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陛下真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朱元璋的脑子彻底成了一锅粥。

  一锅刚刚煮沸,正“咕嘟咕嘟”冒着泡的八宝粥。

  里面什么都有,就是搅和不到一块儿去。

  李先生刚才说什么?

  他说咱……不,是当今天子,建那个格物院,是在给大明这条瘸腿的巨人,安上另一条名为“工”的腿?

  还说这步棋,高得没边了?

  朱元璋的眼皮不受控制地狂跳。

  整个人都飘了,陷入一种极其不真实的玄妙状态。

  一方面,他心里像是被灌了三斤蜂蜜。

  甜!

  甜到发齁!

  听听!这是人话吗?

  这可是谪仙人的称赞,这简直是仙音啊!

  咱老朱拍脑门办的一件事,到了李先生嘴里,直接升华成了深谋远虑、经天纬地、扭转国朝命运的神之一手!

  这马屁!

  不,这不是马屁!这是来自仙人的认证!

  舒服!

  熨帖!

  通透!

  可另一方面,他又感觉自己刚生吞了一只绿头苍蝇。

  憋屈!

  太他娘的憋屈了!

  因为他自己心里跟明镜似的,建格物院的时候,他哪有想那么深远!

  他就是馋李先生的“仙器”!

  就是想让大明也拥有那些毁天灭地的力量!

  什么“为大明安装第二条腿”,什么“提升底层生产力”,他压根连这个概念都没有!

  结果呢?

  阴差阳错,歪打正着。

  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高瞻远瞩,李先生却一眼给咱“看”穿了!

  这叫什么事儿!

  朱元璋感觉那张饱经风霜的老脸,像是被架在火上烤,火烧火燎的。

  这滋味,比刚才被李去疾指着鼻子说“最大的阻碍就是皇帝”还要难熬一百倍!

  刚才那是纯粹的丢人。

  现在这,是丢人里掺着窃喜,尴尬里透着虚荣,两种情绪拧成一股麻花,差点让他那张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脸当场崩盘。

  他用眼角的余光,悄悄瞥向刘伯温。

  只见刘伯温那张老脸一副活见鬼的表情,嘴巴微张着,眼神里充满了巨大的问号,直勾勾地盯着他。

  那眼神像是在无声地呐喊:陛下,您……您当初真是这么想的?您这城府,已经深到连微臣都看不透了吗?!

  朱元璋心里“咯噔”一下。

  坏了!

  刘基这老狐狸,他信了!

  这下麻烦大了!

  咱要是不认,岂不是等于当众承认自己没那个水平,全凭瞎猫碰上死耗子?咱这张皇帝的脸,往哪儿搁?

  可要是认了……

  咱自己心虚得发慌啊!

  就在朱元璋天人交战,左右为难之际,几道滚烫的、充满了狂热崇拜的视线,从身侧投了过来。

  他猛一扭头,正对上自家三个儿子那亮得吓人的眼睛。

  朱樉和朱棡这两个憨货,没完全听懂,但他们听懂了最后一句。

  李先生说,父皇,高!高到了天上!

  在他们心里,父皇本就是天。

  现在经过李先生的认证,那更是突破天际,成了天外的天!

  他们看朱元璋的眼神,就跟看一尊活生生的神只。

  而朱棣,想得更多。

  他一双小拳头攥得死死的,脸颊因为极致的激动而涨得通红。

  原来是这样!

  父皇建立格物院,根本不是为了那些新奇的玩意儿,而是为了给立国未久的大明朝,打下一条能够延续百世的根基!

  父皇他,一直在用他们所有人都看不懂的方式,在下一盘足以改天换地的棋!

  这一刻,朱元璋在朱棣心中的形象,已经不再是威严的父亲,而是一位孤独的、背负着整个天下前行的先行者。

  那是一种混杂着敬畏、崇拜,以及对那种深不可测的宏大智慧的极致向往。

  感受着儿子们那足以融化钢铁的目光,朱元璋心里那点尴尬和心虚,瞬间被一股山呼海啸般的虚荣心冲得一干二净。

  不行!

  这事儿,必须认!

  不光要认,还得认得云淡风轻,认得理所当然!

  “咳!”

  朱元璋重重地咳嗽一声,端起酒杯,用抿酒的动作掩饰住自己疯狂上扬的嘴角。

  他放下酒杯,摆出一副“一切尽在掌握”的淡然,声音沙哑而深沉,带着一丝仿佛洞悉了未来的沧桑。

  “陛下深谋远虑,高瞻远瞩,非我等凡人所能揣度。”

  仿佛在评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噗——!

  刘伯温一口气没喘上来,差点当场心梗!

  他死死地盯着朱元璋,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陛下!

  您……您还真就认了啊!

  还深谋远虑?还高瞻远瞩?

  您这脸皮……不,您这胸襟……当真是深不可测,深不可测啊!

  朱元璋感觉自己的脸皮快要被那几道视线烧穿了,不敢再在这个要命的话题上停留,连忙顺着杆子往下爬,强行转移话题。

  “先生刚才说,这‘工’,算是有了个苗头。”

  他看向李去疾,眼神里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急切。

  “那……那这第三条腿,‘商’呢?”

  “这玩意儿,又该如何给大明安上去?”

  朱元璋现在是真急了。

  一条腿是瘸子,两条腿能站稳,那要是三条腿……岂不是能跑起来,能飞起来?!

  既然“工”这条腿,咱已经在“神机妙算”中给接上了,那这“商”的腿,是不是也能让先生给指条明路?

  这个问题一出,所有人的注意力,再次高度集中。

  院子里,瞬间恢复了那种令人心跳停滞的安静。

  李去疾闻言,却没立刻回答。

  他反而露出了一个有些古怪的笑容,朝着院子门口的方向,不轻不重地扬了扬下巴。

  “马大叔,你问这个,就有点多余了。”

  “嗯?”朱元璋一愣,“此话怎讲?”

  李去疾嘿嘿一笑,语气里带着几分理所当然的戏谑。

  “因为这第三条腿的雏形……”

  “你们刚才进院子的时候,不是已经见过了吗?”

  一句话,让朱元璋和刘伯温等人,脑子里又是一片空白。

  见过了?

  什么时候?

  他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同款的茫然。

  看到了什么?

  朱元璋拼命地在脑海里回放进院时的每一个画面。

  石桌石凳……花草树木……懒洋洋的李先生……

  这些玩意儿,跟“商”这条国朝大腿,能有什么关系?

  刘伯温眉头紧锁,大脑飞速运转。

  忽然,他脑中灵光一闪,一个圆滚滚的身影浮现出来。

  那个咋咋呼呼,满身铜臭,被李先生从院子里“请”出去的……胖子。

  刘伯蒙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精彩。

  不……不会吧?

  难道先生指的是……

  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表情僵在了脸上。

  朱元璋还在那苦思冥想,旁边的朱棣却是个急性子,加上对李去疾的崇拜已经到了盲目的地步,根本憋不住话。

  他带着满脸的好奇与不解,脱口而出:

  “先生!”

  “您说的……莫非是刚才出门的那个王……王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