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渊的话如同在陆凡心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波澜久久难以平息。资粮、熔炉、本源汲取……这血淋淋的真相让他对上界的最后一丝幻想彻底破灭。但与此同时,一股冰冷的、属于风险控制师的算计,也在他心底迅速蔓延开来。
绝望无用,愤怒更会加速死亡。唯有冷静分析,找到规则漏洞,才能在这绝境中撕开一条生路。
就在他消化这惊人信息,并开始构思应对之策时,沉寂了许久的“天算”之心(系统2.0)忽然传来一阵极其微弱的波动。并非以往那种清晰的任务提示音,更像是一种基于当前环境和自身状态的本能推演,在他意识中勾勒出一行模糊的字迹:
【环境判定:极度危险,生存优先。】
【隐性目标生成:生存三百日。】
【状态:进行中(2/300)】
陆凡心中一动。这并非系统强制发布的任务,更像是一种基于逻辑的生存指南确认。三百日,正好与矿场规定的、完成基础劳役后可申请“自由民”的时间吻合。显然,“天算”之心也认为,至少在表面上遵守矿场规则,完成这三百日的生存,是当前阶段最优先、也是唯一可行的目标。
但如何完成?
像墨渊那样,依靠高明的技巧和隐藏的实力,勉强维持生存,延缓本源被汲取的速度?那只是苟延残喘,并非破局之道。而且墨渊的状态也表明,即便如此,数百年下来,他也已接近油尽灯枯。
像大多数飞升者那样,拼命压榨自身,透支法力乃至生命去完成定额?那更是饮鸩止渴,死路一条。
必须另辟蹊径。
陆凡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些在矿坑中巡逻、面色冷峻的监工。他们是规则的执行者,是压迫的象征,但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这矿场体系的一部分。利用他们,或许比对抗他们,在初期更为有效。
接下来的几天,陆凡在运用从墨渊那里学来的“听矿”技巧,稳定维持着略超定额的矿石产量,确保自己不引起额外关注的同时,开始更加细致地观察监工的行为模式和他们负责的区域。
他发现,这些监工虽然冷酷,但也并非铁板一块。他们也有懈怠的时候,也会因为长期驻守在这枯燥绝望之地而心生烦躁。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样背负着压力——来自上层管理者对“总产量”的要求。
第七矿坑下层,因为开采难度大,一直是丙七十三区的产量洼地,负责此区域的监工小队,也时常因此受到上面的斥责。
这一日,轮到一名面相看起来相对年轻、眉宇间带着一丝不耐和焦虑的监工当值。陆凡记得他姓王,其他监工有时会叫他“小王”。在他巡逻到附近时,陆凡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低头猛干或面露惧色,而是抬起头,脸上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属于“技术型人才”的专注与思索。
当王监工的目光扫过来时,陆凡适时地开口,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这位大人,晚辈发现此处岩层结构似乎有些规律,若调整一下开采顺序和着力点,或可提升些许效率。”
王监工脚步一顿,凌厉的目光落在陆凡身上,带着审视:“哦?你一个下界刚来的,懂什么开采?”
