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化敌为友,用敌人的钱,做自己的事-《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官股”……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朱元璋的脑海里,只剩下这两句话,如洪钟大吕,反复轰鸣。

  他不是没想过用利益捆绑人心。

  可他的法子,无非赏钱,赏地。

  赏出去,就成了私产,成了他们家族的。

  那只会喂饱他们的贪欲,助长他们的气焰,最终养出一群尾大不掉的恶狼。

  可李去疾这个“官股”,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这哪里是分钱?

  这分明是给他朱元璋亲手打造的每一顶乌纱帽,都镀上了一层夺目的金边,再镶满一圈璀璨的钻石!

  以前,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代表的是权。

  现在,它还代表着一笔源源不断、谁也无法估算上限的巨富!

  想要这笔钱吗?

  行。

  削尖了脑袋,赌上一切,爬上这个位置。

  怎么爬?

  那就要看他这个天下最大的东家,他这个皇帝的脸色!

  这么一来,那些原本会为了清名、为了祖制、为了门派之见而极力反对开海的官员,态度会如何?

  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他们不会再说什么“与民争利”、“动摇国本”。

  他们会比谁都积极,比谁都上心!

  谁敢阻挠“大明皇家远洋贸易总行”,谁就是断他们的财路!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到那时,根本用不着他朱元璋开口。

  这帮文官自己,就能将任何反对者,生吞活剥!

  他们会绞尽脑汁,帮着皇家船队扬帆出海,因为船队带回的真金白银越多,他们屁股底下那把椅子,能分到的红利就越多!

  这……

  这简直是把一群最桀骜不驯的狼,驯化成了一心一意为主人看家护院的狗!

  不!

  是财狼!

  是帮着他这个主人,去外界疯狂撕咬,叼回无尽财富的财狼!

  而且,这更是一柄无形的利剑,悬在每一个官员的头顶!

  谁敢不听话?

  谁敢阳奉阴违?

  谁敢贪赃枉法,中饱私囊?

  好啊!

  咱也不必再大动干戈,不必兴师动众,更不必让廷杖见血,让诏狱人满为患。

  咱,只需要轻轻一抬手。

  将你从这把金椅子上,挪开。

  瞬间。

  你一生的荣华富贵,你家族未来的所有指望,都将化为泡影,烟消云散!

  这,比杀了他们,更能让他们感到彻骨的痛苦和绝望!

  这一刻,朱元璋只觉得四肢百骸的血液都在倒流,一股难以言喻的战栗感,从尾椎骨笔直地冲上天灵盖!

  他一直苦恼于如何驾驭这满朝文武,如何平衡朝堂。

  他用过最严苛的律法。

  他用过最血腥的屠刀。

  可贪腐和对抗,就像田里的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春风吹又生。

  直到今天,他才恍然大悟。

  自己以前的法子,都太“笨”了。

  杀戮,只能带来恐惧,恐惧无法根除贪婪。

  而李去疾这法子,却是用人性中最根本的欲望,织就了一张无形的天罗地网!

  将所有人都牢牢地网在其中。

  而他朱元璋,就是那个唯一手握总绳,高坐于蛛网最中心的猎食者!

  这手段,何止高明!

  简直是神鬼莫测!

  高明到让他这个九五之尊,都感到了一丝发自灵魂深处的心悸!

  朱元璋的呼吸变得无比粗重,他死死地盯着李去疾,那眼神仿佛要将这个年轻人的骨血都看穿、看透。

  “皇股五成,官股三成……那剩下的两成呢?”

  他沙哑着嗓子问道,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硬生生挤出来的。

  他知道,李去疾的算计,绝不止于此。

  剩下的两成,必然藏着更深、更狠的妙用!

  李去疾仿佛早就料到他有此一问。

  他慢条斯理地夹起一块炖得软烂的卤肉,不紧不慢地送进嘴里,细细咀嚼,咽下,才好整以暇地伸出两根手指。

  “剩下的两成,其中一成,要分给全天下的兵。”

  “兵?”朱元璋瞳孔一缩。

  “对。”李去疾点头,语气平淡如常,“不只是将要出海的水师,包括戍卫京师的禁军,镇守边疆的九边将士,所有在我大明军籍黄册上有名有姓的兵,都该有份。”

  “这份股,叫‘军股’。它不分给个人,而是直接注入大都督府,设立一个独立的账目,不经户部,不经兵部,只对皇上这位大东家负责。就叫‘忠勇基金’。”

  “专门用来抚恤伤残,厚赏有功之将士,改善边军的伙食,更新他们的军备武器。”

  李去疾顿了顿,目光落在朱元璋身上,微微一笑。

  “马大叔,您想,当一个在边关喝风吃沙的大头兵,都知道皇家商船每一次远航归来,他碗里的肉就能多两块,他手里的兵器就能换得更好,他若战死,家人能拿到的抚恤金比以往多上几倍……”

  “到那个时候,谁是这条黄金航线最忠诚的守卫者?”

  “谁会为了保卫它,流尽最后一滴血?”

  “是大明的百万雄兵!”

  轰!

  朱元璋的身子,狠狠一震!

  他行伍出身,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些兵痞丘八们心里最想要的是什么。

  是钱!是粮!是军功!

