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陶罐里的暖意-《乡野奇途》

  野菊装了半罐时,日头已爬到头顶。哑女坐在一块平整的青石上,看着小虎蹲在溪边洗陶罐。他卷起袖子,露出结实的小臂,水珠顺着胳膊肘往下滴,落在青石板上,洇出一小片湿痕。

  “过来。”小虎扬声喊她,手里举着洗净的陶罐,“装水凉着,等会儿喝着痛快。”

  哑女走过去,见他正往罐里舀山泉水,水面荡起细碎的涟漪,映着他的影子,随着动作轻轻晃。她忽然想起今早换衣裳时,娘塞给她的布包,说是“给小虎的谢礼”。布包里是双新纳的布鞋,针脚细密,鞋面上还绣了朵小小的野菊——是她昨夜就着油灯赶出来的。

  “喏。”她把布包递过去,指尖有点发烫。

  小虎接过来,掂量了两下,笑着扯开绳结:“是鞋?”看清鞋面上的花时,他愣了愣,随即挠挠头,耳朵红得像山里的野山楂,“给我的?”

  哑女点点头,低头去看溪水里的云影。

  “我试试。”小虎当即就脱了脚上的旧鞋,把新鞋套进去。鞋码不大不小,正合脚。他站起来走了两步,踩在草地上,发出“沙沙”的轻响,“舒服!比镇上鞋铺卖的还合脚。”他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你咋知道我脚的尺寸?”

  哑女抿唇笑,没说话。她哪是知道,不过是前几日趁他午睡时,悄悄用草绳量了他的鞋样,记在心里罢了。

  “这野菊能泡茶,还能做枕芯。”小虎忽然想起什么,指着罐里的花说,“我娘说,野菊枕能安神,你总说夜里睡不安稳,回去我就给你缝个枕套。”

  哑女抬眼看他,正撞上他的目光。他的眼睛很亮,像浸在溪水里的黑曜石,带着点憨直的热意。她慌忙移开视线,却被他拽住了手腕。

  “别躲啊。”小虎的声音有点低,“我娘问,等收完秋,就请媒人去你家……”

  话没说完,就被一阵急促的鸟叫打断。一只灰雀扑棱棱从头顶飞过,惊得两人都抬头看。哑女趁机抽回手,心跳得像揣了只兔子,脸颊烫得能烙饼。

  “先下山吧,”她小声说,声音细得像蚊子哼,“日头要斜了。”

  小虎“哦”了一声,拎起装野菊的陶罐,又提起装水的罐,还不忘把那双旧鞋塞进竹篮。“走吧,我背你?”他半开玩笑地弯下腰,“这段路陡。”

  哑女捶了他一下,却被他顺势抓住手。这次他没松开,就那么牵着,掌心温热,带着点薄茧,却让人觉得踏实。她低着头,能看见两人交握的手,他的手指又粗又长,把她的手整个包在里面。

  下山的路确实陡,小虎走得很慢,一步一踩稳了才动。哑女被他牵着,亦步亦趋地跟着,忽然觉得,这路再陡也不怕。

  快到村口时,碰见了挎着篮子的三婶。三婶眼尖,一眼就看见小虎脚上的新鞋,又瞅了瞅两人牵着的手,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这是……成了?”

  小虎大声应:“快了!”

  哑女的脸更烫了,想抽回手,却被他握得更紧。三婶笑着打趣:“怪不得今早见你娘在翻箱倒柜找红布,原来是有喜事!”

  回到家时,夕阳正染红了西山顶。哑女把野菊倒在院子里的竹匾上,铺开晾晒。小虎蹲在旁边帮忙,时不时偷偷看她。

  “这花要晒三天,”哑女说,“晒干了才香。”

  “嗯。”小虎应着,忽然从怀里掏出个纸包,“给你的。”

  纸包里是块麦芽糖,裹着透明的糖纸,在夕阳下闪着光。“今早去镇上换的,”他挠挠头,“见你上次看别家姑娘吃,眼都直了。”

  哑女捏着麦芽糖,心里甜丝丝的。她掰了一半递给他,两人坐在门槛上,含着糖,看着竹匾里的野菊在晚风里轻轻晃。糖汁慢慢化在舌尖,甜得像此刻的日子,一点点漫开来。

  夜里,哑女把野菊收进屋里,放在窗台上。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花瓣上,像撒了层银粉。她摸着衣襟上的珍珠扣,想起小虎牵着她的手,想起他脚上的新鞋,忍不住笑了。

  窗外,秋虫在草丛里唱着,陶罐里的野菊香,混着麦芽糖的甜,悄悄漫了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