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凌云是打算自己率部留下“善后”,让第二军回防松井城,但是被张忠军严词拒绝了。
“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这些事,还是由我来背吧。”
各自出战前,张忠军和凌云分别以自己的名义,向后方催调守备队火速赶往户京城。
因此,在户京之战结束后仅两小时左右,第一支三千人的守备队便已经赶到,后续还有两支各两千人左右的守备队会在三小时内赶到。
只要没有外敌,那即便城中百姓造反,七千守备队也足以轻易镇压、摆平。
只不过,先到的三千守备队并没有见到第二军,入城时只有亲卫队长雷诺斯手持交接手续等在那里。
守备队大队长一边在交接手续上签字,一边询问道:“不知贵部主力何在?下官想去拜见一下张统领。”
雷诺斯微微一笑,颇有几分莫测高深的意味。
“统领大人忙着呢,求见就不必了,交接完后,户京就是你的了,我部另有任务。”
大队长点了点头。
“明白、明白。”
说着,大队长环顾了眼四周,不解道:“下官还有一事不明,户京城刚刚攻破,按道理应该会有不少敌军的俘虏和伤员才对,他们被安置在哪里?数量有多少,下官好派人接手。”
“不必了,那些吉潘军,我部已处理妥当。”
“下官愚钝,还望明示。”
“军事机密,你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
雷诺斯点了点头,收好交接手续,纵身几个飞跃,消失在了城中。
随后,守备队大队长连同麾下三位千人长登上城头,眺望四周时,在城外大概二三里远处发现大量人影,由于距离较远看不真切,模糊判断依稀是大武第二军,只不过他们似乎在填坑,填一个巨大的坑。
大队长似乎想到了什么,眉头紧皱、脸色微变。
想当年,吉潘趁着大武势弱、出兵入侵,在武国东境三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杀的三郡百姓十不存一。
此次第二军强势出击,与其说是开疆拓土,倒不如说是为复仇而来,一路打到户京,沿途几乎被血与火所渲染。
原本,像这种血腥行为,通常会引起官兵的不满,产生抵抗情绪,甚至是消极应战。
但当年吉潘军在大武的所作所为,简直人神共愤、令人发指。
因此,大武第二军以血还血,根本没有任何负担。
凌云弃城时,在城头放置了无数假人,更是留下了五百人,给这些人的命令是,只要吉潘军靠近,立刻摇旗呐喊以壮声势。
同时要疯狂射箭,不必吝啬。
吉潘第二、第三军在此前的数场战斗中,早就已经被大武第二军和东境军给打残了,两军残部加在一起也不过仅有七千余人,若非陆陆续续收拢了近两万的各地溃军,哪里还有胆子敢和凌云的东境军正面对抗。
即便如此,吉潘军也着实被打怕了,明明有着三倍的兵力,却依旧不敢太过压迫松井城,怕城内的大武东境军和他们拼命。
因此,昨日凌云才能用计骗过吉潘军,令他们后撤十里,直至今日半晌,方才重新兵临城下。
松井城留守队伍牢记凌云命令,一见吉潘军,立刻摇旗呐喊,其中一位千人长更是跳上城垛,高声大喝。
一边辱骂吉潘军胆小如鼠,一边喊着要和吉潘军主将单挑。
看起来威势十足、战意满满,殊不知这位千人长的背后衣衫早已湿透。
吉潘军对进攻东境军一直有抵触情绪,而东境军众将士则不断地挑衅吉潘军,希望尽快决战。
此时城内空虚,东境军却不能被吉潘看出端倪,因此依旧延续往日风格,极尽挑衅之能事。
吉潘军不明底细,依旧按着往日的节奏,派出两个千人队,对松井城保持一定的压力。
一方不是很想攻城,一方不是很希望被攻城。
于是,攻城方磨磨蹭蹭,走的慢慢吞吞。守城方则是弯弓搭箭,以箭雨来恐吓、威慑对手。
此前数日攻防战,松井城内的箭矢储备已然见底,如今不过只余数千支而已。
大武军当然心知肚明,可眼下形势又哪里容许节省。
城头守军一边放箭,一边焦急的在内心呼唤着大军赶紧回防。
这一轮攻城仅仅半个小时,吉潘军丢下百十具尸体便宣告撤退。
午饭后,吉潘军发动了第二次试探性攻城。
三轮箭矢过后,城中库存耗尽,东境军用上了滚石,方才坚持到吉潘撤军。
此刻城中一片阴云,下一轮攻城怎么办?即便依旧是试探性的,可一旦吉潘军攻上城头,便会立刻发现城内空虚,届时......
