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宋河父母:这么多钱,这班不想上了!-《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

  “有劳了。”宋河拱了拱手。

  两人就此别过。

  钱掌柜带着银子和满心的敬佩离去,宋河则揣着那二十五两碎银,转身返回官学。

  回到舍区,宋河直接找到了正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纨绔四人组”。

  李魁、赵雷、卢晚,还有最近有点奇怪的墨卿。

  “哟,我们青州大才子来了!”

  李魁一看到宋河,就怪笑着凑了过来。

  赵雷也挤眉弄眼地起哄:“宋大画家,你那书里的插图可真是……太香艳了!我爹和我哥昨天为谁先看,差点打起来!最后我娘发话了,说有伤风化,给没收了!”

  卢晚笑得最欢:“可不是嘛!我家老头子板着脸训我,说小小年纪不学好,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可我半夜起夜,猜我看见什么了?他老人家在书房里,就着灯,看得比谁都起劲!”

  几人哄堂大笑。

  宋河也跟着笑了笑,然后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今天放学后都别急着走,我请客。”

  笑声戛然而止。

  四人齐刷刷地看向宋河,眼神里充满了惊讶。

  李魁挠了挠头:“宋河,你没发烧吧?你请客?”

  不是他们看不起宋河,实在是宋河平日里的生活,用“简朴”都算抬举了,简直可以用“寒酸”来形容。

  一顿饭只吃一个素馒头,身上的衣服洗得发白,连支好点的毛笔都舍不得买。

  今天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居然要请客?

  宋-新晋小富豪-河,看着他们惊愕的表情,心里有点想笑。

  不等他开口,一旁的墨卿突然跳了出来,得意洋洋地一扬下巴,仿佛这事他与有荣焉。

  “那当然!我告诉你们,宋河现在可是大财主了!他写的书,我家书坊印的,昨天一天就卖光了!你们说,该不该狠狠宰他一顿?”

  “哦——”

  李魁和赵雷恍然大悟,立刻摩拳擦掌地围了上来。

  “原来是发了横财!那必须得吃大户啊!”

  “走走走,今天非得让他大出血不可!”

  卢晚笑着,伸手在墨卿那紧实的屁股上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就你消息灵通。”

  “啊!”

  墨卿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跳开,脸颊瞬间涨得通红,又羞又恼地瞪着卢晚,“你……你干嘛!”

  卢晚被他这夸张的反应逗乐了,摊了摊手,对宋河道:“你看,这货太能演了,不就拍一下嘛。”

  宋河看着墨卿那又羞又气的模样,心里那点奇怪的感觉又冒了出来。

  这几天,总觉得墨卿怪怪的……

  好像特别在意跟别人的肢体接触,尤其是跟男生。

  以前也没这么夸张啊?

  不过,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很快就被朋友间的打闹冲散了。

  上课的钟声响起,几人嘻嘻哈哈地赶往学堂。

  因为昨晚的技能升级,宋河对《论语》、《春秋》这些经史典籍的理解,早已今非昔比。

  先生在讲台上引经据典,口若悬河,宋河在下面听得是连连点头,时不时还能顺着先生的思路,想到更深一层的含义。

  以前听课如听天书,现在听课,却像是在温习已知的知识,格外带劲儿。

  ……

  傍晚,放学后。

  清风楼。

  这里是青州府最顶级的酒楼,雕梁画栋,飞檐斗拱,门口挂着的两盏大红灯笼比人还高。

  出入的无一不是达官显贵,富商巨贾。

  卢晚站在门口,拉着宋河的袖子,一个劲地劝说:“宋河,咱们换个地方吧?这里一顿饭,够你半年的吃穿用度了,没必要……”

  卢晚是真心为宋河着想,他知道宋河家境不好,赚钱不容易,不想他因为一次请客就回到解放前。

  宋河却摇了摇头,态度坚决。

  “就这儿。”

  他看着眼前这几个朋友,心里很清楚。

  如果没有他们,自己刚进官学时,肯定会被排挤欺负。

  尤其是墨卿,若不是他,自己的画根本没机会变成书,更别提赚钱了。

  这份情,值一顿饭。

  “走吧,今天我说了算。”

  宋-财大气粗-河,一挥手,率先踏入了清风楼高高的门槛。

  ……

  与此同时,青州城南的织造局。

  嘈杂的工坊里,数十台织机轰鸣作响。

  宋老三和何氏正在埋头苦干,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

  突然,工头领着一个穿着体面、气度不凡的掌柜走了过来。

  “宋老三,何氏,有人找。”

  夫妻俩抬起头,满脸疑惑地看着眼前的钱掌柜。

  他们不认识这个人。

  钱掌柜和善地笑了笑,屏退左右,压低声音道:“请问,二位是宋河小官人的父母?”

  一听是找儿子的,夫妻俩顿时紧张起来:“是……是我们,俺们家河娃子在学里……可是闯什么祸了?”

  “没有没有!”

  钱掌柜连忙摆手,脸上的笑容更真诚了,“二位别紧张,是大喜事!天大的喜事!”

  说着,他将那个沉甸甸的布包放在旁边的布料堆上,解了开来。

  “哗啦”一声,白花花的银锭和碎银子,在昏暗的工坊里闪耀出炫目的光芒。

  宋老三和何氏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呼吸都停滞了。

  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这……这是……”何氏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这是宋小官人让我送来的,”钱掌柜笑道,“他写的话本,由我们墨家书坊刊印,昨日一经发售,全城轰动!这是第一天的分红,一共三百五十两!小官人特意嘱咐,让我送来给二老。”

  “三……三百五十两?”

  宋老三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他伸出颤抖的手,想去摸一下那银子,又不敢,哆嗦着问,“掌柜的,你……你没弄错吧?这是俺们家河娃子的?他……他是不是做什么犯法的事了?”

  穷苦了一辈子的人,面对这笔巨款,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恐惧。

  钱掌柜被他们质朴的反应逗笑了,耐心解释道:“二位尽管放心!这钱来得干干净净!宋小官人是凭他的才华赚的!”

  “这还只是个开始,以后只会更多!小官人还托我带话,让二位别在这儿辛苦了,把活儿辞了,回老家买些田地,盖个大宅子,好好享福吧!”

  夫妻俩呆呆地看着那堆银子,又互相看了看对方布满风霜的脸。

  良久,何氏的眼泪“刷”地一下就流了出来,她一把捂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

  宋老三眼圈也红了,他猛地转身,朝着家的方向,“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虚空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老天爷开眼啊!苍天有眼啊!我宋家……我宋家这是出了个麒麟儿啊!”

  他一边磕头,一边嚎啕大哭,将半辈子的辛酸、委屈和此刻的狂喜,全都宣泄了出来。

  何氏也跟着跪下,夫妻俩抱头痛哭。

  哭了好一阵,两人才互相搀扶着站起来,擦干眼泪,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毅然决然地走向了工坊管事所在的地方。

  这苦日子,这累死累活的活计,他们一天也不想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