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用宝钞缴税!-《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朱元璋现在就像一个饿死鬼,面前摆着一桌满汉全席,口水已经流成了河,就等李先生说一声“开动”!

  刘伯温也是一样,他躬身一揖到底,声音嘶哑。

  “恳请李先生,教我!”

  李去疾看着两人的模样,心里直咧嘴。

  好家伙,这两人是真上头了啊。

  “马大叔,不要急,我慢慢说。”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他清了清嗓子,

  “想实现刚才说的那个‘金鹰国’玩法,咱们大明要走的路,比他们难一百倍。”

  “但是,也不是不能走。”

  “大致上,分两步!”

  李去疾伸出两根手指,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第一步!”

  李去疾的声音斩钉截铁。

  “我们要给大明宝钞,找一个‘硬东西’,跟它挂上钩!”

  “让所有人一看到咱的宝钞,就跟看到那个‘硬东西’一样!”

  “这个过程,就叫‘锚定’!”

  又是“锚定”?

  朱元璋和刘伯温细细品味着这个词。

  这个“锚定”,和刚才规定宝钞发行数量的“锚定”明显不一样!

  船要靠岸,需下锚。

  这宝钞要通行天下,也得有个锚?

  有道理!

  “那先生,这个‘硬东西’,是什么?”刘伯温虚心求教。

  李去疾笑了笑,吐出两个字。

  “白银。”

  “如今这个世道,黄金太少,铜钱太重,粮食布匹又不能一直存放。看来看去,只有白银,是所有国家,所有商人都认的玩意儿。”

  “大明要做的,就是颁布一条铁律!”

  “大明所有赋税,可以用现银缴纳,也可以用宝钞缴纳!官府统一标准,一两白银,就等于一贯宝钞!”

  “而且,朝廷要做出姿态,我们更喜欢收宝钞!”

  “如此一来,宝钞的价值,就和白银的价值,死死地捆在了一起!”

  “老百姓拿着宝钞,就等于拿着银子,心里能不踏实吗?!”

  朱元璋的脑子嗡的一声!

  之前他还在纠结,怎么让老百姓相信一张纸。

  现在他明白了!

  这张纸本身值不值钱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张纸背后,站着的是白银!是朝廷“用来缴税”的承诺!

  “妙啊!”朱元璋一拍大腿,激动得满脸放光,“如此一来,谁还敢说宝钞是废纸?这不就是银票嘛!”

  “不,比银票,还厉害!”

  刘伯温的眼睛里闪动着骇人的光芒,他已经想到了更深的一层。

  “寻常银票,是钱庄开的,只能在小地方用。而这宝钞,是以整个大明朝廷的信用做保,以国库里的所有白银做底!”

  “有了这根‘银锚’,宝钞就能扬帆出海,通行万国!”

  君臣二人越说越兴奋。

  朱元璋更是激动得一拍大腿,恨不得现在就冲回皇宫,连夜开工印钱!

  “先生快继续说!这第二步是……”

  他的话刚说到一半,却被李去疾一个抬手的动作,硬生生打断了。

  李去疾端起茶杯,动作不紧不慢,眼神却变得有些古怪。

  朱元璋心头一跳,急切地催促道:“先生?”

  李去疾放下茶杯,慢悠悠地问了一句。

  “马大叔,这个‘印钞’的大计,你回去之后,是要禀报给当今皇上,由他来拍板执行的,对吧?”

  “那是自然!”朱元璋毫不犹豫地点头。

  “那就好。”

  李去疾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格外郑重。

  “那你可千万要记住了,回去之后,务必先问皇上一个问题。”

  “问他,愿不愿意让天下百姓,用这宝钞,来缴纳赋税。”

  “倘若皇上连这点都不同意。”

  “那前面说的所有一切,就当咱们是在说笑话,这事儿,还是算了吧。”

  话音落下,朱元璋先是一愣。

  随即,他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先生多虑了!”

  他大手一挥,

  “朝廷印的钱,不让百姓用来交税?那咱印它干嘛?!”

  “这不是削弱宝钞的信誉,降低宝钞价值吗?”

  “皇上怎么可能做这等蠢事?!”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声音戛然而止。

  因为李去疾正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眼神看着他。

  那眼神里没有赞同,没有附和,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古怪。

  仿佛在说:你,真的确定吗?

  一股寒意,毫无征兆地从朱元璋的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仔细想了想。

  若是没有听李先生今日这番讲课,他,朱元璋,开始发行宝钞之后,会怎么做?