幸好,吉潘军临时统领小野次郎胆小甚微、疑心极重,此前数次和东境军交手,更是吃尽了苦头,几乎被凌云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也就导致了吉潘军对凌云,对东境军有着深深地忌惮,不敢轻易投下手中筹码与之决战。
抱着这种复杂的心理,吉潘军的第三次攻城一直迟迟未曾展开,直至日落时分,三个千人队方才磨磨蹭蹭的攻了上来。
而此时,吉潘探子回报,南面发现武国东境驻防军主力。
小野次郎一愣,一把薅住探子衣领,询问道:
“南面?你确定?这怎么可能呢?”
“确...确定,至少七千人,打的也是武国东境驻防军的军旗,而且我们还发现了东境军统领凌云的身影,距离我们不过五里。”
小野次郎还没细想东境军为何不在城内,可他却反应过来此前城内必然空虚,错过了拿下松井城的大好机会,可惜为时已晚。
考虑东境军过来的方向,吉潘联军主帅,第三军统领小野次郎,心底顿时一沉。
“难道户京完了?这不可能,户京城防高大、又有数万大军驻守,还有那么多高手坐镇,怎么会轻易被攻破。”
小野次郎仰望松井城楼,面色复杂、眼神犹豫。
“怎么办,攻还是退?”
攻,绝对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下松井城。
退,除了南边以外基本都已落入武国手中,只要凌云带兵守住松井城,就相当于是扎紧了口袋,那么吉潘这两万多人就变成了瓮中的那只鳖。
没城、没粮、没后方、没补给、没兵员,被蚕食殆尽只是时间问题。
最可怕的是,倘若户京真的被拿下,那么就算公国南部组织起大规模的反攻,也绕不开户京、松井一线,使得吉潘首尾不能呼应。
吉潘三大旗军中,第一军统领山下建人有勇无谋,第二军统领春下虫二残忍好杀,第三军的小野次郎则是谨小慎微、低调谦逊。
当然,这是粉饰之后的用词,说白了就是犹豫不决、胆小怕事。
正直难以决断,凌云率东境军出现在了视野内。
此时,已经由不得小野次郎多想,他大声呼喊着,下令掉头迎战东境军。
“凌云,你用兵比我强又如何,没了城防优势,又不能提前排兵布阵,我人数还比你多近四倍,正面冲阵,你拿什么和我打。”
几分钟后,两军展开了正面搏杀。
“凌云,这一战只要干掉你的东境驻防军,本统领就可以打通公国南方,届时尽起大军反攻,定让你武国落荒而逃。凌云,你的死期到了。”
小野次郎一身重甲,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周围数百重步兵守护,大声高喊的样子,确实颇有几分气势。
然而也就这样了,此前数次和东境军交战,小野次郎实在是被凌云打怕了。
其中有一次,凌云带着亲卫队杀透中军,那次要不是小野次郎跑得快,脑袋早就搬家了。
这种万人大军正面交战,除非地阶强者强势介入,又或者数位甚至十数位九级高手联合冲锋,否则个人战力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至于说万军之中斩将夺旗,除了双方在实力上有巨大差距之外,冲阵方还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视死如归的信念。
这招有着巨大的风险,一个玩不好被敌军给坑了,不仅把自己给折进去,还连带己方大军溃败、战事失利,这种情况可并不罕见。
所以,胜负的关键仍旧是装备差距和兵员素质,也就是看谁的武器盔甲更精良,临战配合更完美。
单纯比拼人数,除非数字差距实在过大,否则基本没有什么意义。
一万只绵羊,也不可能打的过一百头猛虎。
双方鏖战已经近一小时了,看似吉潘军一直压着大武军打,东境军的战线也一直在后退,仿佛吉潘军胜券在握。
