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盛事,余波未平。陆凡于青云旧址宣讲大道,引动周天异象,泽被亿万生灵,其声威与道韵,已然深深刻入此方宇宙的脉络之中。星辉大殿前那场汇聚万灵的讲道虽已结束,但引发的波澜,却刚刚开始扩散至更深远的角落。
各方星域,无数因听道而突破、或因道音而开启灵智的新晋修士,无不将陆凡奉若神明,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敬仰与追随的渴望。更有诸多宗门、世家,乃至一些隐修的老怪物,都动了心思,欲将自家最为杰出的后辈弟子,送入陆凡门下,哪怕只是挂个记名弟子的名分,亦是天大的机缘。
一时间,前往青云宗旧址、希望能得见陆凡一面,或祈求拜师的门派使者、天才少年,络绎不绝。星海之中,时常可见华丽的飞舟、神异的坐骑,承载着意气风发的年轻修士,怀揣着宗门家族的殷切期望,奔赴那已然成为圣地的星域。
这一日,青云宗山门之外,虚空道场边缘,依旧聚集着大量未曾离去、希冀能再睹道主仙颜或是寻觅机缘的修士。人群之中,不乏气息凌厉、根骨清奇、头角峥嵘之辈,他们或自信满满,或矜持傲然,皆是人中龙凤,一方天骄。
然而,在这群光华夺目的天才之中,却有一个身影,显得格格不入。
那是一个看起来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身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衫,身形略显单薄,面容普通,甚至带着几分木讷。他既无强大气息外露,也无灵宝光华护体,只是安静地站在人群外围,一双眼睛清澈却带着些许迷茫,望着那云雾缭绕的仙山深处,不争不抢,不言不语。
有相识者低声议论:
“看,又是那小子,好像叫什么‘愚儿’?来自哪个偏远小界吧?”
“听说灵根斑杂,悟性更是……唉,听他同乡说,一套基础引气诀,学了三年才勉强入门。”
“这等资质,也敢来此奢求拜入道主门下?真是……不知所谓。”
“嘘,小声点,道主有教无类,说不定……”
议论声中,多是惋惜,亦有不屑。那名为愚儿的少年,似乎听到了些许,却并无太多反应,只是抿了抿嘴唇,依旧安静地站着,目光执着。
高天之上,星辉大殿内,陆凡并未刻意关注山门外的喧嚣。他正与石乐志、赵铁柱等人商议着联盟后续发展及布防事宜。那白衣少年则独自坐在殿角一隅,捧着一杯由星辉凝聚的灵露,小口啜饮,眼神依旧有些空茫,似在消化着那日听道的浩瀚信息。
忽地,陆凡心念微动,停下了话语,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殿宇与云雾,落在了山门外那个不起眼的布衣少年身上。
石乐志有所察觉,询问道:“师尊,可是有何不妥?”
陆凡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摇了摇头:“无妨,只是见得一有趣之人。乐志,你去山门外,将那个穿着粗布衣、被人称作‘愚儿’的少年,带来见我。”
石乐志虽有些疑惑,却毫不迟疑,躬身领命:“是,师尊。”
片刻之后,石乐志领着那有些手足无措、神情拘谨的布衣少年走进了星辉大殿。少年显然从未见过如此庄严神圣的殿宇,以及殿内这些气息渊深如海的大人物,他低着头,不敢四处张望,双手紧张地攥着衣角。
“弟……弟子愚儿,拜……拜见道主!拜见诸位前辈!”少年声音带着颤抖,依着记忆中凡间拜见贵人的礼仪,就要跪伏下去。
一股柔和的力量托住了他,令他无法下拜。
“不必多礼。”陆凡温和的声音响起,“抬起头来。”
愚儿依言,怯生生地抬起头,对上了陆凡那平和深邃的目光。那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无尽的星空,看到了万物生灭,心中所有的紧张与惶恐,竟奇异地平复了下来。
陆凡看着他,目光中带着审视,更带着一丝欣赏。
此子灵根确实斑杂不堪,悟性也看似愚钝,但陆凡却在其身上,看到了一种在那些天才身上极少见到的东西——一种极致的“静”与“韧”。他的心,如同古井,波澜不惊,外界赞誉与非议,似乎都难以动摇其根本。那份对“道”的执着,并非源于天赋带来的优越与渴望证明,而是源于一种更深沉的、近乎本能的向往与坚守,如同溪流,虽缓却不息,虽弱却不断。
这是一块被尘垢深深掩盖的璞玉。世人皆见其外表粗陋,不见其内蕴的“赤子之心”与“不移之志”。而这,恰是陆凡所看重的。他的“苟道”,他的坚守,某种意义上,正需要这等心性作为根基。
“汝名愚儿?”陆凡开口。
“是……是村里长辈取的,说小子脑子不灵光……”愚儿老实回答。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陆凡微微颔首,“汝可愿入我门下?”
