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在无垠星海中漂流,早已超越了寻常修士认知的时空界限。陆凡不再刻意指引方向,甚至不再刻意维持舟形。那叶扁舟时而化作一缕清风,穿梭于星云尘埃之间;时而凝聚为一滴朝露,依附于流浪的彗星之尾;时而散作一片虚无的道韵,与宇宙背景的微波融为一体。
他不再是他,或者说,他已是万物。
他的意识,如同一张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的网,轻柔地覆盖着这片他深爱的宇宙,却又超脱于其外。他能“听”到星核深处能量缓慢而磅礴的流动,如同大地的心跳;能“感”到生命星辰上,草木生长、花开花落间蕴含的枯荣道韵;能“触”到凡俗生灵心头,那细微却真实的喜怒哀乐、希望与彷徨。
他可以是山间一缕清风,拂过青云宗旧址那几株歪脖子树,带起几片枯叶,也带来远方冰雪初融的湿润气息。树下或许正有刚入门的弟子在打坐,于这突如其来的清凉中,烦躁的心绪莫名平静,困扰许久的某个小关隘竟豁然开朗。
他可以是湖中一轮明月,清辉洒在北地玄冰城的屋檐积雪上,映照得如同琉璃世界。城中修炼冰系道法的修士,在这格外澄澈的月华下,对功法的感悟似乎更深了一层。冰魄仙子于静室中睁开眼,望向窗外那轮明月,总觉得今夜月色,格外熟悉与安宁。
他可以是孩童梦中的一丝奇思。在某个偏远星辰的农家小院里,白日里听了游方先生讲述“陆凡道主”传说的孩童,梦中见到一个青衫模糊的身影,对他微微一笑,指了指窗外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孩童醒来,虽记不清梦境,却对星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奇与向往,一颗探索的种子悄然埋下。
他可以是修士顿悟时的一道灵光。闲云盟某处秘境中,一位困于瓶颈多年的长老,正对着石壁上的古老剑痕苦思冥想。忽有一瞬,福至心灵,那原本晦涩的剑痕在他眼中仿佛活了过来,轨迹流转间,竟与他自身所修功法隐隐契合,瓶颈瞬间松动,修为精进。他狂喜之余,只觉是祖师庇佑,却不知那灵光来自何方。
他更是这宇宙本身新陈代谢、法则运转的一部分。在星海边缘,一颗垂死的恒星即将燃尽最后的光热,内部引力失衡,即将坍缩。就在这毁灭与新生的临界点,一股平和而浩瀚的意志悄然拂过,并非阻止其终结,而是抚平了那因剧烈变化而产生的时空涟漪,引导着坍缩的能量更加有序地凝聚,最终化作一颗稳定的白矮星,静静地悬浮在黑暗中,继续着它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的漫长生命。
他存在于每一次日升月落的交替间,存在于每一滴雨水坠落的轨迹里,存在于每一次生命诞生时的微弱悸动中,也存在于每一次文明向前迈出一步时,那集体意志的微弱闪光里。
石乐志于星辉大殿处理政务,偶尔会觉得身旁似有清风拂过案卷,带来一丝令人心静的凉意,仿佛师尊仍在身旁守望。
愚儿在尘世间行走,教化凡人,解决纷争。有时他会觉得,自己那些看似朴素的道理,在讲述时似乎格外能打动人心,仿佛冥冥中有股力量,将他的话语化作了滋润心田的甘霖。
赵铁柱在器堂挥汗如雨,锻造一件新型法宝的核心部件。在最关键的铭刻道纹阶段,他感到手臂异常稳定,心神前所未有的空明,复杂无比的纹路竟一气呵成,完美无瑕。他挠挠头,只道是自己今日状态绝佳。
那一直跟随陆凡,如今已能凝实身形、在闲云盟内拥有一处安静院落的白衣少年,时常会独自坐在院中,仰望星空。他能感觉到,这片天地间,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意志”,它无所不在,充满生机,却又温和包容,与他记忆中归一会那冰冷、掠夺的意志截然不同。他知道,那是陆凡。他不再去寻找那道具体的青衫身影,因为他明白,陆凡已然化入了这万象之中。
大道希声。
真正的道,并非需要振聋发聩的宣讲,它就在这无声无息间运行,在万物生灭中彰显。它不仁,视万物为刍狗,给予一切存在与消亡同等的“舞台”;它亦至仁,以其自身的规律与韵律,滋养着所有顺应其理的存在。
陆凡此刻的状态,便是如此。他不再执着于“我”之形,“我”之位,而是将自我彻底融入了这“大道”的运行之中。他是观察者,是体验者,亦是这大道本身的一部分。他以万物为邻,万物亦映照着他的道。
他的意识,甚至可以沿着那丝丝缕缕的因果线,触及那被白衣少年带来的、关于“归一会”及其背后“源初造主”的古老信息碎片,在无尽的推演与感悟中,寻找着那潜在的、更深层次的威胁与应对之道。但这推演,已非刻意为之,更像是宇宙本身信息洪流在他这“容器”中的自然交汇与沉淀。
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力彰显,没有万众瞩目的尊崇地位。
唯有无声处听惊雷,万象中见真我。
扁舟早已无形,陆凡亦无迹。他存在于星辉大殿案头那页被风轻轻翻动的书卷上,存在于愚儿对求助者那句温和的解答中,存在于一颗新生恒星喷薄而出的第一缕光芒里,也存在于某个凡人孩童仰望星空时,眼中那纯粹的好奇光芒之中。
