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临行前的科技发展前路-《三国:大汉第一毒》

  一九三年初春,长安城外官道上,积雪初融,泥土的气息混着料峭的春寒,扑面而来。

  沈潇站在车队旁,感觉眼下的乌青都淡了几分。

  总算,要逃出“盘丝洞”了!

  赵云、马超、阎行三员大将,带着几十精锐,装扮成商人,早已整装待发。

  “子明,不与四位弟妹,再告个别?”刘备站在沈潇身旁,脸上带着几分揶揄的笑意。

  沈潇一个哆嗦,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不了!主公,离别的场面,属下看不得,伤感!咱们还是……谈点正事吧!”

  看着他这副模样,刘备哈哈大笑,也不再逗他,神色一正。

  “走,上车,出发前,随我再去个地方。”

  “啊?还去?”沈潇心里咯噔一下,生怕刘备又搞什么幺蛾子。

  “放心,不是回你府上。”刘备拍了拍他的肩膀,“去科技部,你临走前,总得给子扬和德衡他们,留点东西吧?”

  沈潇一听,这才松了口气。

  科技部,如今刘备势力下最核心的部门之一,现改为马钧担任将作大匠,刘晔从旁协助,几乎汇集了整个势力中最顶尖的工匠和技术人才。

  马车在科技部的巨大院落前停下,还未进门,便听到里面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各种机械的运转声。

  刘晔和马钧早已接到通知,在门口等候。

  “主公!子明先生!”

  见到二人,刘晔当即行礼。而马钧,这位科技狂人,则显得有些木讷,只是拱了拱手,一双眼睛却放着光,死死盯着沈潇。

  “不必多礼。”刘备摆摆手,直接开门见山,“子明即将远行,为我军寻访贤才。临走前,他有些新的想法,想与二位探讨一番。”

  一听“新的想法”,刘晔和马钧的呼吸都急促了三分。

  这位沈先生,每次的新想法,都能让整个科技部的技术水平,往前迈一大步!

  一行人走进一间宽敞的工坊,里面摆满了各种图纸、模型和半成品的器械。

  沈潇也不客气,直接走到一张巨大的沙盘前,这是长安及周边的地形图。

  他拿起一根木棍,指向了流经长安的渭水。

  “德衡,子扬,二位请看。”

  “我军如今人口日增,马上又要开春屯田,粮食的加工,是个大问题。单靠人力畜力磨面,效率太低,耗费民力。”

  马钧点点头,这是事实,他一直在琢磨怎么改良磨盘,但进展不大。

  沈潇用木棍在渭水边上画了个圈:“水,日夜不息地流动,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我们为何不利用这股力量呢?”

  “利用水力?”刘晔眼神一动,他想到了水车,但那只是用来灌溉的。

  “对!”沈潇加重了语气,“我们可以建造一个巨大的木轮,让水流冲击它的叶片,带动它旋转。这个旋转的轮子,就是动力的来源!”

  他越说越兴奋,在地上画起了草图。

  “我们可以用齿轮将这股力传导出去,带动石磨,日夜不停地磨面、磨豆。一个水力磨坊,足以顶得上百人力!我们称之为,水力磨房!”

  “而且豆子磨出来,有很多吃法。”沈潇又说了很多豆浆,豆粉的吃法。

  “不止如此!”沈-潇又画了一个锤子的形状,“我们锻造兵甲,需要力气大的工匠反复捶打,费时费力。如果,我们用水轮的力量,去带动一个几百斤重的大铁锤,让它自动抬起,落下,抬起,落下……那锻造钢铁的速度,会快上多少倍?”

  “轰!”

  沈潇的话,如同惊雷,在刘晔和马钧的脑中炸开!

  水力磨房……水力锻锤……

  他们不是没想过利用水力,但思路一直局限在提水灌溉上。而沈潇,却直接将水力定义为一种可以替代人力的“动力源”!

  马钧的眼睛里,已经没有沈潇,也没有刘备。他死死地盯着地上的草图,嘴里念念有词,手指在空中不断比划着,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疯魔般的状态。

  “齿轮……传动……可行!完全可行!天啊!我怎么就没想到!”

  刘晔更是浑身巨震,他想得更远!

  粮食加工效率提升,意味着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和军队!兵甲锻造速度加快,意味着能更快地武装部队!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这是足以改变战争格局的国之重器啊!

