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朱亮祖:一个县令?也敢动我的人!-《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这三个字,念得极慢,极重。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带着刺骨的寒意。

  马皇后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

  朱亮祖。

  这个名字,对于大明朝的许多百姓来说,可能有些陌生。

  但对于应天府的文武百官,尤其是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那帮老兄弟而言,这三个字,就代表着一尊……活阎王。

  朱亮祖,那可是朱元璋麾下的一员猛将,一头不折不扣的猛虎。

  虽然战略统筹能力比较差,但论到个人勇武,是不折不扣的勇冠三军!

  当年朱亮祖还未归顺朱元璋时,曾和常遇春有过一场单挑,常遇春战败受伤!

  而且归顺后,也是战功赫赫,

  当年打陈友谅,打张士诚,哪次硬仗没他的份?

  可以说,大明朝的江山,有他朱亮祖用命换来的一份功劳。

  但也正因为如此,这头猛虎的脾气,也是出了名的臭,出了名的暴。

  骄横,跋扈,目无军法。

  杀降、屠城这种事,他干起来眼皮子都不带眨一下的。

  朱元璋登基后,为了这事,没少敲打他,甚至罢过他的官。

  可这家伙,就是个滚刀肉,死不悔改。

  偏偏他又能打,关键时刻,还得指望他去镇守一方。

  对于朱元璋来说,朱亮祖就是一柄双刃剑。

  用好了,能开疆拓土,震慑宵小。

  用不好,随时可能伤到自己。

  而现在,这柄最锋利,也最不稳定的剑,竟然跟李先生的事情,扯上了关系。

  朱元璋将赵德芳写的那份详细报告,递给了马皇后。

  马皇后看完,秀眉也蹙了起来。

  “这个钱家,真是好大的狗胆。”

  “一个地方上的土财主,竟敢打着永嘉侯的旗号,强抢先生的产业,还想对先生不利?”

  朱元璋冷哼一声,眼神里满是杀气。

  “一个钱家,不过是蝼蚁,一脚就能踩死。”

  “咱在意的是,这背后,到底有没有他朱亮祖的影子!”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如果只是那个钱万里自作主张,狐假虎威,那事情好办,按律抄家灭族,杀鸡儆猴。

  可如果……

  如果这事,真是朱亮祖在背后授意的呢?

  一个手握重兵的骄横侯爷。

  一个身怀异术、关系国运未来的神秘仙人。

  这两股力量要是撞在一起,那可就不是江宁县街头打架那么简单了。

  那是要动摇国本的大事!

  “这个朱亮祖,越来越不像话了!”朱元璋越想越气。

  “重八,你先别动气。”马皇后再次展现了她超凡的冷静和智慧。

  她轻轻按住朱元璋的手,柔声道:“这事儿,或许没你想得那么复杂。”

  “以朱亮祖的为人,他还不至于蠢到,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来抢夺李先生的产业。”

  “依我看,八成就是那个钱家自作聪明,攀了门远亲,就以为自己是皇亲国戚了。”

  朱元璋的脸色稍缓,但眼中的阴霾并未散去。

  “话是这么说,可现在江宁县的人,都知道钱家是他朱亮祖的亲戚。现在赵德芳把钱绍打入了死牢,这巴掌,可是结结实实地抽在了他朱亮祖的脸上。”

  “以他那睚眦必报的性子,他会善罢甘休吗?”

  这才是朱元璋真正头疼的地方。

  他可以不在乎朱亮祖的面子,但他必须考虑,撕破脸之后,会引发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就在这时,马皇后忽然笑了。

  她指了指桌上那个装着燧发短铳的木盒,又指了指朱元璋手里的密信,眼神里闪烁着慧黠的光芒。

  “这件事,不在于朱亮祖会怎么想,而在于,你这个皇帝,想让他怎么想。”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朱元璋脑中的迷雾!

  对啊!

  主动权,始终在自己手里!

  这件事,根本不是什么麻烦,而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一个可以一石三鸟的机会!

