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开书店-《养子夺命?重生手撕白眼狼宠亲崽》

  陈四平三人的事,在周知微亲自去了一趟区政府,找张区长汇报了情况后,也算是尘埃落定了。

  原本张区长还想给周知微打打官腔,可周知微不卑不亢的说,她买下印刷厂,既是为了自己赚钱,也是为政府解决了一个常年亏损的老大难。

  如果由着陈四平等人继续像以前一样混大锅饭,新的宏利厂也迟早倒闭。相信这不是领导们想看到的。张区长当然知道国营企业里那些老油条对工作的懈怠,勉励了几句,也就让这件事过去了。

  周知微知道,自这次后,宏利印刷厂才算真正把区政府的束缚摘出来,管理权才算完全到了她的手里。

  一眨眼,寒假又要到了。沙城校区开业也有一年了。这一年里,小的辅导机构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只有明德,雅智,小神童和知微教育旗下的沙城校区,仍一直屹立在沙城。

  明德为了抢生源,倒是使了不少招。无奈周知微借鉴了前世辅导机构的一些模式,不但在装修,师资,教学等各个方面都优于本地机构。

  所以沙城校区只在开业前夕进行过大规模的宣传,后来,竟没花什么财力物力在宣传上,生源越来越好。也许这就是口碑的力量。

  明德联合其他几个机构一起,曾召开过几次辅导机构负责人会议,意在联合大家向周知微施压,拿知微教育的收费,免费试听,免费诊断,以及他们独家的教辅说事。

  周知微每次都派刘子楚参加,他那在体制内练就的三寸不烂之舌,每次都反驳得那些人哑口无言。

  周知微在十月份的时候递了图书报刊经营许可证,虽然有周海洋的关系在,政府部门里走流程也要相当长的一个时间。直到第二年的二月份,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才下来。

  周知微在营业执照到手的第二天,就拿着自己多次修改后的书店装修草图,找了沙城最好的装修公司,跟他们的设计师碰头,再次修改完善。

  这一次,她要打造一个与这个时代不同的,有着新世纪气息的全新书店。

  当装修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听到周知微说,她自己画了一张修改了多次的装修图时,心里是有些不屑的:本来一个书店而已,放些书架罢了,用着着他这个首席设计师吗?再一个,周知微一个做教育的,还自己画了装修图?

  可当他看到那张设计草图时,他惊呆了。

  “周......周总,”设计师说话有些结巴了,“您确定是要装修书店吗?这个......”

  周知微笑着点头,“是书店,也是一个复合的文化社交场所。”

  设计师这才完全放低姿态,认真的看着那张设计草图。

  “你看,书店要分几个区域......”周知微细细的给他讲解。

  她把记忆中二十世纪的新型书店的模型,几经修改画到了草图上。像前世所看到的书店一样,她摒弃了传统的高大书架,只采用了低矮的书架和展示台,这样的话,视野更通透,顾客也可以轻松的看到整个空间。

  区域的划分,也打破了像新华书店那样严肃,拥挤和按科目分类的刻板现象,给人一种全新的文化消费视觉。

  她在阅读区里,设置了单人椅和木质小桌,甚至还有舒适的沙发。有些角落的小桌上再配上台灯,营造一种安静的阅读环境。

  她把杂志和所有期刊都放在一个区域,并设计成报刊亭的样子,还有一个角落是集中展示国外杂志和期刊的。而一些港台的时尚设计,电影杂志等大众喜欢的,放在比较抢眼的地方。

  当然,她还专门拿出一个厅来售卖知微教育出版的教辅书。

  这是全城学生的刚需,所以这个厅比其他区域都大,主要是以展示台的方式摆放,方便学生们可以直观的看到教辅。

  她决定对教辅也实行区域保护政策。她的书店开在天福区,等书店开起来了,整个天福区,便只有这一家书店售卖她的教辅。再不分销给其他小书贩了。

  音像区是设有试听台的,上面有专门摆放了好几个单放机,用来试听磁带。所有售卖的磁带都是正版。

  最让设计师疑惑的是,周知微的草图上,在书店的一角,还设置了一个吧台?

  “周总,这是书店,设一个吧台,是想售酒水吗?”设计师百思不得其解。

  “不是酒,是提供饮料和花茶,还有简单的点心。”周知微还想提供咖啡,可现在是九十年代,咖啡是稀有物,暂时还不能引入。

  “哦,”设计师拍拍脑袋,并竖起了大拇指,“那您的这个书店可真是沙城独一份,引领风潮,名副其实的文化活动空间。”

  “那这样的话,书店的色调最好是以浅色为主,像米白,浅灰等,如果局部配一点亮色作点缀,就完美了。甚至在面上都可以是浅色系的地板......”

  不愧是首席设计师,很快就跟上了周知微草图的思路,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最后,双方敲定装修图样,风格等。

  周海潮的建材店如今做得风生水起,顾客都涉及到省城这边了。周知微把装修材料这一块交给了周海潮,让他直接跟设计师交涉。

  装修的事定下来后,周知微还有两件事要忙,第一是招聘书店店长和店内工作人员。这可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她开出的条件是店长学历最少是大专,且有一两年书店工作经验,工作人员最少是中专。

  第二件事,就是进书!

  第一件事,她把招聘广告打出去,私底下还让刘子楚,周海洋等人帮忙物色推荐,倒也不是难事。

  第二件却是要花费她不少时间和精力。她的书要囊括人文,社科,艺术,设计以及生活方式等各类。

  在这个年代,书籍的货源渠道相对传统,如果能找到一些特殊渠道,那书店就有了核心竞争力。

  九十年代中期,正是社会文化消费萌芽的时期,所以等书店开业后,周知微还要定期举办新书发布会,作家签售会,以及一些小型的文化沙龙。

  现在最关键的,是寻找书籍的货源。周知微准备亲自去一趟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