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让百官主动要求开海!-《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李去疾则继续说道:

  “皇上把番薯种在皇宫里,亲自浇水,亲自施肥。这代表什么?代表皇上将此物,看得比皇宫里的奇花异草、金银珠宝还要重!代表皇上心里头,装的不是自己享乐,而是天下万民的肚子!”

  “等到番薯成熟,亩产千斤的消息传遍天下!天下百姓会怎么想?他们会想,这是皇上亲手为我们种出来的救命粮!是天子带来的祥瑞!”

  “到了那个时候,您说,还有哪个不长眼的言官,敢说皇上有失体统?谁敢说,谁就是跟全天下的饿肚子百姓作对!”

  李去疾的声音,充满了蛊惑。

  “到时候,史官大笔一挥,记上一笔:‘洪武二年,帝得海外神物,恐其不实,乃于宫中辟田亲试,日夜观之,与民同忧。’您说,这流传到后世,是丢人,还是长脸?”

  轰!

  朱元璋只觉得自己的天灵盖,又被李先生给掀开了一次!

  对啊!

  咱怎么就没想到呢!

  这就和出现天灾后皇帝要祭祀一样,这叫作秀!

  不,这叫与民同心!

  而且,和祭祀那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不一样,番薯可是能真正给百姓带来好处的神物!

  这名声,这威望,“唰”的一下,不就又上去了吗?!

  而且比之前更高!

  甚至流芳百世!

  “好!好!就这么办!”朱元璋脸上的纠结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咱这就回去跟皇上说这事!”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那帮文官听说自己在宫里种地时,那一脸便秘的精彩表情了。

  然而,李去疾却只是笑了笑,摆了摆手。

  “马大叔,别急。”

  他又来了。

  朱元璋的心,又“咯噔”了一下。

  (先生,咱求求您了,有话您能一次性说完吗?您再这么一惊一乍的,咱这颗心,迟早得让您给玩坏了!)

  朱元璋心里疯狂吐槽,脸上却只能挤出一个有些勉强的笑容:“先生……还有何高见?”

  “这,只是第一步。”

  李去疾伸出一根手指,慢悠悠地说道。

  “等个两三个月,等到临近秋天,这宫里的番薯,也该收获了。”

  “到时候,那产量,绝对能把所有人的眼珠子都给惊掉。”

  “这个时候,皇上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办一场大宴。”

  “全番薯宴!”

  “全……番薯宴?”朱樉这个吃货,眼睛瞬间就亮了,“先生,您的意思是,从头到尾,都吃这玩意儿?”

  李去疾看着朱樉那副馋样,不禁失笑,但随即又摇了摇头。

  “番薯这东西,你要是天天吃,顿顿吃,不出三天,保准你看见它就想吐。”

  “但第一次吃的时候,肯定会觉得很好吃。”

  “到时候,把满朝文武,王公贵族,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请到宫里来。”

  “宴会开始,先上两道凉菜:一道凉拌番薯藤,清脆爽口;一道蜜汁番薯块,香甜软糯。”

  “再上热菜:拔丝番薯,金黄璀璨,丝线能拉三尺长,又好吃又好看;番薯粉蒸肉,肉吸了番薯的甜,番薯浸了肉的油,入口即化,肥而不腻。”

  “主食呢?可以是番薯粥,养胃;可以是番薯面条,劲道;还可以是番薯干烙的饼,焦香扑鼻。”

  “汤品,就用番薯和排骨一起炖,汤色浓白。”

  “点心,就是烤番薯干,甜过蜜饯。”

  “可惜时间来不及,不然还能用番薯酿出番薯烧酒!”

  李去疾一边说,一边掰着手指头数。

  朱家父子几个人,目瞪口呆,听着这些闻所未闻的吃法,都感觉肚子里的馋虫被勾了出来。

  (这……这他娘的,光听着就饿了!)

  (先生居然连做菜都懂这么多门道?这世上还有他不会的吗?)

  朱元璋心压住馋虫,继续问道:“这宴会,有什么用?”

  “用处大了!”李去疾拍了下手。

  “那帮平日里吃惯了山珍海味的老爷们,第一次吃番薯,肯定对这番薯的产量和味道,赞不绝口,惊为天人……”

  李去疾的声音,陡然压低,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玩味。

  “这个时候,就该事先安排好的人,登场了。”

  “事先安排好的人?”朱元璋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不就是唱戏里的“托儿”吗!

  李去疾嘿嘿一笑,

  “没错,就是托儿!”

  “这第一个托儿,得是个有分量,但又不能太扎眼的人。等宴会气氛到了最高潮,他就可以站出来,一脸激动地跟皇上请求……‘”

  “陛下,此等神物,亩产惊人,味道绝佳,乃是天赐我大明的活命粮啊!臣恳请陛下,能否赐下一些种苗,让臣也在自家封地里试种一番,为国分忧?’”

  李去疾顿了顿,继续道:“您想啊,马大叔。这第一个人一开口,其他人会怎么想?”

