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没想这么多?那就是天命所归!-《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朱元璋这个问题问出口,自己都想狠狠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完了。

  这感觉,就像一个吹牛吹上了天的人,吹到最后自己都圆不回来了,只好当着所有人的面,小心翼翼地问一句:“哥几个,我刚才说的那些,你们不会真信了吧?”

  这不是坦白。

  这是自杀!

  他感觉自己辛辛苦苦,靠着李先生的东风搭建起来的“千古圣君”人设,马上就要像个被戳破的猪尿泡,“噗”地一声,彻底瘪了。

  常遇春有些迷茫,还没回过神。

  刘伯温那刚刚被强行建立的三观,还没来得及加固,此刻又开始剧烈地摇晃,濒临崩塌。

  朱棣三兄弟更是面面相觑,眼神里写满了大大的困惑。

  爹这是……在考验我们?

  还是在考验李先生?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在了李去疾的身上。

  李去疾心里,一万头神兽狂奔而过。

  他拿着筷子的手,稳如磐石。

  可他的内心,已经开始破口大骂了。

  我的马大叔喂!

  你这人怎么就这么不上道啊!

  我在这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盖戳猪肉又是官方认证的,帮你家主子吹捧,图个啥?

  不就是图个将来万一有机会见到那位洪武大帝,人家能念着我这点香火情,别动不动就把我咔嚓了吗?

  我这是在给你家主子脸上贴金,是曲线救国,是提前的风险投资!

  你倒好!

  直接一句“万一他没想那么多”,把我辛辛苦苦搭的梯子给一脚踹翻了!

  这天还怎么聊下去?

  李去疾心里疯狂腹诽,脸上却连一丝波澜都欠奉。

  他慢悠悠地夹了点菜,然后抬起眼皮,看着一脸局促不安,像个做错事的大孩子的朱元璋,忽然笑了。

  笑得格外灿烂。

  “马大叔,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啊!”

  朱元璋一愣。

  刘伯温一愣。

  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问题……好在哪儿了?

  这不就是纯粹的拆台吗?

  只听李去疾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个问题,恰恰问到了点子上,问到了一个普通君主和千古圣君的根本区别上!”

  他放下茶杯,身子微微前倾。

  一股无形的强大气场,瞬间笼罩了整个饭桌。

  “你们以为,当一个好皇帝,靠的是什么?”

  “是事事料敌于先,算无遗策?”

  “是走一步,看三步,甚至看十步?”

  他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看透世情的弧度。

  “错!”

  “大错特错!”

  “人,不是神。只要是人,就会犯错,就会有疏漏,就会有考虑不周的时候。就算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也不可能算尽所有变数。”

  “真正的雄主,真正的圣君,其强大之处,从来不是他从不犯错,而是他能将自己的‘错’,甚至是别人犯的‘错’,顺势而为,变成自己的‘对’!”

  “这叫什么?”

  李去疾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狠狠砸进众人心里。

  “天命所归!”

  轰!

  朱元璋的大脑,像是被一道天雷当头劈中。

  他呆呆地看着李去疾,嘴里下意识地咀嚼着这四个字。

  天……命……所……归?

  李去疾笑了,他知道,这条最大的鱼,已经死死咬住了钩。

  “我给你们打个比方。”

  他伸出筷子,在桌上沾了点茶水。

  “一场大战,两军对垒。一个将军,计划得天衣无缝。结果开战那天,突然下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道路泥泞,火药受潮,计划全泡汤了。这是不是‘没想这么多’?”

  “庸才,只会怨天尤人,然后按部就班地走向惨败。”

  “而帅才呢?他会立刻发现,大雨虽然毁了自己的火药,但也同样让敌人的弓弦全部失效!他会立刻放弃火攻,命令全军换上短刀,趁着瓢泼大雨发起冲锋,利用泥泞的地面跟敌人打一场最原始的烂仗,反而能出奇制胜!”

  “请问,这场胜利,是他一开始就计划好的吗?”

  “不是!”

  “但他赢了!赢得比原计划还要漂亮!”

  “再比如,一个厨子,本来想做一道咸鲜口的菜,结果手一抖,糖罐子倒进去了。这是不是‘没想这么多’?”

