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隐藏的考核!-《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朱棣这一问,

  刚刚还因为李去疾的神奇操作而热血沸腾、议论纷纷的人群,瞬间安静了许多。

  所有人的目光,刷的一下,全都从朱棣身上,转移到了那个刚刚准备上车的李去疾身上。

  是啊!

  这位公子问到点子上了!

  你李先生既然有这么一套公平得不能再公平的“木桶理论”,有“达标就录取”的规矩,你为什么不早说?

  你要是早把这规矩贴出来,写得明明白白,那还会有王大锤狗眼看人低吗?

  还会有这三位公子哥被推倒在地,受尽羞辱吗?

  还会有刚才那一场差点失控的暴动吗?

  说到底,这一切的根源,不都在你李先生……刻意隐瞒规则吗?

  你要是没来也就算了。

  既然来了,直接让王大锤把规则公布不就行了?

  那些落选的壮汉,眼里重新燃起了不甘和质疑。

  对啊!

  凭啥啊?

  有规矩你不早说,非得等我们把脸都丢尽了,你再出来当好人?

  这不是把我们当猴耍吗?

  而那些刚刚通过测试,正挺胸抬头的汉子们,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是啊,东家这么干,好像是……有点不地道?

  这问题,太诛心了!

  人群里,朱樉和朱棡两兄弟,眼睛瞬间就亮了。

  痛快!

  四弟这张嘴,今天算是开了光了!

  他们俩刚才心里也憋着这股气儿呢,只是没想明白,或者说没这个胆子当众问出来。

  现在朱棣问了,简直就是替他们把压在胸口的那块大石头给搬开了!

  没错!我们是受了屈辱,可这屈辱的源头,就是你李先生!

  这一下,看你怎么收场!

  而一旁的王大锤,下意识地抬起头,看着李去疾的背影,眼前一亮。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东家当初给他招工标准的时候,确实给了两套。

  一套是摆在明面上的体力标准。

  另一套,才是真正的核心标准。

  东家当时只说了一句:“按第一套招,第二套记在心里,不到最后,一个字都不许泄露。”

  他当时还以为东家是想搞点神秘感,没多想。

  现在看来……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啊!

  马车里。

  刚刚还一脸赞许,准备给李去疾这套操作打个满分的朱元璋,脸上的笑容也缓缓凝固了。

  他那双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锐利的光。

  旁边的刘伯温,更是下意识地捋了捋胡须,轻轻点头,眼神里全是赞赏。

  不过这赞赏,是给朱棣的。

  “好问题。”

  刘伯温低声对朱元璋道:“此问,如刀锋,直指本心。李先生前面所立的一切威信,都系于此问的回答之上。若答得不好,‘赏罚分明’便成了‘故弄玄虚’,‘不拘一格’也成了‘任性妄为’。之前所有的铺垫,顷刻间就会毁于一旦。”

  朱元璋没说话,只是鼻子里轻轻“嗯”了一声。

  道理他懂。

  这已经不是在考验李去疾的手段了,这是在考验他的人品,考验他的心性!

  咱倒要看看,你李去疾,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时间,天地间所有的焦点,都汇聚在了李去疾一个人身上。

  那感觉,就像是相声演员在台上说得正热闹,底下突然有个观众站起来说:“你这包袱是抄的!”

  尴尬不尴尬?

  要命不要命?

  然而,所有人都想错了。

  李去疾脸上,没有半点被揭穿的慌乱,更没有一丝一毫的尴尬。

  他甚至连那只已经踏上车板的脚都没收回来。

  他只是缓缓转过头,看着台下那个眼神倔强、死死盯着自己的少年,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赞许的微笑。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带着浓浓欣赏和赞许的笑容。

  仿佛一个老谋深算的棋手,终于等到了那个能看穿他三步棋的对手。

  “这小子,可以啊,脑子转得真快。”李去疾心里嘀咕了一句,“比他那俩傻哥哥强多了。不过,年轻人,你以为你在第一层,我在第二层?那你可想简单了,大气层这块儿,哥熟啊。”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李去疾赞许了一声,随即轻轻抬了抬下巴,给了旁边还处于“劫后余生”状态的王大锤一个眼神。

  王大锤心里一哆嗦,但还是秒懂了。

  这是……让自己来?

  他清了清嗓子,刚才那副卑躬屈膝的模样瞬间消失,又恢复了几分管事的威严,往前一步,声如洪钟。

  “这位小兄弟问得好!”

  “东家早就料到会有人问这个问题!”

