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金鹰毛熊,文化战争!-《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朱标的,眼神变得锐利。

  “不只是盐、茶、铁锅!”

  “我们还要卖给他们更‘好’的东西!”

  “比如,比他们马奶酒好百倍的烈酒!比他们兽皮袍子更轻更暖的丝绸布匹!比他们骨雕更精美的瓷器!”

  “这些东西,不能卖得很贵!要把价格压低,低到走私犯也没多少利润的地步。”

  “但要进行限制!”

  “只卖给那些宣誓效忠大明的部落,只卖给这些部落里的首领和贵族!”

  “试想一下,当一个部落的首领,穿着我大明的丝绸,喝着我大明的烈酒,用着我大明的瓷碗,他的族人会怎么想?那些普通的牧民,会不会也想过上这样的日子?”

  “他们会更卖力地放牧牛羊,只为从首领那里换来一口酒,一匹布。而首领们为了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为了换取更多的丝绸和美酒,就必须拿出更多的牛、马、皮毛来和我们交易!”

  “如此一来,”

  朱标摊开手,像一个掌控全局的棋手,

  “那些部族,从上到下,奋斗的目标,不再是变得更强壮,不再是磨炼骑射,而是……如何讨好大明,如何从大明手里换到更多的东西。”

  “他们的刀会变钝,他们的血会变冷,他们的狼性,会被一点点磨掉,变成一只只帮我们放牧的……牧羊犬!”

  “我们想让谁富,就多卖给他一些紧俏货。我们想让谁死,就断了他的盐和茶!”

  “当然,肯定有不愿意守规矩的部落。”

  “那时候,大明就需要动用武力来维持规矩了。”

  “不过,顺利的话,都不需要大明自己动手。一个部落不听话了,就放出话去,谁能灭了他,谁就能得到他未来十年的贸易权!”

  “你们信不信?草原上那些已经红了眼的‘狗’,会比我们自己派兵,还要凶狠!”

  “……”

  田埂之上,安静了下来。

  朱樉、朱棡、朱棣额头上冷汗涔涔,看着朱标,像是第一次认识他一样。

  这哪里还是那个温厚仁善的大哥?

  这分明……分明比那些草原上的豺狼,还要狠上百倍!

  “哈哈……哈哈哈哈!”

  一阵压抑不住的狂笑声,打破了这片死寂。

  朱元璋仰天大笑。

  “好!好!好一个‘为我们而放牧’!好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他猛地拍了拍朱标的肩膀,那双虎目之中,满是激动与狂热。

  咱以前只想着怎么把狼崽子全都杀光,没想到,标儿这法子,竟是能把狼的牙全都拔了,再给它套上链子,让它只能摇着尾巴,等着咱喂食!

  高!实在是高!

  他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眉宇间带着一股掌控全局的自信的儿子,心中那点因为“奸商”思想而产生的不快,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

  虽然就像朱标刚才说的,这只是纸上谈兵的理论。

  但这是自己儿子,该夸肯定要夸!

  而且通过标儿的讲述,他对“经济战争”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他想起来了!

  之前,李先生也讲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那个什么“金鹰国”,用一种叫“鹰钞”的纸片子,换遍了全世界的真金白银。

  这……这不也是一种“买卖”吗?

  也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的刀啊!

  想到这,朱元璋猛地扭过头。

  “李先生!”

  他这一嗓子,中气十足,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了过去。

  “先生,咱突然想起来了!”

  朱元璋搓着手,像个在课堂上发现新大陆的学生,激动地问道:

  “您之前给咱讲的那个‘金鹰国’的故事!”

  “那个什么……用‘鹰钞’和‘黑金’捆绑,收割全世界财富的法子!”

  “那不也是……不也是一种‘经济战争’吗?!”

  他这话一问出来,就死死盯着李去疾,像个考了满分,等着老师夸奖的孩子。

  李去疾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他由衷地赞叹道:“马大叔,您真是天纵奇才,这都能举一反三!”