可实际上,东境军阵型严谨、兵种之间配合默契。小到三五人的小团队,大到千人队,彼此之间走位风骚、毫无破绽。犹如一个巨大的磨盘,缓慢而坚定的消灭着敌人。
天色逐渐暗淡,小野次郎也渐渐焦急起来,不断地嘶吼着、谩骂着,督促着一支又一支千人队上前。
反观凌云,却是一点都不急,阵型依旧稳如泰山,麾下东境军将士冰冷又残酷,仿佛一台毫无感情的杀戮机器。
大战至今已经四个小时了,天色一片漆黑,双方士兵的体力早已枯竭,此时拼的完全就是意志。
七千余东境军战损三成,剩下不过五千之数,但阵型依旧严谨,士兵也没有丝毫慌乱。
吉潘军则是从两万七千余人锐减到了一万八。
双方战损比达到了一比四。
小野次郎已经从焦急变成了焦躁不安,心跳加速、满头大汗,要不是实在打不过凌云,他早就带人冲杀过去了。
“镇定,镇定,他人少,体力消耗更大,对耗下去赢的一定是我,一定是我。”
小野次郎强迫自己镇定,不断给自己打气、安慰自己。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忽略双方巨大的战损比。
“东境军马上就要不行了,他们体力早已耗尽,意志不是万能的。再有半小时,他们会连武器都拿不起来,到时候,就是单方面的屠杀了。”
内心不断的加油打气,小野次郎振臂高呼。
“将士们,敌军体力已经耗尽,已经撑不下去了,他们现在就是空架子。上啊,干掉他们,胜利必定属于吉......”
“呜...呜呜...”
小野次郎话音未落,远处便传来阵阵冲锋号角之声。
那是......大武旗军专属冲锋号。
随即,点点火光从远方出现,并且越来越多,正朝着战场急速靠近。
“是武国援军,一定是第二军,一定是张忠军,一定是他。”
小野次郎瞬间呆住了,喃喃道:“第二军过来了,那也就是说户京城丢了。完了,全完了。”
此时东境军爆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凌云纵声长啸,斗气加持下声音高亢嘹亮。
“东境军的弟兄们,援军来了,反击就在眼前。”
“杀”
“杀”
“杀”
“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这些事,还是由我来背吧。”
各自出战前,张忠军和凌云分别以自己的名义,向后方催调守备队火速赶往户京城。
因此,在户京之战结束后仅两小时左右,第一支三千人的守备队便已经赶到,后续还有两支各两千人左右的守备队会在三小时内赶到。
只要没有外敌,那即便城中百姓造反,七千守备队也足以轻易镇压、摆平。
只不过,先到的三千守备队并没有见到第二军,入城时只有亲卫队长雷诺斯手持交接手续等在那里。
守备队大队长一边在交接手续上签字,一边询问道:“不知贵部主力何在?下官想去拜见一下张统领。”
雷诺斯微微一笑,颇有几分莫测高深的意味。
“统领大人忙着呢,求见就不必了,交接完后,户京就是你的了,我部另有任务。”
大队长点了点头。
“明白、明白。”
说着,大队长环顾了眼四周,不解道:“下官还有一事不明,户京城刚刚攻破,按道理应该会有不少敌军的俘虏和伤员才对,他们被安置在哪里?数量有多少,下官好派人接手。”
“不必了,那些吉潘军,我部已处理妥当。”
“下官愚钝,还望明示。”
“军事机密,你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
雷诺斯点了点头,收好交接手续,纵身几个飞跃,消失在了城中。
随后,守备队大队长连同麾下三位千人长登上城头,眺望四周时,在城外大概二三里远处发现大量人影,由于距离较远看不真切,模糊判断依稀是大武第二军,只不过他们似乎在填坑,填一个巨大的坑。