  他会一边强制推行宝钞,让百姓用真金白银来换。

  另一边,为了充盈国库,他会规定——赋税,必须缴纳金银或者粮食!

  宝钞?那时候的自己肯定在想:那玩意儿是咱发出去的,怎么能再收回来?那不是左手倒右手,白忙活一场吗?

  这个念头浮现的瞬间,朱元璋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

  他竟然……

  还真的会做这种蠢事!

  他就是那个自己口中,连想都不敢想的“蠢皇帝”!

  这一刻,朱元璋终于明白了李去疾之前“大明宝钞政策存在错误”的预言,到底指的是什么!

  先生他……他又看穿了一切!

  朱元璋的脸皮火辣辣地烫。

  但他毕竟是朱元璋!

  那厚如城墙的脸皮和帝王心术,让他硬生生压下了心头的惊涛骇浪。

  他重重地咳嗽一声,强行摆出一副义正辞严的模样,声音都比刚才洪亮了几分。

  “先生放心!”

  “皇上乃是千古圣君,高瞻远瞩!绝不会犯此等低级错误!”

  为了增加说服力,他还特地举例。

  “您看,之前皇上一直严守海禁,可从我这里听了先生的高见,不也立刻就准备解除了吗?”

  “这足以证明,皇上是何等的从善如流,虚怀若谷!”

  李去疾看着他那副模样,暂时放下了疑虑。

  行,我就信你老马。

  “嗯,有道理,那便是我多虑了。”

  李去疾端起茶杯,决定继续刚才的话题。

  然而……

  李去疾思索了一下,放下茶杯,又叹了口气。

  “马大叔,刘老先生。”

  他一开口,那熟悉的转折味道又来了。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心咯噔一下,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咋地?

  这法子又有问题?

  只听李去疾慢悠悠地说道:“这个主意听起来很美,对吧?”

  两人下意识地点头。

  “但是,这里面有个前提。”

  李去疾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想用白银当锚,那你手里的白银,够不够多?”

  “想让全世界都用你的宝钞,那你手里的白银,能不能多到……让全世界都兑不光?”

  朱元璋愣住了。。

  白银!

  国库里有多少白银?

  朱元璋比谁都清楚!

  穷!

  打仗打空了,赏赐赏空了,赈灾赈空了,大明朝国库在大部分时候,耗子进去都得含着眼泪出来!

  就凭国库里那点存银,别说让全世界来兑了,怕是应天府的百姓一人兑一两,都能当场给你兑破产了!

  这……

  一旦被人发现你没银子,那宝钞的信用,不就当场崩盘了吗?!

  “先生……”朱元璋的声音干涩无比,“那……那这可如何是好?”

  “是啊先生,”刘伯温也急了,“这岂不是成了一个死结?朝廷没有足够的白银,宝钞就立不起来。可宝钞立不起来,朝廷就更弄不到银子啊!”

  看着二人急得抓耳挠腮的样子,李去疾笑了。

  想印钱,得有钱做担保。

  可就是因为没钱,才要印钱啊!

  表面上看,这就是死局!

  “谁说,这个‘锚’,一开始就非得是金银了?”

  轻飘飘的一句话,又把朱元璋和刘伯温给问懵了。

  不是金银?

  那还能是什么?

  难不成用石头?

  “马大叔,刘老先生,你们忘了咱们刚才聊的什么了?”

  李去疾伸手指了指院子外,那广阔的天地。

  “盐、铁、茶、粮食!”

  “这些东西,是不是我大明境内,谁都离不开的硬通货?”

  朱元璋和刘伯温一怔,随即猛地反应过来!

  对啊!

  盐!

  人可以没有金银,但不能不吃盐!

  “先生的意思是……”刘伯温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光。

  “可以进行双轨并行制度!”

  李去疾的声音斩钉截铁!

  “所谓双轨,就是对内一套,对外一套!”

  “对内,宝钞刚发行的时候,其价值,就由朝廷牢牢掌控在手里的这些生活必需品来背书!”

  “朝廷颁布法令:所有官营盐场、铁矿、茶山,包括征收上来的皇粮,都可以接受宝钞进行交易和结算!”

  “老百姓可以用宝钞,去官府开的盐铺里买到足额的盐!可以用宝钞,抵扣他要缴纳的粮食税!可以用宝钞,去换取耕地的农具!”

  “只要这张纸,能实实在在地换到他活下去要吃、要用的东西,那它在就永远不可能是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