  “没错。”

  李去疾肯定地点了点头。

  “金鹰国的那套玩法,正是‘经济战争’的最高级,也是最无耻的形态。”

  “朱标刚才说的,是针对一个特定区域,利用特产进行控制,我们称之为‘区域性经济控制’。”

  “而金鹰国玩的,是把他们自己印的纸,跟全世界都离不开的命脉物资捆绑在一起,这叫‘全球货币霸权’。他们割的,是全世界的韭菜!”

  (我去!老马可以啊!)

  (这脑子转得够快的啊!悟性这么高?)

  李去疾心里暗暗给朱元璋点了个赞。

  得到了李先生的肯定,朱元璋只觉得浑身舒坦,比打了一场大胜仗还过瘾!他得意地捋了捋胡须,瞥了一眼自己的几个儿子。

  瞧瞧!

  咱这脑子,不比你们这些臭小子灵光?

  一旁的朱标,看着父亲和大哥之间这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大明朝最至高无上的皇帝,会像个学生一样,向一个乡野间的“商人”请教?

  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对着李去疾恭恭敬敬地长揖。

  对于众人震撼的表情,他并没有丝毫的骄傲自满。

  他知道,自己今天所说的这一切,不过是拾人牙慧,全都是大哥李去疾这三年来,潜移默化教给他的东西。

  他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

  真正的“谪仙人”,是眼前这位谈笑间便可定国安邦的大哥。

  朱标整理了一下衣冠,朝着李去疾深深一揖。

  “大哥。”

  他的声音无比诚恳,姿态放得极低。

  “这只是我根据您教的道理,自己想的一些浅见,其中必然有许多疏漏谬误之处,还请大哥指正。”

  这番姿态,让朱元璋看得暗暗点头。

  嗯,咱标儿就是仁厚谦逊,不骄不躁,有储君之风!

  李去疾看着朱标,满意地点了点头。

  “说得很好。”

  这四个字,让朱标心中一松,也让朱元璋与有荣焉。

  然而,还没等他们高兴。

  李去疾却话锋一转,又缓缓地摇了摇头。

  这一下点头,一下摇头的,把众人全给整不会了。

  尤其是朱元璋,心里“咯噔”一下。

  来了来了!先生这套路又来了!

  只见李去疾看着众人不解的目光,叹了口气,缓缓开口。

  “老二,你说的这套‘经济战争’,思路很对,手段也很高明。”

  “但是……”

  果然又是这个“但是”!

  朱元璋的眼皮子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每次从李先生嘴里听到这个词,就意味着他刚刚被颠覆重建的世界观,又要面临一次惨无人道的强拆!

  只听李去疾悠悠地说道:“你还是没抓住最根本的重点。”

  朱标没有丝毫惊愕,继续谦逊求教,“大哥,哪里不对?”

  李去疾看着他,反问道:“我问你,我们能用盐、茶、铁器去拿捏草原部落,其根本前提是什么?”

  “前提是……”朱标思索片刻,答道,“前提是我们的国力比他们强盛!我们的军队比他们能打!能维护我们订下的规矩!”

  “没错。”李去疾点点头,“可你能保证,大明能永远强盛下去吗?”

  这个问题,像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朱元璋和朱标的心上。

  永远?

  这世上,哪有什么永远?

  强如汉唐,不也终有衰落的一天?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这是一个所有帝王都无法回避,却又不敢深思的终极问题。

  “王朝更替,自有其周期。我们谁也无法保证大明永远对草原保持着绝对的武力压制和经济优势。”

  李去疾的声音,精准地划开了那个最血淋淋的现实。

  “一旦将来,大明国力衰退,军备废弛。你今天布下的‘经济战争’之局,会发生什么?”

  “那些被我们用美酒丝绸腐蚀,看似变成了‘牧羊犬’的部落,会不会在一夜之间,重新变回饿狼?”

  “他们会不会利用我们帮他们建立的贸易路线,反过来渗透我们?他们会不会在我们最虚弱的时候,狠狠地咬我们一口,将我们曾经施加在他们身上的一切,百倍千倍地奉还?”

