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教启民智,商活民生 下-《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让异族商人集中经营,比如匈奴商区卖皮毛、安息商区卖香料,方便顾客挑选,也方便管理;

  - 为了鼓励小商贩的发展,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了“便民市集”,每个村庄都设有“每月三集”,即每月的初一、初十和二十这三天。

  在这些日子里,小商贩们可以免费获得摊位,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此外,朝廷还派遣了菜鸟营的士兵来维持市集的秩序,以防止地痞流氓的骚扰,确保小商贩们能够安心经营。

  其次,朝廷推行了“小贩互助”计划。

  为此,专门成立了“小贩互助社”,让小商贩们能够相互支持和帮助。

  在这个互助社中,小商贩们可以互相借用“启动资金”,利息相对较低,并且需要在半年内还清。

  这样一来,小商贩们就能够更容易地筹集到资金,开展自己的生意。

  此外,“小贩互助社”还鼓励小商贩们共享“进货渠道”。

  例如,他们可以一起从巧成城进货,如购买铁锅等商品,通过集体采购来降低成本。

  这种合作方式不仅有助于小商贩们降低采购成本,还能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使他们的生意更加兴隆。

  - 帮“小贩升级”:凡经营满两年、无欺市记录的小贩,

  可申请“中商资质”,朝廷帮他在郡县市集设固定摊位,还能加入吕雉商队的“分销网络”

  (帮商队卖货,赚分成)——北境有个小贩王二,去年还在村集卖菜,

  今年已在郡市集有了固定摊位,每月能赚300钱,比种地多1倍。”

  吕雉话音刚落,百越商人代表阿珠(卖织锦的小贩)就站起来问:

  “吕掌柜,俺们百越织锦在秦地少人识,朝廷能帮俺们宣传不?”

  阿珠姑娘面露忧色,恳切地问道。

  赢侈微微一笑,露出自信的神色,朗声道:

  “阿珠姑娘放心!

  朝廷自然会有所举措。”

  他顿了一顿,接着说道:“我们计划在各市集设立‘异族特产展’,每月展期三天。”

  帮你们宣传织锦;还会让商队带你们的织锦去罗马,

  卖好了给你们分成——去年安息香料就是这么打开市场的!”

  阿珠喜极而泣:“有朝廷帮衬,俺们百越“小贩也能把织锦卖到罗马了!”

  嬴政面露喜色,微微颔首道,“商税要清,支持要实。”

  他目光扫过吕雉和赢侈,沉声道:“吕雉、赢侈,

  你们只管让‘市声’响遍大秦,无论是大商还是小贩,

  无论是老秦还是异族,都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随着时间的推移,午时已近尾声,议事也即将结束。

  这时,扶苏和吕雉、赢侈分别呈上了两份重要的计划书。

  扶苏呈上的是“教育推广计划”,其中详细规划了未来五年内的教育发展目标: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10 万所学堂,确保每个村庄都有一所;

  培养 1 万名优秀的先生;印刷 200 万册课本,以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

  通过这些努力,希望能够实现“90%的村落都有学堂,

  80%的百姓能够认识 100 个汉字”的目标。

  这份计划旨在提高大秦百姓的文化素养,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商业:五年内减免小商贩与异族商人商税超1000万钱、

  建1万个便民市集、设50个异族商区,让商税从2亿钱增至3.5亿钱,小贩数量翻3倍。

  赢欣补充道:“巧成城会用活字印刷术赶印课本,

  天驷城会帮异族商人运输货物,胡亥的监察队会同时盯着‘学堂办学’与‘商税征收’,防止有人弄虚作假。”

  嬴政站起身,从扶苏手中接过简体字课本,从吕雉手中接过大秦商票,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两件物品放置在案几之上,然后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殿内的众多官员。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威严,在大殿内回荡着:

  “诸位大人,请看这课本,它所代表的,乃是我大秦的‘理’。

  这‘理’,是让我大秦的百姓们能够识文断字,懂得赋税之法,明晓律法之规。

  如此一来,他们便不会轻易被他人所欺凌,更不会遭受欺骗之苦。”

  稍作停顿,他接着说道:“再看这商票,它所代表的,则是我大秦的‘活’。

  这‘活’,是给予百姓们谋生的手段,使他们能够通过经商贸易赚取财富。

  如此,百姓们便不会忍饥挨饿,亦不会受困于贫穷之中。””

  他顿了顿,声音更有力:“第二个五年,

  朕等着听大秦的‘书声’——村落里的夜校灯火、学堂里的孩童读书声;

  等着听大秦的‘市声’——市集上的小贩吆喝、商队里的驼铃响。

  这两种声音,才是大秦真正的‘盛世声’。”

  扶苏与吕雉、赢侈三人神情肃穆,单膝跪地,他们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宫殿中回荡,震耳欲聋。

  “臣等定不负陛下!”扶苏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决心和信心。

  “让大秦有书声、有市声!”吕雉和赢侈齐声附和,他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誓言仿佛穿透了宫殿的墙壁,传达到了每一个角落。

  在场的众人都被这股气势所震撼,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随着议事的结束,阳光已经缓缓地爬上了章台殿的窗棂,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扶苏站起身来,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课本。

  他的步伐显得有些匆忙,因为他心中惦记着一件重要的事情——尽快在各村确定夜校的位置。

  夜校是扶苏为了普及知识、提高百姓文化水平而设立的。

  他深知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只有让百姓们都能读书识字,大秦才能真正繁荣昌盛。

  扶苏快步走出宫殿,阳光洒在他的身上,给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他的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了宫殿的大门之外,朝着学堂选址地奔去。

  吕雉与赢侈拿着商税册,往市集赶——他们要去给小贩们讲新商税政策。

  殿外的风里,仿佛已传来远处村落的读书声,

  与市集上的吆喝声,交织成大秦最鲜活的“民生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