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国际视野与暗流涌动-《重钓人生路》

  秋日的阳光透过上海水产大学图书馆的老旧窗棂,在布满划痕的木制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遇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的却不是专业书籍,而是一份全英文的《国际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期刊。他的眉头微蹙,指尖划过一篇关于碳纤维树脂基界面优化的论文,专注的神情与周围埋头备考的同学形成了鲜明对比。

  老陈,你这看的都是什么天书啊?赵强凑过来,瞪着期刊上密密麻麻的英文和复杂图表,一脸茫然,这比《养殖水环境化学》还让人头大!

  李文博推了推眼镜,瞥了一眼期刊封面:这是Elsevier出版的顶级期刊,陈遇,你现在都开始看这个层面的论文了?

  嗯,陈遇头也不抬,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孙宇从清华实验室寄来的,他们那边刚订阅了电子版。这里面有些思路对我们解决微应力问题很有启发。

  周凯兴奋地凑过来:可以啊遇哥!都和国际接轨了!咱们要是能发篇SCI,那还不把那帮人气死!

  陈遇笑了笑,刚要说话,他的诺基亚手机震动起来。看到来电显示是毛蛋,他立即起身走到走廊接听。

  遇仔!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毛蛋的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市外贸局牵线,有一个日本的专业钓具采购商代表团下周要来省城考察!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咱们的名声,指名要来看我们的产品和生产工艺!

  陈遇的心跳骤然加速:日本采购商?确定吗?他们怎么知道的?

  千真万确!外贸局的朋友亲自给我打的电话!说是他们在北京的展会上听人提起过咱们在全国大赛上的表现,特别对回收料高科技这个概念感兴趣!毛蛋语速飞快,这是咱们打开国际市场的绝佳机会啊!

  挂断电话,陈遇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激动。重返教室,他将消息告诉了三位室友。

  日本客户?!周凯第一个跳起来,遇哥!这是要走向世界的节奏啊!我得赶紧准备日文版的产品介绍!

  赵强挠着头:小日本不是一直用东丽、三菱的碳布吗?能看上咱们的回收料?

  这正是我们的机会,李文博冷静分析,日本市场对环保概念非常敏感,变废为宝的理念加上实实在在的性能数据,很可能打动他们。但他们的质量要求也极其严苛,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陈遇点头:文博说得对。这是个机会,也是个巨大的挑战。我明天就回省城,咱们得全力以赴。

  当晚,陈遇就给北京的林莉打了电话。电话那头,林莉的声音带着欣喜和担忧:这是很好的机会,但日本企业的考察通常非常细致,甚至会突然改变测试条件。我爸爸以前接待过日本机械采购团,他们说翻脸就翻脸,标准严得很。

  我知道,陈遇语气坚定,但越是如此,越能证明我们的实力。莉莉,你那边能帮我搜集一些日本钓具市场的资料吗?特别是他们的质量认证标准和采购流程。

  没问题!我正好有学长在贸促会实习,我明天就去找他帮忙。林莉毫不犹豫地答应,对了,需要我周末回去帮忙吗?我可以请假。

  陈遇心中一暖:先不用,你专心学业。需要的时候我一定开口。

  第二天一早,陈遇就登上了回省城的早班火车。车厢里,他拿出笔记本,开始规划接待考察的每一个细节。重生前的记忆里,他对日本企业的严谨和苛刻有所耳闻,这次考察不仅关乎旭遇的未来,更关乎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

  省城工作室里,早已是一片忙碌景象。毛蛋已经指挥着两个学徒开始大扫除,连角落里的蜘蛛网都没放过。陈平师傅则拿着游标卡尺和百分表,逐一检查着库存的每一件样品,眉头紧锁。

  爸,情况怎么样?陈遇放下行李就问。

  陈平摇摇头,指着工作台上几件略有瑕疵的产品:常规检测没问题,但按照日本人的标准,这些微小的外观瑕疵都可能成为拒绝的理由。咱们的生产工艺还需要进一步精细化。

  孙宇和张伟也通过QQ视频接入了紧急会议。孙宇冷静地分析:根据我查到的日本钓具行业标准,他们尤其关注材料的耐候性、疲劳强度和批次一致性。我们需要准备完整的质量控制文件,包括原材料来源证明、生产过程记录、检测报告等。

  张伟言简意赅:可搭建简易耐候性测试装置。需采购紫外线灯管、温湿度控制器。方案已发邮箱。

  毛蛋一拍大腿:好!我这就去电子市场采购!不管花多少钱,都得把场面撑起来!

