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改科举?-《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李去疾点了点头,将板桌上那几张图纸,随意地朝朱标那边推了推。

  仿佛只是在递几张寻常的纸。

  图纸上,用炭笔勾勒着繁复的线条,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与数字。

  那是一种朱标从未见过的图形。

  一种冰冷的,蕴含着绝对秩序和法则的“道”。

  “你写信的时候,顺便把这个捎回去。”

  李去疾的语气,依旧是那般云淡风轻。

  “让你父亲,找个合适的机会,呈给当今皇上。”

  朱标的目光,仿佛被磁石吸住,死死地钉在图纸上。

  他的瞳孔,在看清那些线条的刹那,骤然收缩成最危险的针尖!

  虽然完全看不懂。

  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图纸上描绘之物,蕴含着某种足以毁天灭地的力量!

  是天书!

  是真正的仙家天书!

  图纸上的每一个转角,每一条弧度,都遵循着他无法理解,却又无比严苛的法则。

  “大哥,这……这是……”

  朱标的声音都在发颤,忍不住好奇发问。

  “一些小玩意儿的零件图罢了。”

  李去疾的语气轻描淡写,指了指图上几个用小字标注着尺寸与材料的地方。

  “想把它们完整地造出来,对铁料的纯度,还有工匠的手艺,要求都有些苛刻。”

  他略带一丝无奈地摊了摊手,像是在抱怨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大明朝的铁矿和冶炼,都是官府垄断的营生。”

  “我这小工坊里的几位师傅,手艺再好,也凭空变不出合用的精钢来。”

  朱标瞬间懂了。

  这不是请求。

  这是大哥在点拨他,也是在点拨远在应天府的父皇。

  大哥,要借用朝廷的力量!

  要借用皇家工坊最顶级的工匠和资源,去打造他的……仙家法宝!

  这几张看似单薄的图纸,其真正的价值,恐怕足以买下十个大明国库!

  他小心翼翼地,用一种近乎朝圣的姿态,用双手将那几张图纸轻轻捧起。

  “大哥,这件仙器……究竟有何等威能?”

  朱标的声音里,充满了几乎要溢出来的敬畏与好奇。

  李去疾笑了笑,端起茶杯,却没有直接回答。

  那笑容里带着一丝神秘,和一丝藏不住的、俯瞰苍生般的悲悯与期待。

  “一个秘密。”

  他轻轻呷了口茶,顿了顿。

  “如果能造出来……”

  “它能让大明的边疆,在一百年内,再无战事。”

  ……

  应天府,皇城,坤宁宫。

  夜深如水,烛火摇曳。

  朱元璋死死捏着一封信,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阵阵发白。

  正是朱标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回来的家书。

  他已经看了足足三遍。

  信纸的边缘,被他无意识地捏出了深深的、无法抚平的褶皱。

  他的脸上,是一种外人从未见过的复杂神情。

  有欣慰,有惊喜。

  但更多的,是一种混杂着无边狂喜与刺骨忌惮的……滔天震撼!

  “格物……”

  朱元璋的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将这两个字从牙缝里一个一个地挤了出来。

  “富国强兵……”

  “亩产翻番……”

  “火铳射程多出百步……”

  “炼出坚固好几倍的精钢……”

  他每念一句,心脏就仿佛被战鼓重重擂响,震得他胸膛发麻。

  任何一句,都足以让他这个九五之尊,彻夜难眠!

  而现在,这所有的一切,全都指向了同一个人。

  李去疾!

  “妹子,你说……这个李先生,他脑子里到底还装着多少惊世骇俗的东西?”

  朱元璋抬起头,声音嘶哑地望向灯下安静做着针线活的马皇后。

  “他这套‘格物’,似乎……似乎真的能让我大明,万世永昌!”

  朱元璋本以为自己对李去疾的不同凡响已有准备,可看到这“格物”理论,还是被吓得心神俱颤。

  马皇后放下手中的绣绷,温柔地接过他手里那封被捏得皱巴巴的信。

  她看得很快。

  神情也从最初的温和,渐渐变得凝重,最后化为一抹无法掩饰的赞叹与惊异。

  “重八,这位李先生,恐怕真是上天赐给标儿,赐给我大明的仙缘。”

  她只看了第一页,就将信纸轻轻放回桌面,动作郑重无比。

  “信里说的这些,不论真假,都值得一试。”

  “就算是假的,我大明无非是多花些钱粮。”

  “可万一是真的呢?”

  朱元璋沉重地点了点头,胸膛剧烈起伏,这正是他激动又纠结的地方。

  诱惑太大了。

  大到他像是在沙漠里渴了三天三夜的旅人,看到了一片根本不该存在的海市蜃楼。

  他不敢信,可他又控制不住地想扑过去!

  “可标儿在信的后面,还提了另一件事。”

  他的手指,重重地敲了敲信纸,仿佛那上面烙着一团火。

  “他让咱……改了科举。”

  马皇后目光陡然一凝。

  “怎么改?”

  “不考圣人文章。”

  朱元璋的语气变得无比干涩,仿佛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而是考,‘格物’。”

  “什么?!”

  马皇后也大吃一惊,手里的绣花针“啪”的一声掉在地上。

  “这……这不是要了天下那帮读书人的命根子吗?!”

  “是啊。”

  朱元璋疲惫地靠在椅背上,眼中闪过痛苦的挣扎。

  “咱是想整治儒家,整治那帮只会空谈的腐儒!”

  “可没想过要改科举!”

  “咱原本的打算,是经义策论并重。儒家那套东西,虽然酸腐,可‘天地君亲师’这五个字,对咱稳固江山,教化万民,还是有大用的。”

  他烦躁地揉着眉心,感觉头疼欲裂。

  “要是全盘推翻,天下的读书人,怕不是要把咱的脊梁骨都给戳穿了!”

  内殿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马皇后看着丈夫眼底深处的挣扎与恐惧,缓缓捡起地上的针。

  她的声音不大,却像一缕清泉,一个字一个字地,淌过朱元璋焦躁的心田。

  “重八。”

  “嗯?”

  “你忘了,咱这江山,是怎么来的了?”

  马皇后凝视着他,目光清澈如水,仿佛能映出人心的最深处。

  “天下人敬你这个皇帝,不是因为四书五经上写着他们必须敬你。”

  “而是因为你朱重八,带着他们吃饱了饭!”

  “是因为你,赶走了蒙古鞑子,给了他们一个能挺直腰杆活下去的安稳日子!”

  朱元璋的身体,猛地一震。

  “当初北元朝廷还在大都的时候,那些个皇帝,身边缺了高喊‘君为臣纲’的儒生大儒吗?”

  马皇后的话,像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地,一下又一下地,砸在朱元璋的心上。

  “可结果呢?”

  “他们还不是一样丢了江山!”

  “被咱这帮泥腿子,硬生生赶到了漠北草原?!”

  “为啥?”

  马皇后的声音陡然拔高,字字如刀。

  “因为他们,没让咱老百姓活下去!”

  是啊……

  咱……咱怎么忘了这个!

  一道惊雷在朱元璋脑中轰然炸响,将所有的迷茫、忌惮、恐惧,都劈得粉碎!

  他眼中的血丝和挣扎瞬间褪去,只剩下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