  沈潇看着两人的反应,微微一笑,知道这第一颗炸弹效果不错。

  他清了清嗓子,准备扔下第二颗。

  “二位,除了动力,我还有一个想法。”

  他从怀里掏出一块晶莹剔透的东西,这是他费了好大劲,让工匠按照他的要求,用最纯净的水晶打磨出来的,只是为了做个样品。

  “主公,二位请看,此物名为‘玻璃’,是我给它取的名字。”

  刘备和刘晔、马钧好奇地凑了过来。那是一块巴掌大的透明晶体,透过它,可以清晰地看到另一边的景象。

  “这是水晶?”刘晔问道。

  “是,也不是。”沈潇解释道,“这是天然的水晶,稀有而昂贵。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可以用最常见的东西,人为地制造出它来!”

  “什么?!”这次,连刘备都惊得站直身子。

  人造水晶?这简直是神仙手段!

  “主公,子扬,德衡,其实原理很简单。”沈潇开始了他的科普,“我们脚下的沙子,尤其是那种洁白的石英砂,再加上一些纯碱、石灰石,将它们以特定的比例混合,用超高的温度将其熔化,冷却后,得到的就是这东西。”

  他晃了晃手里的“玻璃”:“我们可以让它变得透明,也可以在熔化时加入不同的矿物,让它呈现出五颜六色。我们可以把它做成杯子、器皿,那将是比玉器还要珍贵的奢侈品!我们更可以把它做成大块的平板,镶嵌在窗户上!”

  “想象一下,寒冷的冬天,不用再糊着密不透风的麻纸,百姓的屋里能照进温暖的阳光,那该是何等景象?我们的书房,我们的工坊,如果都换上玻璃窗,将变得何等明亮?”

  刘晔看到了无数的金钱在向自己招手!这东西一旦造出来,卖给天下的士族豪强,能换回多少钱粮?

  而马钧,则喃喃自语:“沙子……碱……石灰石……高温……到底要多高的温度?怎么才能保证它透明无暇?”他的工匠之魂,再次被点燃了。

  刘备握紧了拳头,他想到的,是民生!是国力!

  是千家万户在冬日里的那一抹阳光!

  看着三人已经被震得外焦里嫩,沈潇决定,是时候给他们留下那个终极“作业”了。

  他走到工坊角落,那里正有一个炉子在烧水,准备给工匠们饮用。

  “刺啦——”

  水壶发出了尖锐的鸣叫,白色的水蒸气从壶嘴喷涌而出。

  “二位请看。”沈潇指着那股蒸汽。

  “我们都知道,水烧开了,会有气。这个气,很有力量。”

  他说着,让一名工匠用湿布堵住了壶嘴。

  没过多久,只听“哐当”一声,茶壶的盖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猛地顶开,跳了起来!

  在场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沈潇的表情却无比严肃,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德衡,子扬,这就是我留给你们的最后一个问题。”

  “水烧开产生的这股气,能顶开壶盖。那如果我们用一个巨大、坚固的铁炉子,烧更多的水,产生的气,力量会有多大?我们又该如何把这股力量,像利用水力一样,把它收集起来,让它为我们做事?”

  “这,是你们未来的方向。”

  说完,他不再言语,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两人。

  整个工坊,死一般的寂静。

  针落可闻。

  刘晔和马钧,一动不动地僵在那里。他们的脑子,已经彻底宕机了。

  水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力量。

  玻璃,是匪夷所思的造物。

  而这个……这个看不见的“气”的力量,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这已经不是技术,这是……道!是天地至理!

  许久,马钧“扑通”一声,对着沈潇跪了下去,这位不善言辞的科技大牛,此刻竟是热泪盈眶,声音颤抖:

  “先生……先生真乃神人也!钧,此生愿为先生门下走狗,虽死无憾!”

  刘晔也对着沈潇,深深一揖,长躬不起。

  他终于明白,主公为何对沈潇如此看重,甚至不惜让他“胡闹”般地娶四位平妻。

  因为这个男人的脑子里,装着一个他们无法想象的,全新的世界!

  刘备走上前,亲手扶起二人,他的心中,同样是惊涛骇浪。

  他看着沈潇那因为熬夜而略显憔悴,此刻却因兴奋而双眼放光的脸,心中默默想道:

  “一千多年后的知识,果然厉害!有子明在,何愁大业不成!”

  做完这一切,沈潇感觉浑身轻松,卸下千斤重担。

  他随着刘备走出科技部,翻身上马。

  终于,可以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