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别人家的皇帝-《始皇的小公主在后世稿天幕直播》

  秦朝

  相似的场景,也在上演着。

  只是坐在这里的人,换成了丞相王绾、廷尉冯劫、将军王贲、以及蒙毅等始皇帝的心腹重臣。

  至于王翦老将军嘛,熬不住夜,睡着了。

  头顶同样是从后世“引进”的太阳能电灯,将大殿照得亮堂堂。

  几位老臣围着炭火火锅,动作虽不如年轻人麻利,但品尝新奇美食的热情丝毫不减。

  “陛下,此物……名为‘千层肚’?口感竟如此奇妙!”王贲将军涮着一片毛肚,啧啧称奇。

  “还有这‘虾滑’,鲜甜弹牙,妙不可言!”冯去疾也赞不绝口。

  就连一向注重仪态的李斯,也忍不住多涮了几片嫩牛肉。

  嬴政高踞上座,面前摊开着蒙毅等人呈上的关于修路和水渠等工程进展的汇报。

  听着下面臣子们因为美食而暂时放松的交谈,嬴政觉得,把这后世之物带回来,似乎是个不错的决定。

  至少,比单纯赏赐金银绢帛,更能让这些老臣感受到一些……不一样的“君恩”。

  与此同时,北疆长城沿线,大将军蒙恬的营帐内,气氛就远没有咸阳宫里那么“火热”了。

  蒙恬和几位副将也围坐在一起,中间是个小火堆,烤着羊腿,温着浊酒。

  之前嬴政和秦王政带着火锅食材和炭炉返回时空的他都看到。

  想着,现在的咸阳宫里,那明亮的灯光下,陛下与重臣们围着那火锅大快朵颐,再看看自己眼前千篇一律的烤羊腿和浊酒……

  蒙恬抓起酒囊灌了一大口,心里也是酸溜溜的。

  他用力撕下一块烤羊肉,恶狠狠地嚼着,仿佛在跟谁赌气。

  ——————

  深邃的夜空下,悬浮于万朝之上的天幕,将秦始皇嬴政与秦王政各自拎着保温外卖袋、甚至还有那古朴炭炉,消失在酒店客厅,返回各自时空的这一幕清晰的播放了出来。

  汉朝

  深夜的未央宫依然烛火通明。

  刘彻刚处理完一份奏报,揉了揉眉心,正好看到天幕上嬴政拎着火锅消失的画面。

  他先是一愣,随即笑出声:“始皇和秦王政倒会收买人心。”

  但看着那疑似装着美食的包裹,再想想自己宫里那些一成不变的夜宵,心里莫名有点不是滋味。

  他瞥了一眼殿下侍立的宫人,忽然觉得今晚的宵夜索然无味。

  “卫青和去病这会儿在府上作甚?怕是也瞧见这天幕了吧……” 他莫名有点想知道,若是自己也搞点新奇吃食给将军们,他们会不会更卖力打仗?

  哎,也不知御厨研究的天幕上的美食,还了没......

  大将军卫青府上,卫青正准备歇息,看到天幕,只是无奈地笑了笑。

  不过,那“火锅”的滋味,通过天幕的描述,确实勾起了他一丝好奇。

  “若能尝一口,便是彻夜商讨军务,似乎……也不那么难熬了。” 他低声自语。

  冠军侯霍去病府上,年轻的霍去病看得眼睛发亮!

  “两位秦王,多够意思!有好吃的还惦记着臣子!那红彤彤的锅子,看着就带劲!要是咱们也能……”

  他对着空气嚷嚷了半天,最后泄气地躺回榻上,“唉,估计没戏。还是想想以后怎么去找匈奴打架实在。”

  唐朝

  李世民正与长孙皇后说着体己话,看到天幕,不禁抚掌笑道:“妙啊!以美食犒劳臣工,促其尽心王事,此法甚善!可比单纯赏赐金帛更得人心。”

  他转头对长孙皇后说,“观音婢,你说朕若是也弄些新奇膳食,在政事堂与玄龄、克明他们边吃边议,是否也能提高些效率?”