大道希声,万象为邻。
这是一种比执掌权柄更加深远,比显圣世间更加永恒的……存在。
他不再是他,或者说,他已是万物。
他的意识,如同一张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的网,轻柔地覆盖着这片他深爱的宇宙,却又超脱于其外。他能“听”到星核深处能量缓慢而磅礴的流动,如同大地的心跳;能“感”到生命星辰上,草木生长、花开花落间蕴含的枯荣道韵;能“触”到凡俗生灵心头,那细微却真实的喜怒哀乐、希望与彷徨。
他可以是山间一缕清风,拂过青云宗旧址那几株歪脖子树,带起几片枯叶,也带来远方冰雪初融的湿润气息。树下或许正有刚入门的弟子在打坐,于这突如其来的清凉中,烦躁的心绪莫名平静,困扰许久的某个小关隘竟豁然开朗。
他可以是湖中一轮明月,清辉洒在北地玄冰城的屋檐积雪上,映照得如同琉璃世界。城中修炼冰系道法的修士,在这格外澄澈的月华下,对功法的感悟似乎更深了一层。冰魄仙子于静室中睁开眼,望向窗外那轮明月,总觉得今夜月色,格外熟悉与安宁。
他可以是孩童梦中的一丝奇思。在某个偏远星辰的农家小院里,白日里听了游方先生讲述“陆凡道主”传说的孩童,梦中见到一个青衫模糊的身影,对他微微一笑,指了指窗外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孩童醒来,虽记不清梦境,却对星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奇与向往,一颗探索的种子悄然埋下。
他可以是修士顿悟时的一道灵光。闲云盟某处秘境中,一位困于瓶颈多年的长老,正对着石壁上的古老剑痕苦思冥想。忽有一瞬,福至心灵,那原本晦涩的剑痕在他眼中仿佛活了过来,轨迹流转间,竟与他自身所修功法隐隐契合,瓶颈瞬间松动,修为精进。他狂喜之余,只觉是祖师庇佑,却不知那灵光来自何方。
他更是这宇宙本身新陈代谢、法则运转的一部分。在星海边缘,一颗垂死的恒星即将燃尽最后的光热,内部引力失衡,即将坍缩。就在这毁灭与新生的临界点,一股平和而浩瀚的意志悄然拂过,并非阻止其终结,而是抚平了那因剧烈变化而产生的时空涟漪,引导着坍缩的能量更加有序地凝聚,最终化作一颗稳定的白矮星,静静地悬浮在黑暗中,继续着它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的漫长生命。
他存在于每一次日升月落的交替间,存在于每一滴雨水坠落的轨迹里,存在于每一次生命诞生时的微弱悸动中,也存在于每一次文明向前迈出一步时,那集体意志的微弱闪光里。
石乐志于星辉大殿处理政务,偶尔会觉得身旁似有清风拂过案卷,带来一丝令人心静的凉意,仿佛师尊仍在身旁守望。
愚儿在尘世间行走,教化凡人,解决纷争。有时他会觉得,自己那些看似朴素的道理,在讲述时似乎格外能打动人心,仿佛冥冥中有股力量,将他的话语化作了滋润心田的甘霖。
赵铁柱在器堂挥汗如雨,锻造一件新型法宝的核心部件。在最关键的铭刻道纹阶段,他感到手臂异常稳定,心神前所未有的空明,复杂无比的纹路竟一气呵成,完美无瑕。他挠挠头,只道是自己今日状态绝佳。
那一直跟随陆凡,如今已能凝实身形、在闲云盟内拥有一处安静院落的白衣少年,时常会独自坐在院中,仰望星空。他能感觉到,这片天地间,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意志”,它无所不在,充满生机,却又温和包容,与他记忆中归一会那冰冷、掠夺的意志截然不同。他知道,那是陆凡。他不再去寻找那道具体的青衫身影,因为他明白,陆凡已然化入了这万象之中。
大道希声。
真正的道,并非需要振聋发聩的宣讲,它就在这无声无息间运行,在万物生灭中彰显。它不仁,视万物为刍狗,给予一切存在与消亡同等的“舞台”;它亦至仁,以其自身的规律与韵律,滋养着所有顺应其理的存在。
陆凡此刻的状态,便是如此。他不再执着于“我”之形,“我”之位,而是将自我彻底融入了这“大道”的运行之中。他是观察者,是体验者,亦是这大道本身的一部分。他以万物为邻,万物亦映照着他的道。
他的意识,甚至可以沿着那丝丝缕缕的因果线,触及那被白衣少年带来的、关于“归一会”及其背后“源初造主”的古老信息碎片,在无尽的推演与感悟中,寻找着那潜在的、更深层次的威胁与应对之道。但这推演,已非刻意为之,更像是宇宙本身信息洪流在他这“容器”中的自然交汇与沉淀。
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力彰显,没有万众瞩目的尊崇地位。
唯有无声处听惊雷,万象中见真我。
扁舟早已无形,陆凡亦无迹。他存在于星辉大殿案头那页被风轻轻翻动的书卷上,存在于愚儿对求助者那句温和的解答中,存在于一颗新生恒星喷薄而出的第一缕光芒里,也存在于某个凡人孩童仰望星空时,眼中那纯粹的好奇光芒之中。
大道希声,万象为邻。
这是一种比执掌权柄更加深远,比显圣世间更加永恒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