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的炊烟刚漫过篱笆,小虎就踩着暮色往哑女家走。手里拎着个陶碗,里面是娘刚蒸好的红糖发糕,冒着温吞的热气。
哑女家在村尾的老槐树下,一间矮矮的土坯房,屋檐下挂着串晒干的玉米棒子,金黄得晃眼。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时,哑女正在灶台前忙活,火光映着她的侧脸,鬓角沾着点面粉——她在蒸馒头,面团在案板上被揉得圆滚滚的,泛着柔和的白。
“我娘说,发糕配馒头,吃着不噎得慌。”小虎把陶碗放在灶台上,鼻尖立刻被馒头的麦香裹住。哑女回过头,眼里亮了亮,放下擀面杖,从灶膛里抽出根燃着的柴火,点了灶边的油灯。昏黄的光立刻漫开来,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土墙,忽明忽暗。
她转身从墙角的竹筐里拿出个东西,用布裹着,层层打开——是半块风干的野猪肉。上次进山,小虎说想吃肉,她记在了心上。此刻她用刀把肉切成薄片,又从陶罐里舀出点自制的豆瓣酱,打算炒个肉丁。
“不用麻烦,”小虎按住她的手,“发糕就馒头,我能吃三个。”哑女却摇摇头,执意要炒,手指在案板上敲了敲,意思是“给你补补”。小虎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忽然想起王掌柜说的,她爹走那年,她才八岁,就是踩着小板凳给爹熬药的。那时的灶台比现在还高,她得踮着脚才够得着药罐。
肉香很快漫了出来,混着馒头的麦香,暖烘烘的。哑女盛了碗糙米饭,又把炒好的肉丁往小虎碗里拨了大半,自己只留了一点点。小虎想再夹回去,她却按住他的手腕,指了指他胳膊上的疤——那是上次帮她摘野枣时被树枝划的,还没好全。
“知道了,我多吃点,好得快。”小虎笑着扒拉米饭,忽然发现她的筷子上有个小豁口,像是用了很多年。再看她的碗,边缘也磕了个角,而自己手里的碗,是她找出来的最好的一个,白瓷的,虽然有点旧,却完整无缺。
吃完晚饭,小虎帮着收拾碗筷,看见灶台上放着本医书,纸页都卷了边,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是她的字。其中一页画着株植物,旁边写着“紫苏,解鱼蟹毒,叶可炒食”,下面还有个小小的“虎”字——他上次吃了河蟹闹肚子,她记着呢。
“这个我认识,”小虎指着书上的图,“王掌柜说紫苏叶泡水喝,比药还管用。”哑女点点头,又翻到另一页,上面画着蒲公英,旁边写着“治疮,小虎胳膊”,后面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小虎心里一暖,原来她把他的事,都记在了纸上。
外面起了风,吹得窗纸沙沙响。哑女从床底下拖出个木箱,打开来,里面是些草药标本,都用纸包着,写着名字和采挖的日子。最上面的是株薄荷,叶片还带着点绿,标签上写着“小虎
哑女家在村尾的老槐树下,一间矮矮的土坯房,屋檐下挂着串晒干的玉米棒子,金黄得晃眼。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时,哑女正在灶台前忙活,火光映着她的侧脸,鬓角沾着点面粉——她在蒸馒头,面团在案板上被揉得圆滚滚的,泛着柔和的白。
“我娘说,发糕配馒头,吃着不噎得慌。”小虎把陶碗放在灶台上,鼻尖立刻被馒头的麦香裹住。哑女回过头,眼里亮了亮,放下擀面杖,从灶膛里抽出根燃着的柴火,点了灶边的油灯。昏黄的光立刻漫开来,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土墙,忽明忽暗。
她转身从墙角的竹筐里拿出个东西,用布裹着,层层打开——是半块风干的野猪肉。上次进山,小虎说想吃肉,她记在了心上。此刻她用刀把肉切成薄片,又从陶罐里舀出点自制的豆瓣酱,打算炒个肉丁。
“不用麻烦,”小虎按住她的手,“发糕就馒头,我能吃三个。”哑女却摇摇头,执意要炒,手指在案板上敲了敲,意思是“给你补补”。小虎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忽然想起王掌柜说的,她爹走那年,她才八岁,就是踩着小板凳给爹熬药的。那时的灶台比现在还高,她得踮着脚才够得着药罐。
肉香很快漫了出来,混着馒头的麦香,暖烘烘的。哑女盛了碗糙米饭,又把炒好的肉丁往小虎碗里拨了大半,自己只留了一点点。小虎想再夹回去,她却按住他的手腕,指了指他胳膊上的疤——那是上次帮她摘野枣时被树枝划的,还没好全。
“知道了,我多吃点,好得快。”小虎笑着扒拉米饭,忽然发现她的筷子上有个小豁口,像是用了很多年。再看她的碗,边缘也磕了个角,而自己手里的碗,是她找出来的最好的一个,白瓷的,虽然有点旧,却完整无缺。
吃完晚饭,小虎帮着收拾碗筷,看见灶台上放着本医书,纸页都卷了边,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是她的字。其中一页画着株植物,旁边写着“紫苏,解鱼蟹毒,叶可炒食”,下面还有个小小的“虎”字——他上次吃了河蟹闹肚子,她记着呢。
“这个我认识,”小虎指着书上的图,“王掌柜说紫苏叶泡水喝,比药还管用。”哑女点点头,又翻到另一页,上面画着蒲公英,旁边写着“治疮,小虎胳膊”,后面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小虎心里一暖,原来她把他的事,都记在了纸上。
外面起了风,吹得窗纸沙沙响。哑女从床底下拖出个木箱,打开来,里面是些草药标本,都用纸包着,写着名字和采挖的日子。最上面的是株薄荷,叶片还带着点绿,标签上写着“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