  第一,可以借此敲打朱亮祖,让他收敛一下那无法无天的性子,让他明白,这大明朝,到底谁说了算!

  第二,可以借此向全天下的文武百官表明自己的态度:李先生,是皇帝罩着的人!谁敢动他,就是跟皇帝过不去!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他可以借着这个由头,让朱亮祖,也亲眼见识一下李先生的“仙法”!

  让这头桀骜不驯的猛虎,也感受一下,什么叫来自“仙界”的降维打击!

  想通了这一切,朱元璋眼中的阴沉和烦躁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运筹帷幄的帝王霸气,和一丝……看好戏的玩味。

  他重新拿起那把冰冷的燧发短铳,嘴角勾起一抹莫测的笑容。

  他转头看向马皇后,悠悠地开口。

  那声音,带着一丝期待,和一丝不怀好意的戏谑。

  “妹子,你说……”

  “要是让朱亮祖那头猛虎,也亲眼见识见识这‘战争大道’……”

  “他到时候,会是个什么表情?”

  ……

  与此同时。

  应天府,永嘉侯府。

  府里的主人,永嘉侯朱亮祖,此刻正光着膀子,露出一身虬结的肌肉和纵横交错的伤疤。

  每一道伤疤,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枚军功章。

  他正由两个貌美的侍女伺候着,用热毛巾擦拭着身上的汗水。

  刚刚打完一套拳,浑身的气血还在翻涌,那股子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煞气,让那两个侍女连大气都不敢喘。

  这大明朝,谁不知道他永嘉侯朱亮祖?

  猛人!

  狠人!

  打仗,那是出了名的不要命!

  单挑干翻过常遇春,虽然是占了兵器之利,但那也是实打实的战绩!

  战场上更是杀得兴起,连自己人都砍!

  他这辈子,信奉的道理就一个:拳头。

  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爹。

  所以,当一个管家连滚带爬地跑进院子,噗通一声跪下,声泪俱下地汇报江宁县发生的事情时。

  朱亮祖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想笑。

  “你说什么?”

  他接过侍女递来的茶,慢悠悠地吹了吹,眼皮都没抬一下。

  “钱家的那个不成器的败家子,在江宁县被人给扣了?”

  “还被打了一顿,扔进了牢里?”

  管家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声音抖颤抖:“回……回侯爷,千真万确!江宁县那边传来消息,说是……说是知县赵德芳亲自下的令,人是当着满大街百姓的面抓的,脸……脸都打烂了……”

  “赵德芳?”

  朱亮祖咂摸了一下这个名字,脑子里过了一遍,没印象。

  一个不入流的小角色罢了。

  “呵。”

  他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三分不屑,七分讥诮。

  “这个赵德芳,有点意思。”

  他站起身,在院子里踱着步,那一身伤疤在烛火下显得格外狰狞。

  “咱大明朝立国也有些年头了,这官场上的道道,是越来越多了。”

  “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县令,他哪来的胆子,敢动钱家的人?”

  “他不知道钱家跟本侯沾着亲?”

  地方上总有些自作聪明的小官,觉得自己读了几年圣贤书,懂了点官场潜规则,就想玩点“蛇吞象”的把戏。

  拿捏住你一个远房亲戚的把柄,然后就等着你这边派人去疏通。

  不给钱?不给好处?

  行啊,那就“依法办事”,把事情闹大,让你这个当朝侯爷脸上无光。

  给了钱,给了好处,他一个小小的县令,不仅得了实惠,还能在同僚面前吹嘘:“看见没?永嘉侯的面子,在我这儿都不好使,最后还不是得乖乖出血?”

  名利双收,算盘打得噼啪响。

  “蠢货。”

  朱亮祖吐出两个字,将手里的茶杯往石桌上重重一放。

  “他以为本侯是那些靠祖上荫庇的膏粱子弟?还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

  “在本侯面前玩这套?”

  朱亮祖的眼神冷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