此言一出,不仅愚儿呆立当场,连一旁的石乐志、赵铁柱等人也都面露惊异。他们虽知师尊行事往往出人意表,但收下这样一个看似毫无潜力的凡俗少年为徒,实在令人费解。
愚儿张大了嘴,半晌,才结结巴巴道:“道……道主……弟子……弟子资质鲁钝……恐……恐污了您的门墙……”
“我之门下,不看资质,不论出身,只问本心。”陆凡淡淡道,“汝心纯净,志坚韧,此便是最上乘的资质。汝,可愿?”
愚儿看着陆凡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一股从未有过的热流涌上心头,眼眶瞬间红了。他不再犹豫,推开石乐志之前托住他的力量,郑重地、端端正正地跪拜下去,以头触地:
“弟子愚儿,愿拜入师尊门下!此生必恪守门规,勤修不辍,绝不负师尊今日知遇之恩!”
“善。”陆凡受了此礼,这才拂袖将其托起,“即日起,你便是我陆凡座下,关门弟子。”
他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落回愚儿身上,声音平和却带着无上威严:
“吾今日不传你无上神通,不授你仙法妙诀。只赐你《凡人苟道经》一卷。此经非修行之法,乃是修身养性、明心见性之理。何时你能于此经中,悟出‘道在屎溺间,亦在九霄外’的真意,何时能于平凡琐碎中,见微知着,守静笃致,何时,再来寻我授你下一步。”
言罢,陆凡指尖一点灵光飞出,没入愚儿眉心,正是那卷看似朴实无华、实则蕴含着他最初生存智慧与道境根基的《凡人苟道经》。
愚儿只觉脑海中多了一篇经文,文字简单,道理却似乎无穷,他懵懂地再次叩首:“弟子……谨遵师命!”
石乐志等人虽仍有不解,但见陆凡心意已决,便也上前,以师兄身份对愚儿表示了接纳与勉励。
望着那被石乐志引去安顿、依旧显得有些迷茫却步伐坚定的少年背影,陆凡目光悠远。
璞玉蒙尘,终需打磨。他播下的,或许不是一颗能立刻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但谁能断言,这块看似粗陋的顽石深处,不会孕育出惊世的美玉?而这“苟道”薪火,也需以不同的形态,传承下去。
星辉大殿外,那些依旧在等待、在期盼的天才们尚不知晓,他们梦寐以求的机缘,已然落在了一个他们从未正眼瞧过的“愚儿”身上。命运的轨迹,往往就是这般,出人意料。
各方星域,无数因听道而突破、或因道音而开启灵智的新晋修士,无不将陆凡奉若神明,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敬仰与追随的渴望。更有诸多宗门、世家,乃至一些隐修的老怪物,都动了心思,欲将自家最为杰出的后辈弟子,送入陆凡门下,哪怕只是挂个记名弟子的名分,亦是天大的机缘。
一时间,前往青云宗旧址、希望能得见陆凡一面,或祈求拜师的门派使者、天才少年,络绎不绝。星海之中,时常可见华丽的飞舟、神异的坐骑,承载着意气风发的年轻修士,怀揣着宗门家族的殷切期望,奔赴那已然成为圣地的星域。
这一日,青云宗山门之外,虚空道场边缘,依旧聚集着大量未曾离去、希冀能再睹道主仙颜或是寻觅机缘的修士。人群之中,不乏气息凌厉、根骨清奇、头角峥嵘之辈,他们或自信满满,或矜持傲然,皆是人中龙凤,一方天骄。
然而,在这群光华夺目的天才之中,却有一个身影,显得格格不入。
那是一个看起来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身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衫,身形略显单薄,面容普通,甚至带着几分木讷。他既无强大气息外露,也无灵宝光华护体,只是安静地站在人群外围,一双眼睛清澈却带着些许迷茫,望着那云雾缭绕的仙山深处,不争不抢,不言不语。
有相识者低声议论:
“看,又是那小子,好像叫什么‘愚儿’?来自哪个偏远小界吧?”
“听说灵根斑杂,悟性更是……唉,听他同乡说,一套基础引气诀,学了三年才勉强入门。”
“这等资质,也敢来此奢求拜入道主门下?真是……不知所谓。”
“嘘,小声点,道主有教无类,说不定……”
议论声中,多是惋惜,亦有不屑。那名为愚儿的少年,似乎听到了些许,却并无太多反应,只是抿了抿嘴唇,依旧安静地站着,目光执着。
高天之上,星辉大殿内,陆凡并未刻意关注山门外的喧嚣。他正与石乐志、赵铁柱等人商议着联盟后续发展及布防事宜。那白衣少年则独自坐在殿角一隅,捧着一杯由星辉凝聚的灵露,小口啜饮,眼神依旧有些空茫,似在消化着那日听道的浩瀚信息。
忽地,陆凡心念微动,停下了话语,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殿宇与云雾,落在了山门外那个不起眼的布衣少年身上。
石乐志有所察觉,询问道:“师尊,可是有何不妥?”
