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并未给诸天万界的观者太多消化那巨额赔款带来的震撼与屈辱的时间。
【『画面流转,一个新的标题缓缓浮现,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沉重——《叶赫那拉·杏贞的一生》。
对于许多时空,尤其是清朝中前期的观者而言,这个名字是陌生的。
画面始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一个女婴降生于叶赫那拉家族,取名杏贞。
时光飞逝,咸丰元年(1851年),十六岁的杏贞应选秀女入宫,赐号“兰贵人”。
她貌美,更重要的是聪慧机敏,懂得在这深宫之中如何生存。
转机出现在咸丰六年(1856年),她为体弱多病、子嗣艰难的咸丰帝生下了唯一的皇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母凭子贵,她迅速从懿嫔晋封为“懿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慈安。
更重要的是,她开始有机会接触政务,为精疲力竭的咸丰帝阅览奏章,为日后掌权埋下伏笔。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避暑山庄,懿贵妃随行。
这段狼狈的“北狩”经历,让她亲眼目睹了帝国的虚弱与外敌的强悍,但似乎并未唤醒她的忧患意识,反而更坚定了她抓住权力的决心。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病逝,遗命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辅佐幼帝。
然而,权欲已燃的懿贵妃岂肯大权旁落?
她与慈安太后、留守北京的咸丰异母弟恭亲王奕欣秘密联合,发动了震惊朝野的“辛酉政变”。
最终,肃顺等人被处死,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时代开启。
时年不过二十六七岁的叶赫那拉氏,自此踏上了清帝国权力的巅峰,并在此位置上盘桓了近五十年。
垂帘听政,意味着无上的权柄,也开启了叶赫那拉氏极尽奢靡的个人生活。
帝国的财政,在很大程度上,似乎成了满足她个人欲望的私库。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慈禧太后每日的膳食费用定例为白银200两(也有说法是400两),遇庆典特殊时期更高。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当时一个普通北京市民家庭,一年的生活费大约只需十几两到几十两白银。
她的一顿饭,相当于十来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开销。』】
这是一个让天幕下无数贫寒百姓乃至中小官吏窒息数字。
先秦前期的各位秦王:“寡人也窒息啊,天杀的,一顿饭花这么多。”
【『慈禧的一顿饭,要上足足上百道菜品,诸如“清汤虎丹”、“燕窝鸭条”等,用料穷奢极侈,而多数菜肴仅仅摆样子,她甚至不会动一筷。
更令人发指的是她闻果香的癖好。
她不
【『画面流转,一个新的标题缓缓浮现,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沉重——《叶赫那拉·杏贞的一生》。
对于许多时空,尤其是清朝中前期的观者而言,这个名字是陌生的。
画面始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一个女婴降生于叶赫那拉家族,取名杏贞。
时光飞逝,咸丰元年(1851年),十六岁的杏贞应选秀女入宫,赐号“兰贵人”。
她貌美,更重要的是聪慧机敏,懂得在这深宫之中如何生存。
转机出现在咸丰六年(1856年),她为体弱多病、子嗣艰难的咸丰帝生下了唯一的皇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母凭子贵,她迅速从懿嫔晋封为“懿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慈安。
更重要的是,她开始有机会接触政务,为精疲力竭的咸丰帝阅览奏章,为日后掌权埋下伏笔。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避暑山庄,懿贵妃随行。
这段狼狈的“北狩”经历,让她亲眼目睹了帝国的虚弱与外敌的强悍,但似乎并未唤醒她的忧患意识,反而更坚定了她抓住权力的决心。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病逝,遗命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辅佐幼帝。
然而,权欲已燃的懿贵妃岂肯大权旁落?
她与慈安太后、留守北京的咸丰异母弟恭亲王奕欣秘密联合,发动了震惊朝野的“辛酉政变”。
最终,肃顺等人被处死,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时代开启。
时年不过二十六七岁的叶赫那拉氏,自此踏上了清帝国权力的巅峰,并在此位置上盘桓了近五十年。
垂帘听政,意味着无上的权柄,也开启了叶赫那拉氏极尽奢靡的个人生活。
帝国的财政,在很大程度上,似乎成了满足她个人欲望的私库。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慈禧太后每日的膳食费用定例为白银200两(也有说法是400两),遇庆典特殊时期更高。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当时一个普通北京市民家庭,一年的生活费大约只需十几两到几十两白银。
她的一顿饭,相当于十来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开销。』】
这是一个让天幕下无数贫寒百姓乃至中小官吏窒息数字。
先秦前期的各位秦王:“寡人也窒息啊,天杀的,一顿饭花这么多。”
【『慈禧的一顿饭,要上足足上百道菜品,诸如“清汤虎丹”、“燕窝鸭条”等,用料穷奢极侈,而多数菜肴仅仅摆样子,她甚至不会动一筷。
更令人发指的是她闻果香的癖好。
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