  嘶——

  一番话,让在场所有人,从头皮凉到了脚后跟!

  朱元璋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只想到了这法子有多狠,多妙,却没想过,这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是一把双刃剑!

  你强大的时候,它是你宰割别人的工具。

  可一旦你衰弱了,它就会成为别人宰割你的利刃!

  “那……那该如何是好?”朱棣急了,他第一次发现,原来打仗之外的事情,竟然可以这么复杂,这么凶险。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李去疾身上。

  他们知道,先生既然指出了问题,就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李去疾迎着众人的目光,淡淡一笑。

  “所以,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光有‘雷霆手段’的武力战争,和‘杀人不见血’的经济战争,还远远不够。”

  他顿了顿,缓缓吐出了一个让众人更加匪夷所思的词。

  “我们还需要进行第三种战争。”

  “文化战争。”

  “或者说,是‘意识形态战争’!”

  文化战争?

  意识形态战争?

  这几个字从李去疾嘴里吐出来,朱元璋父子几个,包括旁边的马皇后、常遇春,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懵了。

  脸上的表情,充满了茫然,不解,

  以及一种“这是不是在忽悠我”的荒诞感。

  文化?

  这个他们懂。

  不就是读书写字,之乎者也,孔孟之道嘛。

  战争?

  这个他们更懂了。就是你砍我一刀,我捅你一枪。

  可你把这两个词儿捏一块,是几个意思?

  难道是让秀才们扛着《论语》《孟子》,去跟草原上的蛮子辩论?

  别开玩笑了。

  战争,是直接拔刀子。

  你这边“子曰”还没说完,脑袋就已经搬家了。

  至于那个“意识形态战争”……

  这更是他娘的听都没听说过!

  意识?形态?这都啥玩意儿?

  “先生……啥叫……意识形态啊?”

  朱樉这个直肠子,又一次成功扮演了“捧哏”的角色。

  他挠着那颗不算太灵光的脑袋,满脸困惑地问道:“意识……是不是跟做梦有关系?”

  李去疾被他逗笑了。

  (马三这脑回路,真是清奇。意识形态,ideology,这玩意儿跟你们解释起来,怕是比量子力学还费劲。)

  他决定,还是用他最擅长,也是这群“古代学生”最喜欢的方式。

  讲故事!

  “你们别急。”

  李去疾清了清嗓子,又摆出了那副“天桥说书”的架势。

  “咱还拿那个‘金鹰国’来举例子。”

  一听到“金鹰国”,朱元璋立马来了精神,耳朵都竖了起来。

  他知道,先生又要开始讲“仙法”了!

  “话说啊,远古的时候,除了金鹰国,还有一个能跟它掰手腕的强大国家。”

  “那个国家的人,崇拜一种力大无穷的棕熊,咱们就叫它‘毛熊国’吧。”

  李去疾开始了他的魔改版“冷战史”。

  “这个金鹰国和毛熊国啊,实力相当,谁也奈何不了谁。”

  “金鹰国船坚炮利,富甲天下。”

  “毛熊国则是甲兵雄厚,天下无敌。”

  “两边都有一种能把对方连同自己一起炸上天的‘灭世天雷’,所以谁也不敢真刀真枪地干。”

  朱元璋等人听得连连点头。

  这个他们能理解,就是势均力敌,投鼠忌器。

  “既然硬的来不了,金鹰国那帮‘脏心烂肺’的家伙,就开始琢磨别的道道了。”

  李去疾的语气,带上了几分玩味。

  “他们发现,毛熊国虽然武力强大,军事力量是金鹰国两倍以上。”

  “但毛熊国的经济能力,也只有金鹰国的一半。”

  说到这里,李去疾顿了一下,看着众人笑着说道:

  “具体发生了什么,我先不说,”

  “40年后……”

  “毛熊国依旧是天下无敌!”

  “金鹰国也依旧是富甲天下!”

  “但这时候,其中一个国家就快灭亡了。”

  “你们觉得……”

  “这金鹰国和毛熊国。”

  “是哪一个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