陆凡不卑不亢,指着身旁一片刚开采过的区域:“大人请看,此前晚辈按常规方法开采,此处半日仅得矿三十余斤。但若先由此处薄弱点切入,震松内部结构,再转向侧翼……”他一边说,一边用矿镐在岩壁上比划着,口中说的虽是基于“听矿”技巧和“天算”之心分析的优化方案,但表述出来,却更像是一种基于观察和经验的“土法”。
王监工起初不以为意,但听着听着,眼神微微变化。他也是修士,虽不精于矿务,但基本的判断力还是有的。他能感觉到,陆凡所说的方法,似乎确实比那些只知道蛮干的方法要合理一些。
“你且试试看。”王监工抱着手臂,冷声道,显然并未完全相信。
陆凡要的就是这个机会。他依言而行,运镐如飞,动作看似不快,却每一镐都落在关键节点。只见岩石簌簌而下,其中蕴含的源晶矿石比例果然比旁边区域要高一些,而且开采速度也明显快了不少。
小半个时辰后,陆凡身边堆积的矿石,已经超过了同等时间内其他人的产量。
王监工看着那堆矿石,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但更多的是一种看到了“转机”的光芒。他负责的区域产量一直垫底,没少挨骂,若此法真能推广,哪怕只是稍微提升一点效率,对他的处境也是大有好处。
“你叫什么名字?”王监工的语气缓和了一丝。
“晚辈陆凡。”
“嗯。”王监工点了点头,“你刚才说的,有点意思。以后你就负责……记录和总结这类开采技巧,若真有效,本监工不会亏待你。”
陆凡心中了然,面上露出“感激”之色:“多谢大人!晚辈定当尽力!”他知道,这所谓的“记录总结”,其实就是让他变相地成为“技术顾问”,而“不会亏待”,在当前环境下,最实在的就是更好的生存条件——或许是稍微多一点的食水,或许是偶尔的“网开一面”,减少鞭笞的风险。
这正中陆凡下怀。他不需要立刻获得自由,他需要的是时间、相对安全的环境和一定的活动自由度,来实施他真正的计划。
从这一天起,陆凡在第七矿坑下层的处境开始悄然改变。他不再需要像其他人那样从早到晚拼命挥镐,而是有了更多“观察”和“研究”的时间。他时常在不同区域走动,看似是在分析岩层,实则暗中将“天算”之心的感知力开到最大,结合墨渊传授的技巧和自身对能量的独特理解,不断深化对这片矿坑的认识。
他发现了更多细微的规律:不同监工交接班时短暂的秩序真空;某些区域岩层背后隐藏的、未被发现的细小矿脉;甚至,通过分析矿石中残留的极其微弱的能量印记,他隐约感觉到矿坑深处,似乎存在着某种不同寻常的、古老而隐晦的能量波动,与弥漫在整个矿场的“标记”气息隐隐有些排斥。
同时,他也“尽职尽责”地将一些确实能小幅提升效率、但又无伤大雅的开采技巧,“总结”出来,汇报给王监工。王监工尝试推广后,第七矿坑下层的日均产量果然有了一丝微不足道的提升,虽然依旧无法与上层富矿相比,但至少让他摆脱了持续垫底的窘境。
因此,陆凡获得了一些隐性的“特权”:他的食水配额偶尔会多一点点;他被分配到的开采区域,往往是相对容易完成定额的地方;监工们对他的态度,也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客气”,至少不会随意打骂。
这种变化,自然落在了其他矿工眼中。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也有人暗中唾弃,认为他是在向监工摇尾乞怜。
墨渊在一次休息时,看着坐在不远处、正对着岩壁“发呆”(实则是在用“天算”之心推演)的陆凡,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最终只是摇了摇头,低声自语:“是福是祸,犹未可知啊……小子,但愿你不是引火烧身。”
陆凡听到了,但他没有回应。他深知,与监工的“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是在悬崖边上行走。但他更清楚,在自身实力被绝对压制、规则森严如铁的环境下,这是最快获取初步生存空间和信息的途径。
他看似在帮监工提升效率,实则是在利用这个机会,深入了解矿场的运作机制,探查可能的漏洞,并为自己的真正目的打掩护。
【生存三百日】的任务,在他这种看似“妥协”与“合作”的另类方式下,正以一种远超普通矿工想象的速度和安全系数推进着。
时间一天天过去,陆凡身上的“标记”依旧存在,本源被缓慢汲取的感觉也如影随形。但他元婴深处那缕下界本源气息,却在“天算”之心的守护和新金丹的蕴养下,顽强地保持着活力,甚至隐隐与那矿坑深处的异常能量波动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无人能察觉的共鸣。
他的目光,偶尔会投向矿坑那幽暗深邃的底部。
那里,似乎隐藏着比源晶更重要的东西。
而他的“生存”任务,也绝不仅仅是活着度过三百天那么简单。
绝望无用,愤怒更会加速死亡。唯有冷静分析,找到规则漏洞,才能在这绝境中撕开一条生路。
就在他消化这惊人信息,并开始构思应对之策时,沉寂了许久的“天算”之心(系统2.0)忽然传来一阵极其微弱的波动。并非以往那种清晰的任务提示音,更像是一种基于当前环境和自身状态的本能推演,在他意识中勾勒出一行模糊的字迹:
【环境判定:极度危险,生存优先。】
【隐性目标生成:生存三百日。】
【状态:进行中(2/300)】
陆凡心中一动。这并非系统强制发布的任务,更像是一种基于逻辑的生存指南确认。三百日,正好与矿场规定的、完成基础劳役后可申请“自由民”的时间吻合。显然,“天算”之心也认为,至少在表面上遵守矿场规则,完成这三百日的生存,是当前阶段最优先、也是唯一可行的目标。
但如何完成?
