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此子果决,乃应命之人-《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

  卢晚已经哭不出声了,他只是绝望地看着地上的碎玉,眼神空洞,仿佛灵魂都被抽走了。

  侍卫们已经开始拖拽宋河,要把他拖出禅院,就地正法。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宋河的声音,再次响起,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碎了,是碎了。”

  “可是陛下,您仔细想想。”

  “这,是不是打开它,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

  正处于暴怒巅峰的朱文,脚步猛地一顿!

  是啊……

  了尘大师的预言,是“待此锁开启之日,应命之人现身”。

  是“打开”!

  而不是“拆开”!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数百年来,大雍王朝汇聚了天下多少能工巧匠,多少算学大家,他们所有人的思路,都被“解开”这两个字给禁锢住了!

  他们循规蹈矩,殚精竭虑,想要在规则之内,找到那个根本不存在的答案。

  却从来没有人想过……

  用最暴力的手段,直接打破这个规则!

  摔碎它,环与环自然就分开了。

  这……不就是“打开”了吗?

  这个思路,这个破局的方式……

  如此的离经叛道,如此的简单粗暴,却又……如此的合情合理!

  “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悠悠响起。

  慧寂老方丈那双浑浊的眼睛,此刻亮得吓人!

  这,或许才是了尘大师预言中,真正的“应命之人”!

  那个滚钉板的孩子,有的是坚韧和仁心,是“守成”之相。

  而眼前这个孩子,有的却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打破桎梏的勇气!

  是“开创”之相!

  大雍如今暗流汹涌,积弊丛生,需要的,不正是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破局者吗!

  “哈哈……哈哈哈哈!”

  朱文突然仰天大笑起来。

  他一把推开按着宋河的侍卫,亲自将宋河从地上扶了起来,还亲昵地拍了拍他身上的灰尘。

  “快!快放开他们!都放开!”

  他指着还被按在地上的卢晚等人,大声命令道。

  “看座!给几位小英雄看座!”

  侍卫们面面相觑,虽然搞不清楚状况,但还是手脚麻利地搬来几个蒲团,请宋河、卢晚、墨卿他们坐下。

  卢晚几人还处在巨大的情绪波动中,脑子一片空白,被人扶着,稀里糊涂地就坐下了。

  朱文也重新坐回自己的蒲团上,他看着宋河,眼神里充满了欣赏和喜悦,哪里还有半分刚才的杀气。

  “孩子,你叫宋河,是吗?”

  “你可知,你今日摔碎的,究竟是何物?”

  不等宋河回答,朱文便自己开始讲述起来。

  从三百年前,了尘大师临终前的预言,到这“玲珑锁”的来历,再到数百年来,大雍皇室无数次尝试解开它,却无一成功的困境……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慨和释然。

  宋河默默地听着。

  心里却在疯狂吐槽。

  我的天,原来这玩意儿背后还有这么大的故事?

  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哥伦布竖鸡蛋”的思维陷阱吗?

  也不知道那位初代老方丈,当年是不是真这么想的……

  反正事到如今,牛皮已经吹出去了,也只能由着你们脑补了。

  而且,当务之急,应该是解决卢炳章的案子……

  朱文小心翼翼地将地上的碎玉片一一拾起,捧在掌心。

  他怎么也想不到,困扰大雍皇室三百年的魔咒,竟然被一个孩子给破解了。

  大雍王朝,如今的局势,外有强敌环伺,内有门阀掣肘,积弊丛生,步履维艰。

  朝堂之上,那些饱读诗书的大臣们,一个个循规蹈矩,做事瞻前顾后,凡事都讲究一个“稳”字,却也因此失去了锐气与变通。

  也许……

  也许这个孩子,这个思维不被任何条框束缚的孩子,真的是上天降下的“应命之人”?

  是来拯救大雍,拯救这天下苍生的?

  他的视线又扫过宋河身边的几个少年。

  朱文的眼神愈发柔和。

  这几个孩子,虽然看着有些纨绔子弟的顽劣气,但刚才为了朋友,他们可是连命都不要了。

  这份义气,这份肝胆相照,在冰冷的官场中,是何其珍贵。

  大雍的未来,难道真的要落在这些稚嫩的肩膀上?

  皇帝笑了。

  “好!好啊!”

  “你们几个,不必再走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路了。”

  “朕今日便破格,擢你们入朝,在朕的身边听用!”

  此言一出,禅院内瞬间静得落针可闻。

  卢晚、墨卿、赵雷、李魁四人,几乎是同时张大了嘴巴,眼睛瞪得像铜铃,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啥玩意儿?

  做官?

  现在?立刻?马上?

  他们不过是刚刚通过县试的童生,连秀才都不是。

  按照正常的流程,前面还有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那是一条长得望不到头的路。

  可现在,皇帝陛下说,这条路,你们不用走了。

  就因为宋河……摔碎了一个玉锁?

  卢晚的脑海里“嗡”的一声,一片空白之后,浮现出父亲卢炳章被无罪释放,走出大牢的场景。

  然后,他,卢晚,穿着一身崭新的官服,虽然可能只是个末流小官,但也是官啊!

  他站在父亲面前,意气风发地喊一声:“爹,孩儿给您争气了!”

  那场面……光是想想,眼泪就又要下来了。

  墨卿更是激动得脸都涨红了,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回到青州,在他那富甲一方的爹面前,把皇帝的任命状“啪”地一下拍在桌子上。

  他爹墨怀仁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家里没个读书人,现在他儿子,直接成了京官!

  他爹怕不是要当场晕过去,醒来后,整个青州城的金子都得姓墨!

  赵雷稍微冷静一点,他出身法曹之家,更明白这“破格”二字的分量。

  这简直是天子门生,是圣眷在身!是无数读书人奋斗一生都求不来的无上荣光!

  他仿佛已经看到青州那些瞧不起他们这群“纨绔”的同窗,一个个惊掉下巴的模样。

  李魁则紧紧攥住了拳头,他爹是兵马都监,武官,他若是成了文官,那家里就是文武双全,在青州的地位将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