着臣服与屈辱的印记。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了。

  丞相马承泽,这位辅佐了两代帝王的老臣,身体猛地一晃,整个人瘫软了下去。

  若不是吏部尚书眼疾手快地扶住,恐怕已经摔倒在地。

  他的嘴唇哆嗦着,浑浊的老泪,从他那布满皱纹的眼角,汹涌而出。

  “完了……”

  兵部尚书张尧,那个叫嚣着要玉石俱焚的铁骨硬汉,此刻却像一尊石雕,僵在原地。

  他死死地盯着那份盖上了鲜红印泥的卷轴。

  他那双赤红的眼睛里,所有的光芒,都在瞬间熄灭,只剩下一片空洞的死寂。

  “噗通。”

  户部尚书双腿一软,直接跪坐在了冰凉的地砖上,失魂落魄,喃喃自语:

  “国耻……国耻啊……”

  玉玺落下的声音,像是一柄无情的铁锤,敲碎了他们最后的希望,敲断了他们身为大周臣子的脊梁。

  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也宣告了他们所有人,都将成为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罪人。

  周乾盖下玉玺后,便松开了手,整个人向后倒去,重重地靠在了龙椅的椅背上,双眼失神地望着殿顶的雕龙画凤。

  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胸膛剧烈地起伏,仿佛一条被扔上岸的,濒死的鱼。

  他输了。

  输得一干二净。

  整个御书房,安静得可怕,只剩下周乾粗重的喘息。

  “叔父深明大义,仁德无双,实乃万民之福,实乃大夏与大周之福啊,侄儿佩服。”

  楚休温和的声音,打破了这片死寂。

  他走上前,仿佛没有看到那几位瘫倒在地的大臣,也没有在意周乾那副生不如死的模样。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份盖上了国玺的“降表”拿起,仔细地吹了吹上面尚未干透的朱砂,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欣慰笑容道:

  “如此一来,两国百姓可免受刀兵之苦,我父皇他老人家,也能安心了。”

  楚休将那份足以让大周遗臭万年的盟约,珍重地折好,放入袖中,然后转向周乾,真诚地说道:

  “这都是叔父您的功劳啊。”

  “盟约已签,晚辈也该告辞了。”

  周乾没有反应,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楚休也不在意,他的视线,转向了跪在地上,神情麻木的户部尚书,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商量”语气道:

  “对了,休没记错的话,这位是户部尚书,林大人吧。”

  楚休的声音,温和得像春风道:

  “关于这三千万两白银的赔款,咱们是分期呢,还是一次付清?”

  “晚辈觉得,还是早些交割清楚比较好,免得迟则生变,又让我父皇他老人家……跟着担心,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