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给咱往死里审-《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满朝文武的目光,如潮水般涌向同一个焦点。

  御史中丞,刘伯温。

  他今日穿了一身崭新的绯色官袍,身形清瘦,却站得笔直。

  如同一柄刚刚出鞘,锋芒毕露的利剑。

  看到是他,不少官员的眼中都闪过一丝了然。

  “刘大人这是要弹劾那‘天灯载人’的怪事了。”

  “此等怪力乱神之物,有违圣人教诲,以刘大人的风骨,必会出言匡正。”

  “不错,陛下定是被奸佞小人蒙蔽了圣听。”

  角落里,窃窃私语声如蚊蝇般嗡嗡作响,又在下一瞬迅速湮没于死寂。

  龙椅之上,朱元璋微微眯起了那双深邃的眼睛。

  刘基?

  他有些吃惊,实在也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的,会是刘伯温。

  难道……连他,也觉得李去疾是妖人?

  一股难以言喻的失望与烦躁,瞬间涌上心头。

  但他面上没有表露分毫,声音沉稳如山。

  “刘爱卿,有何事要奏?”

  刘伯温躬身一拜,声线平稳,却字字清晰地传遍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臣,弹劾部分官员,妖言惑众,诋毁国之功臣!”

  轰!

  此言一出,整个奉天殿仿佛被一道无形的惊雷劈中。

  所有人都懵了。

  每一个字他们都听得懂,但连在一起,却让他们的大脑一片空白。

  弹劾?

  弹劾的不是那劳什子“天灯”,而是非议“天灯”的人?

  这算什么罪名?

  诋毁功臣?那“仙人”何时成了功臣?

  朱元璋原本靠在龙椅上的身子,猛地坐直,眼底的寒意瞬间被一抹刺破云霄的锐利取代!

  好!

  好你个刘基!

  咱就知道,你这把最锋利的刀,绝不会让咱失望!

  他强压住心头的激动,语气却重了几分。

  “哦?”

  “妖言惑众?诋毁功臣?”

  “具体说来听听。”

  刘伯温缓缓直起身,从宽大的袖中,取出了一卷早已备好的奏折,双手呈上。

  “陛下,‘火囊云霄辇’,乃利国利民之壮举,是为我大明开疆拓土、俯瞰山河之神器!”

  “然,近日应天府内,却有流言四起。”

  “称此物为‘不祥’,称献上此物之人为‘妖人’。”

  刘伯温的声音陡然拔高,透出森然杀意。

  “其心可诛!”

  “其心可诛”这四个字,如四柄千斤重锤,狠狠砸在殿中每一个人的心口上。

  满朝文武,一片死寂之后的哗然。

  不少官员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这些话,他们私下里也说过,或者听别人说过,只当是些坊间笑谈,谁能想到,刘伯温竟然会把这事捅到朝堂上来!

  这简直是……不讲道理!

  人群中,几名品阶不高的官员,脸色煞白如纸,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们下意识地低下头,用袖子飞快地擦拭,试图掩饰那份源自骨髓的慌乱。

  可这细微的动作,又怎能逃过龙椅上那双鹰隼般的眼睛。

  朱元璋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到极致的弧度。

  内侍快步走下御阶,接过奏折,恭敬地呈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没有立刻打开,锐利的目光死死盯着刘伯温。

  “证据。”

  刘伯温再次一拜,声音铿锵有力。

  “臣已查明,谣言最早是从城南几家茶馆传出。”

  “散播之人,是几个落魄秀才。”

  “臣派人稍加询问,他们便都说了。”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缓缓扫过文官队列的末尾处。

  “指使他们的,是国子监两名助教,以及光禄寺的一名丞吏。”

  “陛下,这几人官卑职小,背后若无人撑腰,绝无胆魄编造此等动摇国本之谣言!”

  刘伯温的话,如同一道道惊雷,在群臣耳边炸响。

  被点到名的国子监和光禄寺的堂官,双腿一软,连滚带爬地出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陛下!臣有罪!臣治下不严,请陛下降罪!”

  朱元璋看都没看他们一眼。

  他的目光,落在了手中的奏折上。

  缓缓展开。

  上面用朱砂笔,清清楚楚地标注了谣言的每一个传播节点,每一个涉事之人的姓名、官职、家宅住址!

  他的手,开始微微颤抖。

  不是因为恐惧。

  是愤怒!

  是那股从昨天开始就死死压在心底,无处宣泄的滔天怒火!

  此刻,再也压制不住,轰然爆发!

  “砰!”

  他一掌狠狠拍在御案之上!

  那份奏折被震得冲天飞起,又如败叶般飘然落下。

  整个大殿,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官员,全都跪伏在地,连呼吸都停滞了。

  一股冰冷刺骨,带着尸山血海气息的帝王威压,瞬间笼罩了整个奉天殿!

  “好!”

  “好啊!”

  朱元璋的声音不大,却仿佛来自九幽地府,每一个字都带着无尽的寒意。

  “咱朱元璋!”

  “自布衣起兵,南征北战,九死一生,才换来今天这大明江山!”

  “李先生,献‘辟瘟翡翠汁’,献‘千里窥天镜’。”

  “如今又献上‘火囊云霄辇’!”

  “这些,都是能让咱大明的将士少流血!能让咱大明的江山万万年永固的神物!”

  “他是咱大明的功臣!”

  “天大的功臣!”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如同一尊盛怒的神只,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殿下乌压压跪倒的一片。

  “可你们呢?”

  “你们这帮饱读圣贤书,食朝廷俸禄的栋梁之材!”

  “你们是怎么对咱的功臣的?”

  “妖人?”

  “不祥之兆?”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化作雷霆震怒,在奉天殿的梁柱间滚滚回荡!

  “咱看,你们才是妖人!”

  “你们这帮只知党同伐异,不思家国大义的蠢货、蛀虫,才是咱大明最大的不祥之兆!”

  “咱今天就把丑话说在前面!”

  朱元璋的目光,如刀子一般,从每一个官员的脸上缓缓刮过。

  “谁!”

  “再敢动咱的人!”

  “动咱大明的功臣!”

  “咱就让他尝尝,诏狱的铁锁,到底是什么滋味!”

  诏狱!

  这两个字,如同两根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所有官员的心上。

  那几个心中有鬼的官员,更是筛糠般抖了起来,一股恶臭自胯下传来,竟是直接吓尿了。

  朱元璋胸口剧烈地起伏着,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凝为实质,喷薄而出。

  他猛地转头,对着侍立一旁的内侍,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传旨!”

  “即刻将奏折上的一干人犯,全部给咱拿下!”

  “打入诏狱!”

  “给咱审!”

  “给咱往死里审!”

  朱元璋的声音,一字一顿,充满了血腥气。

  “咱,要给李先生,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