  陈遇却摇头:不,毛蛋哥。我们不要刻意撑场面。日本人精明得很,一眼就能看出真假。我们就展示最真实的一面——一群大学生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搞创新。但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精益求精。

  他转向视频里的孙宇和张伟:孙宇,你能否整理一份中日文对照的技术参数表?要突出我们材料的环保特性和性价比优势。张伟,耐候性测试装置很重要,但一定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重复性。

  可以。。两人简洁回应。

  接下来的几天,工作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备战状态。陈遇负责总体策划和技术资料准备;毛蛋负责对外联络和物资采购;陈平师傅带着学徒优化生产工艺;甚至连远在上海的周凯都寄来了精心设计的日文版产品手册初稿。

  林莉从北京发来了传真,是她通过关系获取的日本钓具市场分析报告和日企采购决策流程详解,还在旁边细心标注了注意事项:日方代表可能会突然改变谈话节奏,试探你们的真实水平。务必确保所有数据都能随时提供原始记录支持。

  王小虎在北理工机械实验室里,连夜赶制了一个简易的耐候性测试箱,通过长途大巴托运回来。赵强和李文博也请假回来帮忙,赵强负责所有体力活和场地整理,李文博则协助陈遇准备技术文档,他那严谨的学术风格让文件资料显得格外专业。

  就在考察前夜,陈遇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是程晓风老爷子打来的。

  小子,听说你们要接待日本客户了?程老爷子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洪亮,给我记住了,小日本在钓具行业盘踞这么多年,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他们表面上客气,背地里精明得很。不过,只要咱们的东西真过硬,就不怕他们挑刺!

  谢谢师傅提醒,陈遇恭敬回应,我们一定做好准备。

  嗯,程老爷子顿了顿,对了,我让老秦头给你们准备了点秘密武器,明天一早毛蛋会去取。记住,技术要硬,但有时候,一点人情世故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天上午九点整,三辆黑色丰田轿车准时停在工作室门口。日本采购团一行六人下车,为首的是一位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子,名片上印着田中一郎,是日本某大型钓具连锁企业的采购部长。

  毛蛋穿着难得一见的西装,略显紧张地上前迎接。陈遇则穿着干净的工作服,神态自若地用事先练习的日语问候:ようこそ、田中様。旭遇工作室へようこそ。(欢迎田中先生,欢迎来到旭遇工作室)

  田中微微颔首,目光却已锐利地扫视着整个工作环境。他的团队成员分散开来,有人查看设备,有人检查原料,有人直接拿出相机开始拍照。

  考察过程严格而细致。田中不断提出问题,从原料来源的稳定性到生产工艺的可控性,从性能数据的可靠性到批量生产的一致性。陈遇用流利的英语配合手势应答,关键数据随时能提供原始记录,毛蛋则及时递上相关的证明文件。

  陈桑,田中突然改变语速,用日语快速问道,你如何保证不同批次的回收料性能一致性?据我所知,这是回收料最大的技术难点。

  陈遇不慌不忙,示意学徒推来一个小白板,用图表清晰展示他们建立的原料分级体系和预处理标准流程:我们建立了十六级原料分类标准,每一批原料都会经过严格检测和预处理,确保性能波动控制在5%以内。这是我们的检测记录和统计数据。

  田中仔细翻阅着厚厚的数据记录本,不时点头。突然,他的一个团队成员从耐候性测试区走过来,低声用日语汇报:部长,他们的测试装置很简陋,但数据记录非常完整,我随机抽查了几个数据点,都能追溯到原始记录。

  田中的目光缓和了些许,但随即又提出新的要求:能否现场演示一次完整的生产过程?我想亲眼看看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流程。

  这是事先没有安排的环节!毛蛋顿时紧张起来,看向陈遇。陈遇却从容点头:当然可以。请稍等片刻,我们需要准备一下。

  生产演示开始了。王小虎操作着电动破碎机,将预处理好的碳纤维碎片投入进料口;陈平师傅精准称量树脂和添加剂;陈遇亲自操作真空搅拌机;最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将混合料浆注入模具,送入热压罐。

  等待固化成型的过程中,田中看似随意地与陈遇聊起了钓鱼。他自称是鲈钓爱好者,不经意间提到了几种特定的作钓场景和对钓具的特殊要求。陈遇心中一动,想起程老爷子让毛蛋取来的秘密武器。

  田中先生,陈遇微笑道,听说您