  “笨蛋厨子,只会把这锅菜倒掉,然后被老板骂个狗血淋头。”

  “而天才厨神呢?他尝了一口,眼珠子一转,立马往里加了醋,加了酱油,最后端上去一盘酸甜可口、油光锃亮的糖醋里脊!还成了这家饭馆的传世招牌菜!”

  “请问,这道招牌菜,是他一开始就想做的吗?”

  “也不是!”

  “但他成功了!他还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流派!”

  李去疾的声音愈发激昂,眼神亮得惊人。

  “所以,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

  “当今天子,在搞那场募捐的时候,他心里想的,可能真的就只是搞钱,解决燃眉之急!这就像那位将军只想打一场常规战,那位厨子只想做一道家常菜!”

  “但是!”

  “当王胖子,那个浑身铜臭的商人,真的用钱砸出来一个伯爵之后,一个亘古未有的‘势’,就出现了!”

  “庸主,看到这个‘势’,会感到恐慌,会觉得礼崩乐坏,甚至会找个由头把王胖子给宰了,把爵位没收,强行把一切拉回原点。”

  “而当今天子呢?”

  “他非但没有这么做,反而顺水推舟,大张旗鼓地宣传!让这件事传遍天下!”

  “这就好比那位将军看到了大雨,那位厨神尝到了甜味!他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由‘意外’创造出来的机会,瞬间就将一个单纯的‘筹款活动’,升级成了一场改变大明国运的‘立国大典’!”

  “他用这个意外,为天下商人正了名!为大明的第三条腿,立下了第一块坚不可摧的基石!”

  “马大叔,你现在告诉我。”

  李去疾盯着朱元璋,目光灼灼,仿佛能穿透他的灵魂。

  “这种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化偶然为必然,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这种将一个无心之举,变成一盘惊天大棋的手段!”

  “比起那些所谓的‘算无遗策’,是不是要高明一万倍?是不是更接近于……神迹?”

  “这,才叫真正的天命所归!”

  ……

  院子里,静得可怕。

  朱元璋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像一尊被雷劈中的石像。

  他的脑子里,已经不是雷鸣,而是一场宇宙洪荒的大爆炸。

  原来……是这样!

  原来咱不是没想那么多!

  咱这叫顺势而为!

  咱不是运气好!

  咱这叫天命所归!

  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一股通体舒泰的畅快,从他每一个毛孔里疯狂喷薄而出!

  之前那点因为“没想那么多”而产生的心虚和尴尬,瞬间被这套“圣君捡漏论”给冲刷得无影无踪,甚至还镀上了一层金光!

  他再去看刘伯温。

  老先生的眼眶里,泪光闪动,整个身子都在微微颤抖,那眼神仿佛在说:陛下圣明!臣今日方知陛下胸中丘壑,已非凡人所能揣度!”

  朱元璋又去看自己的三个儿子。

  那三个小子,看向他的眼神,已经不是崇拜了。

  那是狂热!

  是看神一样的眼神!

  舒服!

  朱元璋只觉得浑身上下,三万六千个毛孔,没有一个不舒坦的!

  这种被人,尤其是被谪仙人这般吹捧,还吹得如此清新脱俗,如此合情合理,如此……让人深信不疑的感觉!

  简直比当年打赢鄱阳湖水战还要爽一万倍!

  “哈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终于忍不住了,他猛地一拍大腿,发出了震动整个院子的狂笑。

  “说得好!说得太他娘的好了!”

  笑够了,朱元璋的情绪也彻底平复。

  他现在,已经完全代入了那个“顺势而为的天命圣君”角色,并且感觉无比熨帖。

  他看着李去疾,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任与热切。

  “李先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既然如你所言,当今皇上已经借着‘格物院’和‘乐善好施伯’这两件‘意外’,为大明初步安上了‘工’与‘商’这两条腿。”

  朱元璋的声音压低了,却充满了山岳般的力量。

  “那……接下来呢?”

  “这两条腿,现在还只是个摆设,软趴趴的,动不了几步。”

  “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这两条新生的腿,真正地……站起来,走起来,甚至跑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