大队长似乎想到了什么,眉头紧皱、脸色微变。
想当年,吉潘趁着大武势弱、出兵入侵,在武国东境三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杀的三郡百姓十不存一。
此次第二军强势出击,与其说是开疆拓土,倒不如说是为复仇而来,一路打到户京,沿途几乎被血与火所渲染。
原本,像这种血腥行为,通常会引起官兵的不满,产生抵抗情绪,甚至是消极应战。
但当年吉潘军在大武的所作所为,简直人神共愤、令人发指。
因此,大武第二军以血还血,根本没有任何负担。
凌云弃城时,在城头放置了无数假人,更是留下了五百人,给这些人的命令是,只要吉潘军靠近,立刻摇旗呐喊以壮声势。
同时要疯狂射箭,不必吝啬。
吉潘第二、第三军在此前的数场战斗中,早就已经被大武第二军和东境军给打残了,两军残部加在一起也不过仅有七千余人,若非陆陆续续收拢了近两万的各地溃军,哪里还有胆子敢和凌云的东境军正面对抗。
即便如此,吉潘军也着实被打怕了,明明有着三倍的兵力,却依旧不敢太过压迫松井城,怕城内的大武东境军和他们拼命。
因此,昨日凌云才能用计骗过吉潘军,令他们后撤十里,直至今日半晌,方才重新兵临城下。
松井城留守队伍牢记凌云命令,一见吉潘军,立刻摇旗呐喊,其中一位千人长更是跳上城垛,高声大喝。
一边辱骂吉潘军胆小如鼠,一边喊着要和吉潘军主将单挑。
看起来威势十足、战意满满,殊不知这位千人长的背后衣衫早已湿透。
吉潘军对进攻东境军一直有抵触情绪,而东境军众将士则不断地挑衅吉潘军,希望尽快决战。
此时城内空虚,东境军却不能被吉潘看出端倪,因此依旧延续往日风格,极尽挑衅之能事。
吉潘军不明底细,依旧按着往日的节奏,派出两个千人队,对松井城保持一定的压力。
一方不是很想攻城,一方不是很希望被攻城。
于是,攻城方磨磨蹭蹭,走的慢慢吞吞。守城方则是弯弓搭箭,以箭雨来恐吓、威慑对手。
此前数日攻防战,松井城内的箭矢储备已然见底,如今不过只余数千支而已。
大武军当然心知肚明,可眼下形势又哪里容许节省。
城头守军一边放箭,一边焦急的在内心呼唤着大军赶紧回防。
这一轮攻城仅仅半个小时,吉潘军丢下百十具尸体便宣告撤退。
午饭后,吉潘军发动了第二次试探性攻城。
三轮箭矢过后,城中库存耗尽,东境军用上了滚石,方才坚持到吉潘撤军。
此刻城中一片阴云,下一轮攻城怎么办?即便依旧是试探性的,可一旦吉潘军攻上城头,便会立刻发现城内空虚,届时......
幸好,吉潘军临时统领小野次郎胆小甚微、疑心极重,此前数次和东境军交手,更是吃尽了苦头,几乎被凌云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也就导致了吉潘军对凌云,对东境军有着深深地忌惮,不敢轻易投下手中筹码与之决战。
抱着这种复杂的心理,吉潘军的第三次攻城一直迟迟未曾展开,直至日落时分,三个千人队方才磨磨蹭蹭的攻了上来。
而此时,吉潘探子回报,南面发现武国东境驻防军主力。
小野次郎一愣,一把薅住探子衣领,询问道:
“南面?你确定?这怎么可能呢?”
“确...确定,至少七千人,打的也是武国东境驻防军的军旗,而且我们还发现了东境军统领凌云的身影,距离我们不过五里。”
小野次郎还没细想东境军为何不在城内,可他却反应过来此前城内必然空虚,错过了拿下松井城的大好机会,可惜为时已晚。
考虑东境军过来的方向,吉潘联军主帅,第三军统领小野次郎,心底顿时一沉。
“难道户京完了?这不可能,户京城防高大、又有数万大军驻守,还有那么多高手坐镇,怎么会轻易被攻破。”
小野次郎仰望松井城楼,面色复杂、眼神犹豫。
“怎么办,攻还是退?”
