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药香漫过竹篱笆-《乡野奇途》

  晨雾还没散尽时,哑女已经挎着竹篮站在院门口了。篮里垫着块蓝印花布,放着小镰刀和油纸包——油纸里是刚蒸好的玉米饼,还温乎着。小虎从坡下跑上来时,正看见她踮脚往篱笆外探,发梢沾着的露珠顺着辫梢往下滴,像串小珠子。

  “等久了?”小虎接过她递来的玉米饼,咬了一大口,甜丝丝的玉米香混着面香在嘴里散开。“我娘说今天要收早稻,让我先过来帮你晒药。”

  哑女点点头,拉起他往屋后走。屋后搭着个简易的晒药架,几根竹竿横在树杈间,上面已经铺了层薄竹篾。她从篮里拿出昨天采的益母草,抖掉根部的泥土,摊开在竹篾上。叶片边缘带着锯齿,沾着的晨露在阳光下亮闪闪的,像撒了层碎银。

  “这草能治啥?”小虎学着她的样子,把益母草捋直了摆好,尽量让每片叶子都晒到太阳。哑女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开——上面是她画的简图,一株益母草旁边画着个捂着肚子的小人,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女子疼”。

  “哦,是治肚子疼的?”小虎恍然大悟,想起村里王婶上次来借药,说儿媳妇月事疼得直打滚,哑女就是给了她一把晒干的益母草。“那得晒多久才能用?”

  哑女伸出三根手指,又指了指太阳,意思是要晒三天,还得是大太阳。她怕小虎记不住,又在本子上画了个大大的“三”,旁边画了个笑眯眯的太阳。

  晒完益母草,哑女又拉着小虎去看屋檐下挂着的药串。一串一串的,有褐色的艾叶,有紫色的紫苏,还有带着绒毛的苍耳子,风一吹,轻轻晃荡着,像串在绳上的小铃铛。最显眼的是那串金银花,黄白相间,还留着点淡淡的香。

  “这花既能泡水喝,又能煮水洗澡,是吧?”小虎记得去年他长痱子,娘就是用哑女给的金银花煮水给他擦身子,两天就好了。哑女笑着点头,摘下一朵金银花塞进他嘴里,淡淡的甜,带着点清苦,像她给的药茶味道。

  两人坐在门槛上啃玉米饼时,听见隔壁二奶奶在骂鸡——准是她家的芦花鸡又跑到菜地里啄菜了。哑女忽然起身,从屋里拿出个竹编的鸡笼,拉着小虎往菜地走。菜地边果然蹲着只芦花鸡,正埋头啄刚冒芽的青菜。

  哑女也不赶,只是把鸡笼放在旁边,往里面撒了把玉米粒。芦花鸡警惕地看了看,见没人动它,颠颠地跳进笼子里啄食。小虎看得直乐:“你这招比二奶奶拿竹竿杆管用多了。”哑女得意地挑了挑眉,提起鸡笼往二奶奶家送,回来时手里多了个红瓤西瓜,是二奶奶硬塞给她的。

  切开西瓜,红瓤黑籽,甜水顺着指尖往下淌。小虎吃得急,汁水流到下巴上,哑女掏出帕子给他擦,帕子上绣着株小小的益母草,针脚歪歪扭扭,却看得出来很用心。

  “你这帕子真好看,”小虎由衷地说,“比我娘绣的牡丹还好看。”哑女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低下头去啃西瓜,耳朵尖却红得像熟透的樱桃。

  日头升到头顶时,药架上的益母草已经微微卷了边。哑女把它们翻了个面,让另一面也晒到太阳。小虎帮着搬竹篾,忽然发现竹篾下藏着只小刺猬,正缩成个刺球,大概是被晒暖的竹篾吸引来的。

  “别动它,”哑女轻轻按住他的手,“它吃害虫,是好东西。”她从屋里拿来点小米,撒在刺猬旁边,看着它慢慢展开身子,小口小口地啄食。

  小虎看着哑女的侧脸,她的睫毛很长,阳光落在上面,像镀了层金。他忽然觉得,这些晒在竹架上的草药,屋檐下挂着的药串,还有她本子上歪歪扭扭的字,都像这夏日的阳光一样,暖乎乎的,让人心里踏实。

  风穿过竹篱笆,带着药香和西瓜的甜香,漫到了院外的小路上。远处传来收稻子的打谷声,哑女忽然拉起小虎的手,往晒药架那边跑,指着益母草比划着“明天再来翻”,小虎笑着点头,手里还攥着那块绣着益母草的帕子,带着淡淡的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