陆凡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摇了摇头:“无妨,只是见得一有趣之人。乐志,你去山门外,将那个穿着粗布衣、被人称作‘愚儿’的少年,带来见我。”
石乐志虽有些疑惑,却毫不迟疑,躬身领命:“是,师尊。”
片刻之后,石乐志领着那有些手足无措、神情拘谨的布衣少年走进了星辉大殿。少年显然从未见过如此庄严神圣的殿宇,以及殿内这些气息渊深如海的大人物,他低着头,不敢四处张望,双手紧张地攥着衣角。
“弟……弟子愚儿,拜……拜见道主!拜见诸位前辈!”少年声音带着颤抖,依着记忆中凡间拜见贵人的礼仪,就要跪伏下去。
一股柔和的力量托住了他,令他无法下拜。
“不必多礼。”陆凡温和的声音响起,“抬起头来。”
愚儿依言,怯生生地抬起头,对上了陆凡那平和深邃的目光。那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无尽的星空,看到了万物生灭,心中所有的紧张与惶恐,竟奇异地平复了下来。
陆凡看着他,目光中带着审视,更带着一丝欣赏。
此子灵根确实斑杂不堪,悟性也看似愚钝,但陆凡却在其身上,看到了一种在那些天才身上极少见到的东西——一种极致的“静”与“韧”。他的心,如同古井,波澜不惊,外界赞誉与非议,似乎都难以动摇其根本。那份对“道”的执着,并非源于天赋带来的优越与渴望证明,而是源于一种更深沉的、近乎本能的向往与坚守,如同溪流,虽缓却不息,虽弱却不断。
这是一块被尘垢深深掩盖的璞玉。世人皆见其外表粗陋,不见其内蕴的“赤子之心”与“不移之志”。而这,恰是陆凡所看重的。他的“苟道”,他的坚守,某种意义上,正需要这等心性作为根基。
“汝名愚儿?”陆凡开口。
“是……是村里长辈取的,说小子脑子不灵光……”愚儿老实回答。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陆凡微微颔首,“汝可愿入我门下?”
此言一出,不仅愚儿呆立当场,连一旁的石乐志、赵铁柱等人也都面露惊异。他们虽知师尊行事往往出人意表,但收下这样一个看似毫无潜力的凡俗少年为徒,实在令人费解。
愚儿张大了嘴,半晌,才结结巴巴道:“道……道主……弟子……弟子资质鲁钝……恐……恐污了您的门墙……”
“我之门下,不看资质,不论出身,只问本心。”陆凡淡淡道,“汝心纯净,志坚韧,此便是最上乘的资质。汝,可愿?”
愚儿看着陆凡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一股从未有过的热流涌上心头,眼眶瞬间红了。他不再犹豫,推开石乐志之前托住他的力量,郑重地、端端正正地跪拜下去,以头触地:
“弟子愚儿,愿拜入师尊门下!此生必恪守门规,勤修不辍,绝不负师尊今日知遇之恩!”
“善。”陆凡受了此礼,这才拂袖将其托起,“即日起,你便是我陆凡座下,关门弟子。”
他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落回愚儿身上,声音平和却带着无上威严:
“吾今日不传你无上神通,不授你仙法妙诀。只赐你《凡人苟道经》一卷。此经非修行之法,乃是修身养性、明心见性之理。何时你能于此经中,悟出‘道在屎溺间,亦在九霄外’的真意,何时能于平凡琐碎中,见微知着,守静笃致,何时,再来寻我授你下一步。”
言罢,陆凡指尖一点灵光飞出,没入愚儿眉心,正是那卷看似朴实无华、实则蕴含着他最初生存智慧与道境根基的《凡人苟道经》。
愚儿只觉脑海中多了一篇经文,文字简单,道理却似乎无穷,他懵懂地再次叩首:“弟子……谨遵师命!”
石乐志等人虽仍有不解,但见陆凡心意已决,便也上前,以师兄身份对愚儿表示了接纳与勉励。
望着那被石乐志引去安顿、依旧显得有些迷茫却步伐坚定的少年背影,陆凡目光悠远。
璞玉蒙尘,终需打磨。他播下的,或许不是一颗能立刻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但谁能断言,这块看似粗陋的顽石深处,不会孕育出惊世的美玉?而这“苟道”薪火,也需以不同的形态,传承下去。
星辉大殿外,那些依旧在等待、在期盼的天才们尚不知晓,他们梦寐以求的机缘,已然落在了一个他们从未正眼瞧过的“愚儿”身上。命运的轨迹,往往就是这般,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