  长孙皇后掩口轻笑:“陛下圣明,只是莫要太过奢靡,惹得魏征大夫又要上书劝谏了。”

  房玄龄看着天幕,捋着胡须“上下一心,虽是一餐一饭,亦可凝聚臣心。秦能一统六国,非独武力也。”

  若能尝到那后世美食,还能与陛下更亲近地商讨国事,就算加班到天亮,似乎也……心甘情愿。

  老程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哎呀呀!瞧瞧人家!当皇帝还知道给手下带好吃的!那红油锅子,看着就下饭!陛下啥时候也能有这觉悟啊!俺老程不挑,给点牛肉就行!”

  他夫人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快歇着吧!梦里什么都有!”

  宋朝

  仁宗皇帝看到天幕,第一反应是:“此等后世之食物,想必价值不菲。始皇与秦王如此耗费,不知是否取自民脂民膏?”

  但转念一想,始皇和秦王政后世的花销都是人家女儿出的,他们也给送了女儿不少宝物,那就是等于花自己的钱给臣子加餐了。

  作为君王对近臣的体恤,似乎也无可厚非。

  他想了想,对身边内侍说:“明日让御膳房想想,有没有什么既新奇又不甚靡费的吃食,朕也好与诸位相公……嗯,共议国事时尝尝。”

  包拯看到天幕先想到的是朝廷礼仪,但转念一想,若君王此举真能激励臣子、提高政务效率,且不违制、不扰民,倒也不是不行。

  苏大才子可就直接多了!

  “妙极!妙极!”苏轼拍案叫绝,“美食佐政,古今未有之奇思也!若官家能赐下此等美味,莫说通宵达旦,便是连议三天三夜,我也甘之如饴!这火锅究竟是何等仙品?若能尝之,赋诗一首以记之,岂不快哉!”

  他已经开始畅想美食与诗文并存的加班之夜了。

  明朝 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看到天幕,哼了一声:“就会搞这些花头!拢络人心!咱大明不兴这个!臣子干活是本分!还想吃着火锅偷懒?”

  不过,他心里也暗暗嘀咕,那玩意看那卖相应该是挺香……

  但他立刻掐灭了这个念头,勤俭建国才是根本!

  明朝 朱棣时期

  “好个秦始皇!好个秦王政!”朱棣猛地一拍大腿,声音洪亮,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把旁边侍立的小太监吓了一跳。

  “朕还以为只有朕知道,这深更半夜的,想让那帮老臣多干点活,光靠威严可不够!还得有点实在的!”

  他想起了自己为了推动《永乐大典》的编撰,或是为了北伐大计,常常与一干核心谋臣在宫中议事至深夜。

  有时候也会让御膳房准备些比平日精细的点心羹汤,但比起天幕上那看着就火辣带劲、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的“火锅”,自己那些赏赐简直弱爆了!

  “瞧瞧!这才叫恩威并施!”朱棣指着天幕,

  “带着后世的美食回去,跟他们说,‘来来来,边吃边聊,聊不完不许走!’ 啧!这手段,既显了恩宠,又办了实事!比朕光赏赐金银绸缎高明!”

  他越想越觉得此法甚妙,若是也能弄来这等新奇吃食……

  “来人!”朱棣扬声唤来贴身太监,“去,传朕口谕给御膳房,让他们……算了!”他忽然想到,御膳房那帮人做的,翻来覆去就那些花样,哪里比得上这天幕上的神奇之物?

  “还是等朕去了后世查一下配方吧……”

  ——————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大多心情复杂。

  有的不屑,认为是小道。有的深思,觉得可借鉴。有的纯粹羡慕那口吃的。

  但内心深处,多多少少都闪过一丝念头,原来,当皇帝还可以这样?

  而大臣们的普遍心态就是,羡慕!强烈的羡慕了!

  虽然知道吃完大概率要通宵干活,但能尝到连始皇帝都称赞的后世美食,还能与君王在一种更轻松的氛围下商讨国是,这种体验,千年难遇啊!

  “不就是加班吗?只要有那口火锅,我还能再批十斤奏章!”

  “看看人家秦朝的待遇!我们这天天熬夜,就只有冷茶和硬饼子啊!”

  这一刻,无数时空的大臣府邸中,都回荡着对那口神秘红油锅的向往,以及对“别人家的皇帝”的幽幽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