  李去疾这“军股”,等于把整个大明军队的利益,都死死地和皇家的买卖捆绑在了一起!

  以前,军队是消耗国库的无底洞。

  现在,军队成了“总行”的股东,成了能为自己造血的战争机器!

  文官集团为了“官股”,会拼死支持。

  百万雄兵为了“军股”,会用命去保卫。

  这艘名为“大明”的巨轮,还没等下水,就已经固若金汤了!

  朱元璋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灼灼,死死盯着李去疾那最后一根缓缓伸出的手指。

  “那……那最后一成呢?”

  图穷匕见!

  这最后一成,才是整个计划最石破天惊的一笔!

  李去疾脸上的笑容,在这一刻变得高深莫测起来。

  “这最后一成嘛,不给当官的,也不给当兵的。”

  “要把它拆碎了,拿出去……卖!”

  “卖?!”

  朱元璋差点椅子上弹了起来,失声惊呼。

  “对,就是卖!”李去疾一拍手,像是说一件顶有趣的游戏,“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就叫‘商股’。”

  “要把这一成的股份,拆成十万份,甚至一百万份!每一份都明码标价,向全天下最有钱的那些富商、士绅、地主,公开发售!”

  “想不想跟着皇家发财?”

  “想不想让你家地窖里发霉的银子,变成能下金蛋的鸡?”

  “可以啊!拿钱来买‘商股’!只要买了,你就是‘大明皇家远洋贸易总行’的小东家!从此以后,躺在家里,就有花不完的分红自己送上门!”

  李去疾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近乎妖异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万千商人挥舞着银票,为了一个名额争得头破血流的疯狂场面。

  “马大叔,您再想想,这么一来,能得到什么?”

  他不等朱元璋回答,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语速陡然加快。

  “第一,造船、建港、招募水手,这启动的第一笔本钱,从哪来?就从这儿来!不仅不用从国库里掏一个铜板,还能先从这群富商的口袋里,狠狠地、名正言顺地,捞上一大笔!”

  “第二,那些盘踞在东南沿海,暗通倭寇搞走私的大海商,怎么办?杀,是杀不完的。可现在,给了他们一条能沐浴在皇恩下的光明大道!他们把钱投进了皇家的船队,成了皇家的生意伙伴。您说,他们还会去跟那些小鱼小虾为伍,抢自己的生意吗?”

  “他们不但不会,反而会变成比锦衣卫还好用的眼睛和刀子!”

  “他们会主动帮着朝廷,去清剿那些走私船!因为,每一艘被剿灭的走私船,都意味着‘总行’的利润,能再高上一分!”

  “这,就叫化敌为友!用敌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最后还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帮朝廷去剿灭剩下的敌人!”

  “把天下最有钱的这批人,全都用利益的绳索,绑在皇家的战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此,他们赚的每一文钱,都得想着有皇家的一份。他们要想自己的钱袋子安稳,就得先日夜祈祷,我大明江山,万代安稳!”

  “如此一来——”

  “皇股,定乾坤!”

  “官股,抚朝堂!”

  “军股,镇天下!”

  “商股,拢财富!”

  李去疾一口气说完,这才施施然端起饭碗,又夹了一筷子青菜,美滋滋地吃了起来,仿佛刚才那番颠覆乾坤的言论,不过是饭桌上微不足道的闲谈。

  饭桌上,死一般的寂静。

  马皇后看着李去疾,眼神里除了惊愕,更有一丝深深的敬畏。

  她是个极聪明的女人,正因为聪明,才更能感受到这番话里蕴含的经天纬地之才,有多么可怕。

  朱橚呆呆地望着父皇,又看看李先生,只觉得小小的脑袋嗡嗡作响,快要不够用了。

  他虽不能完全听懂,却能清晰地感受到,李先生身上那股让父皇都为之失态的强大。

  朱标则面色平静,只是眼神里透着一股“不愧是我大哥”的狂热崇拜。

  而朱元璋,再一次石化了,如同一尊雕像,一动不动。

  空手套白狼!

  让天下富商,哭着喊着把钱送上来!

  将所有明里暗里的势力集团,用利益拧成一股绳,尽归己用!

  一石四鸟?

  不,这是一石百鸟!一策定乾坤!

  这个计划,环环相扣,滴水不漏,已非人力能及,简直是鬼神之笔!

  啪嗒。

  一声清脆的响声,突兀地在寂静中响起。

  朱元璋手中的筷子,掉在了桌上,可他浑然不觉。

  他脸上的神情,在这一刻轰然崩塌。

  那是一种混杂着无尽狂喜、极致惊骇、彻底茫然,和一丝……发自灵魂深处的恐惧的复杂神情。

  开海禁?

  不,这哪里是什么开海禁!

  这分明是以“开海”为饵,以“皇家贸易总行”为骨,用“股份”这根看不见的线,将大明的官、军、商等各个阶层,各个势力,不同人心,全都死死地串联起来!

  编织成了一张以皇权为绝对中心,亘古未有、牢不可破的利益巨网!

  一旦成功实行,大明,将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大明了!

  它将变成一艘所有人都在船上,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无敌巨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