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这话,你自己信吗?-《惊!天幕显现,疯妃带崽考清华》

  “姑祖母,我是替姑祖母高兴,没想到天幕之上也学的是三字经。”

  “这说明什么?”

  此话一出,她抬头看向太后娘娘,脸上的笑意莫名。

  “说明……什么?”太后娘娘原本恼怒的神色一怔,惊讶地看了一眼天幕,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

  随即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带着审视,看向跪在地上的薛明珠。

  “你的意思是……”

  薛明珠此时的语气有些纠结,但是话语说的倒也有力,

  “我的意思是,姑祖母,没准仙界跟我们同出一源。”

  “或者,除了她沈若曦,也曾经有过其他仙人来过人间,将这《三字经》的学问传播开来。”

  太后娘娘听闻此言,手轻轻平放到膝盖上,眉头蹙起,陷入了沉思。

  如果真如薛明珠所说,仙界与人间同出一源。

  那就意味着曾经有一批人上了天,又有一批人入了地,而她们便是入地那批人的后裔。

  这个想法,实在是让人难以感到愉悦。

  虽说自己一直口口声声说天幕之上的人是魔、是妖,可不得不承认,她们的寿命确实悠长。

  而且,看她们吃喝玩乐的手段,简直高明到令人咋舌。

  就像刚刚那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听她的意思,居然还能舟车劳顿,跋涉几千里去游玩,欣赏不同的风景。

  再看看自己,贵为太后娘娘,乃是大燕国身份最为尊贵的女人,却连京城都没有出过。

  别说京城,自打十几岁进了宫,便很少踏出皇宫。

  这几十年来,除了谒陵祭祖,以及前往皇家寺庙祈福,再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

  几千公里的距离,对于自己来说,恐怕这一生都不可能去跨越了。

  只有从奏折里,或者哪个宫女,嬷嬷,宫妃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才能知道些江南的烟雨,北疆的雪……

  而这仙界之上的老太太,轻轻松松就去了。

  看海,看岛!还要看人妖跳舞?

  太后娘娘一想到“人妖”这个词,便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人妖?这到底是人还是妖呢?

  是人头妖身还是妖头人身?

  这是如何惊悚的事儿?居然无人诧异?

  无人插嘴辩驳一番。

  不但如此,那老太太说起这些事时,也是脸不红,眉不皱,仿佛此乃是是再平常不过之事。

  而周围其他人,居然也都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不止天幕之上如此,

  就连大燕国的百姓,竟也没有人对“人妖”有一点点的疑惑。

  波澜不惊,无动于衷。

  太后娘娘不禁疑惑,难道对于市井百姓来说,仙界与妖怪的存在已成了平常之事?

  佛道两家,无数年做不到的教化之事,似乎被沈若曦悄无声息的完成了。

  更让太后娘娘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那老太太还一脸光荣地说,自己心脏不好,做了个什么心脏起搏器的小手术。

  呵呵呵!

  太后娘娘冷笑几声。

  把心脏挖开,安上机器,竟然还说是小手术,这到底是在吹牛,还是真有其事?

  其实太后娘娘自己也时常感到心脏不受控制乱跳。

  可这样的“小手术”,她连想都不敢想,更别说尝试了。

  所以,当听到薛明珠分析,天上人间可能同出一源的时候,太后娘娘的心里顿时“砰砰”地剧烈跳动起来。

  那心跳时而快,时而慢,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肆意拨弄着她的心脏。

  让她的心情莫名地焦躁不安,那心跳声就好像是催命的擂鼓,震得她心烦意乱。

  由此,太后娘娘不禁有一丝丝怀疑,当时的先祖是不是走错了路。

  不然的话,自己是不是也能像天幕上那些老太太一样,潇洒地去新马太看海,看人妖表演。

  甚至有一天也可以活到八九十岁,然后对人说一声,你们六十多岁的年轻人。

  想到这儿,太后娘娘的心中又激荡一两下,仅仅一两下,

  她就回过神来!

  手里的佛珠捏紧,咬牙告诉自己,我可以怀疑,可以质疑,但是绝不能认输。

  因为整个大燕国都是我儿子的子民。

  为母则刚,为我的儿子守住江山,这是我的责任所在。

  太后娘娘心中虽思绪万千,但面上依旧板着,神色冷冰冰说道:

  “明珠!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天上的沈若曦已经死了。”

  “不管她闹出什么花样,那都不过是死人的垂死挣扎。”

  “你身为世家女子,应当稳住心神,莫要被这些怪力乱神之事扰乱心智。”

  “难道这些还需要我一次次教你吗?”

  闻听此言,薛明珠惊讶的身子一动不动,

  太后娘娘这话,她自己信吗?

  比自己还惨,已经被天上的萧琳儿还有沈若曦折磨的都晕过的人,如今反而说要自己淡定,稳重。

  自己跟太后娘娘比起来,最起码没有晕倒。

  只是受了几次颜面的损伤罢了。

  但是,这话只能在心里吐槽,面上或者嘴里能说出来吗?

  自然是不行的。

  世家女子喜怒不形于色,尊长敬上,虚心纳言,这是规范。

  不但自己需要遵循,将来也要以这个标准去要求别人。

  这是上位者的武器。

  而天幕之上,那个萧琳儿的表姨,居然亲了一口萧琳儿,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薛明珠无法想象自己的母亲,那个一言一行尊父亲为天的人,会做出这种动作。

  荒唐可笑,可怜可悲!

  如果真有人大逆不道的做,那会不会被人唾弃的死有余辜,就不知道了。

  想到这儿,她咬了咬牙齿,流利的说道,

  “是,姑祖母,明珠记下了。”

  “明珠自幼仰观姑祖母懿范,摹太后娘娘端庄之态,常思“闺阁淑仪,乃立身之本”。”

  “素日里谨守礼法,行止间裙裾微漾而不摆,言笑时丹唇轻抿不露齿,坐如青玉立似修竹。”

  “晨昏定省侍奉尊长,必敛衽低眉恭聆训诫。”

  “理家主事时筹谋妥帖,将中馈诸事料理得井井有条。”

  “此番种种,皆以效仿姑祖母为念,誓要承世家千年清誉,立闺秀端方典范,不负家族期许。”

  薛明珠此话说的,无需思索,一气呵成。

  太后娘娘闻言,眉头微蹙,这孩子这些倒是记得清楚。

  比佛经背的熟多了。

  但是做到怎么就这么难呢?

  想到此,太后娘娘更加没有胃口。

  直接说道,

  “撤了吧!”

  “明珠,你知道错了就好,以后谨言慎行。”

  说完此话,她突然看了一眼薛明珠苍白的脸色,摇摇欲坠的身形。

  随口问了一句,

  “你还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