  “他们会想,这好事可不能让你一个人占了!”朱棣下意识地就接了话,说完才发觉自己多嘴了。

  “对喽!”李去疾赞许地看了朱棣一眼,

  “人心嘛,都是自私的。有人带头,其他人肯定会一窝蜂地跟上!到时候,都不用皇上开口,底下这帮王公大臣、勋贵武将,就能为了谁先拿到种苗,争个面红耳赤。”

  “等他们吵得差不多了,皇上再站出来,一脸‘朕早就想到了’的表情,大笔一挥,说这神物乃是天赐大明,理应泽被苍生,所以决定,在全大明推广!”

  “到时候,还有谁敢反对?谁反对,谁就是不想让老百姓吃饱饭,就是跟全天下的百姓作对!”

  朱元璋听得是心潮澎湃,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让谁去当这个“托儿”了。

  英国公张辅?不行,太稳重了,不像会抢功的人。

  曹国公李文忠?嗯,自己外甥,可以!

  他甚至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旁边站着的常遇春。这个夯货,让他去抢,那绝对是本色出演,一点破绽都没有!

  “先生高明!”朱元璋忍不住赞叹。

  李去疾点点头,继续说道:

  “这还没完。”

  “等到所有人都接受了推广番薯这件事,并且热情高涨的时候,就该第二个托儿上场了。”

  李去疾的表情变得更加神秘。

  “这个托儿,要装作不经意地,问出一个所有人都好奇,但又不敢问的问题。”

  “‘陛下,臣斗胆,敢问此等活命神物,究竟是……从何而来?’”

  原来如此

  朱元璋已经大致猜到了后面的计划!

  这个问题,像是画龙点睛的最后一笔,瞬间让整个计策,活了过来!

  是啊!

  这东西从哪来的?

  这是皇上在宫里种出来的,可皇上又是从哪儿弄来的?

  “皇上,就可以‘不经意’地,叹一口气了。”

  “然后,用一种充满遗憾的语气,告诉他们——”

  “此物,是他数年前,偶然得知海外有仙山,派出最精锐的密探,历尽磨难,九死一生,才从一处海外之地,寻得的仙种!’”

  朱棣几人听得嘴角一抽,这话……怎么这么像那个王胖子讲故事的口吻?

  李去疾没理会他们,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探子回报,那海外之地,要穿过一片名为‘太平洋’的无垠大海!”

  “那里的土人,不知耕种为何物,因为他们除了番薯,还有玉米土豆两种神物!”

  “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那片仙陆,不知铁器为何物。可那里,却有非常多的金山银山!”

  “据咱那唯一活着回来的密探说,他曾亲眼见到,当地一个部落酋长,用的夜壶……都是纯金打造的!”

  金夜壶!!!

  朱元璋表情古怪起来,他几乎已经能想象到,当他把这番话在朝堂上说出来时,那帮文臣武将,会是怎样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什么圣人文章,什么礼义廉耻,在金夜壶面前,统统都得靠边站!

  “先生……这……这是不是太夸张了?”朱元璋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他怕自己到时候演砸了,绷不住笑场。

  “夸张?”李去疾嘿嘿一笑,“马大叔,这叫画饼!饼画得不大,鱼儿怎么会上钩?”

  “等到满朝文武,一个个都跟被勾了魂似的,脑子里只剩下金夜壶的时候……”

  李去疾伸出三根手指。

  “第三个托儿,就可以出场了!”

  “这个人,不能是文官,文官胆子小,嘴皮子利索,但没用。必须得是个武将!还得是个有野心,敢打敢拼,平日里就嚷嚷着封侯拜将的愣头青!”

  朱元璋的脑海里,瞬间就闪过了好几个人选。

  蓝玉?嗯,这小子够狂,够贪,够不要命,是个好苗子!

  朱亮祖?嗯,经过上次的敲打,也是个合适的人选。

  “这个武将,要‘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对着皇上磕头!”

  “‘陛下!臣,愿为陛下分忧!为大明寻回仙种!’”

  “‘臣不要粮草,不要兵马,只需陛下给臣一艘船,几百个不怕死的弟兄!臣愿立下军令状,不将那金山银山搬回大明,不将那土豆玉米带回故乡,臣,誓不还朝!’”

  李去疾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不紧不慢地抛出问题:

  “然后,其他大臣会怎么样?”

  朱元璋想都没想,直接说道:

  “他们会跟抢!”

  何止是抢!

  怕不是要为了这个出海名额,在奉天殿上当场打起来!

  “没错!大明朝堂上,什么最多?”

  “除了读书的文官,就是那帮跟着皇上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武将!”

  “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就好功名,好财帛!他们看到有人抢先一步,要把这泼天的富贵和功劳揽入怀中,他们能干?”

  “不能!”朱棣想也不想,脱口而出。

  他光是听着,都感觉自己浑身的血要烧起来了,恨不得自己就是那个跪下请命的人!

  而朱元璋,更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他太了解手底下那帮骄兵悍将了。

  别说金夜壶,你就是扔块骨头出去,他们都能为谁先啃第一口打个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