像墨渊那样,依靠高明的技巧和隐藏的实力,勉强维持生存,延缓本源被汲取的速度?那只是苟延残喘,并非破局之道。而且墨渊的状态也表明,即便如此,数百年下来,他也已接近油尽灯枯。
像大多数飞升者那样,拼命压榨自身,透支法力乃至生命去完成定额?那更是饮鸩止渴,死路一条。
必须另辟蹊径。
陆凡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些在矿坑中巡逻、面色冷峻的监工。他们是规则的执行者,是压迫的象征,但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这矿场体系的一部分。利用他们,或许比对抗他们,在初期更为有效。
接下来的几天,陆凡在运用从墨渊那里学来的“听矿”技巧,稳定维持着略超定额的矿石产量,确保自己不引起额外关注的同时,开始更加细致地观察监工的行为模式和他们负责的区域。
他发现,这些监工虽然冷酷,但也并非铁板一块。他们也有懈怠的时候,也会因为长期驻守在这枯燥绝望之地而心生烦躁。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样背负着压力——来自上层管理者对“总产量”的要求。
第七矿坑下层,因为开采难度大,一直是丙七十三区的产量洼地,负责此区域的监工小队,也时常因此受到上面的斥责。
这一日,轮到一名面相看起来相对年轻、眉宇间带着一丝不耐和焦虑的监工当值。陆凡记得他姓王,其他监工有时会叫他“小王”。在他巡逻到附近时,陆凡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低头猛干或面露惧色,而是抬起头,脸上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属于“技术型人才”的专注与思索。
当王监工的目光扫过来时,陆凡适时地开口,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这位大人,晚辈发现此处岩层结构似乎有些规律,若调整一下开采顺序和着力点,或可提升些许效率。”
王监工脚步一顿,凌厉的目光落在陆凡身上,带着审视:“哦?你一个下界刚来的,懂什么开采?”
