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很想立即问问眼前的转世仙人,怎么充盈国库。
但刚刚还在针锋相对,朱元璋一时有些犹豫,不知该如何开口。
一旁的马皇后见状,立即猜到了朱元璋的心思,
她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轻轻碰了碰朱元璋的胳膊。
“好了好了,李先生是文儿的大哥,都是一家人,干嘛争论这些东西。”
她柔声细语,像是一阵春风,吹散了雅间里的最后一丝火药味。
“菜都快凉了,快尝尝李先生的手艺。”
“刚才来的时候文儿就说了,这些都是李先生改进的配方,只有这平安酒楼能吃到。”
“夫君你快尝尝。”
马皇后说着,便主动拿起筷子,给朱元璋夹了一片烤鸭,又给李去疾和朱标碗里各添了些菜。。
有了她这个温润的调剂,桌上的气氛重新活络起来。
众人忽略刚才的事,开始吃饭。
一顿饭,在马皇后的刻意调和下,氛围变得相当融洽。
锦书、锦绣、锦鱼三人,在旁边伺候,不时倒酒或是上新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咳,李小哥。”
他清了清嗓子,身体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倾,姿态放低了许多。
“听你刚才一席话,想必对朝廷的难处,也是了解的。”
“那依你之见,当今天子……该如何才能让这国库……充盈起来?”
李去疾闻言,转过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简单。”
他吐出两个字。
朱元璋的眼睛瞬间亮了。
“加税。”
轰!
朱元璋的脑子像是被一柄大锤狠狠砸中,之前消散的火气,以十倍的烈度,直冲天灵盖!
“混账东西!”
他差点拍桌子,被马皇后拉了一下,才压制住自己的动作。
“咱就知道你们这些商人心都黑透了!”
“加税?加到谁的头上去?还不是加到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身上?!”
“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刨食不易,本就活得艰难!你还要给他们加税?你是想让他们卖儿卖女,家破人亡吗?!”
朱元璋的声音里,带着发自肺腑的愤怒。
他自己就是从最底层的佃户爬上来的,他太清楚农民的苦了。任何想要加重农民负担的言论,都会触动他最敏感的神经。
朱标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生怕李去疾再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整个雅间的氛围,再次紧张起来。
李去疾却依旧稳如泰山,他甚至还有闲心用筷子夹起一颗花生米,慢悠悠地丢进嘴里,轻轻一嚼。
“嘎嘣。”
清脆的声响,在死寂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
“马大叔,你这么激动做什么?”
李去疾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我何时说过,要加农税了?”
朱元璋一愣。
只听李去疾不紧不慢地说道:“我说的是,加商税。”
商税?
朱元璋和马皇后,再一次目瞪口呆。
他们看着李去疾,眼神里充满了荒谬与不解。
他自己就是个商人!
他竟然主动提议,要给自己这一行当的人,加税?
这是什么操作?自己给自己捅刀子?
朱元璋觉得,自己又来了一次一上一下的过山车。
“这……这是为何?”
马皇后忍不住开口了,她的声音里满是困惑。
李去疾笑了笑,终于有了一丝认真。
“加税,自然不能乱加。朝廷想要商人心甘情愿地掏钱,就得先让他们看到好处。”
他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是保护。”
“如今的商人,看似风光,实则步步惊心。货物运在路上,要防着山匪水贼;到了地方,又要应付各路官吏衙役的盘剥。一层层的孝敬送上去,赚来的十两银子,最后能落进自己口袋里的,能有三四两就算不错了。”
这话一出,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他知道李去疾说的是事实,朝廷官员贪腐之风,他一直想整顿,却始终难以根除。
朝廷那些大员还还说,在他眼皮底下,没几人敢放肆。
可地方上的官员,他就没太多办法了。
“与其让那些银子,白白进了贪官污吏的私囊,养肥了一群国家的蛀虫,为何不让朝廷来收?”
李去疾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朝廷立下规矩,明码标价,收了税,就要负责保障商路通畅,打击地方上对商贾的勒索。让商人觉得,这笔税交得值,交得安心。这笔账,商人们算得过来。”
朱元璋的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第二嘛……”
李去疾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略带狡黠的笑容。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商人有钱,但最缺的,是地位,是名声。”
“朝廷可以设立一个‘大明纳税光荣榜’,每年评选出纳税最多的前十位,或前二十位大商贾。”
“由陛下亲自召见他们来京城,给他们发一些荣誉证书,比如‘洪武二年十大最佳杰出商人’之类的。”
“还能赏赐‘杰出商人’的牌匾,由地方官亲自上门悬挂,敲锣打鼓,昭告全城!”
一旁的朱标微微摇头,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大哥取名的天赋还是这么烂。”
“换我来就直接取‘洪武二年十大财神’之类的名字。”
“反正是些称号而已,越夸张他们越喜欢。”
朱元璋的眼睛越来越亮,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这不是“衡算赋分法”和“玄策御术经略”吗!
这法子……听着……怎么这么有用!
李去疾话锋一转,又抛出一个更猛的料。
“朝廷还可以在京城设置一个‘捐款榜’,招募天下富豪募捐钱财。”
“达到一定数额就能上榜,捐得越多越靠前。”
“每月或每季更新一次。”
“并且,若是捐款累计到了一定数额,比如百万两白银,朝廷还可以赐予其一个爵位……”
“你说什么?!”
朱元璋刚刚亮起来的眼睛,瞬间又充满了怒火。
“卖官鬻爵!?”
他厉声喝道,“此乃亡国之兆!咱们陛下就算再穷,也绝不行此等下作之事!”