攻,绝对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下松井城。
退,除了南边以外基本都已落入武国手中,只要凌云带兵守住松井城,就相当于是扎紧了口袋,那么吉潘这两万多人就变成了瓮中的那只鳖。
没城、没粮、没后方、没补给、没兵员,被蚕食殆尽只是时间问题。
最可怕的是,倘若户京真的被拿下,那么就算公国南部组织起大规模的反攻,也绕不开户京、松井一线,使得吉潘首尾不能呼应。
吉潘三大旗军中,第一军统领山下建人有勇无谋,第二军统领春下虫二残忍好杀,第三军的小野次郎则是谨小慎微、低调谦逊。
当然,这是粉饰之后的用词,说白了就是犹豫不决、胆小怕事。
正直难以决断,凌云率东境军出现在了视野内。
此时,已经由不得小野次郎多想,他大声呼喊着,下令掉头迎战东境军。
“凌云,你用兵比我强又如何,没了城防优势,又不能提前排兵布阵,我人数还比你多近四倍,正面冲阵,你拿什么和我打。”
几分钟后,两军展开了正面搏杀。
“凌云,这一战只要干掉你的东境驻防军,本统领就可以打通公国南方,届时尽起大军反攻,定让你武国落荒而逃。凌云,你的死期到了。”
小野次郎一身重甲,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周围数百重步兵守护,大声高喊的样子,确实颇有几分气势。
然而也就这样了,此前数次和东境军交战,小野次郎实在是被凌云打怕了。
其中有一次,凌云带着亲卫队杀透中军,那次要不是小野次郎跑得快,脑袋早就搬家了。
这种万人大军正面交战,除非地阶强者强势介入,又或者数位甚至十数位九级高手联合冲锋,否则个人战力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至于说万军之中斩将夺旗,除了双方在实力上有巨大差距之外,冲阵方还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视死如归的信念。
这招有着巨大的风险,一个玩不好被敌军给坑了,不仅把自己给折进去,还连带己方大军溃败、战事失利,这种情况可并不罕见。
所以,胜负的关键仍旧是装备差距和兵员素质,也就是看谁的武器盔甲更精良,临战配合更完美。
单纯比拼人数,除非数字差距实在过大,否则基本没有什么意义。
一万只绵羊,也不可能打的过一百头猛虎。
双方鏖战已经近一小时了,看似吉潘军一直压着大武军打,东境军的战线也一直在后退,仿佛吉潘军胜券在握。
可实际上,东境军阵型严谨、兵种之间配合默契。小到三五人的小团队,大到千人队,彼此之间走位风骚、毫无破绽。犹如一个巨大的磨盘,缓慢而坚定的消灭着敌人。
天色逐渐暗淡,小野次郎也渐渐焦急起来,不断地嘶吼着、谩骂着,督促着一支又一支千人队上前。
反观凌云,却是一点都不急,阵型依旧稳如泰山,麾下东境军将士冰冷又残酷,仿佛一台毫无感情的杀戮机器。
大战至今已经四个小时了,天色一片漆黑,双方士兵的体力早已枯竭,此时拼的完全就是意志。
七千余东境军战损三成,剩下不过五千之数,但阵型依旧严谨,士兵也没有丝毫慌乱。
吉潘军则是从两万七千余人锐减到了一万八。
双方战损比达到了一比四。
小野次郎已经从焦急变成了焦躁不安,心跳加速、满头大汗,要不是实在打不过凌云,他早就带人冲杀过去了。
“镇定,镇定,他人少,体力消耗更大,对耗下去赢的一定是我,一定是我。”
小野次郎强迫自己镇定,不断给自己打气、安慰自己。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忽略双方巨大的战损比。
“东境军马上就要不行了,他们体力早已耗尽,意志不是万能的。再有半小时,他们会连武器都拿不起来,到时候,就是单方面的屠杀了。”
内心不断的加油打气,小野次郎振臂高呼。
“将士们,敌军体力已经耗尽,已经撑不下去了,他们现在就是空架子。上啊,干掉他们,胜利必定属于吉......”
“呜...呜呜...”
小野次郎话音未落,远处便传来阵阵冲锋号角之声。
那是......大武旗军专属冲锋号。
随即,点点火光从远方出现,并且越来越多,正朝着战场急速靠近。
“是武国援军,一定是第二军,一定是张忠军,一定是他。”
小野次郎瞬间呆住了,喃喃道:“第二军过来了,那也就是说户京城丢了。完了,全完了。”
此时东境军爆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凌云纵声长啸,斗气加持下声音高亢嘹亮。
“东境军的弟兄们,援军来了,反击就在眼前。”
“杀”
“杀”
“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