陆凡不卑不亢,指着身旁一片刚开采过的区域:“大人请看,此前晚辈按常规方法开采,此处半日仅得矿三十余斤。但若先由此处薄弱点切入,震松内部结构,再转向侧翼……”他一边说,一边用矿镐在岩壁上比划着,口中说的虽是基于“听矿”技巧和“天算”之心分析的优化方案,但表述出来,却更像是一种基于观察和经验的“土法”。
王监工起初不以为意,但听着听着,眼神微微变化。他也是修士,虽不精于矿务,但基本的判断力还是有的。他能感觉到,陆凡所说的方法,似乎确实比那些只知道蛮干的方法要合理一些。
“你且试试看。”王监工抱着手臂,冷声道,显然并未完全相信。
陆凡要的就是这个机会。他依言而行,运镐如飞,动作看似不快,却每一镐都落在关键节点。只见岩石簌簌而下,其中蕴含的源晶矿石比例果然比旁边区域要高一些,而且开采速度也明显快了不少。
小半个时辰后,陆凡身边堆积的矿石,已经超过了同等时间内其他人的产量。
王监工看着那堆矿石,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但更多的是一种看到了“转机”的光芒。他负责的区域产量一直垫底,没少挨骂,若此法真能推广,哪怕只是稍微提升一点效率,对他的处境也是大有好处。
“你叫什么名字?”王监工的语气缓和了一丝。
“晚辈陆凡。”
“嗯。”王监工点了点头,“你刚才说的,有点意思。以后你就负责……记录和总结这类开采技巧,若真有效,本监工不会亏待你。”
陆凡心中了然,面上露出“感激”之色:“多谢大人!晚辈定当尽力!”他知道,这所谓的“记录总结”,其实就是让他变相地成为“技术顾问”,而“不会亏待”,在当前环境下,最实在的就是更好的生存条件——或许是稍微多一点的食水,或许是偶尔的“网开一面”,减少鞭笞的风险。
这正中陆凡下怀。他不需要立刻获得自由,他需要的是时间、相对安全的环境和一定的活动自由度,来实施他真正的计划。
从这一天起,陆凡在第七矿坑下层的处境开始悄然改变。他不再需要像其他人那样从早到晚拼命挥镐,而是有了更多“观察”和“研究”的时间。他时常在不同区域走动,看似是在分析岩层,实则暗中将“天算”之心的感知力开到最大,结合墨渊传授的技巧和自身对能量的独特理解,不断深化对这片矿坑的认识。
他发现了更多细微的规律:不同监工交接班时短暂的秩序真空;某些区域岩层背后隐藏的、未被发现的细小矿脉;甚至,通过分析矿石中残留的极其微弱的能量印记,他隐约感觉到矿坑深处,似乎存在着某种不同寻常的、古老而隐晦的能量波动,与弥漫在整个矿场的“标记”气息隐隐有些排斥。
同时,他也“尽职尽责”地将一些确实能小幅提升效率、但又无伤大雅的开采技巧,“总结”出来,汇报给王监工。王监工尝试推广后,第七矿坑下层的日均产量果然有了一丝微不足道的提升,虽然依旧无法与上层富矿相比,但至少让他摆脱了持续垫底的窘境。
因此,陆凡获得了一些隐性的“特权”:他的食水配额偶尔会多一点点;他被分配到的开采区域,往往是相对容易完成定额的地方;监工们对他的态度,也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客气”,至少不会随意打骂。
这种变化,自然落在了其他矿工眼中。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也有人暗中唾弃,认为他是在向监工摇尾乞怜。
墨渊在一次休息时,看着坐在不远处、正对着岩壁“发呆”(实则是在用“天算”之心推演)的陆凡,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最终只是摇了摇头,低声自语:“是福是祸,犹未可知啊……小子,但愿你不是引火烧身。”
陆凡听到了,但他没有回应。他深知,与监工的“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是在悬崖边上行走。但他更清楚,在自身实力被绝对压制、规则森严如铁的环境下,这是最快获取初步生存空间和信息的途径。
他看似在帮监工提升效率,实则是在利用这个机会,深入了解矿场的运作机制,探查可能的漏洞,并为自己的真正目的打掩护。
【生存三百日】的任务,在他这种看似“妥协”与“合作”的另类方式下,正以一种远超普通矿工想象的速度和安全系数推进着。
时间一天天过去,陆凡身上的“标记”依旧存在,本源被缓慢汲取的感觉也如影随形。但他元婴深处那缕下界本源气息,却在“天算”之心的守护和新金丹的蕴养下,顽强地保持着活力,甚至隐隐与那矿坑深处的异常能量波动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无人能察觉的共鸣。
他的目光,偶尔会投向矿坑那幽暗深邃的底部。
那里,似乎隐藏着比源晶更重要的东西。
而他的“生存”任务,也绝不仅仅是活着度过三百天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