但刚刚还在针锋相对,朱元璋一时有些犹豫,不知该如何开口。
一旁的马皇后见状,立即猜到了朱元璋的心思,
她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轻轻碰了碰朱元璋的胳膊。
“好了好了,李先生是文儿的大哥,都是一家人,干嘛争论这些东西。”
她柔声细语,像是一阵春风,吹散了雅间里的最后一丝火药味。
“菜都快凉了,快尝尝李先生的手艺。”
“刚才来的时候文儿就说了,这些都是李先生改进的配方,只有这平安酒楼能吃到。”
“夫君你快尝尝。”
马皇后说着,便主动拿起筷子,给朱元璋夹了一片烤鸭,又给李去疾和朱标碗里各添了些菜。。
有了她这个温润的调剂,桌上的气氛重新活络起来。
众人忽略刚才的事,开始吃饭。
一顿饭,在马皇后的刻意调和下,氛围变得相当融洽。
锦书、锦绣、锦鱼三人,在旁边伺候,不时倒酒或是上新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咳,李小哥。”
他清了清嗓子,身体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倾,姿态放低了许多。
“听你刚才一席话,想必对朝廷的难处,也是了解的。”
“那依你之见,当今天子……该如何才能让这国库……充盈起来?”
李去疾闻言,转过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简单。”
他吐出两个字。
朱元璋的眼睛瞬间亮了。
“加税。”
轰!
朱元璋的脑子像是被一柄大锤狠狠砸中,之前消散的火气,以十倍的烈度,直冲天灵盖!
“混账东西!”
他差点拍桌子,被马皇后拉了一下,才压制住自己的动作。
“咱就知道你们这些商人心都黑透了!”
“加税?加到谁的头上去?还不是加到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身上?!”
“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刨食不易,本就活得艰难!你还要给他们加税?你是想让他们卖儿卖女,家破人亡吗?!”
朱元璋的声音里,带着发自肺腑的愤怒。
他自己就是从最底层的佃户爬上来的,他太清楚农民的苦了。任何想要加重农民负担的言论,都会触动他最敏感的神经。
朱标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生怕李去疾再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整个雅间的氛围,再次紧张起来。
李去疾却依旧稳如泰山,他甚至还有闲心用筷子夹起一颗花生米,慢悠悠地丢进嘴里,轻轻一嚼。
“嘎嘣。”
清脆的声响,在死寂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
“马大叔,你这么激动做什么?”
李去疾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我何时说过,要加农税了?”
朱元璋一愣。
只听李去疾不紧不慢地说道:“我说的是,加商税。”
商税?
朱元璋和马皇后,再一次目瞪口呆。
他们看着李去疾,眼神里充满了荒谬与不解。
他自己就是个商人!
他竟然主动提议,要给自己这一行当的人,加税?
这是什么操作?自己给自己捅刀子?
朱元璋觉得,自己又来了一次一上一下的过山车。
“这……这是为何?”
马皇后忍不住开口了,她的声音里满是困惑。
李去疾笑了笑,终于有了一丝认真。
“加税,自然不能乱加。朝廷想要商人心甘情愿地掏钱,就得先让他们看到好处。”
他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是保护。”
“如今的商人,看似风光,实则步步惊心。货物运在路上,要防着山匪水贼;到了地方,又要应付各路官吏衙役的盘剥。一层层的孝敬送上去,赚来的十两银子,最后能落进自己口袋里的,能有三四两就算不错了。”
这话一出,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他知道李去疾说的是事实,朝廷官员贪腐之风,他一直想整顿,却始终难以根除。
朝廷那些大员还还说,在他眼皮底下,没几人敢放肆。
可地方上的官员,他就没太多办法了。
“与其让那些银子,白白进了贪官污吏的私囊,养肥了一群国家的蛀虫,为何不让朝廷来收?”
李去疾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朝廷立下规矩,明码标价,收了税,就要负责保障商路通畅,打击地方上对商贾的勒索。让商人觉得,这笔税交得值,交得安心。这笔账,商人们算得过来。”
朱元璋的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第二嘛……”
李去疾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略带狡黠的笑容。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商人有钱,但最缺的,是地位,是名声。”
“朝廷可以设立一个‘大明纳税光荣榜’,每年评选出纳税最多的前十位,或前二十位大商贾。”
“由陛下亲自召见他们来京城,给他们发一些荣誉证书,比如‘洪武二年十大最佳杰出商人’之类的。”
“还能赏赐‘杰出商人’的牌匾,由地方官亲自上门悬挂,敲锣打鼓,昭告全城!”
一旁的朱标微微摇头,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大哥取名的天赋还是这么烂。”
“换我来就直接取‘洪武二年十大财神’之类的名字。”
“反正是些称号而已,越夸张他们越喜欢。”
朱元璋的眼睛越来越亮,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这不是“衡算赋分法”和“玄策御术经略”吗!
这法子……听着……怎么这么有用!
李去疾话锋一转,又抛出一个更猛的料。
“朝廷还可以在京城设置一个‘捐款榜’,招募天下富豪募捐钱财。”
“达到一定数额就能上榜,捐得越多越靠前。”
“每月或每季更新一次。”
“并且,若是捐款累计到了一定数额,比如百万两白银,朝廷还可以赐予其一个爵位……”
“你说什么?!”
朱元璋刚刚亮起来的眼睛,瞬间又充满了怒火。
“卖官鬻爵!?”
他厉声喝道,“此乃亡国之兆!咱们陛下就算再穷,也绝不行此等下作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