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仙界状元座-《惊!天幕显现,疯妃带崽考清华》

  【我是说书人:今日大燕有喜,我要在茶楼连说三天三夜《小郡主登仙记》!】

  【铁匠:我这就打个“状元牌”挂在自家门上,让天上的小郡主看看咱的诚意!】

  【我是绣坊老板娘:我现在就给小郡主绣个状元红,挂在绣坊最显眼处,让天幕里的小郡主看见!】

  【我乃是木匠刘:我给小郡主雕个小木椅,刻上“仙界状元座”,放在自家院中向天!】

  【每天让我儿子磕两个,是不是我儿子也能拿头名状元呢?】

  【裁缝:今日做衣裳免手工费,穿上都像天上的小状元!】

  【画匠:我给小郡主画一幅肖像,挂在城门口,让天幕中的她看到家乡的心意!】

  【老天爷!】

  【这真是普天同庆!】

  【那当然了,你们想想。】

  【小郡主才三岁,比经年老吏都厉害。】

  【对呀,四五十岁的经年老吏见到这个阵仗都要慌一慌手脚。】

  【那当然,这是什么阵仗。】

  【众幼儿园仙长随便出题,我们小郡主独当一面。

  【三岁小郡主以三寸不烂之舌横扫仙界。】

  【这比殿试可难多了。】

  【当下提问题,当下回答,没有任何准备,主打一个随机应变。】

  【谁知道什么是象声,谁知道什么是小品,看看我们小郡主,轻松拿捏,震惊仙界。】

  【对了,太对了。】

  【像声,像声,其实就是口技,像什么动物的叫声,你可以学鸡叫鸭叫狗叫那也算动物。】

  【看我们小郡主回答的多好。】

  【对对对,但是小郡主还是见的少了,如果到了我等乡下,那……那动物就多了。】

  【什么老虎豹子他都可以学两声。】

  【象声还在其次,就那小品,哎呀呀,刚出来的时候我心里立刻懵了,何为小品。】

  【没想到小郡主立刻想到了品茶,这应变能力,简直了!】

  【品茶品面,那叫一个绝呀。】

  【模仿太后娘娘,那是惟妙惟肖,不知道的以为咱们这儿有三岁小太后。】

  【确实是,让我没想到太后娘娘吃面居然也有声啊。】

  【对呀!】

  【我以为贵人们吃饭没声呢?】

  【什么叫吃饭没声呀!】

  【那必须没声儿啊。】

  【如果太后娘娘皇上之类的吃饭吧唧嘴,那你让奴才们怎么看?】

  【不但没声,我觉得贵人都不用自己嚼。】

  【否则赶上了难嚼的牛肉干,嘎嘣脆的炒豆子。】

  【太后娘娘还有皇上一嚼嘎巴嘎巴,雅不雅?】

  【这真是屁话,那别的能让代劳,那咀嚼能让别人代劳吗?】

  【总不能别人嚼好了喂吧。】

  【嚼好了喂有什么呀?小孩子不都得这样吗?】

  【你要没有你娘喂你,你能活这么大吗?】

  【能赶上这天书天幕的,还在上面唠个嗑吗?】

  【这不都是父母嚼烂了喂吗?】

  【要不然没牙的孩子,你以为都怎么吃。】

  【贵人们连路都不走,走路都让人扶。】

  【让人嚼嚼怎么了?】

  【谁能不听?】

  【哎哎哎,这话题可就热闹了!】

  【嚼喂不嚼喂的先不说,你们见过贵人吃饭吗?】

  【我听宫里出来的嬷嬷说,太后娘娘吃的都是细到入口即化的东西。】

  【什么燕窝粥、鱼翅羹,连筷子都用不上。】

  【那还用嚼吗?直接滑下去!】

  【对对对,所以吃面这种有声的,在宫里几乎见不到。】

  【可咱们小郡主居然想到用品茶来表现“小品”,这想象力!】

  【这才是真正的聪明啊!】

  【说到吃,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贵人们真的会像我们一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吗?】

  【哈哈,你是想多了!】

  【他们喝酒都是小盅抿一口,还得用袖子遮着。】

  【哪像我们,大碗干!】

  【哎,你们说,小郡主以后会不会在天上的幼儿园教大家做“小品”啊?】

  【我看行!】

  【到时候,整个仙界都会模仿品茶品面的桥段。】

  【说不定还会发明新的“象声”呢!】

  【比如说,学茶杯碰盏的声音,学面条滑进碗里的声音。】

  【哈哈哈,这可太有趣了!】

  【我已经能想象到那场面了。】

  【可惜呀,小郡主,只会品茶品面加品饭,没有品窝头。】

  【否则也可以让仙界的人看看我人间的窝头是怎么吃的。】

  【仙界的人都没吃过这东西。】

  【这可是我们大燕的特产。】

  【你以为仙人就稀罕你那两个窝头呢?】

  【怎么了?窝头怎么了?】

  【那也是我大燕的窝头。】

  【此时此刻我作为大燕人无比的光荣。】

  【我觉得就连窝头都长仙毛了。】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大燕国也扬名仙界了,听见小郡主说了吗?】

  【她是大燕国人。】

  【大燕人呢?我也是大燕人。】

  【而且还居然有人跟我们大燕国小郡主论老乡。】

  【太光荣了。】

  【对呀,对呀。】

  【我们燕国终于在仙界挂了号了。】

  【实在是太光荣,忍不住要说呀。】

  【其他的什么小小蛮夷,实在是不足挂齿。】

  【此时我一片豪情万丈,真想吟诗一首。】

  【燕旗猎猎映长空,稚语一声震九重。仙界扬名传四海,蛮夷谁敢与争雄!】

  【我也有一首可为各位助兴——九霄传讯万民欢,小小骄音作玉銮。大燕荣光昭日月,蛮夷小丑不须看。】

  【小郡主踏进仙界仙童幼儿园的那几步,三步一回首,五步一停——这是礼也!】

  【此乃“燕步”,后世必学!】

  【我建议请把“燕步”纳入课程!】

  【以后得考。】

  【毕竟我们小郡主进仙界幼儿园是真的考了。】

  【考应对,考礼仪了。】

  【对对对!】

  【不只是那几步走啊。】

  【还有小郡主的拉拉队舞,还有美美嗓子歌,那都是神仙曲,神仙舞,照我说,就得编入宫廷舞曲。】

  【确实!此时听来,甚至有些返璞归真,一曲胜读十年书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