  王大锤一开口,就把功劳全按在了李去疾身上。

  “实话告诉你们!今天的招工,明面上,是招力工!”

  他顿了顿,故意卖了个关子,然后猛地一拍胸脯。

  “但实际上,东家还藏着另一场考试!一场你们所有人都不知道的,看不见的考试!”

  “看不见的考试?”

  人群一阵骚动。

  “没错!”王大锤的声音更大了,“咱们工坊,以后要做多大,你们想都想不到!光有力工够吗?不够!还得有工头,得有管事,甚至得有分厂的厂长!”

  “可这管人的差事,是个人都能干吗?不是!光有傻力气行吗?不行!”

  “东家说了,想当咱们工坊的管事人,有三样东西,比力气重要一百倍!”

  “第一,是抗压的本事!第二,是打死不退的韧劲儿!第三,就是天塌下来,脑子都不乱的细心!”

  王大锤的话,通俗易懂,像一把把锤子,砸在众人心口。

  “可这三样东西,怎么考?”

  “我一上来就告诉你们,‘哎,我们今天要考抗压啊,你们都得给我顶住啊’,那还有个屁用?”

  “你们一个个还不都装得跟宁死不屈的忠臣烈士一样?”

  “那叫考试吗?那叫演戏!”

  “只有在你们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在你们又累又难受,还被人指着鼻子骂,被人看笑话的时候,你是个啥样,那才是你真正的模样!”

  话音落下,全场死寂。

  王大锤猛地一指人群里一个落选的壮汉。

  “赵铁牛!你出列!”

  那叫赵铁牛的汉子一愣,还是走了出来。

  “你前两项,搬石块,负重深蹲,成绩是不是名列前茅?”王大锤问。

  “是!”赵铁牛不服气地挺着脖子。

  “可第三项,分拣矿石!犯了那么多错误!为什么?因为你前面累着了,后面被人看着,心里一烦躁,就没耐心了!”

  “一个连自己情绪都管不住的人,我把一个车间,几十号兄弟交给你,你管得了吗?!”

  王大锤声色俱厉,赵铁牛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又指向另一边。

  “还有你们几个!测试干到一半,觉得没指望了,自己就退出了!这点挫折都受不了,以后工坊遇到难处,是不是第一个卷铺盖跑路的就是你们?”

  “我们工坊,不要废物!”

  真相大白!

  全场哗然!

  那些落选的人,一个个都低下了头,再也没有半点不服。

  人家不是在耍你,人家是在给你机会,你自己没抓住啊!

  而那些被录取的工匠们,这一刻,腰杆挺得笔直!

  他们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被选中。

  他们通过的,不仅仅是一场体力的测试,更是一场意志的考验!

  而且他们,将来还可能成为工坊的管理者!

  一时间,自豪感、归属感,油然而生!

  朱棣站在原地,整个人像是被一道雷劈中了。

  他呆呆地看着云淡风轻的李去疾。

  他明白了。

  原来……

  从一开始,从那个粗鄙的工头王大锤登场,羞辱他们之前,考试就已经开始了。

  所谓的招工,根本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压力面试”。

  李先生这次招收的,从来就不是一群四肢发达的苦力。

  他要的,是一群能在逆境和屈辱中,依旧保持理智、坚韧和目标的未来将帅之才!

  自己那个问题,看似尖锐,实则……何其浅薄!

  他以为自己在第二层,而李先生,早已站在了第五层!

  朱棣深吸一口气,排开众人,走到李去疾面前,一揖到底。

  “先生之谋,远虑至斯,学生……受教了。”

  马车里,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

  他浑身的汗毛,都炸了起来。

  他当然听懂了。

  可正因为听懂了,他才感到一阵发自内心的战栗。

  这哪里是什么招工之法?

  这他娘的,分明是一部活生生的《帝王心术》啊!

  如何于无形之中考察臣子的心性?

  如何在压力之下辨别人才的真伪?

  如何用一场小小的风波,既筛选了人才,又凝聚了人心,还树立了绝对的权威?

  李去疾这一套操作下来,比他派出那些探子,比朝堂上那些虚伪的奏对,要高明一万倍!

  这套法子,要是用在选拔官员,考核兵士上……

  大明,何愁不能人才济济,万世长青?!

  ……

  风波,彻底平息。

  李去疾笑了笑,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让王大锤继续处理招工事宜,走到了朱元璋那辆马车旁。

  “马大叔,不好意思啊,稍微浪费了一点时间。”

  “走吧,炼钢工坊不远了,我带你们去看看我这几个月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